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拇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4980发布日期:2019-06-29 00:5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型拇指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型拇指套。



背景技术:

牙套又称齿列矫正器或牙箍,是齿列矫正所使用的一种装置,用来校准牙齿至适当的咬合位置,在牙套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铁丝架的制作,即将铁丝弯折成所需要的形状,一般医护人员直接按照需要用手指进行铁丝的弯折,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容易产生手指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护型拇指套,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护型拇指套,包括用于容纳大拇指的套体,所述套体的右侧设置有可供大拇指伸入的开口,所述套体由设置在上侧的柔性部以及设置在下侧的刚性部组成;

所述柔性部上开设有与大拇指指甲位置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刚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弯丝结构;

所述弯丝结构包括设置在刚性部外表面的波浪形凸沿以及弧形凸沿;

所述波浪形凸沿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刚性部的中部;

所述弧形凸沿与波浪形凸沿交叉布置,弧形凸沿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多处。

进一步,所述柔性部由编织线经经纬编织而成,经纬编织的编织线之间形成正方形空隙,正方形空隙的边长为2-4mm。

进一步,所述刚性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柔性部与刚性部通过粘结胶连接。

进一步,所述刚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部。

进一步,所述凹部为半球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铁丝的弯折过程中,在整体上,刚性部起到保护大拇指的作用,然后弯丝结构起到各个方向的限位作用,波浪形凸沿或者弧形凸沿与铁丝接触,便于将铁丝弯折到所需要的形状;柔性部上开设有与大拇指指甲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在将拇指套套在大拇指上之后,为了避免脱落,可以在通孔处粘上双面胶带,一部分双面胶带与柔性部粘结,另一部分透过通孔粘在大拇指的指甲上,将柔性部与大拇指粘在一起,避免使用的过程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护型拇指套,包括用于容纳大拇指的套体,套体的右侧设置有可供大拇指伸入的开口1,套体由设置在上侧的柔性部2以及设置在下侧的刚性部3组成;

柔性部2上开设有与大拇指指甲位置相对应的通孔4,在将拇指套套在大拇指上之后,为了避免脱落,可以在通孔4处粘上双面胶带,一部分双面胶带与柔性部2粘结,另一部分透过通孔4粘在大拇指的指甲上,将柔性部2与大拇指粘在一起,避免使用的过程中脱落。

刚性部3的外表面设置有弯丝结构;

弯丝结构包括设置在刚性部3外表面的波浪形凸沿5以及弧形凸沿6;

波浪形凸沿5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刚性部3的中部;

弧形凸沿6与波浪形凸沿5交叉布置,弧形凸沿6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多处。

在铁丝的弯折过程中,在整体上,刚性部3起到保护大拇指的作用,然后弯丝结构起到各个方向的限位作用,波浪形凸沿5或者弧形凸沿6与铁丝接触,便于将铁丝弯折到所需要的形状。

柔性部2由编织线经经纬编织而成,经纬编织的编织线之间形成正方形空隙,正方形空隙的边长为2-4mm。

刚性部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柔性部2与刚性部3通过粘结胶连接。

如图4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刚性部3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部7,凹部7为半球形槽,在弯折铁丝的端部的时候,将铁丝的端头插入凹部7内,便于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