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2604发布日期:2019-09-13 22:0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踝护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



背景技术:

户外运动极易造成足踝的损伤,急速的扭转运动或过大的冲击力使得足部承受较大,常常导致足部软组织撕裂、骨折等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针对运动者设计一种足踝护具,使其能够合理、有效的防护运动者免受足部损伤。现有的一些运动护踝虽然弹性较好,但是容易脱落,而且长时间使用后,护踝可能会松弛,更易滑落,使用者无法依照需求调整松紧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运动护踝容易脱落,且使用者无法依照需求调整松紧程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包括弹性保护面,所述弹性保护面呈柔性包裹状,所述弹性保护面包括护踝部和踩脚部,所述护踝部和踩脚部通过隐藏式拉链相连,所述护踝部表面从上至下均匀间隔分布有多根弹性收紧带,每根所述弹性收紧带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钩针组和若干固定组,所述钩针组包括若干钩针,若干所述钩针横向平行设置,若干所述固定组均匀间隔且竖向平行设置,每个所述固定组均包括若干“U”型环,每个所述固定组中“U”型环的个数与钩针组中钩针的个数相等,所述踩脚部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一端设置有一根隐藏式拉链母链,另一端设置有多根隐藏式拉链子链。

优选的,所述护踝部表面设置有三根弹性收紧带。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设置有三个,且每个固定组设置有3个“U”型环。

优选的,各个所述弹性收紧带之间的间隔大于收紧带的宽度。

优选的,各个所述弹性收紧带之间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母带和魔术贴子带。

优选的,所述魔术贴母带设置在魔术贴子带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护踝设置有多个收紧带,可以有效防止护踝脱落,而且收紧带上设置有调节结构,踩脚部设置有隐藏拉链,用户可以依照需要自行调整护踝部和踩脚部的松紧,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所述弹性收紧带之间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母带和魔术贴子带,魔术贴母带设置在魔术贴子带的上方,护踝部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折叠缩短,穿戴方便,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中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中踩脚部的展开图。

图中,1-护踝部,2-踩脚部,3-弹性收紧带,4-调节结构,5-钩针,6-“U”型环,7-魔术贴母带,8-魔术贴子带,9-隐藏式拉链母链,10-隐藏式拉链子链,11-隐藏式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解式运动护踝,如图1所示,包括弹性保护面,弹性保护面呈柔性包裹状,弹性保护面包括护踝部1和踩脚部2,护踝部1和踩脚部2通过隐藏式拉链11相连,护踝部1可以根据需求从护踝部1上拆解下来,护踝部1可以单独设置,不仅方便运动,而且方便清洗。护踝部1表面从上至下均匀间隔分布有多根弹性收紧带3,每根弹性收紧带3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结构4,调节结构4包括钩针5组和若干固定组,钩针5组包括若干钩针5,若干钩针5横向平行设置,若干固定组均匀间隔且竖向平行设置,每个固定组均包括若干“U”型环6,每个固定组中“U”型环6的个数与钩针5组中钩针5的个数相等。优选的,如图3所示,护踝部1表面设置有三根弹性收紧带3,收紧带分布均匀可以保证护踝各个区域都收紧,有效防止护踝下滑,另外调节结构4设置在护踝的一侧,每根收紧表面均设置有三个固定组,且每个固定组设置有3个“U”型环6,挡某一区域需要进行收紧时,可以将钩针5与对应的“U”型环6进行固定,进一步收缩。

如图2所示,各个弹性收紧带3之间的间隔大于收紧带的宽度,各个弹性收紧带3之间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母带7和魔术贴子带8。优选的,魔术贴母带7设置在魔术贴子带8的上方。各个弹性收紧带3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魔术贴,可以进行折叠粘黏,缩短护踝的位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实用性高。

如图4所示,踩脚部2表面设置有开口,开口一端设置有一根隐藏式拉链母链9,另一端设置有多根隐藏式拉链子链10,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三根隐藏式拉链子链10,三根子链10均可以与母链9相匹配,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字母链9之间的结合对踩脚部2的松紧进行调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