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0289发布日期:2019-06-28 22:35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开衫外套是常见的一种外套服装,其在制造过程中较为普及。

但是,在具体制作中,开衫外套的门禁领边及下脚处容易发生起吊及变形,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需要进行研究创新增加其成型结构稳定性及美观度。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开襟外套结构包括两侧的外套侧部,其中一侧的外套侧部包括:

用于将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总体连接的

外套布;

外套布的上侧边设有领边;

外套布一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腰布、中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至少一风琴缝;

外套布的底侧边上设置有下脚边。

所述

外套布包括一整体沿竖向布置并呈块状结构的布料;

沿着外套布一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腰布、另一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至少一扣眼。

所述

领边中设有缝纫于外套布上侧边的领边布;

领边布呈v形结构;沿着领边布的v形顶侧设有一上领条;

领边布、上领条与外套布上侧边间缝纫有一领边线。

所述

腰布包括呈长条形的侧腰布;

侧腰布沿着布料的侧边固定缝纫;

风琴缝中包括有第一收缝线与第二收缝线;

第一收缝线沿着侧腰布与布料的竖向侧边缝纫连接;

第二收缝线沿着布料竖向的中间位置进行收纳缝纫。

所述

下脚边沿着外套布的底侧边设置;

下脚边包括三条包裹一体呈条状的底脚边。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整体结构简单边缘缝纫,设计合理,解决开襟外套有里布的款式门禁挂面下脚处起吊问题,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风琴工艺做法,增加风琴量,解决常规挂面下脚起吊的隐患,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线条流畅度,连接紧密、稳定性高增加衣服的使用寿命,选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造价低、易于普及极大提升品牌知名度及产品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局部结构状态图。

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申请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申请的多个变型。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100结构,开襟外套100结构包括两侧的外套侧部10,其中一侧的外套侧部10包括:用于将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总体连接的外套布1;外套布1的上侧边设有领边2;外套布1一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腰布3、中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至少一风琴缝4;外套布1的底侧边上设置有下脚边5;具有整体结构简单边缘缝纫,设计合理,解决开襟外套有里布的款式门禁挂面下脚处起吊问题,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风琴工艺做法,增加风琴量,解决常规挂面下脚起吊的隐患,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线条流畅度,连接紧密、稳定性高增加衣服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至图3中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1中,

一种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100结构,开襟外套100结构包括两侧的外套侧部10,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的外套侧部10包括:

两侧的外套侧部10组成一个整体的

用于将全里挂面的开襟外套结构总体连接的开襟外套100。

其中,一外套侧部10包括外套布1、领边2、腰布3、风琴缝4及下脚边5,设置共同的5个部分进行组合。

外套布1为一竖向的布料,通过敞开并呈竖向结构的布料形成整体的连接及固定。

外套布1的上侧边设有领边2;沿着其上侧设置衣领,领边2呈组合结构,保证衣领的固定安装。

外套布1左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腰布3、中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至少一风琴缝4;右侧的竖向上设置有扣眼12。

腰布3与外套布1组合形成横截面为c形的整体,便于穿着。

风琴缝4为一收腰结构,便于形成稳定的结合结构。

外套布1的底侧边上设置有下脚边5,通过下侧的底脚边结构对避免其下侧发生起吊。

其腰布3与风琴缝4组合后形成收纳的整体结构,形成收纳的整体。

本申请实施例2中,

所述

外套布1包括一整体沿竖向布置并呈块状结构的布料11;

通过布料的上下左右结合形成开襟外套100的结合整体。

沿着外套布1左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腰布3、右侧的竖向上设置有至少一扣眼12,通过腰布3提高腰部的成型性及稳定性,且通过扣眼12形成结合的整体。

本申请实施例3中,

所述

领边2中设有缝纫于外套布1上侧边的领边布21;利用领边布21形成开襟外套100中的开襟口。

领边布21呈v形结构;可以采用外部集中裁切组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沿着领边布21的v形顶侧设有一上领条22;通过上领条22围绕于上部形成整体的领部结构。

领边布21、上领条22与外套布1上侧边间缝纫有一领边线23。利用领边线23将布料11及领边布21、上领条22组成整体结构,保证成型安装后,结构稳定的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4中,

所述

腰布3包括呈长条形的侧腰布31;

侧腰布31沿着布料11的侧边固定缝纫,并形成收纳结构,保证整体的稳定结合。

风琴缝4中包括有第一收缝线41与第二收缝线42;

两条收缝线用于将侧腰布31与布料11以及布料11内部进行收纳进而形成组合的整体,且收纳后腰部位置稳定性较高,且成型性高,美观度高。

第一收缝线41沿着侧腰布31与布料11的竖向侧边缝纫连接,第二收缝线42沿着布料11竖向的中间位置进行收纳缝纫,沿着不同的位置进行均匀的收纳进而形成结合的整体,避免局部位置收纳较多导致变形。

本申请实施例5中,

所述

下脚边5沿着外套布1的底侧边设置;

下脚边5包括三条包裹一体呈条状的底脚边51、52、53。

其中,第一底脚边51与第三底脚边53分别设置于外侧,两者将第二底脚边52包裹形成整体结构,进而保证了结构的稳定进行与组合安装,且加固后的结构间设置一缝纫线进行组合,通过缝纫的组合形成稳固的整体,避免发生脱落及起吊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由此,本申请并不局限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