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912发布日期:2019-02-12 21:1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烫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烫电吹风。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吹风,为了改变气流的速度和方向,通常配合风嘴一起使用来提高塑形、烘干效果。但是,风嘴大多设于电吹风的外部且可拆卸,容易丢失且增加了电吹风的横向长度。而且,为了不增加成本,风嘴的外筒一般为单层,电吹风在吹出热风时会导致外筒变热,用户不小心摸到、或者在拆卸收纳时容易烫到手。

另外,市场上用于与电吹风配合使用的风嘴大多为单独风道;少数具有多个风道的风嘴,其内部空间被沿风嘴中心线延伸的分隔面分成多个单独的管道。此种结构原理是通过缩减截面积来提高风速促进湿发的散开,从而增加头发接触表面积以快速烘干头发。但是此种方案,由于分隔面径向贯穿风嘴的内部空间,对风会产生阻隔作用,产生风阻,造成风量损失;通过风嘴的作用提高风速的同时会产生压力损失,使得提高风速并不能有效的使湿发散开和增加头发接触面积;而且,由于热风集中流向风嘴分隔面,风嘴中心的温度高,手很容易被烫伤,也容易产生热点和熔胶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整机横向长度较短、风嘴不易丢失、使用电吹风时用户不需要重新进行安装风嘴,简化用户的操作步骤,使用更加方便、且不容易烫到手的电吹风。

由于风嘴设于电吹风内部,更加接近加热器,因此风嘴中心的温度会变高,本实用新型也对风嘴的结构进行改进,防止产生热点和熔胶现象,且能快速烘干头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烫电吹风,包括手柄;

外壳,包括出风口;

风扇单元,用于产生穿过电吹风的气流,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并从出风口吹出;

加热器,用于加热被抽吸从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吹出的气流;

以及风嘴,风嘴可与外壳连接,该风嘴包括外筒;该外筒包括用于接收穿过电吹风气流的空气入口、用于吹出该气流的空气出口;

其中,所述风嘴设于外壳内部,且所述空气出口位于出风口的后方;或者所述空气出口与出风口齐平。

好处是,第一,缩短外壳的长度,便于收纳;第二,在使用时不用自行安装风嘴,方便快捷,电吹风内置风嘴,避免风嘴丢失;第三,相当于在靠近出风口处设置了双层外壳,防止外壳变烫,更加安全。

优选的,所述外壳与外筒之间的空间形成为辅风道,所述辅风道呈环形。

好处是,辅风道内有气流通过,起到降温的作用,防止外壳发烫,使用户不小心碰到外壳时烫到。

优选的,所述外筒上设有用于与外壳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有气流通过。

好处是,减小风阻,充分利用安装空间,降低风量损失。

优选的,所述外筒上设有多个安装部,所述多个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其他安装部结构不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设有多个配合部,所述安装部与配合部配合实现风嘴与外壳的装配。

好处是,第一,便于定位、安装;第二,形成防呆结构,防止用户自行拆卸、转动。

优选的,所述外筒上设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自外筒的侧壁向内径向凹陷形成。

好处是,内凹部形成一储风区域,当气流从空气出口吹出时,带动内凹部内储存的气流流动,形成一股速度较小的气流,使气流经过风嘴的改变后变成多股力度强弱交替的气流,有利于散开湿法,提高烘干效率。优选的,将内凹部与安装部同一轴线设置,可以使通过安装部的气流带动内凹部内的气流流动,使出风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外筒上设有用于与外壳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内凹部与安装部轴线相同。

好处是,便于出模,以及风嘴的安装和定位。

优选的,所述电吹风还包括风网,所述风网设于外壳内,且位于风嘴的后方。

好处是,防止用户从出风口处接近加热器,避免烫伤;使外观更加美观。

优选的,所述外筒内设有多个沿外筒径向方向延伸的分隔板,所述外筒的内部空间被分隔板分隔出中央风道和多个主风道,所述多个主风道环绕中央风道设置。

好处是,一方面外筒的内部空间具有较少的阻挡物,减小风阻,从而降低进入风嘴的气流的风量、风速损失,使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的风量以较快的速度从空气出口释放出,通过在电吹风上应用该风嘴,更加有效的散开湿发,增大湿发与热风的接触面积,提高烘干效率;另一方面,多个主风道包绕中央风道,风嘴从电吹风接收的气流分流进入中央风道和主风道,从空气出口吹出的气流被分割成多股独立气流,且通过分隔板的设置可使多个主风道、中央风道内的气流流速不同,从而使得从空气出口吹出的气流更加立体、强劲,提升流速快速散开湿发的同时不会给头皮压迫感;第三,防止气流沿中心线吹向风嘴,使风嘴中心温度过高,溶胶。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具有自由端,相邻两分隔板的自由端限定与主风道连通的中央风道。

好处是,通过使主风道和中央风道连通,主风道、中央风道内的气流在连通处会产生气流流动,降低通过中心风道气流的温度,避免中心风道气流温度过高产生热点,对头发、头皮产生损伤。

优选的,所述中央风道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的面积大于出口的面积。

好处是,中央风道的进口面积较大有利于使较多的气流进入中央风道,增加中央风道内的风量;出口面积缩小,通过改变中央风道的截面积,提高从中央风道吹出的气流的速度,有利于提高吹出气流的力度,打散湿发,增大暖风与湿发的接触面积,提高烘干效率。通过使气流从出口吹出,防止气流沿中心线吹出风嘴,使中心气流的温度过高,造成热点,不会给头皮有发烫的感觉;平衡风量和风速,提高风速的同时不至于损失过多的风量,加速头发的烘干效率。

特别的,在本发明中提到的“径向方向”、“径向”均是指垂直于外筒中心线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电吹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风嘴与电吹风安装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风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风嘴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风嘴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风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风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风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风嘴;101、外筒;102、空气入口;103、空气出口;104、安装部;105、分隔板;1051、自由端;1052、第一侧面;1053、第二侧面;1054、端壁;106、主风道;107、中央风道;1071、进口;1072、出口;108、虚拟分隔面;109、内凹部;110、延伸部;111、通孔;2、手柄;3、外壳;301、出风口;302、进风口;4、辅风道;5、第一面;6、第二面;7、配合部;8、风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电吹风,包括手柄2;

外壳3,包括出风口301;

风扇单元,用于产生穿过电吹风的气流,气流从进风口302进入电吹风并从出风口301吹出;

加热器,用于加热被抽吸从进风口302进入、并从出风口301吹出的气流;(加热器和风扇单元在图中未示出)。

以及风嘴1,风嘴1可与外壳3连接,该风嘴1包括外筒101;该外筒101包括用于接收穿过电吹风气流的空气入口102、用于吹出该气流的空气出口103;

其中,所述外筒101内设有多个沿外筒101径向方向延伸的分隔板105,所述外筒101内的空间被分隔板105分隔成中央风道107和多个主风道106,所述主风道106环绕中央风道107设置,所述主风道106与中央风道107连通,所述分隔板105径向延伸的距离与外筒101的内径比值为f,f<1。风嘴1从电吹风接收的气流分流进入中央风道107和主风道106。中央风道107和主风道106可以连通也可以不连通。本例中主风道106数量为3个。可以理解的,主风道106的数量为两个、四个、五个等。

风嘴包括与电吹风配合连接的安装部104,所述外壳3内壁设有配合部7,安装部104与配合部7连接实现风嘴1与外壳3的连接。在本例中,配合部7为沿外内壁周向设置的滑槽,安装部104为设于外筒101外壁的滑轨,通过滑轨和滑槽的配合实现风嘴1和电吹风的安装,所述滑槽具有三个,滑轨也有三个,风嘴1和电吹风的安装结构为防呆结构,也就是说至少有一个滑槽与其他的滑槽不同,相对应的滑轨也是如此,防止风嘴1转动,便于安装风嘴1时进行定位,使风嘴1只能在特定方向安装。所述安装部104内有气流通过,更加具体的,滑槽深度小于滑轨的高度,使的滑轨之间的缝隙有气流通过。

所述外筒101至少部分位于外壳3内部,在本例中,外筒101位于外壳3内部,且外筒101的空气出口103与外壳3的出风口30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一方面缩小了电吹风的长度,使电吹风更加小巧,占用收纳空间小;另一方面,风嘴1不易接触到皮肤,防止烫伤。另外,风嘴1不可拆卸,防止风嘴1丢失。

所述外壳3与外筒101之间空间形成为辅风道4,通过辅风道4流体的流速小于通过主风道106流体的流速。在本例中,外壳3为锥形,外筒101也为锥形,且外壳3的侧壁、外筒101的侧壁锥度相同,辅风道4为环形,辅风道4的截面积沿外壳3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变小,通过辅风道4气流被吹出时的风速被提高,利于吹散湿发,提高烘干效率。

辅风道4的流速大于中央风道107的流速,即,通过主风道106、辅风道4、中央风道107气流的风速依次减小,到达头发表面时给头皮的力度为弱、强、弱的感觉,容易打散湿发,增大热风与头发的接触面积,提高烘干效率,还能给头皮进行按摩。环形辅风道4的气流流速较低,可以使气流在到达头发表面时与空气产生热传递,降低辅风道4气流到达头发表面的温度,以此类推,使到达头发表面气流的温度也呈阶梯状,避免热点的产生,不会有烫头皮的感觉。通过中央风道107气流的风速最小,是因为中央气流的温度最高,从电吹风释放到外部环境后可以延长热交换的时间,使到达头皮表面的温度降低,避免头皮有灼烫的感觉。

所述电吹风还包括风网8,风网设于风嘴1的后方。防止用户从出风口301处接近加热器,避免烫伤。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分隔板105具有自由端1051,相邻两分隔板105的自由端1051限定与主风道106连通的中央风道107。在同一截面上,相邻两自由端1051的连线构造出虚拟分隔线,沿着外筒101中心线方向多条虚拟分隔线构造出虚拟分隔面108,中央风道106和主风道107在虚拟分隔面109处连通。虚拟分隔线可以是曲线也可以是直线,进而虚拟分隔面108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本例中,外筒101是锥形的,虚拟分隔面108为曲面,由虚拟分隔面108、分隔板105的自由端1051限定的中央风道107也是锥形的,虚拟分隔面108的曲率和外筒101侧壁的曲率相同。

所述中央风道107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的面积大于出口的面积。中央风道107为从第一入口到出口之间的贯穿的空间,风嘴1接收的气流一部分从第一入口进入中央风道,然后从出口吹出。本例中,中央风道107的截面积沿外筒101的中心线方向逐渐变小。

所述主风道106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第二进口的面积大于第二出口的面积。好处是,第二进口面积较大有利于使较多的气流进入主风道,增加主风道内的风量;第二出口面积缩小,通过改变主风道的截面积,提高从主风道吹出的气流的速度,有利于提高吹出气流的力度,打散湿发,增大暖风与湿发的接触面积,提高烘干效率。本例中,主风道106的截面积沿外筒101的中心线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0.7≤f≤0.9,一方面使分隔板105与外筒101限定的主风道106具有更大的截面积,使更多的气流分流进入主风道106,产生较大的风速,便于吹散头发,提高热接触面积,提示烘干效率;另一方面防止气流沿外筒101的中心线吹向1风嘴,使风嘴1中心温度过高产生溶胶,避免热点的产生,减轻中心气流温度过高对头皮、发质的损伤;当f<0.7时,主风道106的截面积过小,会使更多的气流进入中央风道107,进入主风道106的气流减小,由于主风道106和中央风道107连通处的设置,虽然进入中央风道107的风量增大,但是也不会对明显提高从中央风道106吹出气流的流速,使得从风嘴1吹出气流的流速整体变小,不利于提高烘干效率;当f>0.9时,分隔板105的悬空端到外筒101中心线的距离过小,对于降低风嘴1中心温度的效果不明显。

在所述空气入口102处,所述分隔板105具有自外筒101的内侧壁向其中心线方向延伸的端壁1054,端壁1054与外筒101侧壁交点的切线和端壁1054成锐角。端壁1054具有与外筒101侧壁连接的第一端,和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连线与交点的切线成锐角。

所述外筒101上设有内凹部109,所述内凹部109由外筒101的外侧壁径向内凹形成。所述内凹部109与分隔板105的径向方向的中心线相同,即分隔板105设于外筒101的内侧壁自外筒101的内侧壁向中心线延伸,内凹部109自相对应位置处的外筒101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在本例中,所述分隔板105由外筒101侧壁径向内凹形成,且外筒101的侧壁形成一内凹部109,所述内凹部109将分隔板105分隔成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105的斜率沿外筒101中心线方向变小,这种结构使得分隔板105呈流线型,减小风阻,从而减小风量损失。分隔板105包括第一侧面1052和第二侧面1053,所述第一侧面1052或者第二侧面1053包括斜率不同的第一面5和第二面6,第一面5的斜率大于第二面6,第一面5靠近空气入口102处,好处是第一面5引导较多风量进入主风道106,第二面6改变气流的方向,使气流按照预设的角度从空气出口103吹出,提高从主风道106吹出气流的风量,有助于湿发散开,快速烘干头发。本例中,第一侧面1052和第二侧面1053均具有第一面5和第二面6。可以理解的,所述分隔板105的侧面可以由多个斜率不同的面组成,靠近空气入口102的面的斜率是最大的,靠近空气出口103的面的斜率是最小的。

在垂直外筒101中心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1052和第二侧面1053的角度为α,1°≤α≤12°;好处是,一方面在提高通过主风道流体的流速的同时减小风阻,减小耗能及噪音;另一方面便于出模,防止风嘴为塑胶件时缩水影响出风效果;当α<1°时,塑胶风嘴容易缩水变形,影响出风效果,且不好出模;当α>12°时,风阻过大,使风量、风速产生损失,不利于头发的烘干。在本例中α=9°。

第一侧面1052与第二侧面1053的其中至少一个与外筒101中心线的角度为β,1°≤β≤5°;好处是,使通过主风道的气流偏移中心线β角度吹到头发上,也就是说当用户拿着电吹风吹头发时,外筒的中心线与头发垂直,从主风道吹出的气流与头发成一定角度,使湿发更容易散开,以加速头发的烘干,且减小气流对头皮的冲击力(垂直于头发吹风,头皮会感受到冲击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吹风烘干头发时容易有此体验);当β<1°时,对于减小气流对头皮的冲击力的效果不明显;当β>5°时,气流偏移角度过大,不利于散开湿发,使头发烘干效率较低。在本例中β=2°。

在本例中,第一侧面1052、第二侧面1053为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靠近主风道106的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6、7所示,中央风道107与主风道106隔离,分隔板105远离外筒101侧壁的一端具有延伸部110,多个分隔板105的延伸部110拼合连接在一起限定中央风道107。

在本例中,延伸部110为弧形板,多个弧形板拼接在一起限定出锥形的中央风道107,且中央风道107和主风道106不连通。也就是说,主风道106和中央风道107在空间上不构成连通,风嘴1接收的气流分流进入主风道106和中央风道107后,各自独立的从其风道的出口吹出。可以理解的,分隔板105远离外筒101侧壁的一端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相互拼合在一起形成与主风道106不连通的中央风道107即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中央风道107和主风道106隔离,分隔板105远离外筒101侧壁的一端具有延伸部110,多个分隔板105的延伸部110拼合连接在一起限定中央风道107,延伸部110上设有多个通孔111,主风道106和中央风道107通过所述通孔111连通。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9所示,中央风道107与主风道106部分连通、部分隔离。分隔板105具有自由端1051及延伸部110,自由端1051和延伸部110各占分隔板105的一半,延伸部110位于自由端1051的下方、也可以位于自由端1052的上方。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