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员多功能导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967发布日期:2018-11-16 20:4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员多功能导尿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用的病服,具体为一种病员多功能导尿裤。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病员裤一般裤裆无开口,宽腰大裆裤,都是腰部上设有松紧带皮筋,然后收紧腰部。这样的病员裤当用于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时,由于裤腰上部有松紧带,导尿管要从裤腰上部松紧带处拉出,把尿袋挂在床栏边上。这样导尿管会因为长时间受松紧带的压迫,导致腰部皮肤形成一个压力性损伤,同时少有的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的病人,在静脉输液的时候也会造成一个不便,容易暴露病人的隐私。

但是在平常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导尿管长时间受松紧带的压迫之后,腰部皮肤形成一个压力性损伤会导致病人穿裤不方便,影响卧床的舒适感,还会容易暴露隐私。

2.一般术后病人回来都有留置尿管,裤子太紧压会不舒服,少数家属会自行剪掉松紧带,导致原来带有松紧带的好裤子被破坏,从而形成了科室资源浪费的现象。

3.股静脉穿刺导管的病人静脉输液时不方便,容易暴露隐私,还不利于导管的观察,容易发生导管滑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病员多功能导尿裤,通过在裤腿处开设开口,并在开口上增设封口条和四合扣,达到快捷启闭开口的目的,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创口情况,并且在封口条上增设磁性件,以磁性件吸合达到完全封闭间隙,保护患者隐私。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病员多功能导尿裤,包括裤管和髋部,髋部对应正常穿着时人体髋关节所处位置,所述髋部下方所在的裤管上设有开口,开口两侧均设有可相互贴合并盖合的封口条,两个封口条交错层叠设置,封口条上设有多个用于封口条扣合的四合扣,四合扣沿封口条中部间隔设置;所述封口条朝向内侧的表面设有相互吸引的磁性件,磁性件形状与封口条对应,磁性件为柔性软磁条,当两个磁性件贴合时开口封闭且未留有可视的间隙。

优选的,所述磁性件为橡胶磁条。

优选的,所述磁性件的内侧表面还设有阻尼片,所述阻尼片由慢回弹发泡海绵制成,阻尼片具有弹性。

优选的,所述磁性件表面还设有磁性柱,两个封口条上的磁性柱靠近并相互吸引。

优选的,单侧封口条上的磁性柱高度小于阻尼片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阻尼片上还设有用于磁性柱穿过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病员多功能导尿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病员多功能导尿裤,通过在髋部的裤管上开设开口,导尿管、股静脉穿刺导管均可以通过该改口进入到病服裤内侧表面,无需再通过裤腰的松紧带。因此避免了导管受压在皮肤上的现象,也可以避免导管变形导致的通路阻断,同时防止了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可能性。

二、封口条上的四合扣将封口条封闭,达到封口条将开口封闭的目的;其次通过磁性件的磁性吸引将开口完全贴合,使得开口封闭且不再留有可视的间隙,阻挡间隙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三、封口条为可活动的封闭结构,医护人员在观察创口情况时,可以打开封口条进行观察,无需病人将病服裤脱下,保护了患者隐私;同时无需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单人即可完成开口的启闭观察,提高了观察的效率,使用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病员多功能导尿裤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封口条交错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封口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封口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封口条;10、基布;11、磁性件;110、磁性柱;12、阻尼片;2、四合扣;3、股静脉导管插口;4、导尿管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5所示的病员多功能导尿裤,包括裤管和髋部,髋部对应正常穿着时人体髋关节所处位置,髋部下方所在的裤管上设有开口,开口顶部位于前面正中腰部以下5cm(图1中a表示开口顶部位置)的位置,开口向下长30cm(图1中b表示长度)。

开口的数量和方向,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但是为了便于所有患者使用,本实施例开口共开设两处,两侧的开口对称设置

开口两侧均设有可贴合的盖合的封口条1,两个封口条1交错层叠设置,封口条1上设有多个用于封口条1扣合的四合扣2,四合扣2沿封口条1中部间隔设置,四合扣2又称为按扣,通过摁压即可完成扣合的一种金属纽扣。

如图3和图4所示,封口条1设有磁性件11,磁性件11形状与封口条1对应,磁性件11为橡胶磁条,当两个磁性件11贴合时开口封闭且未留有可视的间隙。当封口条1的三个四合扣2关闭时,之间的缝隙可以通过磁性件11吸合关闭,防止患者隐私泄露。

如图4和图5所示,磁性件11的内侧表面还设有阻尼片12,阻尼片12由慢回弹发泡海绵(记忆海绵)制成,阻尼片12的具有如下作用:

1、增加摩擦以提高封口条1对导管(导尿管/股静脉穿刺导管)的固定,防止导管因外部拉力拉扯而使得导管由病人皮肤表面脱出。

2、阻尼片12具有慢回弹的特性,使得导管夹持在阻尼片12中时,阻尼片12并不会夹持到导管形变,有效的维持导管内的液体的流通。

如图4和图5所示,磁性件11表面还设有磁性柱110,两个封口条1上的磁性柱110靠近并相互吸引;通过增加磁性柱110使得封口条贴合时,磁性吸附力度更大,吸附更牢。

如图4和图5所示,单侧封口条1上的磁性柱110高度小于阻尼片12的厚度;因此在磁性柱110吸合时,可以有效保证阻尼片12会发生变形,以夹紧导管。

如图5所示,阻尼片12上还设有用于磁性柱110穿过的通孔,通过通孔使得磁性柱110裸露出来,磁性吸合时无阻碍,并且当两个磁性柱110贴合吸住时,产生的吸合力度更大且更牢。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