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7404发布日期:2019-07-31 20:0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依赖智能移动设备,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等,然而,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智能移动设备的储电量相当有限。例如,对于手机来说,在通话模式下,电池可以持续4到5个小时;处于待机状态,电池可以持续两天。在日程生活中,智能移动设备往往会因为电量不足而停止工作,除了不便之外,在紧急情况或偏远地区,电池没电可能十分危险的。

目前,给移动设备充电的传统方法通常包括用电源线将移动设备插入电源插座。然而,在餐厅或者户外运动过程中很难找到电源插座。此外,用户可能无法长时间停留在电源插座位置等待智能移动设备充好电。换句话说,当前的许多充电方式都是静止的,不允许用户在没有电源插座的情况下给移动设备充电。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面世,智能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逐渐普及,但大部分的无线充电装置也是定点的。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包袋已经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饰品。因此,有些厂商将无线充电装置与包袋相结合,设计出了无线充电手袋,如现有专利,一种无线充电手袋(公开号:CN205568154U),其包括包括袋体,袋体下侧壁内侧设有用于无线充电的第一接收模块以及与第一接收模块连接的可充电电池,袋体内位于后侧壁内侧设有放置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第二内袋,还包括一无线充电发射底座,无线充电发射底座设有与第一接收模块相配的第一发射模块,无线充电发射底座与袋体下侧壁之间设有定位装置。鉴于现有的无线充电方式都是以单一个体的方式,需要找位置对准发射端口才能实现充电,而上述专利中的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袋中,袋体为布料制成,导致手机在充电时因为包体变形手机产生间断性充电损害手机;同时,已知的无线充电包的结合基本上采用的是非模块化,电芯和无线充发射线圈不在同一个位置导致包体内部需要走线影响充电效率以及损耗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包,实现智能移动设备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的可靠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线充电包,包括

包体,所述包体采用EVA材料制成;

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为集成化结构且设置在包体的包壁上,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固定结构,用于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包体,所述固定结构可以是固定板或固定盒体等,采用不易形变的材料制成,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弹性调节结构,所述弹性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充电腔之间;以及

充电腔,用于放置智能移动设备,所述充电腔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相对的一侧,包括限制所述智能移动设备移动的限位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通过所述弹性调节结构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贴近。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相连接的充电电池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所述充电电池和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相连接的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容纳腔,所述固定结构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电路的操作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池电量和工作状态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上套设有导光键,所述导光键穿出包体,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键与所述上壳相卡接,所述导光键和所述上壳的两者中的一者上设有卡位槽,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卡位槽相卡接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件包括穿出包体的外置按键,所述外置按键与所述控制电路上的开关按键对应设置,所述外置按键与所述上壳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腔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弹性调节结构突出于所述充电腔中的通槽,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位于所述通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调节结构

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相连接,朝向所述充电腔设置的弹性臂,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弹性臂上,

或者,

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相连接,朝向所述充电腔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上设有朝向充电腔突出的保护座,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保护座上;

或者,

包括与所述充电腔相连接,朝向所述固定结构设置的弹性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充电腔中的所述智能移动设备贴近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包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包体外侧上设有装饰卡扣件,所述装饰卡扣件穿过所述包体侧壁上的通孔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旋转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位于所述智能移动设备两侧的弹性带,或者,为所述充电腔的腔壁,所述充电腔的腔壁由弹性材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无线充电模块集成设置在固定结构上,防止包体在使用过程,无线充电模块所在的部分变形,导致其与智能移动设备分离,间断性充电损害智能移动设备,且有效简化了包体内的电路结构,避免了如传统无线充电线圈与电池之间通过走线实现电力传输的方式;

(2)利用弹性调节结构使智能移动设备始终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采用限位件,避免智能移动设备在充电过程移位,保证充电的稳定性,提高充电效率,降低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包体;11、装饰卡扣件;12、通孔;13、凸台;14、包壁;

20、无线充电模块;2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1、安装座;22、充电电池; 221、充电接口;23、控制电路;231、指示装置;

30、充电腔;31、限位件;311、弹性带;32、充电感应区域;33、储物腔; 34、通槽;

40、弹性调节结构;41、弹性臂;42、弹簧;43、保护座;431、弹簧座; 44、保护层;

50、固定结构;51、上壳;511、延伸块;512、凸块;513、导光键;514、卡位槽;515、卡块;516、卡位件;517、旋转限位槽;518、环形凸起;52、下壳;521、卡槽;522、延伸部;53、容纳腔;54、操作件;541、外置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附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包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中无线充电模块20的集成化简化了包体10内的电路结构,避免了如传统无线充电线圈与电池距离较远、通过长电线实现电力传输的方式,同时,设置充电腔30,并通过弹性调节装置使充电腔30中的智能移动设备与无线充电模块20保持适当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包,其包体10 包括但不限于手提包、手拿包、背包、跨包、箱包、旅行袋、公文包等。如图1 所示,其显示为以挎包为例的无线充电包。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等。

如图2至图6所示,一种无线充电包,包括包体10;无线充电模块20,设置在包体10内,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固定结构50,用于连接无线充电模块20和包体10,包括弹性调节结构40;以及充电腔30,用于放置智能移动设备,包括限制智能移动设备移动的限位件31;无线充电模块20,无线充电模块20设置在固定结构50上,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通过弹性调节结构40与智能移动设备贴近。

本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模块20为集成化结构,设置在固定结构50上,防止包体10在使用过程中无线充电模块20所在的部分变形,导致其与智能移动设备分离,间断性充电损害智能移动设备;同时,将放置智能移动设备的充电腔30设置在于固定结构50上与无线充电模块20相对的一侧上,同时在无线充电模块20和充电腔30之间设置弹性调节结构40,使智能移动设备始终与无线充电模块20保持适当的距离,保证充电的稳定性,提高充电效率,降低损耗。固定结构可以是固定板或固定盒体等,采用不易形变的材料制成,可采用塑性材料或刚形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固定结构为盒体结构,采用塑料或塑胶材料制成。

更具体地说,如图4、图5所示,无线充电模块20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21、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相连接的充电电池22以及控制电路23,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用于实现对智能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还包括用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安装的安装座21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通过安装座211与弹性调节结构 40相连接,控制电路23为PCB电路板,与充电电池22相连接,更具体地说,充电电池22卡接在固定结构50上,PCB电路板固定在固定结构50上,并通过插接口或短电线与充电电池22相连接,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与PCB电路板或者充电电池22电连接,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提供电力。为了保证无线充电模块20的稳定,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充电电池22和控制电路23设置在固定结构50中。充电电池22为可充电的聚合物锂电池,其上设有充电接口221,通过充电接口221为充电电池充电;或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或PCB电路板可拆卸连接,可拿出包体10,进行充电。充电电池上的充电接口221为USB接口,可连接数据线为手机进行有线充电。

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的位置与充电腔30中智能移动设备的位置相对应,如图6所示,充电腔30内部设有充电感应区域32,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与充电感应区域32相对应,充电时,智能移动设备与充电感应区域32相贴合。

为了方便无线充电模块20安装,如附图4、图5所示,固定结构50包括上壳51和与上壳51相连接的下壳52,上壳51与下壳52相卡接,下壳52侧壁上设有卡槽521,上壳51的侧壁上设有向下壳52延伸的延伸块511,延伸块511 内侧设有凸块512,凸块512与卡槽521相适配,使上壳51可拆卸地固定在下壳52上;上壳51和下壳52之间设有用于容纳无线充电模块20的容纳腔53,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安装座211、充电电池22和控制电路23依次设置在容纳腔53内,充电电池22卡接或粘接在下壳52上;充电腔30位于包体10中,设置在下壳52的背面,充电腔30的两侧可设置储物腔33。上壳51和下壳52 均为塑胶材料制成,降低制作成本,同时保证无线充电模块20的稳定安装和使用。

弹性调节结构40的位置有多种选择,可以设置在下壳52与充电腔30之间,如图4、图5、图6所示,也可以设置在充电腔所在的一侧,通过挤压充电腔使其向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靠近。

为了缩小充电腔的厚度,使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更贴近充电腔中的智能移动设备,如图6所示,充电腔的侧壁上设有供弹性调节结构40突出于充电腔中的通槽,此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位于弹性调节结构上,同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位于通槽34中,通槽所在的位置即为充电感应区域32。智能移动设备放入充电腔时,被弹性调节结构和充电腔壁夹紧,既限制了移动,又使智能移动设备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贴近。

更具体地说,弹性调节结构40的一种结构为,包括与固定结构50相连接,朝向充电腔30设置的弹性臂4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设置在弹性臂41上;另一种结构为:弹性调节结构40包括与固定结构50相连接,朝向充电腔30设置的弹簧42,弹簧42上设有朝向充电腔30突出的保护座43,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设置在保护座43上;弹性调节结构还可以是,弹性调节结构包括与充电腔相连接,朝向固定结构设置的弹性件(未画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设置在固定结构上,弹性件推动充电腔中的智能移动设备贴近无线充电发射线圈。

弹性调节结构40包括弹性件,用于调节无线充电模块20和充电腔30之间距离,无线充电模块20和智能移动设备之间优选距离为3-8mm。

优选地,如图4所示,弹性调节结构40的一种结构为,弹性调节结构40 包括与固定结构50相连接,朝向充电腔30设置的弹性臂4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设置在弹性臂41上;弹性臂与下壳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弹性臂41的端部与下壳52相卡接。为保护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表面设有保护层44,保护层44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通过安装座211与弹性臂41相连接,在弹性臂41的作用下与充电腔 30中的智能移动设备贴合。

优选地,如图5、图6所示,弹性调节结构40的另一种结构为,弹性调节结构40包括与固定结构50相连接,朝向充电腔30设置的弹簧42,弹簧42上设有朝向充电腔30突出的保护座43,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设置在保护座43上。弹簧42设置在保护座43和固定结构50之间,将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顶向充电腔30,并使其突出于充电腔30,保护座43与下壳52相卡接,多个弹簧42 分别设置在保护座43的四角的弹簧座431中,一端与下壳52相抵,另一端与弹簧座431内壁相抵,利用弹簧42的弹力,将保护座43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推向充电腔中的智能移动设备,保护座的边缘与下壳的延伸部522扣接,当放入的智能移动设备较厚时,保护座可被推向下壳方向,与延伸部分离,同时保护座的外壁与智能移动设备紧贴,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智能移动设备之间的距离在稳定充电的范围。为了保护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无线充电发射线圈21 通过安装座211设置在保护座43内侧,保护座43的另一面突出于充电腔30中,靠近充电腔30中的智能移动设备。

另外,为了方便用户控制和了解无线充电模块20的工作,上壳5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无线充电模块20的操作件54。更具体地说,操作件54包括穿出包体10的外置按键541,外置按键541与控制电路23上的开关按键对应设置,外置按键541与上壳51相卡接,使外置按键541与固定结构50相连接,并通过外置按键541控制PCB电路板上的开关按键,以控制无线充电模块20的工作。同时,从用户使用的角度考虑,方便用户了解无线充电模块20的工作状况以及充电电池22的电量,控制电路23上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池电量和工作状态的指示装置231,指示装置231上套设有导光键513,导光键513穿出包体10,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指示装置231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充电模块20工作状态指示灯和充电电池22电量数字显示器。当无线充电模块20处于工作状态时,指示灯为绿色,停止工作后,指示灯关闭,当充电电池22电量低于一定值时,指示灯为红色,提示用户及时对充电电池22进行充电,用户可通过充电电池22 电量数字显示器了解充电电池22的剩余电量。导光键513与上壳51相卡接,导光键513和上壳51的两者中的一者上设有卡位槽514,另一者上设有与卡位槽514相卡接的卡块515,如图4、图5所示,导光键513内侧设有若干向上壳 51延伸的卡位件516,卡位件516可发生适当的形变,设置在卡位件516上的卡块515可拆卸地嵌入上壳51上的卡位槽514中。需要注意的是,卡位槽514 和卡块515的位置不受附图4、5限制,附图4、5仅以卡位槽514设置在上壳 51和卡块515设置在导光键513为例来阐述和揭露本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块20的内容和特征,但卡位槽514设置在上壳51和卡块515设置不能视为导光键513和上壳51之间的连接方法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可选择的,卡位槽514 可设置在导光键513上,对应的,卡块515设置在上壳51上,两者相卡接以实现导光键513与上壳51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如图2、图3所示,无线充电模块20与包体10可拆卸连接,包体 10外侧上设有装饰卡扣件11,装饰卡扣件11穿过包体10侧壁上的通孔12与无线充电模块20旋转卡扣。更具体地说,控制电路23与导光键513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面接触连接或点接触连接。导光键513为中空的环形结构,外置按键541设置在导光键513中间,与导光键513相卡接,导光键513 同时与上壳51相卡接,上壳51朝向包体10侧壁的表面上设有环形凸起518,环形凸起518与装饰卡扣件11旋转卡接,环形凸起518与装饰卡扣件11相对的侧面上设有旋转限位槽517,装饰卡扣件11内侧设有凸台13,旋转限位槽517 与凸台13相适配,装饰卡扣件11在转动过程中可使凸台13进入或脱离旋转限位槽517,以实现无线充电模块20与包体10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包体10的包壁14采用EVA材料制成,使包体10在使用过程中更稳定,不容易变形,无线充电模块20工作更稳定,另外,无线充电模块20 设置在包壁14上,需要注意的是,无线充电模块20的数量不受附图限制,可以为但不限于2、3、4等个,分别设置包体10的四个包壁14,如包体10为桶包,则固定结构50的形状为弧形,配合包体10的弧度,若干个无线充电模块 20设置间隔设置在包壁14上。

优选地,为了应对不同尺寸的智能移动设备,充电腔30内的限位件31可以为位于智能移动设备两侧的弹性带311,或者,为充电腔30的腔壁,充电腔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限位件31为位于智能移动设备两侧的弹性带311,一种实施方式为,弹性带311的两端位于智能移动设备两侧,环绕智能移动设备设置,使智能移动设备与充电腔30壁贴合,但这种实施方式的缺点在于,当智能移动设备超出弹性带311的两端时,反而容易使智能移动设备远离充电腔30壁;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弹性带311为松紧带,位于智能移动设备两侧,且与智能移动设备的侧面平行设置,依靠松紧带的弹性和包容性,使不同尺寸的智能移动设备可嵌入松紧带中,从而夹紧智能移动设备并限制其移动。另外,限位件 31可以为充电腔30的腔壁,充电腔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利用整个充电腔30 的伸缩性,容纳不同尺寸的智能移动设备,同时包住智能移动设备,使其不移出无线充电感应区域32,持续充电。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