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士衬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956发布日期:2018-10-30 21:32阅读:14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女士衬衣。



背景技术:

女士衬衣是一种女性经常穿着的服饰,在女士侧身或弯腰时,衬衣的下摆可能提起,造成走光,很不雅观,给女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422337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防走光拒风防雨衬衣,包括下摆、设置于下摆底部的连裆裤,连裆裤分为前后两布片,布片间通过纽扣连接。

然而在实际穿着的过程中,纽扣容易脱开,从而导致连裆裤防走光的功能消失,连裆裤可能会被带出,导致情况变得更加尴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女士衬衣,其优势在于,即使纽扣脱开后,仍然可以防止衬衣的下摆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女士衬衣,包括衬衣本体与连裆裤,所述衬衣本体包括衣身和设置于所述衣身两侧的衣袖,所述衬衣本体的下摆处设置有收缩的束紧部,所述束紧部包括环绕所述下摆底部设置的束紧带,所述束紧带的长度小于所述衣身底边的长度,所述衣身的底边包裹在所述束紧带上形成若干褶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着本女士衬衣时,下摆处通过束紧部包裹在腰部,从而提高了衬衣与腰部的摩擦力;连裆裤则与裆部相抵接,对衬衣进行限位,防止衬衣的下摆提起,从而与束紧部共同作用,防止了侧身或弯腰时下摆提起,造成走光。同时,衣身的底边包裹在所述束紧带上形成若干褶皱,因而更加大方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束紧带为一弹性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带的设置,使得束紧部具有较强的弹性,因而可束紧腰部,提高了束紧部与腰部的贴合程度,防止由于弯腰或侧身而导致下摆提起造成走光。

作为优选,所述连裆裤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与后片,所述前片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后片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前片的连接处及第二连接部与后片的连接处均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部与前片的连接处及第二连接部与后片的连接处均为弧形的设置,减小了第一连接部与前片间的应力集中,减小了第二连接部与后片间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连裆裤的结构强度,延长了女士衬衣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可拆卸连接,提高了连裆裤穿着与脱下时的便利程度,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条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三颗子母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颗子母扣沿水平方向的设置,实现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可拆卸连接,子母扣的结构强相对普通纽扣的结构强度大,与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的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后片的长度长于所述前片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人体在行走或坐下时,腿部向前踢动的角度比脚部向后踢动的角度更大,因而后片的长度长于前片的长度正适应的这一习惯,后片长度更长便于后面包裹臀部,提高了连裆裤穿着时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衣身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穿着本衬衣后,上部较宽,下部较窄,从而可体现出女性腰部的纤细,上部较宽可以体现出女性的丰满。

作为优选,所述连裆裤的采用竹炭纤维面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面料是良好的环保材料,竹炭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具有吸湿干燥、消臭抗菌的性能,同时由竹炭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裆裤柔软、耐磨性强具有很好的弹性,提高了衬衣穿着时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女士衬衣包括内层的丝棉混纺层和外层的金丝绒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棉混纺层具有丝绸的柔和以及棉的清新,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贴身穿着时十分舒适;金丝绒层具有良好的耐皱性、弹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保持女士衬衣的形状,同时,金丝绒层表面光滑,与人的皮肤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摩擦刺激小。

作为优选,袖口与下摆处的所述金丝绒层包裹并缝制在所述丝棉混纺层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袖口处与手臂经常摩擦,袖口处的金丝绒层包裹并缝制在丝棉混纺层的外侧,从而提高了袖口处的耐磨性能,延长了女士衬衣的穿着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束紧部与连裆裤的设置,束紧部包裹在腰部,从而提高了衬衣与腰部的摩擦力;连裆裤则与裆部相抵接,对衬衣进行限位,防止衬衣的下摆提起,从而与束紧部共同作用,防止了侧身或弯腰时下摆提起,造成走光。

附图说明

图1为女士衬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衬衣本体;11、衣身;12、衣袖;13、束紧部;131、束紧带;2、连裆裤;21、前片;211、第一连接部;22、后片;221、第二连接部;23、连接组件;231、第一连接条;232、第二连接条;233、子母扣;3、丝棉混纺层;4、金丝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附图1,一种女士衬衣,包括衬衣本体1与连裆裤2,衬衣本体1包括衣身11和设置于衣身11两侧的衣袖12。

衬衣本体1的下摆处设置有收缩的束紧部13,束紧部13包括环绕下摆底部设置的束紧带131,本实施例中,束紧带131采用弹性带,束紧带131的长度小于衣身11底边的长度,衣身11的底边包裹在束紧带131上形成过若干褶皱。

通过弹性带的设置,使得束紧部13具有较强的弹性,因而可束紧腰部,提高了束紧部13与腰部的贴合程度,防止由于弯腰或侧身而导致下摆提起造成走光。

连裆裤2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21与后片22,前片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1,后片22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21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1。第一连接部211与前片21的连接处及第二连接部221与后片22的连接处均为弧形。

在穿着女士衬衣时,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连接,从而实现了前片21与后片22的连接,再通过裆部对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抵压。因而,提高了衬衣穿着时的稳定性,防止了弯腰或侧身时,下摆提起造成走光。第一连接部211与前片21的连接处及第二连接部221与后片22的连接处均为弧形的设置,减小了第一连接部211与前片21间的应力集中,减小了第二连接部221与后片22间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连裆裤2的结构强度,延长了女士衬衣的使用寿命。

参考附图1与附图2,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通过连接组件23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23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部211上的第一连接条231和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21上的第二连接条232,第一连接条231与第二连接条23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三颗子母扣233。

通过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可拆卸连接,提高了连裆裤2穿着与脱下时的便利程度,使用方便;通过三颗子母扣233沿水平方向的设置,实现了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二连接部221的可拆卸连接,子母扣233的结构强相对普通纽扣的结构强度大,不容易产生断线的情况,与第一连接条231、第二连接条232的连接更加稳定。

后片22的长度长于前片21的长度,人体在行走或坐下时,腿部向前踢动的角度比脚部向后踢动的角度更大,因而后片22的长度长于前片21的长度正适应的这一习惯,后片22长度更长便于后面包裹臀部,提高了连裆裤2穿着时的舒适性。

衣身11整体呈梯形,衣身11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因而通过穿着本衬衣后,上部较宽,下部较窄,从而可体现出女性腰部的纤细,上部较宽可以体现出女性的丰满。

连裆裤2采用竹炭纤维面料制成,竹炭纤维面料是良好的环保材料,竹炭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具有吸湿干燥、消臭抗菌的性能,同时由竹炭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裆裤2柔软、耐磨性强具有很好的弹性,提高了衬衣穿着时的舒适性。

女士衬衣包括内层的丝棉混纺层3和外层金丝绒层4,丝棉混纺层3具有丝绸的柔和以及棉的清新,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贴身穿着时十分舒适;金丝绒层4具有良好的耐皱性、弹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保持女士衬衣的形状,同时,金丝绒层4表面光滑,与人的皮肤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摩擦刺激小。

由于袖口处与手臂经常摩擦,袖口处的金丝绒层4包裹并缝制在丝棉混纺层3的外侧,从而提高了袖口处的耐磨性能,延长了女士衬衣的穿着寿命。

在穿着本女士衬衣时,下摆处通过束紧部13包裹在腰部,从而提高了衬衣与腰部的摩擦力;连裆裤2则与裆部相抵接,对衬衣进行限位,防止衬衣的下摆提起,从而与束紧部13共同作用,防止了侧身或弯腰时下摆提起,造成走光。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