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343发布日期:2019-01-15 22:3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防盗服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服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服装的口袋都是敞口,宽松敞口不仅不美观,且这种口袋所装的物品容易调出或被盗,只能搁放一些非贵重的物品。另一,有些口袋虽然配备了袋盖,其仅只能用于装饰效果,也无法起到防盗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盗服装,以解决现有衣服功能结构简单,无法实现防盗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盗服装,包括服装本体、口袋和袋盖;所述口袋缝合在服装本体的里层,所述服装本体与口袋上边缘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到口袋内腔的第一袋口;所述袋盖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在袋盖的盖合面设有第二袋口,所述袋盖缝合并罩盖在服装本体外层的第一袋口上,且第二袋口通过夹层与第一袋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袋盖由袋盖片和连接条组成,所述连接条缝合在第一袋口边缘,所述袋盖片与连接片贴合相连,所述夹层位于袋盖片与连接片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袋口还设有口袋止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口袋止口为拉链、纽扣、四合扣或魔术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袋盖的扣合面和服装本体上与袋盖的扣合面相对应的位置之间还设有纽扣、四合扣或魔术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服装本体为外套或裤子。

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服装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服装,通过包括服装本体、口袋和袋盖;所述口袋缝合在服装本体的里层,所述服装本体与口袋上边缘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到口袋内腔的第一袋口;所述袋盖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在袋盖的盖合面设有第二袋口,所述袋盖缝合并罩盖在服装本体外层的第一袋口上,且第二袋口通过夹层与第一袋口相连通,在传统袋口基础上,将传统袋口缝合以达到封闭,美观,安全的作用,而且,增加新的防盗袋口,隐蔽好,袋盖放下时能够隐藏,袋盖扬起时候,能够取物,具有很好防盗功能,且不影响衣服的美观性,不敞口,不松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盗服装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防盗服装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盗服装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中:1、服装本体,2、袋盖,21、袋盖片,22、连接条,3、口袋,4、第一袋口,5、第二袋口。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防盗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口袋3和袋盖2;所述口袋3缝合在服装本体1的里层,所述服装本体1与口袋3上边缘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连通到口袋3内腔的第一袋口4;盖合的袋盖2;所述袋盖2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在袋盖2的盖合面设有第二袋口5,所述袋盖2缝合并罩盖在服装本体1外层的第一袋口4上,且第二袋口5通过夹层与第一袋口4相连通。本实施例在传统袋口基础上,将传统袋口缝合以达到封闭,美观,安全的作用,而且,增加新的防盗袋口,隐蔽好,袋盖2放下时能够隐藏,袋盖2扬起时候,能够取物,具有很好防盗功能,且不影响衣服的美观性,不敞口,不松垮,实用性强。

图1中,为袋盖2盖合时的口袋3示意图,图中:由于口袋3位于服装本体1内侧,为了方便说明,采用虚线表示其位置形状;缝合的第一袋口4,由于其位于袋盖2内侧,为了方便说明,采用虚线表示其位置形状;袋盖2盖合面的第二袋口5,由于位于袋盖2内侧,为了方便说明,采用虚线表示其位置形状。

图2中,为袋盖2翻开时的口袋3示意图,图中:口袋3,由于口袋3位于服装本体1的里层,为了方便说明,采用虚线表示其位置形状;翻开的袋盖2;缝合的第一袋口4;第二袋口5。

具体实施中,所述袋盖2由袋盖片21和连接条22组成,所述连接条22缝合在第一袋口4边缘,所述袋盖片21与连接片贴合相连,所述夹层位于袋盖片21与连接片之间。

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袋口5还设有口袋3止口,所述口袋3止口为拉链、纽扣、四合扣或魔术贴。

具体实施中,所述袋盖2的扣合面和服装本体1上与袋盖2的扣合面相对应的位置之间还设有纽扣、四合扣或魔术贴,通过纽扣、四合扣或魔术贴将袋盖2扣合,可进一步增加防盗功能。

具体实施中,所述服装本体1为外套、裤子等等。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