一种智能试装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3551发布日期:2019-03-08 23:31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试装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试装镜改进,特别是一种智能试装镜。



背景技术:

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当人们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整理仪容仪表时,我们从镜子中只能获取正面反射的图像。如果我们想观察侧面或后面的图像时,通常需要借助另外一面镜子的折射或反射,操作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试装镜。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试装镜,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平面镜和显示器,所述平面镜的后表面与显示器的前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有取像单元,所述框架上设有发型试装单元,所述发型试装单元的输入端与取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取像单元包括旋转电机、第一连杆、步进电机、限位管、限位豁槽、安装座、导轨、电动小车、摄像头,其中,

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管与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管的上端设有驱动端伸入限位管内部的步进电机,所述限位管的侧壁上设有限位豁槽,所述安装座通过第二连杆与直线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远离第二连杆一侧的表面形成导轨,所述导轨内嵌装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的车身上安装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电机的外部设置的保护罩。

作为优选,所述发型试装单元包括电路板、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电路板上集成存储器、处理器、语音控制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摄像头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与语音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存储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显示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语音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限位底座,所述限位底座设置与地面且位于安装座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的前表面边缘处设有一条以上led灯条。

作为优选,还包括外接电源,所述外接电源为取像单元、发型试装单元、一条以上led灯条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智能试装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试装时拍摄试装者的背部和侧身的画面并回传到显示器上;

第二、在显示器上显示预设发型图像,利用平面镜成像,将试装者的面板成像与显示器的显示图像视觉上进行结合,达到试发型的效果;

第三、利用云平台向显示器传输网络视频,进行在线观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试装镜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试装镜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取像单元位于初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取像单元位于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取像单元位于工作位置实施例二的控制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取像单元位于工作位置实施例三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框架;2、平面镜;3、显示器;4、旋转电机;5、第一连杆;6、步进电机;7、限位管;8、限位豁槽;9、安装座;10、导轨;11、电动小车;12、摄像头;13、第二连杆;14、保护罩;15、电路板;16、处理器;17、存储器;19、语音控制器;20、限位底座;21、led灯条;22、外接电源;23、温度传感器;24、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智能试装镜,包括框架1,框架1上设有平面镜2和显示器3,平面镜2的后表面与显示器3的前表面贴合连接,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取像单元,框架1上设有发型试装单元,发型试装单元的输入端与取像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该装置时,控制系统的主控芯片16选取型号为i55200u,双核处理器,主频高达2.7g,能快速处理图像和语音信号,有提供扩展接口pci和spi,spi可以连接多路传感器,温度、湿度、pm2.5传感器型号分别为ds18b20、dht11、gp2y1014au;摄像头12选用型号为yz1029a的wifi摄像头,能拍摄镜子前人的侧方和后方的图像,能够wifi传输给控制系统的处理器16,控制系统的处理器16处理后在显示器6上呈现面部图像和发型图的合成图像;显示器6选用型号为hv320whb-n80的lcd显示屏,通过高清视频接口dvi与控制系统的处理器16相连,控制系统的处理器16把方案中所需要的图像、温度、湿度等信息,在lcd屏幕清晰的显示出来;语音控制器19的型号为ld3320,内置语音命令,可简单对话,预置显示左、右、后图像语音命令和开关镜子照明等指令,然后通过wifi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就会根据wifi命令数据,做出相应的动作;旋转电机型号为jgb37-520,步进电机型号为57hy100,可以调整镜子的高度和角度。

首先试装者站在地面固定安装的限位底座20的位置上,旋转电机4启动,带动与其旋转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5,第一连杆5旋转90°,旋转后,第一连杆5与平面镜2垂直,第一连杆5上固定连接限位管7,限位管7内设有步进电机6,试装者根据自己的身高,设置步进电机6伸展或回缩,带动与其伸缩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13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由于第二连杆13与取像单元的安装座9固定连接,最后安装座9到达与试装者头部匹配的位置上,安装座9为半球形外壳结构,试装者的头部置于该半球形外壳结构内,利用电动小车11在导轨10内行驶,固定安装在电动小车11表面的摄像头12,拍摄试装者的左、右侧以及后侧的图片,并在显示器3上进行显示,方便试装者全方位了解试装的效果。

在本技术方案中,取像单元包括旋转电机4、第一连杆5、步进电机6、限位管7、限位豁槽8、安装座9、导轨10、电动小车11、摄像头12,其中,

在本技术方案中,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的旋转端与第一连杆5的第一端固定连接,限位管7与第一连杆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限位管7的上端设有驱动端伸入限位管内部的步进电机6,限位管7的侧壁上设有限位豁槽8,安装座9通过第二连杆13与直线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安装座9远离第二连杆一侧的表面形成导轨10,导轨10内嵌装沿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电动小车11,电动小车11的车身上安装摄像头12。

在本技术方案中,旋转电机4的外部设置的保护罩14。

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外接电源22,外接电源22为取像单元、发型试装单元、一条以上led灯条21供电。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

在本技术方案中,显示屏3调取存储器17内的发型数据并于显示器3上显示,试装者通过左右转身或观察正面平面镜2的发型成像,在显示器上显示预设发型图像,利用平面镜成像,将试装者的面板成像与显示器的显示图像视觉上进行结合,达到试发型的效果,模拟试发型。

在本技术方案中,发型试装单元包括电路板15、处理器16、存储器17,其中,电路板15上集成存储器17、处理器16、语音控制器19,其中,处理器16的第一输入端与摄像头12的输出端相连接;处理器16的第二输入端与语音控制器19的输出端相连接;处理器16的第一输出端与存储器17的输入端相连接;处理器16的第二输出端与显示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语音控制器19的输出端与的输入端相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限位底座20,限位底座20设置与地面且位于安装座9的正下方。

在本技术方案中,框架1的前表面边缘处设有一条以上led灯条21,还包括无线窄带通讯单元,发型试装单元通过无线窄带通讯单元与云服务器25进行通讯。

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

在本技术方案中,控制系统的主控芯片16还可以选取型号为rk3399,低功耗、高性能的六核处理器,主频高达1.8g,能快速处理图像和语音信号,有提供扩展接口pci和spi、i2c,可以连接多路传感器,语音控制器19的型号为ld3320的语音控制器,语音控制器19分别与处理器16的spi端口和a/d转换端口连接,其他内容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四:

在本技术方案中,该装置通过控制系统的处理器i55200u,双核处理器与云平台进行数据通讯,将网络视频于显示器3上播放。

实施例四:

在本技术方案中,该装置利用温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24检测其所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于显示器3进行数据显示,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模转换后变为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依次通过max232芯片和rs485接口芯片传送到处理器16。

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可以连接pm2.5浓度传感器,并通过显示器3显示数据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