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戒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1813发布日期:2019-01-08 21:1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响铃戒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戒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响铃戒指。



背景技术:

现在都市,同学、朋友聚会的时候,人人虽然身处一堂,却心在异方,各自只专注着手机里的圈子,而忽略了生活中真正的社交。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事情值得我们去赞美,通过赞美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融入到一个更庞大的群体中。放下手机,去发现和赞美生活中的美,这种赞美与被赞美时的纯粹快乐,可以打消所有孤独的心灵交融感,而这些正是现代人所或缺的。而一种能够“点赞”的戒指便可以实现为你想要赞扬的美点一个赞,既简单又可以增加生活中的乐趣。

戒指是一种人们常佩戴的首饰,其作为流行饰品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以自身的价值,美观的外表深受人们喜爱。传统的戒指虽能大致满足使用要求,但其形状、功能单一,一般仅仅具有美化装饰功能。部分已经公开的响铃戒指或者是能发出声音的戒指,其采用的是类似于固定在自行车、童车或者玩具车的铃铛,其由弹簧将撞击块和转盘连接成一体,并且弹簧和撞击块位于铃铛壳体的外部,通过拨动撞击块碰撞铃铛壳体而发出声音。这种响铃戒指结构复杂,弹簧和撞击块在壳体外部影响美观,且不好维护,并且会影响使用者手指活动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响铃戒指,以解决现有响铃戒指的结构复杂,弹簧和撞击块在壳体外部影响美观,且不好维护,并且会影响使用者手指活动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响铃戒指,包括:戒圈、壳体和击锤件;

所述戒圈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槽,所述底座槽的槽口朝上;通过支撑架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底座槽的内壁;

所述击锤件包括相连的击锤手柄和击锤部;所述击锤手柄位于所述戒圈的侧面,且所述击锤部贯穿所述底座槽的侧壁;所述击锤部的上部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击锤部的下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底座槽的侧壁连接,以使手驱动所述击锤手柄远离所述戒圈时,所述击锤部能够远离所述壳体,手放开所述击锤手柄,通过弹性件能够使所述击锤部恢复初始位置并撞击所述壳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的外侧,所述连接轴的一个扭臂与所述底座槽的底壁抵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个扭臂与所述击锤部抵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所述击锤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扭簧;

在所述击锤部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扭簧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容纳另一个所述扭臂的卡槽,且所述卡槽的开口朝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所述击锤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在所述底座槽的底壁设置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对应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弹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击锤手柄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击锤手柄贴合在所述戒圈的外壁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所述击锤手柄的自由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翘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相连形成一体结构,并与所述壳体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底座槽的内壁通过固定件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端内壁设置有导向柱,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的通孔;

且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端通过固定件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半球壳,所述底座槽的边缘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壳体覆盖在所述底座槽上,所述壳体与底座槽之间有缝隙;

所述支撑杆为弧形结构,且多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形成半球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所述击锤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戒圈和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响铃戒指,通过支撑架连接壳体和戒圈上的底座槽,使壳体和底座槽形成一个空间,支撑架位于空间内;击锤件的击锤手柄位于戒圈的侧面,方便使用者将戒圈戴在食指后,拇指驱动戒圈远离戒圈的侧面;击锤部的上部与壳体的内侧壁抵接,击锤部的下部通过连接轴与底座槽的侧壁连接,通过驱动击锤手柄远离戒圈时,击锤部绕连接轴转动,使击锤部能够远离壳体的内壁,当放开击锤手柄,通过弹性件的作用,使击锤部恢复初始位置并撞击壳体内壁,发出声响,同时带动击锤手柄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响铃戒指戴在使用者的食指上,拨动击锤手柄,使击锤部撞击壳体内壁,实现响铃的目的,方便使用者通过响铃的方式向别人点赞或者提醒;另外,支撑架和击锤部均设置在壳体和底座槽形成的空间内,使整体结构简洁、美观,并且更加容易维护、清理。同时,支撑架和击锤部设置在空间内,能够减少响铃戒指对使用者手指活动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响铃戒指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响铃戒指中戒圈与击锤件的配合图;

图3为图2提供戒圈与击锤件的配合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标:100-戒圈;200-击锤件;300-壳体;400-支撑架;110-底座槽;210-击锤手柄;211-翘边;220-击锤部;221-弹簧;222-第一容纳槽;223-第二容纳槽;224-卡槽;230-连接轴;231-扭簧; 310-导向柱;320-固定件;41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响铃戒指,包括:戒圈100、壳体300和击锤件200;戒圈100的上端设置有底座槽110,底座槽 110的槽口朝上;通过支撑架400连接壳体300的内壁和底座槽110 的内壁;击锤件200包括相连的击锤手柄210和击锤部220;击锤手柄210位于戒圈100的侧面,且击锤部220贯穿底座槽110的侧壁;击锤部220的上部与壳体300的内侧壁抵接,击锤部220的下部通过连接轴230与底座槽110的侧壁连接,以使手驱动击锤手柄210远离戒圈100时,击锤部220能够远离壳体300,手放开击锤手柄210,通过弹性件能够使击锤部220恢复初始位置并撞击壳体300。

本实施例提供的响铃戒指,通过支撑架400连接壳体300和戒圈 100上的底座槽110,使壳体300和底座槽110形成一个空间,支撑架400位于空间内;击锤件200的击锤手柄210位于戒圈100的侧面,方便使用者将戒圈100戴在食指后,拇指驱动戒圈100远离戒圈100 的侧面;击锤部220的上部与壳体300的内侧壁抵接,击锤部220 的下部通过连接轴230与底座槽110的侧壁连接,通过驱动击锤手柄 210远离戒圈100时,击锤部220绕连接轴230转动,使击锤部220 能够远离壳体300的内壁,当放开击锤手柄210,通过弹性件的作用,使击锤部220恢复初始位置并撞击壳体300内壁,发出声响,同时带动击锤手柄210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响铃戒指戴在使用者的食指上,拨动击锤手柄 210,使击锤部220撞击壳体300内壁,实现响铃的目的,方便使用者通过响铃的方式向别人点赞或者提醒;另外,支撑架400和击锤部 220均设置在壳体300和底座槽110形成的空间内,使整体结构简洁、美观,并且更加容易维护、清理。同时,支撑架400和击锤部220 设置在空间内,能够减少响铃戒指对使用者手指活动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戒圈100的侧面的是指使用者戴上响铃戒指后,手指两侧。

其中,弹性件的结构有多种,以下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

例如,弹性件包括扭簧231。

请继续参照图2,并结合图3所示,具体的,扭簧231套设在连接轴230的外侧,连接轴230的一个扭臂与底座槽110的底壁抵接,连接轴230的另一个扭臂与击锤部220抵接。也就是,当击锤部220 的上部与壳体300的内侧壁抵接时,扭簧231处于自然状态,当击锤手柄210带动击锤部220远离壳体300的内壁时,扭簧231发生变形,并吸收能力;当使用者放开击锤手柄210时,扭簧231恢复初始状态,并释放能量,使击锤部220撞击壳体300。

其中,扭簧231能够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

请继续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击锤部2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扭簧231;具体的,在击锤部220的两侧,且位于扭簧23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容纳另一个扭臂的卡槽224,且卡槽224的开口朝内。通过设置两个扭簧231,使击锤部220旋转和撞击的更加稳定,响铃更响亮。

例如,弹性件包括弹簧221。

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并结合图4所示,具体的,击锤部220 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容纳槽222,在底座槽110的底壁设置与第一容纳槽222对应的第二容纳槽223,第一容纳槽222和第二容纳槽223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纳弹簧221。也就是,当击锤部220的上部与壳体300 的内侧壁抵接时,弹簧221处于自然状态,当击锤手柄210带动击锤部220远离壳体300的内壁时,弹簧221被压缩变形,并吸收能力;当使用者放开击锤手柄210时,弹簧221恢复初始状态,并释放能量,使击锤部220撞击壳体300。

其中,弹簧221不仅能够使击锤部220撞击壳体300,同时具有缓冲作用,减少击锤部220撞击壳体300时,对戒圈100的作用力,使使用者佩戴更加舒适,减少其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扭簧231和弹簧221能够单独使用,也可以共同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包括扭簧231和弹簧221,两个共同使用,从而能够保证击锤部220碰撞后归位,使用更加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击锤手柄210的结构有多种,例如,可以是直杆结构或者是弯折结构。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击锤手柄210为弧形结构,且击锤手柄210贴合在戒圈100的外壁上。这样使击锤手柄210的占用空间小,能够减少了对使用者手指活动的影响,人们使用更加灵活

为了方便使用者拨动击锤手柄210,请继续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击锤手柄210的自由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翘边211。通过手拨动翘边211,使击锤手柄210远离戒圈100,使用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击锤手柄210的长度有多种选择,请继续参照图 4,在本实施例中,击锤手柄210的长度范围是戒圈100的周长的四份之一到二分之一,这样方便使用者将戒圈100戴在食指后,拇指拨动击锤手柄210。并且使用者能够更顺畅的做点赞的动作。

另外,请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400包括多个支撑杆410,多个支撑杆410的顶部相连形成一体结构,并与壳体300 连接;多个支撑杆410的底部分别与底座槽110的内壁通过固定件 320连接。通过多个支撑杆410形成一体结构,在分别与壳体300和底座槽110连接,使结构连接更加稳定。

请继续参照图1,具体的,壳体300顶端内壁设置有导向柱310,在支撑架400的顶端设置有与导向柱310配合的通孔;且每个支撑杆 410的上端分别与壳体300的上端通过固定件320连接。

通过导向柱310与通孔配合,能够实现壳体300与支撑架400 的位置的限定,方便支撑架400与壳体300的连接;通过每个支撑杆 410的上端分别与壳体300的上端通过固定件320连接,能够连接的更加稳固,减少甚至避免壳体300长期被撞击,壳体300与支撑架 400分离,从而延长了响铃戒指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320的种类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固定螺钉或者固定螺母,只要能够实现连接即可。

其中,请继续参照图1,壳体300为半球壳,底座槽110的边缘为弧形结构,且壳体300覆盖在底座槽110上,壳体300与底座槽 110之间有缝隙。这样使结构更加美观,且响铃戒指的外表为弧面,减少棱角的产生,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响铃戒指对人造成伤害。

当然,壳体300和底座槽110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壳体300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者去掉棱角的多边形,同时,底座槽110的形成与壳体300类似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410的形状有多种,例如支撑杆410可以是直杆结构,此时,多个支撑杆410之间连接形成圆锥结构。

请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410为弧形结构,且多个支撑杆410之间连接形成半球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410的数量可以是多种,例如,支撑杆 410设置两个,或者支撑杆410设置三个。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410设置三个。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00与戒圈100分开,因此,壳体300和戒圈100可以选用不同材料,为了能够使壳体300与击锤件200碰撞发生脆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00和击锤件200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为了能够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戒圈100和支撑架400的材质为或者塑料材质。

当然,戒圈100和支撑架400的材质也可以为金属材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