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精油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236发布日期:2019-01-08 21:12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精油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精油瓶。



背景技术:

精油为天然植物精油之王,广泛用于美容、美体、食品、烟草及香水化妆品调香剂。精油种类多样且具有较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因此,在对精油使用过程中要求也随之增加,传统的精油瓶采用滴管式的瓶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精油瓶放置在一旁才能进行使用,这样的精油瓶,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同时,传统的瓶冒与瓶身分开设置,在使用过程中,瓶冒还可能脱落,进而使得压缩贡滋生大量细菌,进一步对肌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瓶冒与瓶身连接在一起,瓶冒能自行对压缩贡进行杀菌的便携式精油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精油瓶,该精油瓶主要由瓶冒、压缩贡、瓶盖、瓶身、吸引管、便携带、杀菌层组成。整个精油瓶呈立体矩形结构;瓶冒设置在整个精油瓶的最上方;瓶冒通过便携带与瓶身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瓶身设置在整个精油瓶的最下方,压缩贡与瓶盖连接在一起设置在瓶身上端相应位置,与瓶身拧合成一个整体。压缩贡可在瓶盖上端上下来回移动。压缩贡设置在瓶盖上端,瓶盖设置在瓶身上端。吸引管设置在瓶盖下端中心相应位置,连接到瓶身下端。便携带连接在瓶身上端与瓶冒下端边缘相应位置,起连接作用。所述的杀菌层设置在瓶冒内部上端位置,主要用于瓶盖上端压缩贡的消毒。

为使得整个精油瓶在使用过程中携带方便,所述的便携带由弹性软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便携带材质为绝缘橡胶。

为便于压缩贡在使用完毕能够达到自行消毒的结果,所述的瓶冒内的杀菌层与瓶冒盖合后抠合在压缩贡上端。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精油瓶,在使用过程中,将瓶冒打开,通过按压压缩贡即可将精油按压出来,当使用完毕,将瓶冒盖合。此时瓶冒内部上端的杀菌层即可自行将压缩贡消毒完毕。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精油瓶,通过改进,将瓶冒与瓶身连接在一起,有效避免了传统精油瓶瓶冒与瓶身分开设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瓶冒脱落无法找回,使得压缩贡滋生大量细菌对肌肤产生不可避免的伤害。同时,在瓶冒内设置杀菌层,人们在精油使用完毕,无需进一步给压缩贡进行消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采用压缩贡取精油,有效避免了采用滴管进行取用带来的不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精油瓶瓶冒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精油瓶瓶冒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冒、2-压缩贡、3-瓶盖、4-瓶身、5-吸引管、6-便携带、7-杀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便携式精油瓶,该精油瓶主要由瓶冒1、压缩贡2、瓶盖3、瓶身4、吸引管5、便携带6、杀菌层7组成。整个精油瓶呈立体矩形结构;瓶冒1设置在整个精油瓶的最上方;瓶冒1通过便携带6与瓶身4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瓶身4设置在整个精油瓶的最下方,压缩贡2与瓶盖3连接在一起设置在瓶身4上端相应位置,与瓶身4拧合成一个整体。压缩贡2可在瓶盖3上端上下来回移动。压缩贡2设置在瓶盖3上端,瓶盖3设置在瓶身4上端。吸引管5设置在瓶盖3下端中心相应位置,连接到瓶身4下端。便携带6连接在瓶身4上端与瓶冒1下端边缘相应位置,起连接作用。所述的杀菌层7设置在瓶冒1内部上端位置,主要用于瓶盖3上端压缩贡2的消毒。

为使得整个精油瓶在使用过程中携带方便,所述的便携带6由弹性软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便携带6材质为绝缘橡胶。

为便于压缩贡在使用完毕能够达到自行消毒的结果,所述的瓶冒1内的杀菌层7与瓶冒1盖合后抠合在压缩贡2上端。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精油瓶,在使用过程中,将瓶冒1打开,通过按压压缩贡2即可将精油按压出来,当使用完毕,将瓶冒1盖合。此时瓶冒1内部上端的杀菌层7即可自行将压缩贡2消毒完毕。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精油瓶,通过改进,将瓶冒与瓶身连接在一起,有效避免了传统精油瓶瓶冒与瓶身分开设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瓶冒脱落无法找回,使得压缩贡滋生大量细菌对肌肤产生不可避免的伤害。同时,在瓶冒内设置杀菌层,人们在精油使用完毕,无需进一步给压缩贡进行消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采用压缩贡取精油,有效避免了采用滴管进行取用带来的不便效果。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