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5787发布日期:2019-03-19 20:48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睫毛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使眼睫毛向上卷曲的睫毛夹。



背景技术:

睫毛夹是一种通过将眼睫毛置于睫毛夹的卷曲部,然后按压手柄从而使眼睫毛呈弯曲状的装置。现有技术涉及睫毛夹的实例如下:

韩国专利文献KR10-2010-0026942公开的“睫毛夹100”,如图1所示,固定在支柱110、120上呈弯曲形状的卷曲板160,两个支柱110、120经过一段呈相互平行状直线延伸区段后,向内侧弯曲在铆钉结合部130彼此倾斜地接合,并进一步向铆钉结合部130的下方延伸,由此形成带有使手指置入于其中的指环140的左侧手柄310;带有使手指置入于其中的指环160的右侧手柄320在铆钉结合部130与之结合。使上述左侧和右侧手柄310、320用作操作手柄。在此,联结臂孔150形成在右侧手柄320的上端,联结臂280的下端可旋转地连接到该右侧手柄320的上端。上述支柱110、120上安装有弹性件290的施压部件270,以可沿着直线形状上下移动的方式构成与支柱110、120的结合。因此,当将手指插入上述左侧手柄310)上的指环140和右侧手柄320上的指环160内推拉手指时,施压部件270通过联结臂280而使卷曲板160向上移动,从而起到卷曲眼睫毛的作用。如图所述,传统的睫毛夹100包括卷曲板170和施压部件270,用来对卷曲部300施加压力的左侧和右侧手柄310、320以铆钉结合部130为中心,像剪刀一样以“X”形状相结合,卷曲部300平行于人的面部,上述左侧和右侧手柄310、320的指环140、160与人的面部呈直角状态。

现有的睫毛夹100因其只有一个铆钉结合部130,所以具有制作简单的优点。然而,这种睫毛夹100最大的缺点是,使用过程中主要是拇指的动作多且具有卷曲部300的左侧手柄310移动得更多。由此导致卷曲部300多有晃动,难以准确地夹住眼睫毛进行卷曲操作。另外,在卷曲操作过程中,由于无法将手支撑在面部上,只能在悬空的状态下操作睫毛夹,从而造成操作的手晃动,导致动作不到位,存在经常会夹不到眼睫毛而是夹到眼皮的误操作,给使用者带来极大不便的问题。

作为现有技术的另一个例子,图2中示出了美国专利US2004046的产品。框架10在弧状条11的两端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垂直引导部12、13,在其下端部向内侧弯曲形成端部14;在上述两侧的垂直引导部12、13上,夹紧装置19在两侧垂直地引导至垂直引导部12、13;在上述向内侧弯曲的两个端部14,手柄15、16以铆接方式与其结合;其中,上述夹紧装置19设置在延伸部20的下端,连杆30的上端部与其结合,连杆30的下端部以铰接方式结合于上述手柄15、16的大约中部位置上形成的耳部(第一项或第二项中,上述施压部件的底面与驱动轴的上端直接固定成一体为特征的睫毛夹);在将两个手柄15、16向内侧压动时,两个连杆30向内侧靠拢,将延伸部20推向上方,使得夹紧装置19与弧状条11靠紧,从而起到夹紧卷曲眼睫毛的作用。

如图2所示的睫毛夹,虽然手柄15、16的操作方向与构成卷曲部的弧状条11和夹紧装置19的动作方向呈平行状,但因其以铆接方式构成部件结合的部位有六处,制作过程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成本。

一般来说,铆接是指将两个以上构件以枢轴方式结合。在钢铁材质的线材经受折弯和压轧过程之后,由于材料的弹性和侧隙,会使构件的各孔不能呈直线排列。因此,需要将每个铆钉分别对正各自的孔逐个穿入孔内。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无法自动化完成,因此,完全需要依赖手工操作,这限制了生产率。

由于存在上述这些问题,需要有一种在结构上维持手柄动作方向与面部平行的睫毛夹,在动作方面优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枢轴方式铰接部位数的睫毛夹的新技术,从而节约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产品结构更加简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10-2010-0026942号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公告第US2004046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曲装置,在结构上构成卷曲板与起施加压力作用的手柄在动作方向上呈平行状态的同时,将枢轴结构结合的部位数减到了最少,从而达到既节省费用,又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睫毛夹,其包括:

以相距一定间隔隔开的一对支柱,所述支柱的每个支柱都有一个彼此平行延伸的直线部,并且具有一个固定板,该固定板的形状符合眉毛在其上端的曲率;从颈部向外弯曲的肩部;形成在肩部下端的铆钉孔;以及具有延伸到另一肩部的较长指状部的固定手柄基架;

施压部件,其沿着所述基架的两个支柱的直线部上下移动并且将弹性件插入到该施压部件中;

驱动轴,其与所述施压部件卡合,并且其下端与驱动手柄接合,并在与所述颈部结合的保持板上插入并上升;和

驱动手柄,形成水平部和垂直部,并且在水平部和垂直部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枢轴孔,水平部端部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驱动轴的下端,用于枢接与枢钉孔对齐的枢轴孔;以及

指环,其供手指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睫毛夹,其包括:

以相距一定间隔隔开的一对支柱,所述支柱的每个支柱都有一个彼此平行延伸的直线部,并且具有一个固定板,该固定板的形状符合眉毛在其上端的曲率;从颈部向外折叠的肩部;形成在肩部下端的铆钉孔;以及具有延伸到另一肩部的较长指状部的固定手柄基架;所述基架包括形成在其下端的铆钉孔;

施压部件,其沿着基架的两个支柱的垂直部上下移动并且将弹性件插入到该施压部件中;

驱动轴,其与所述施压部件卡合,并且其下端与驱动手柄接合,并在与所述颈部结合的保持板上插入并上升;和

一对驱动手柄,其形成水平部和垂直部,在所述水平部和垂直部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枢轴孔,水平部的端部枢转地连接到该驱动轴的下端,所述一对驱动手柄中的每一个都枢接到与枢钉孔对准的枢轴孔,以及,

指环,形成于垂直部下方以供手指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睫毛夹,在上述驱动轴的下端形成有一对相互呈相反方向的突起,与其相对应,在上述驱动手柄的水平部的前端形成有容纳上述驱动轴上的突起的长孔。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睫毛夹,在上述驱动轴下端部形成具有“U”形截面的支座,在上述驱动手柄的水平部前端形成有支撑部,支撑部可以插入上述支座的内部空间。在此,可将上述施压部件的底面和驱动轴的上端部直接固定并一体化。

还有,为使在上述支柱固定板和驱动轴的支座之间的驱动轴总是位于被推到底部的状态,可通过在驱动轴的周围安装压缩弹簧来实现。另一方面,为使在上述施压部件和支柱固定板之间的施压部件总是被拉向下方,可安装拉伸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变形,可在上述施压部件的底面固定“V”形的联结臂,在上述驱动轴的上端部形成组装孔,从而上述联结臂的下端以可旋转方式进行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变形中,可在上述施压部件的底面设置弹簧挂勾,在上述支柱固定板的上面设置弹簧挂勾,在两个弹簧挂勾之间安装拉伸弹簧,在上述驱动轴的上端设置具有矩形截面的上端部,使其构成对施压部件底面的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睫毛夹,具有卷曲板与起到施压作用的手柄在动作方向上构成平行结构,同时以铆钉方式结合的部位最少为一个,最多为三个,结构简单,可以大幅节减制造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睫毛夹的立体图,其中卷曲板与手柄动作方向相互垂直;

图2表示现有技术的睫毛夹的立体图,其中卷曲板与手柄动作方向相互平行;

图3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睫毛夹第一实施例的基本框架的立体图;

图3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睫毛夹第二实施例的基本框架的立体图;

图4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睫毛夹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一侧带有驱动手柄;

图4b表示图4a的卷曲部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5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睫毛夹第二实施实例的立体图,其两侧均带有驱动手柄;

图5b表示图5a的睫毛夹的侧视图;

图5c表示图5a的卷曲部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6a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睫毛夹的立体图;

图6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睫毛夹的立体图;

图7a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实施例的睫毛夹上应用第一实施例中驱动手柄的立体图;

图7b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第四实施例的睫毛夹上应用第二实施例中驱动手柄的立体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睫毛夹的施压部件和驱动轴成一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9a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睫毛夹上应用驱动轴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b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睫毛夹上应用驱动轴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同一部件在其它附图中将沿用同一标号。以下所记载的内容以及附图,仅是为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提供的示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此。特此说明,换言之,对以下将要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在现场可以多种多样的变形来具体体现。当这种变形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时,将认定为这种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凡具有本技术领域知识者,可通过以下说明很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

本实用新型的睫毛夹分别如图3a和图3b所示,使用两种类型的基本框架,其左侧的支柱具有相同的结构,是第一、第二实施例中的共用部件。

如图3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基本框架中,相距一定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柱11、12包括:呈相互平行状延长的直线部11a、12a,和按指定角度向内侧弯曲的倾斜部11b、12b,再次弯曲相互靠近的颈部11c、12c,以及向外侧弯曲张开的肩状部11d、12d。

在上述支柱11、12的上端部固定有与眼睫毛曲率相吻合的曲面状卷曲板16;后述的对驱动轴起支撑和引导升降作用的支柱固定板21牢固地固定于上述颈部11c、12c;在上述左侧肩状部11d的下端部,形成有铆钉孔11e;右侧肩状部12d沿长度方向继续延伸,并弯曲形成供手指穿入的指环12f后,继续向直线部12e延伸形成固定手柄31。

如图3b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基本框架是与图3a所示的左侧支柱11相同的两个对称结构。为了便于说明,将右侧支柱的参考标号设定为13,以示区别。也就是说,相距一定间隔排列的支柱11、13的上端部固定有与眼睫毛曲率相吻合的、具有曲面形状的卷曲板16,上述支柱11、13经过呈平行状的直线部11a、13a形成弯曲的倾斜部11b、12b,并相互靠近形成颈部11c、13c;在上述颈部11c、12c上牢固地固定有为形成将在后面叙述的对驱动轴起支撑和引导升降作用的支柱固定板21;上述支柱11、13穿过支柱固定板21向肩状部11d、13d左右延伸,在两侧肩状部11d、13d的下端部分别形成铆钉孔11e、13e。

图4a和图4b涉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睫毛夹10,在图3a的第一基本框架上,后述的施压部件17和驱动轴23与其结合;另外,在左侧支柱11的铆钉孔11e上,驱动手柄33与其结合。在此,弹性件19连接到上述施压部件17的上表面,且驱动轴23的上端部固定到施压部件17的底面;在上述施压部件17两侧形成有导向孔17a、17b,支柱11a、12a穿过导向孔与其组装;从而使上述施压部件17沿着上述两个支柱11、12的直线部上升移动,压紧在卷曲板16上,起到卷曲眼睫毛的作用。

上述驱动轴23穿过支柱固定板21的内部空间,稳定地进行上下移动,一对突起23c从驱动轴23的下端一体地以180度的角度沿相反的方向突出,与驱动手柄33结合,上述驱动轴23的上端部固定于施压部件17,执行施加压力的功能。结合在上述左侧支柱11的铆钉孔11e上的驱动手柄33如图7a所示,水平部33b与垂直部33d大体成直角,在以直角相连接的顶点设置有枢轴孔33c;上述水平部33b为两个部件按一定间隔成平行状延伸,水平部33b的前端分别开设有用来容纳上述驱动轴23的突起23c的长孔33a;垂直部33d弯曲形成手指可以插入的指环33e。

上述驱动手柄33的枢轴孔33c与肩状部11d下端的铆钉孔11e对准并通过铆钉结合;在水平部33b上,将上述驱动轴23的下端部利用枢轴方式与之结合;从而组装成如图4a所示的睫毛夹10。因此,如图4b所示,通过将固定手柄31和驱动手柄33向内侧收紧使驱动轴23向上移动,推动施压部件17向上移动,压紧在卷曲板16的下端面上,从而实现卷曲眼睫毛的操作。在此,固定手柄31和驱动手柄33设置在驱动轴23的两侧,固定手柄31和驱动手柄33的操作方向与施压部件17作用于卷曲板16的操作方向大体成平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睫毛夹10的特征在于,仅需要一次用于连接基本框架和驱动手柄33的铆接操作。

另一方面,图5a涉及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睫毛夹20,应用了图3b的第二基本框架。图5b为图5a的侧视图,图5c为通过收紧两侧驱动手柄33而使驱动轴23做上升动作,推动卷曲部15的卷曲板16与弹性件19相互靠紧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睫毛夹20采用了图3b所示的第二基本框架的例子。具有与图3a所示的左侧支柱11相同结构的两个支柱11、13彼此对称地布置,取代了带有固定手柄31的右侧支柱12,表示分别与图7a的驱动手柄33结合的状态。因此,图5a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睫毛夹20应用了图4a的睫毛夹10所采用的卷曲部15、卷曲板16、施压部件17、弹性件19、支柱固定板21、驱动轴23、驱动手柄23。在此,除了与图4a相同的结构和作用部分,仅对不同之处予以说明。

即,驱动手柄33分别与形成在上述第二基本框架的肩状部11d、13d的下端形成的两个铆钉孔11e、13e通过铆钉结合;驱动轴23的下端部互为相反方向上突出的突起23c分别与两侧驱动手柄33的水平部33b前端的长孔33a结合。

上述左右驱动手柄33的操作方向基本平行于作用于卷曲板16上的施压部件17的操作方向。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睫毛夹20的特征在于,需要两次铆接操作以实现两侧驱动手柄33的结合

另外,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睫毛夹50的变形例,其中施压部件17在图5a所示的睫毛夹20中上下移动。

即,通过应用图3b的第二基本框架来获得图6a所示的睫毛夹50,在施压部件17的底面固定有“V”形的联结臂18。如图9a所示,联结臂18的下端可旋转地连接到形成在驱动轴24上端的装配孔24a中上述驱动轴24的垂直部24b穿过支柱固定板21,其下端部形成具有“U”形截面的支座24c,上述支座24c的两侧具有驱动手柄34分别与之结合。另外,在支座24c与支柱固定板21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41,使施压部件17和驱动轴24平时总是处于被弹簧推压向下方的位置上。在此,在图7b中示出了应用于上述图6a所示睫毛夹50的驱动手柄34。上述驱动手柄34除了插装在支座24c内部空间的支撑部34a这部分结构外,均与图7a所示的驱动手柄33具有相同的结构。两个驱动手柄34分别在两侧成对称状,通过铆钉分别结合在图3b所示的铆钉孔11e、13e上,驱动手柄34的水平部34b的前端部形成的支撑部34a插装在驱动轴24的下端部的支座24c的内部空间内,构成对驱动轴24的支撑。此时,在两个支柱11、13上的铆钉孔11e、13e与驱动手柄的铆钉孔34c对准,并通过铆钉实现结合的状态下,为将驱动手柄34限制在一定角度之内,不致过度向外张开,对与上述支架34c的内侧面接触并移动的支撑部34a的尺寸加以限定。因此,上述压缩弹簧总是将驱动轴24推向下方,使驱动手柄34的支架34c插装在驱动轴24下端的支座24c的内部空间内,在维持常态接触的同时形成联动,从而无需另外的铆钉结合。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睫毛夹50,无需使用铆钉以将驱动轴24的下端部与两侧驱动手柄34的水平部34b的支撑部34a结合,仅需在两个铆钉孔34c处进行铆接。

图6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睫毛夹70,在图6a所示的睫毛夹50的基础上对施压部件17和驱动轴25做了部分变动,以在施压部件17与支柱固定板21之间安装有拉伸弹簧42。即,在施压部件17的底面具有弹簧挂勾17a,在支柱固定板21的上表面同样具有弹簧挂勾21a,在两个弹簧挂勾17a、21a之间安装有拉伸弹簧42。在此,如图9b所示,上述驱动轴25在其上部设置有具有矩形截面的上端部25a,起着从底面支撑施压部件17的作用。在此,驱动轴25下端部的支座25c具有与上述图9a所示支座24c的结构相同的“U”形截面,起着容纳并支撑驱动手柄34的水平部34b的支撑部34a的作用。上述施压部件17凭借拉伸弹簧42的作用,总是处于被拉向下方的位置,同时,驱动轴25被向下推而使两侧的驱动手柄34张开。因此,卷曲部总是处于开启状态,当向内拉动两侧驱动手柄34时,对眼睫毛进行卷曲操作。这里,为使驱动手柄34保持一定角度,不致过度向外张开,在将两个支柱11、13的铆钉孔11e、13e与驱动手柄34的铆钉孔34c对准后利用铆钉使其结合的状态下,将支撑部34a设置为使其与支架34c的内侧面接触并能自由移动的结构。

如图6b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睫毛夹70同样也是在驱动轴25下端部的支座25c与两侧驱动手柄34的水平部34b的端部接触的状态下与之联动,故无需铆钉方式的结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睫毛夹70可以仅由两个铆钉来组装。另外,如图3a所示的第一基本框架应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睫毛夹70中的基本框架,如图4a所示,通过按压卷曲部15,利用一个铆钉将固定手柄31和驱动手柄33通过铆钉孔11e、33c结合。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形应用。

例如,围绕图6a所示睫毛夹50的驱动轴24周围设置的压缩弹簧41,也可以安装在图4a所示驱动轴23b、图5a所示驱动轴23b的周围。另外,设置在图6b所示睫毛夹70的弹簧挂勾17a、21a之间的拉伸弹簧42也适用于图4a所示的睫毛夹10和图5a所示的睫毛夹20上,也可以通过添加弹簧挂勾后安装拉伸弹簧。

另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实施例的睫毛夹10、20中,形成在驱动轴23的下端的一对突起23c与驱动轴23一体地形成。在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中也可在驱动轴23的下端部开设孔,利用销或铆钉将其结合,从而形成突起23c。这种情况下,虽然铆钉结合部增加了铆接点,但在驱动轴23上形成突起23c的操作是比较简单容易的。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实施例,可经多种形态的变形或经改动后实施。当变形或改动的实施例包含在后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内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路时,将理所当然地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符号说明

10、20、50、70:睫毛夹

11、12、13:支柱

11c、12c、13c:颈部

11d、12d、13d:肩状部

11e、12e、13e:铆钉孔

12e、33d、34d:手指指环

15:卷曲部

16:卷曲板

17:施压部件

18:联结臂

19:弹性件

21:支柱固定板

23、24、25:驱动轴

31:固定手柄

33、34:驱动手柄

41:压缩弹簧

42:拉伸弹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