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1334发布日期:2019-01-08 21:0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纽扣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纽扣,衣服上最主要的系结物。纽扣不仅能把衣服连接起来,使其严密保温,还可使人仪表整齐,除了实用功能以外,别致的纽扣对服装的造型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初的纽扣是用来做装饰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饰针,直到13世纪,人们开始懂得在衣服上开扣眼,对纽扣打孔,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纽扣的实用价值。

常见的纽扣上至少设有四个均匀对称分布的扣眼,传统的打孔方式是将纽扣置于平台式的打孔座上,通过钻头对纽扣进行逐一打孔,这种做法打孔效率低下,且容易控制孔眼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纽扣一次性打四个孔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纽扣打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主动盘,所述主动盘上设置有第一锯齿,所述第一锯齿均匀分布在主动盘部分的圆周上,所述打孔机构还包括被动盘,所述被动盘上设置有第二锯齿,所述第二锯齿均匀分布在被动盘圆周方向上,所述第二锯齿用于与第一锯齿啮合,所述被动盘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背向第一旋转电机的一侧,所述转轴另一端可旋转连接被动盘上,所述被动盘背向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包括伸缩轴,所述伸缩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背向伸缩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在周向上滑移,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输出端设置有钻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背向收缩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滑孔,所述第二旋转电机面向收缩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滑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尺寸大于滑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螺帽的容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帽为正六边形螺帽,所述螺帽相互平行的边缘与容纳槽侧壁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设置有用于铰接铰接轴的铰接孔,所述滑孔位于安装槽的位置,所述盖板盖合后嵌入到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远离铰接轴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安装板远离铰接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当盖板闭合容纳槽时,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导通,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同时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用于固定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外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用于进料,所述振动盘出料口设置有两条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移动纽扣到钻头下,所述纽扣穿孔的位置位于两条传送带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用于纽扣移动到钻头下方时,停止传送带的运输,所述开关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用于停止传送带的运输,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背向按钮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抵触球,所述活动板面向按钮的一侧设置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用于开启按钮开关,所述活动板面向按钮开关的一侧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活动板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空腔壁上,所述弹簧保持抵触球向传送带运动且保持抵触杆脱离按钮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对纽扣进行打孔时,将要打孔的纽扣放置于钻头下,通过移动第二旋转电机在安装板在周向上的位置,来控制孔眼到纽扣圆心的距离,调整好第二旋转电机后,打孔机构再开始对纽扣进行工作,开启第二旋转电机和伸缩电机,通过第二旋转电机,使得钻头转动,通过伸缩电机,使得设置在伸缩轴上的安装板向纽扣移动,带动钻头对纽扣进行打孔,打孔完成后,通过伸缩电机,使得钻头离开孔眼,再开启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一旋转电机,使得主动盘转动,当主动盘上的第一锯齿与被动盘上的第二锯齿啮合时,被动盘转动,通过在主动盘圆周上设置部分的齿锯,使得被动盘通过齿锯啮合转动90度后,第一锯齿与第二锯齿分离,被动盘停止转动,此时钻头随着被动盘转动而转向下一个开孔位置,再开启第二旋转电机和伸缩电机,重复工作,直至四个孔眼全部完成。本实例采用两个大小规格相同的主动盘和被动盘,通过在主动盘圆周上设置有1/4的锯齿,使得被动盘转动90度后停止啮合,若需增加或减少孔眼的数量,自行改变锯齿在主动盘圆周上所占的比例,以调整主动盘的自转角度。与传统的对纽扣逐一打孔相比,提高了打孔的效率,且通过移动第二旋转电机在安装板上的位置,可调节孔眼到纽扣圆心的距离,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纽扣打孔。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侧视图。

图2为装置正视图。

图3为主动盘与被动盘俯视图。

图4为安装板拆装俯视图。

图5为安装板拆装仰视图。

图6为安装板组装图。

图7为传送机构俯视图。

图中:0、壳体;1、打孔机构;10、第一旋转电机;11、旋转轴;12、主动盘;121、第一锯齿;13、被动盘;131、第二锯齿;14、转轴;15、伸缩电机;16、伸缩轴;17、安装板;18、第二旋转电机;19、钻头;171、滑孔; 70、螺杆;71、螺帽;72、盖板;73、容纳槽;74、铰接轴;75、安装槽; 755、铰接孔;722、第一螺纹孔;177、第二螺纹孔;2、传送机构;21、振动盘;22、传送带;3、开关;31、空腔;32、按钮开关;33、活动板;34、抵触球;35、抵触杆;3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纽扣双打孔装置,包括壳体0,所述壳体0内设置有打孔机构1,所述打孔机构1包括第一旋转电机10,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包括旋转轴11,所述旋转轴11上设置有主动盘12,所述主动盘12上设置有第一锯齿121,所述第一锯齿121均匀分布在主动盘12部分的圆周上,所述打孔机构1还包括被动盘13,所述被动盘13上设置有第二锯齿131,所述第二锯齿131均匀分布在被动盘13圆周方向上,所述第二锯齿131用于与第一锯齿121 啮合,所述被动盘13上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0背向第一旋转电机10的一侧,所述转轴14另一端可旋转连接被动盘13上,所述被动盘13背向转轴14的一侧设置有伸缩电机15,所述伸缩电机15包括伸缩轴16,所述伸缩轴16设置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背向伸缩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18,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8在周向上滑移,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8输出端设置有钻头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纽扣进行打孔时,将要打孔的纽扣放置于钻头19下,通过移动第二旋转电机18在安装板17在周向上的位置,来控制孔眼到纽扣圆心的距离,调整好第二旋转电机18后,打孔机构1再开始对纽扣进行工作,开启第二旋转电机18和伸缩电机15,通过第二旋转电机18,使得钻头19转动,通过伸缩电机15,使得设置在伸缩轴16上的安装板17向纽扣移动,带动钻头19对纽扣进行打孔,打孔完成后,通过伸缩电机15,使得钻头19离开孔眼,再开启第一旋转电机10,通过第一旋转电机10,使得主动盘12转动,当主动盘 12上的第一锯齿121与被动盘13上的第二锯齿131啮合时,被动盘13转动,通过在主动盘12圆周上设置部分的齿锯,使得被动盘13通过齿锯啮合转动90度后,第一锯齿121与第二锯齿131分离,被动盘13停止转动,此时钻头19随着被动盘 13转动而转向下一个开孔位置,再开启第二旋转电机18和伸缩电机15,重复工作,直至四个孔眼全部完成。本实例采用两个大小规格相同的主动盘和被动盘,通过在主动盘圆周上设置有1/4的锯齿,使得被动盘转动90度后停止啮合,若需增加或减少孔眼的数量,自行改变锯齿在主动盘圆周上所占的比例,以调整主动盘的自转角度。与传统的对纽扣逐一打孔相比,提高了打孔的效率,且通过移动第二旋转电机18在安装板17上的位置,可调节孔眼到纽扣圆心的距离,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纽扣打孔。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17背向收缩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滑孔171,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8面向收缩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螺杆70,所述螺杆 70穿过滑孔17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71,所述螺帽71尺寸大于滑孔17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第二旋转电机18时,通过扭动螺杆70上的螺帽71,使得螺帽71可以从螺杆70上取下,再将螺杆70从滑孔171中移出,从而拆下第二旋转电机18;当需要安装第二旋转电机18时,通过螺杆70穿过滑孔 171,在螺杆70穿出滑孔171的一端,拧入螺帽71,即第二旋转电机18安装在安装板17上,通过上述方式,在钻头19损坏,需要更换时,可以很方便地拆卸第二旋转电机18进行更换,再把装有新钻头19的第二旋转电机18,安装至安装板 17上,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板17上设置有盖板72,所述盖板 7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螺帽71的容纳槽7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容纳槽73,使得螺帽71固定在滑孔171上,不易沿着滑孔171移动,提高了打孔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螺帽71为正六边形螺帽71,所述螺帽 71相互平行的边缘与容纳槽73侧壁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帽71的形状为正六边形,使得钻头19在工作时,螺帽71相互平行的边缘与容纳槽73侧壁抵触,螺帽71不容易转动,提高了打孔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盖板72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74,所述安装板17设置有安装槽75,所述安装槽75内壁设置有用于铰接铰接轴74的铰接孔755,所述滑孔171位于安装槽75的位置,所述盖板72盖合后嵌入到安装槽75 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接,使得盖板72很方便地从安装槽75中移开,且铰接轴74工艺简单,易形成产业化。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盖板72远离铰接轴74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螺纹孔722,所述安装板17远离铰接轴7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77,当盖板72闭合容纳槽73时,第一螺纹孔722与第二螺纹孔177导通,第一螺纹孔722与第二螺纹孔177同时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用于固定盖板7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722和第二螺纹孔177,使得盖板72固定于安装槽75内,使得容纳槽73能更好得固定螺帽71在滑孔171 的位置,在钻头19打孔时,整个安装板17内部受到影响较小,提高了打孔的稳定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壳体0外的传送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振动盘21,所述振动盘21用于进料,所述振动盘21出料口设置有两条传送带22,所述传送带22用于移动纽扣到钻头19下,所述纽扣穿孔的位置位于两条传送带22之间的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放置需要打孔的纽扣于转动盘,通过振动盘21,使得纽扣依次传送到传送带22上,通过设置有两条传送带22,使得第一钻头19和第二钻头19在传送带22之间的间隙打孔,钻头19在打孔时不会破坏传送带22,与传统的打孔方式中,钻头19触碰底座而损坏相比,提高了钻头19的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传送带22两侧设置有开关3,所述开关3用于纽扣移动到钻头19下方时,停止传送带22的运输,所述开关3内部设置有空腔31,所述空腔31远离传送带22的一侧设置有按钮开关32,所述按钮开关 32用于停止传送带22的运输,所述空腔31内设置有活动板33,所述活动板33背向按钮开关32的一侧设置有抵触球34,所述活动板33面向按钮的一侧设置有抵触杆35,所述抵触杆35用于开启按钮开关32,所述活动板33面向按钮的一侧还设置有弹簧36,所述弹簧36一端连接在活动板33上,所述弹簧36另一端连接在空腔31壁上,所述弹簧36保持抵触球34向传送带22运动且保持抵触杆35脱离按钮开关3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下,抵触球34远离活动板33的一端位于传送带22上,当纽扣在传送带22上移动至与抵触球34抵触时,纽扣继续在传送带 22上移动,而抵触球34向空腔31移动,带动抵触杆35按压按钮开关32,传送带 22停止运输,再对纽扣进行打孔,四次打孔结束后,取走纽扣,通过弹簧。36 使得抵触球34远离活动板33的一端移回传送带22上,抵触杆35脱离按钮开关 32,传送带22继续运动,直至下一个纽扣与抵触球34抵触,重复工作,通过设置开关3,不需要人工停止传送带22,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