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立式压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0847发布日期:2019-08-13 20:3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线上立式压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压底机。



背景技术:

制鞋工业中,鞋底的压合是鞋类产品加工的主要工序之一,通过压合可使鞋的边缘及底面结合牢固。压底机是目前常用的鞋底压合设备,然而现有的压底机为卧式结构,需要人工放入鞋底压合及取出,单机形式工作,不适合流水线生产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上立式压底机,满足流水线生产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线上立式压底机,具有机座,该机座上设有压底机构及支撑机构,压底机构与支撑机构之间相互面对且可相对移动;所述压底机构具有立式座体,该立式座体面向支撑机构的侧面上设有抵压台及分布在抵压台外周的包压块;所述压底机构和支撑机构之间适配嵌入移动座,支撑机构稳固移动座,该移动座上设有撑台,撑台上安置的楦头对应抵压到压底机构的抵压台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压底机构的立式座体通过直线导轨结构安装在机座上,机座上还设有动力机构驱动立式座体沿直线导轨靠近或远离支撑机构移动,支撑机构固定在机座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包压块有四块,分置在抵压台外周的四个方向,包压块面向抵压台的一侧设有适配楦头外周形状的弧面;每一块包压块独立连接一个包压气缸,包压气缸固定在立式座体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撑台设置在一撑杆的一端,撑杆组装在一撑杆套座上,撑杆套座固定在斜杆的一端,斜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移动座,斜杆的中段还铰接一顶杆,顶杆远离斜杆的一端铰链连接一推板,该推板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移动座上提供的两根导杆上,两根导杆平行分置在顶杆的两侧,且两根导杆上均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支顶于移动座,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支顶于推板;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推顶气缸,该推顶气缸作用推板而辅助调节撑台上安置的楦头对应抵压到压底机构的抵压台上。

本实用新型实现立式压底,满足线上生产要求,适合搭配流水线使用,减少劳动力,增加产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的移动座结构放大图;

附图3为图1中结合到流水线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线上立式压底机,具有机座1,该机座1上设有压底机构2及支撑机构3,压底机构2与支撑机构3之间相互面对且可相对移动。所述压底机构2具有立式座体21,该立式座体21面向支撑机构3的侧面上设有抵压台22及分布在抵压台22外周的包压块23。所述压底机构2和支撑机构3之间适配嵌入移动座4,支撑机构3稳固移动座4,该移动座4上设有撑台5,撑台5上安置的楦头51对应抵压到压底机构2的抵压台22上。工作时,楦头51上放置待压合的鞋底和面料后,移动座4带动撑台5移动到压底机构2和支撑机构3之间,支撑机构3稳固移动座4,利用压底机构2与支撑机构3之间相互移动,达到撑台5上安置的楦头51对应抵压到压底机构2的抵压台22上,随后包压块23移动内收压合,实现鞋底和面料在楦头51上压合粘连在一起并塑型。压合完成后,包压块23退出压合,压底机构2与支撑机构3之间相对离开,楦头51离开抵压台22,支撑机构3放开移动座4,移动座4又可以移动到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实现立式压底,满足线上生产要求,适合搭配流水线使用,减少劳动力,增加产量。

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底机构2的立式座体21通过直线导轨结构安装在机座1上,机座1上还设有动力机构驱动立式座体21沿直线导轨靠近或远离支撑机构3移动,支撑机构3固定在机座1上。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优选是气缸,结构简单,方便控制,满足立式座体21直线往复运动,达到顶压压合。所述包压块23有四块,分置在抵压台22外周的四个方向,包压块23面向抵压台22的一侧设有适配楦头51外周形状的弧面,使鞋底和面料压合外形线条圆滑、流畅。每一块包压块23独立连接一个包压气缸24,包压气缸24固定在立式座体21上,方便控制及调整不同方向的压合力。

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撑台5设置在一撑杆61的一端,撑杆61组装在一撑杆套座62上,撑杆套座62固定在斜杆63的一端,斜杆63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移动座4,斜杆63的中段还铰接一顶杆64,顶杆64远离斜杆63的一端铰链连接一推板65,该推板65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移动座4上提供的两根导杆41上,两根导杆41平行分置在顶杆64的两侧,且两根导杆41上均设有压缩弹簧42,压缩弹簧42的一端支顶于移动座4,压缩弹簧42的另一端支顶于推板65。所述支撑机构3上设有推顶气缸31,该推顶气缸31作用推板65而辅助调节撑台5上安置的楦头51对应抵压到压底机构2的抵压台22上。该结构有助于撑台5带动楦头51对应抵压到压底机构2的抵压台22上,具体工作是,利用撑杆套座62、斜杆63、顶杆64及推板65的相互关系,方便推顶气缸31作用推板65,推板65在两根导杆41导向上移动,实现撑台5带动楦头51调整抵压到压底机构2的抵压台22上,满足立式压底作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及控制,适合搭配流水线使用,减少劳动力,增加产量。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