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鞋底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8913发布日期:2020-04-14 12:5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基于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鞋底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鞋底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基于内部形成有空的空间的多面体形状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制造的鞋底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步行或跑步时人的脚起着支撑体重的作用,因此会直接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尤其是在运动时,脚会持续受到正在运动的人体体重数倍的冲击。因此,就穿戴能够保护脚、缓冲冲击、为自由移动而吸收冲击的鞋而言,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鞋一般由鞋帮、鞋中底、鞋大底构成。

鞋中底是吸收冲击的部位。

鞋大底为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一般由防滑材质形成,也会根据情况被省略。

但是,只通过鞋底,尤其是鞋中底的材质很难有效吸收冲击,因此以往都是在鞋中底的后跟部位配置气囊(airbag)来使用。这是因为脚底,尤其脚后跟部位是从地面受到的冲击最强的部位。

但是以往的鞋用气囊在接收严重的冲击或碰到尖锐的物体时,可能会存在爆裂或撕开等问题。

因由于这此问题,鞋用气囊通常只用于在制造鞋中底时嵌入成型并配置在鞋中底内部。

根据情况,还有过将整个鞋底都做成气囊结构来提出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由于鞋底容易被爆裂或撕开而难以普及。

另一方面,注册实用新型第20-0237469号“具有吸收冲击力和指压功能的鞋中底”(2001.6.28.注册)公开了一种鞋中底,所述鞋中底在与脚底面具有相同形状的鞋中底的内部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容纳空间部,在每个容纳空间部配置弹性体材质的球,且因球本体和球膨胀可被吸收的球之间的间隙而具有冲击吸收性。

但是如此的现有技术中,在容纳空间部内球会自由流动,并且球和球之间的间隙也不规则地存在,因此具有难以制作在弹性和硬度等品质及性能方面拥有精确误差范围的产品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注册实用新型第20-0237469号“具有吸收冲击力和指压功能的鞋中底”(2001.6.28.注册)

(专利文献0002)注册实用新型第20-0402582号“气囊型鞋中底”(2005.11.28.注册)

(专利文献0003)公开专利特2003-0029577“鞋用气囊”(2003.4.14.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由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来完成鞋底而最大化冲击缓冲效果,即便在某一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爆裂或撕开的情况下也能由其他中空多面体单元格支撑鞋底的结构,并不会在中空多面体单元格之间形成空隙以有效控制鞋底的弹性和硬度特性的、全新结构的鞋底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多个弹性球的弹性球准备步骤,所述弹性球包括内部形成有空的空间的球形状合成树脂内部层与以覆盖所述合成树脂内部层外面的方式形成的热熔外部层(hotmeltoutlayer)而形成;将所述多个弹性球装载在鞋底成型模具的弹性球装载步骤;在真空环境下对装载在所述鞋底成型模具的所述多个弹性球进行加热压缩粘合,所述多个弹性球的球形状合成树脂内部层由于压缩而变形为内部形成有空的空间的多面体形状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所述多个弹性球的热熔外部层由于加热而被熔融并变形为填补所述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之间的热熔融物的加热压缩粘合步骤;进行所述加热压缩粘合步骤之后,保持对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压缩粘合状态并进行冷却,从而将所述热熔融物冷却成热熔粘贴部的冷却步骤;进行所述冷却步骤之后,去除所述鞋底成型模具而获得基于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鞋底的鞋底成型模具去除步骤。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思想,其特征为,所述鞋底为合成树脂材质,其结构为内部形成有空的空间的多面体形状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与其他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由热熔粘贴部粘贴的结构,且在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之间只存在所述热熔粘贴部而不形成空隙,并且相互粘贴的所述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平面结构为脚底形状。

根据所述,所述鞋底以平面图为基准区分为位于后方外侧的第一区域、位于后方内侧的第二区域、位于前方的第三区域,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膜厚度比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膜厚度厚,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膜厚度比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膜厚度厚。

根据所述,所述鞋底以平面图为基准区分为位于后方外侧的第一区域、位于后方内侧的第二区域、位于前方的第三区域,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硬度比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硬度高,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硬度比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硬度高。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完成鞋底来最大化冲击缓冲效果,即便在某一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爆裂或撕开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其他中空多面体单元格保持鞋底的结构,在中空多面体单元格之间不让形成空的空间而以有效控制鞋底的弹性和硬度特性的全新结构的鞋底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弹性球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鞋底成型模具装载多个弹性球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将装载在鞋底成型模具的弹性球进行加热压缩粘合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获得的鞋底的概念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鞋底的平面概念图。

图6是图5的a-a基准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弹性球11:合成树脂内部层

12:热熔外部层13:空的空间

20:鞋底成型模具

30:压机

100、200:基于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鞋底

121: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2a:热熔融物

122b:热熔粘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使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简单地实施。但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态具体实现,而不局限于本文说明的实施例。并且在附图中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而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通过整个说明书,对于相似的部分赋予了相似的附图标记。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某一部分“包含”某一个组成因素时,在没有特别的相反记载时,这意味着能够包含其他组成因素而不是排出其他组成因素。

首先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1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弹性球的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鞋底成型模具装载多个弹性球的状态的概念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将装载在鞋底成型模具的多个弹性球进行加热压缩粘合的状态的概念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获得的鞋底的概念图。

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鞋底的制造方法。

(1)弹性球准备步骤

准备多个弹性球10。

在本实施例中鞋底均由具有相同材质和相同厚度的弹性球10来完成。

如图1所示,弹性球10由包含内部形成有空的空间13的球形状的合成树脂内部层11和以覆盖合成树脂内部层11外面的方式形成的热熔外部层12。

弹性球10内部的空的空间13由空气填满。但是根据实施例,弹性球10内部的空的空间13中也可以填满氮气等。

(2)弹性球装载步骤

如图2,将准备的多个弹性球10装载在鞋底成型模具20。

装载在鞋底成型模具20的多个弹性球10的体积相比于要制造的鞋底体积大。

鞋底成型模具20的形状能够根据所需的鞋底的形状可以多样变形。

(3)加热压缩粘合步骤

在真空环境中将装载在鞋底成型模具20的多个弹性球10进行加热,并由于加热弹性球10的热熔外部层12开始熔融时,如图3所示,使用压机30压缩粘合装载在鞋底成型模具20的多个弹性球10。

由如上所述的真空环境中的加热压缩粘合,在多个弹性球10的球形状的合成树脂内部层11由于压缩而变形为内部形成有空的空间的多面体形状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在多个弹性球10的热熔外部层12由于加热而被熔融并变形为填补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之间的热熔融物122a。

如此,合成树脂内部层11变形为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热熔融物122a填补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之间,从而在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之间不形成空隙。

本实施例在真空环境中实施加热压缩粘合,有效防止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之间形成空隙。

(4)冷却步骤

加热压缩粘合步骤之后,保持对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压缩粘合状态并进行冷却,从而保持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形状的同时使得热熔融物122a冷却成热熔粘贴部122b。

即在图3的状态下实施自然冷却,则由此热熔融物122a凝固成固态的热熔粘贴部122b。

(5)鞋底成型模具去除步骤

冷却步骤之后去除鞋底成型模具20,获得如图4所示的基于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鞋底100。

即基于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鞋底100有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拥有平面结构为脚底形状的鞋底结构。

就通过本实施例获得的鞋底100而言,其材质为合成树脂,且其结构为内部形成有空的空间的多面体形状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与其他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通过热熔粘贴部122b粘贴的结构。

特别地,本鞋底100是在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之间只存在热熔粘贴部122b而不形成空隙的结构。

即本鞋底100是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所有面以热熔粘贴部122b为媒介贴合在其他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外面的结构,因此是稳定的结构。

并且本鞋底100的整个鞋底都由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构成,从而可最大化冲击缓冲效果。

并且本鞋底100即便在某一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爆裂或撕开的情况下也能由其他中空多面体单元格一定程度保持鞋底的结构,因此,有助于步行时的安全。

并且本鞋底100在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之间不形成空隙,从而鞋底100的弹性及硬度等只是由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特性而受到影像,因此通过调整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特性能够有效控制鞋底100的弹性及硬度等。

本实施例的鞋底100都采用相同的结构和材质的弹性球10,因此所有部位的弹性和硬度都相同。

但是,优选地,如下所示,根据接触脚底的部位拥有不同的硬度和弹性。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鞋底的平面概念图,图6是图5的a-a基准剖面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鞋底200以平面图为基准区分为位于后方外侧的第一区域(zonei)、位于后方内侧的第二区域(zoneii)、以及位于前方的第三区域(zoneiii)。

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区域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膜厚度t1比位于第二区域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膜厚度t2厚,位于第二区域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膜厚度t2比位于第三区域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膜厚度t3厚。

即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的都是相同的材质,只是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的顺序使得膜的厚度具有t1>t2>t3的关系,则可以以位于后方外侧的第一区域(zonei)会拥有高的弹性与硬度,位于前方的第三区域(zoneiii)拥有最低的弹性与硬度的方式进行设计。

作为其他实施例,多个中空多面体单元格121可以以均为相同大小且具有相同膜厚度,并且位于第一区域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硬度比位于第二区域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硬度高及位于第二区域所述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硬度比位于第三区域的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硬度高的方式进行设定,从而以使得位于后方外侧的第一区域(zonei)拥有高的弹性和硬度及位于前方的第三区域(zoneiii)拥有最低的弹性和硬度的方式进行设计。

本发明的前述说明用于示例,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也容易变形为其他具体形态。因此,应理解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只是实施例,而不限于此。例如,以单一形态说明的各个组成因素能够分散实施,同时以分散形态说明的组成因素也能够以结合形态实施。

本发明的范畴由后述的权利要求书体现而不是上述详细说明,并且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和范围以及由其均等概念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化的形态都应解释为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