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拉直造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657发布日期:2018-10-26 18:53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械部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头发拉直造型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美发造型是人们很注重的方面,尤其是对女生更为重要,常见的造型器往往功能单一,无法解决湿发造型,常配合吹风机使用,费时费力,因需要多样造型机器,无法随身携带,缺乏便携性,且购机花费大。

传统上,已知两种不同类型的用于拉直曲的头发造型器:比如加热型或非加热型拉直器或者拉直夹具。

拉直夹具类型的器械通常具有两个钳爪,其相对彼此绕公共轴线枢转并且每个均包括支承有处理表面的端部,处理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被加热,另一个被提供用于使得头发与第一个接触,具体地通过从钳爪的开口位置通过,将头发插入到闭合位置,以便使得头发与被加热部分接触。

拉直器在其钳爪的第一端处具有捏挤头发的两个相同的平坦被加热表面。而且,钳爪的另一端形成两个手柄,其用作夹持区域并且使其可以从打开位置经过到闭合位置。通过器械的这两个铰接手柄朝向彼此被按压以便使得处理表面接触头发来手动实现这种前进。借助于闭合器械的笔直平移运动、通过使器械沿一绺头发从发根到发梢运动而拉直该绺头发。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直发器大部分是上述描述的两类直发器,但是上述直发器夹取头发再移动头发造型器以带动被加热板夹住的头发一起移动,由于头发造型器对头发的拖拽力而拉直头发,拉直的头发是一绺头发,处于该绺头发中间位置的头发未被加热板的拉直需要继续夹持、移动并加热定型,这导致头发造型效果不佳导致操作麻烦。

因此,需提供一种头发拉直造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直发效果、便于梳理头发的头发拉直造型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头发拉直造型器,包括可造型的棒型本体和与所述棒型本体连接的手柄和电源线,所述棒型本体上还设置有拉直直发的加热装置和控制各个部件运行的控制组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的梳齿组件,所述梳齿组件包括第一梳齿和套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梳齿上的第二梳齿,所述第二梳齿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梳齿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手柄连接。

优选地,所述棒型本体具有内腔,所述棒型本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圆台壳体和椭圆壳体,所述上壳体盖合在所述下壳体上形成一内腔,所述圆台壳体设置在所述棒型本体的右侧并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包裹住,所述椭圆壳体设置在所述棒型本体的左侧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包裹住,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加热装置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裸露在下壳体之外,所述电源线设置在所述圆台壳体上并从所述圆台壳体延伸出裸露在外,所述手柄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底端上。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上凸伸数条U型条柱。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内壁面两侧上的每侧均设置有至少四条第一插柱,所述上壳体两侧边沿开设有凹槽,所述上壳体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台壳体和所述椭圆壳体内腔形状相匹配连接的第一连接柱;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柱相匹配的第二连接柱,所述下壳体两侧边沿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第二插柱,所述下壳体的两端也设置有与所述圆台壳体和所述椭圆壳体内腔形状相匹配连接的第三连接柱。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数个通孔,所述第三连接柱的一端上还设置有连接套柱,位于所述下壳体中间通孔的两侧设置有第四连接柱。其中,所述通孔包括放置手柄的通孔、加热装置的通孔和控制组件按钮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的连接槽孔,所述连接槽孔内壁面两侧均开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转动轴和连接板,所述连接轴一端插入所述连接槽孔与所述手柄连接,另一端的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梳齿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呈L型状,所述连接轴的连接端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连接轴固定在所述手柄上;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限位柱,一固定块压住所述限位柱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柱上;所述连接轴上还设置有T字形的连接轴柱。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均通过所述固定块压住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将所述连接轴限位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其中,所述紧固件优选为螺丝、螺栓、螺钉等。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呈H字形状,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上开设有U型槽,所述连接轴柱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端的U型槽上;所述转动轴的两侧还凸伸旋转连接柱。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左右两端上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固定通孔插入所述第四连接柱上将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固定块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放置所述限位柱和所述旋转连接柱的弧形凹槽。其中,所述旋转连接柱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弧形凹槽中并在弧形凹槽中活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U型槽匹配连接的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下端的U型槽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梳齿上设置有至少8个圆角矩形孔,每个所述圆角矩形孔将所述第一梳齿分为至少有9条第一梳齿条,其中8条所述第一梳齿条上均开设有槽孔;所述第一梳齿的内侧两边还设置有匚字形的支撑架,所述第一梳齿的四角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齿和所述第二梳齿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第二梳齿上设置有与所述圆角矩形孔相匹配的第二梳齿条,每条所述第二梳齿条穿过所述圆角矩形孔卡接在所述第一梳齿上;所述第二梳齿的两端凸伸有梳齿连接柱,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左端的所述梳齿连接柱上。

优选地,所述梳齿组件上还设有条型梳齿框架,所述条型梳齿框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并从所述通孔裸露在所述下壳体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按钮,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右端,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加热装置的梳齿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头发拉直造型器通过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之间的间隙夹取头发像平时梳头发一样缓缓梳头发将卷取的头发通过两两梳齿发热产生高温以及它们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夹取头发被拉直,使用方便;采用梳子状的梳齿拉直造型器拉直头发效果好,不会出现未被拉直头发,拉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拉直造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拉直造型器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拉直造型器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拉直造型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拉直造型器手柄与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拉直造型器手柄与加热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拉直造型器拉直发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拉直造型器拉直发使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固定块101,第一固定块102,第二固定块103,弧形凹槽104。

棒型本体100。

上壳体110,下壳体120,圆台壳体130,椭圆壳体140,内腔150。

第一插柱111,凹槽112,第一连接柱113;第二连接柱121,第二插柱122,第三连接柱123,通孔124,连接套柱125,第四连接柱126。

手柄200。

连接槽孔210。

固定孔211。

电源线300。

加热装置400。

连接组件410,梳齿组件420。

连接轴411,转动轴412,连接板413;第一梳齿421,第二梳齿422,复位弹簧423,条型梳齿框架424。

第一连接孔4111,限位柱4112,连接轴柱4113;U型槽4121,旋转连接柱4122;连接圆柱4131,第二连接孔4132;圆角矩形孔4211(途中未标注),第一梳齿条4212,槽孔4213,支撑架4214,安装孔4215;第二梳齿条4221,梳齿连接柱4222。

控制组件500。

电路板510,按钮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头发拉直造型器,包括可造型的棒型本体100和与所述棒型本体100连接的手柄200和电源线300,所述棒型本体100上还设置有拉直直发的加热装置400和控制各个部件运行的控制组件500,所述控制组件500分别与所述电源线300和所述加热装置400电连接。

参照图1至图4,所述棒型本体100具有内腔,所述棒型本体100包括上壳体110、下壳体120、圆台壳体130和椭圆壳体140,所述上壳体110盖合在所述下壳体120上形成一内腔150,所述圆台壳体130设置在所述棒型本体100的右侧并将所述上壳体110和所述下壳体120包裹住,所述椭圆壳体140设置在所述棒型本体100的左侧将所述上壳体110和所述下壳体120包裹住,所述控制组件500设置在所述内腔150中,所述加热装置400放置在所述内腔150中并裸露在下壳体120之外,所述电源线300设置在所述圆台壳体130上并从所述圆台壳体130延伸出裸露在外,所述手柄200与所述加热装置400连接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0的底端上。

参照图1至图4,为了美观,所述上壳体110和所述下壳体120的外表面上凸伸数条U型条柱。

参照图1至图4,为了将所述上壳体110盖合在所述下壳体120中,所述上壳体110内壁面两侧上的每侧均设置有至少四条第一插柱111,所述上壳体110两侧边沿开设有凹槽112,所述上壳体110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圆台壳体130和所述椭圆壳体140内腔形状相匹配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13;所述下壳体1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柱111相匹配的第二连接柱121,所述下壳体120两侧边沿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2相匹配的第二插柱122,所述下壳体120的两端也设置有与所述圆台壳体130和所述椭圆壳体140内腔形状相匹配连接的第三连接柱123。为了便于放置所述手柄200、所述加热装置400和所述控制组件500,所述下壳体120上开设有数个通孔124,所述第三连接柱123的一端上还设置有连接套柱125,位于所述下壳体120中间通孔124的两侧设置有第四连接柱1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24包括放置手柄200的通孔、加热装置400的通孔和控制组件500按钮的通孔。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述手柄200上设置有与所述加热装置400连接的连接槽孔210,所述连接槽孔210内壁面两侧均开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211。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述加热装置400包括连接组件410和与所述连接组件410连接的梳齿组件420,所述连接组件410包括连接轴411、转动轴412和连接板413,所述连接轴411一端插入所述连接槽孔210与所述手柄200连接,另一端的所述连接轴411与所述转动轴41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41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41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413与所述梳齿组件420连接。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述连接轴411呈L型状,为了将所述连接轴411插入所述连接槽孔210中并固定在所述手柄200上,所述连接轴411的连接端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4111,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固定孔21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4111将所述连接轴411固定在所述手柄200上。为了将所述连接轴411限制放置在所述下壳体120中,所述连接轴411上设置有限位柱4112,一固定块101压住所述限位柱4112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柱126上,其中,位于所述连接轴411的两侧均通过所述固定块101压住所述限位柱4112的两端将所述连接轴411限位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0上。为了所述连接轴411与所述转动轴412连接,所述连接轴411上还设置有T字形的连接轴柱41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优选为螺丝、螺栓、螺钉等。

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所述转动轴412呈H字形状,为了便于所述转动轴412分别与所述连接轴411和所述连接板413连接,所述转动轴412的两端上开设有U型槽4121,所述连接轴柱4113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12上端的U型槽4121上。为了将所述转动轴412固定在所述固定块101上,所述转动轴412的两侧还凸伸旋转连接柱41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101上左右两端上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固定通孔插入所述第四连接柱126上将所述固定块101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20上。

参照图4、图5、图6和图7,为了所述连接轴411和所述转动轴412在所述固定块101上能活动,所述固定块101包括第一固定块102和第二固定块103,所述第一固定块101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03上开设有放置所述限位柱4112和所述旋转连接柱4122的弧形凹槽104。其中,所述旋转连接柱4122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02和所述第二固定块103的弧形凹槽104中并在弧形凹槽104中活动。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述连接板413上设置有与所述U型槽4121匹配连接的连接圆柱4131,所述连接圆柱4131设置在所述转动轴412下端的U型槽4121上;为了与所述梳齿组件420连接,所述连接板41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4132。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述梳齿组件420包括第一梳齿421和第二梳齿422,所述第一梳齿421上设置有至少8个圆角矩形孔4211,每个所述圆角矩形孔4211将所述第一梳齿421分为至少有9条第一梳齿条4212,其中8条所述第一梳齿条4212上均开设有槽孔4213。为了将所述第一梳齿421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20上,所述第一梳齿421的四角设置有安装孔42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梳齿421放置在所述下壳体120左端的通孔124上。为了让所述第一梳齿421和所述第二梳齿422产生高温发热,所述第一梳齿421和所述第二梳齿422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为了将所述第一梳齿421固定,所述第一梳齿421的内侧两边还设置有匚字形的支撑架4214。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述第二梳齿422上设置有与所述圆角矩形孔4211相匹配的第二梳齿条4221,每条所述第二梳齿条4221穿过所述圆角矩形孔4211卡接在所述第一梳齿421上。为了将所述第二梳齿422与所述连接板413连接,所述第二梳齿422的两端凸伸有梳齿连接柱4222。其中,位于所述第二梳齿422的右端设置有两个梳齿连接柱4222,该处的所述梳齿连接柱42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4132匹配连接,位于所述第二梳齿422的左端设置有一个梳齿连接柱4222,在所述连接套柱125与左端的所述梳齿连接柱4222上套接有复位弹簧423。

参照图5、图6和图7,为了便于美观,所述梳齿组件420上还设有条型梳齿框架424,所述条型梳齿框架424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0上并从所述通孔124裸露在所述下壳体120的底端。

参照图1和图4,所述控制组件500包括电路板510和与所述电路板510电连接的按钮520,所述电路板510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0的右端,所述按钮520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20的通孔124上;所述电路板510分别与所述电源线300和所述加热装置400的梳齿组件420电连接。

参照图5至图9,该头发拉直造型器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头发拉直造型器拉直头发时,头发位于所述第一梳齿421和所述第二梳齿422之间,按下所述手柄200,所述手柄200通过连接组件410拉动所述第二梳齿422往所述槽孔4213之外方向移动夹紧头发,所述控制组件500控制所述第一梳齿421和所述第二梳齿422发热使得夹取在所述第一梳齿421和所述第二梳齿422之间的头发在梳齿的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像平时梳头发一样缓缓梳头发将卷取的头发在所述第一梳齿421和所述第二梳齿422中的高温以及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拉直。当松开所述手柄200,所述复位弹簧423带动所述第二梳齿422返回所述槽孔4213中即是该头发拉直造型器的初始状态,使得所述第二梳齿422与前一个所述第一梳齿421分开。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