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折弯的自恢复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333发布日期:2018-12-07 22:0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折弯的自恢复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折弯的自恢复鞋材。



背景技术:

鞋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人们的出行都必须用到它。对于鞋子的制作,鞋材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但是现在很多的鞋子穿的不舒服,让穿戴者觉得不舒适,都是由于鞋材的原因。

现有的鞋材存在以下的缺陷:不利于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与橡胶底座连接,不便于多组拼接使用;不利于提高鞋材的减震缓冲和自恢复能力;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耐折弯的自恢复鞋材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折弯的自恢复鞋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折弯的自恢复鞋材,包括橡胶底座、第一上底座、第二上底座、自恢复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橡胶底座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连接,所述橡胶底座上安装有自恢复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块、卡槽和胶黏层,所述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的底部一侧均粘接有卡块,所述橡胶底座的顶部对应两端均开设有卡槽,且卡块位于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一上底座的一侧通过胶黏层与第二上底座一侧粘接;

所述自恢复组件包括上缓冲孔、上海绵球、空心橡胶球、复位弹簧、凹槽、下缓冲孔和下海绵球,所述橡胶底座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下缓冲孔,且下缓冲孔的内部填充有下海绵球,所述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的顶部均开设有上缓冲孔,且上缓冲孔的内部填充有上海绵球,所述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的底部中心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粘接有空心橡胶球,所述空心橡胶球的底部与橡胶底座顶部接触,所述凹槽的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与橡胶底座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底座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均有基层、防静电层、海绵层、纳米海绵颗粒层、透气层和防水层组成,所述基层的顶部缝接有防静电层,且防静电层的顶部缝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顶部缝接有纳米海绵颗粒层,且纳米海绵颗粒层的顶部缝接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顶部涂有防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通过强力胶与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连接,且卡块与卡槽为配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橡胶球和复位弹簧均通过强力胶与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将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上的卡块插入到橡胶底座上的卡槽中,再将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之间通过胶黏层粘接,有利于第一上底座和第二上底座与橡胶底座连接,便于多组拼接使用;

2.当第一上底座、第二上底座和橡胶底座受到挤压时,上缓冲孔和下缓冲孔的设置,起到缓冲作用,由于上缓冲孔和下缓冲孔内部分别设置有上海绵球和下海绵球,上海绵球和下海绵球有一定弹力性,在受到挤压时,有较好的的反作用性,挤压同时造成凹槽内的空心橡胶球和复位弹簧被挤压,空心橡胶球和复位弹簧具有较好的形变恢复能力,起到缓冲恢复的作用,该过程,有利于提高鞋材的减震缓冲和自恢复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上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底座;2、第一上底座;21、基层;22、防静电层;23、海绵层;24、纳米海绵颗粒层;25、透气层;26、防水层;3、第二上底座;4、自恢复组件;41、上缓冲孔;42、上海绵球;43、空心橡胶球;44、复位弹簧;45、凹槽;46、下缓冲孔;47、下海绵球;5、连接组件;51、卡块;52、卡槽;53、胶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折弯的自恢复鞋材,包括橡胶底座1、第一上底座2、第二上底座3、自恢复组件4和连接组件5,橡胶底座1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5与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连接,橡胶底座1上安装有自恢复组件4;

连接组件5包括卡块51、卡槽52和胶黏层53,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的底部一侧均粘接有卡块51,橡胶底座1的顶部对应两端均开设有卡槽52,且卡块51位于卡槽52的内部,第一上底座2的一侧通过胶黏层53与第二上底座3一侧粘接,有利于连接;

自恢复组件4包括上缓冲孔41、上海绵球42、空心橡胶球43、复位弹簧44、凹槽45、下缓冲孔46和下海绵球47,橡胶底座1的顶部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下缓冲孔46,且下缓冲孔46的内部填充有下海绵球47,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的顶部均开设有上缓冲孔41,且上缓冲孔41的内部填充有上海绵球42,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的底部中心处均开设有凹槽45,且凹槽45的一侧粘接有空心橡胶球43,空心橡胶球43的底部与橡胶底座1顶部接触,凹槽45的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44与橡胶底座1顶部连接,有利于折弯自动回复,弹力效果好。

进一步的,橡胶底座1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有利于防滑。

进一步的,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均有基层21、防静电层22、海绵层23、纳米海绵颗粒层24、透气层25和防水层26组成,基层21的顶部缝接有防静电层22,且防静电层22的顶部缝接有海绵层23,海绵层23的顶部缝接有纳米海绵颗粒层24,且纳米海绵颗粒层24的顶部缝接有透气层25,透气层25的顶部涂有防水层26,有利于防静电、提高弹力性能、透气和防水。

进一步的,卡块51通过强力胶与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连接,且卡块51与卡槽52为配合结构,有利于连接和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空心橡胶球43和复位弹簧44均通过强力胶与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连接,有利于连接。

工作原理:基层21为一种化纤材料,防静电层22为一种聚氯乙烯材料,透气层25为一种PTFE膜材料,防水层26为一种丙烯酸酯材料,有利于防静电透气和防水,海绵层23和纳米海绵颗粒层24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弹力性能;将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上的卡块51插入到橡胶底座1上的卡槽52中,再将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之间通过胶黏层53粘接,有利于第一上底座2和第二上底座3与橡胶底座1连接,便于多组拼接使用;当第一上底座2、第二上底座3和橡胶底座1受到挤压时,上缓冲孔41和下缓冲孔46的设置,起到缓冲作用,由于上缓冲孔41和下缓冲孔46内部分别设置有上海绵球42和下海绵球47,上海绵球42和下海绵球47有一定弹力性,在受到挤压时,有较好的的反作用性,挤压同时造成凹槽45内的空心橡胶球43和复位弹簧44被挤压,空心橡胶球43和复位弹簧44具有较好的形变恢复能力,起到缓冲恢复的作用,该过程,有利于提高鞋材的减震缓冲和自恢复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