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装便携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3074发布日期:2018-11-16 20:51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组装便携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体生长炉的真空系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组装便携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根据用途的不同,鞋可分为运动鞋、商务鞋、休闲鞋、舞蹈鞋、雨鞋、防静电鞋等,现有的鞋只具有单一功能,例如,在参加运动会或者表演时,需要多次换鞋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使用者需要携带不同功能的鞋来满足所需,这不仅麻烦,而且浪费时间,同时,有些有脚气的使用者在更换鞋时,脚和鞋所散发的臭味会污染周围环境,易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组装便携鞋,通过改变现有鞋子的结构,使鞋子的鞋底处于可更换的状态,由此在使用时,只需携带不同鞋底即可,无需脱鞋更换,拆装方便,避免了换鞋所带来的携带麻烦、费力费时、易尴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组装便携鞋,包括鞋本体,其特征在于,鞋本体底部的外侧设有固定圈和固定板,固定圈上固定连接有拉链,鞋本体和鞋底分离,且鞋本体通过拉链与鞋底的上部固定连接,固定板设置于鞋本体的中部至脚跟区域,鞋底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鞋本体与鞋底匹配安装时,固定板伸入凹槽内并与凹槽型面配合。固定板和凹槽的作用是更好地使鞋本体和鞋底固定住,有效了避免滑底问题的发生,固定圈的作用是为拉链提供支撑,增强拉链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滑链的问题。

进一步,鞋底与鞋本体之间设有鞋垫,鞋垫的底部和上部分别通过拉链与鞋本体和鞋底固定连接。

进一步,固定板的厚度不小于1mm,固定板的高度尺寸不小于4mm。

进一步,鞋底的脚掌区域由柔性材料组成。

进一步,鞋底的厚度不小于5mm。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更换鞋底的多功能鞋,通过改变现有鞋子的结构,使鞋子的鞋底处于可更换的状态,由此在使用时,只需携带不同鞋底即可,无需脱鞋更换,拆装方便,避免了换鞋所带来的携带麻烦、费力费时、易尴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组装便携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鞋本体,2为固定圈,3为固定板,4为拉链,5为鞋底,6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组装便携鞋,包括鞋本体1,鞋本体1底部的外侧设有固定圈2和固定板3,固定圈2上固定连接有拉链4,鞋本体1和鞋底5分离,且鞋本体1通过拉链4与鞋底5的上部固定连接,固定板3设置于鞋本体1的中部至脚跟区域,固定板3的厚度不小于1mm,固定板3的高度尺寸不小于4mm,鞋底5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6,鞋底5的脚掌区域由柔性材料组成,鞋底5的厚度不小于5mm,鞋本体1与鞋底5匹配安装时,固定板3伸入凹槽6内并与凹槽6型面配合。固定板3和凹槽6的作用是更好地使鞋本体1和鞋底5固定住,有效了避免滑底问题的发生,固定圈2的作用是为拉链4提供支撑,增强拉链4的连接强度,有效避免滑链的问题。

作为一种替选地实施方式,鞋底5与鞋本体1之间还可以设置鞋垫(图中未画出),以形成增高鞋,鞋垫的底部和上部可分别通过拉链与鞋本体1和鞋底5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