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4323发布日期:2020-02-11 13:0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珠宝钻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919年托尔可夫斯基在老式欧洲琢型的基础上,利用几何光学对钻石切工参数进行推导,从而总结得出了美国理想琢型。20世纪70年代日本商人在偶然间发现,某种特殊切工参数下的圆明亮型钻石其冠部和亭部能够分别呈现八心八箭的效果。此后,又出现了十箭十心、九心一花等各种花式琢型。

随着切磨工艺和技术的改善,百面切工钻石成为企业和消费者追求的完美切工,然而,只有借助合适的切磨角度,钻石才能够体现好的光学效果。

宝莲花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中国文人周敦颐歌颂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象征着纯洁、美好、神圣的爱情。因此,宝莲花图样对企业宣传中国文化、促进销售、丰富钻石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

钻石上进行特殊的设计加工,能显示出不同的图形来,如八箭八心、十箭十心、九心一花等,所以考虑经过特殊的设计在钻石上显示出花卉,的造型,如宝莲花。而现有的钻石上显示花卉的设计中,具有对称度不高,漏光点较多,导致光线的反射或折射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包括冠部、亭部及腰部;所述腰部为圆形,且位于冠部与亭部之间,用于连接冠部与亭部;所述钻石为旋转对称设置;

所述冠部包括一台面,十一个三角形星小面,十一个三角形主小面,十一个三角形顶腰面及二十二个三角上腰小面;所述台面设于顶部,为十一边形结构;

所述三角形星小面的一边与台面的边线相连,其余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三角形主小面相连;

所述三角形主小面的其中二边与相邻的二个三角形星小面相连,另外一边与三角形顶腰面相连,且三角形主小面其中一顶点与台面相连;

所述三角形顶腰面的其中一边与三角形主小面相连,另外二边与相邻的二个三角上腰小面相连,且所述三角形顶腰面的其中一顶点与腰部相连;

所述三角上腰小面的其中二边分别与三角形顶腰面、相邻的三角上腰小面相连,另外一边与腰部相连;

所述亭部包括十一个四边形中心面,十一个三角下腰小面,十一个四边形花瓣面及十一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

所述三角下腰小面的一边位于腰部,另外二边与四边形花瓣面相连;

所述四边形花瓣面的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三角下腰小面相连,另外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相连,且所述四边形花瓣面的一顶点位于腰部;

所述四边形亭部菱刻面的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花瓣面相连,另外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中心面相连;

所述四边形中心面的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相连,另外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中心面相连,且十一个四边形中心面的顶点汇集于亭部的下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台面和三角形主小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主小面冠角,主小面冠角大小为36.84±1°;所述台面和三角形顶腰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顶腰面冠角,顶腰面冠角的大小为41.3±1°;所述台面与三角形星小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星刻面角,星刻面角的大小为30.24±1°;所述三角上腰小面与腰部相邻的夹角为上腰小面角,上腰小面角的大小为46.8±1°。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四边形花瓣面与腰部相邻的夹角为花瓣刻面角,花瓣刻面角的大小为42.85±1°;所述三角下腰小面与腰部相邻的夹角为下腰小面角,下腰小面角的大小为49.39±1°;所述四边形亭部菱刻面与台面形成的夹角为菱刻面角,菱刻面角的范围为38.19±1°;所四边形中心面与台面形成的夹角为中心面角,中心面角的大小为35.66±1°。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腰部的表面为光滑的腰棱刻面或未经抛磨的腰棱刻面。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钻石圆度为99%-100%,全深比为64.5±1%,台宽比为59±1%,冠高比为17±1%,腰厚比为1.5%-4.0%,亭深比为44.5±1%,星长比为40%-70%,菱刻面长度比为40%-60%,中心面长度比为30%-50%,底尖比为0-0.8%,台面偏心比为0-0.6%,底尖偏心比为0-0.6%,台面底尖错位比为0-0.6%。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钻石圆度为100%,全深比为64.5%,台宽比为59%,冠高比为17%,腰厚比为3%,亭深比为44.5%,星长比为60%,菱刻面长度比为50%,中心面长度比为40%,底尖比为0%,台面偏心比为0%,底尖偏心比为0%,台面底尖错位比为0%;相应的:主小面冠角为36.84°;顶腰面冠角为41.3°;星刻面角为30.24°;上腰小面角的范围为46.8°;花瓣刻面角为42.85°;下腰小面角为49.39°;菱刻面角为38.19°;中心面角为35.66°。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四边形亭部菱刻面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花瓣面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一亭部菱刻角;所述四边形亭部菱刻面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中心面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二亭部菱刻角;所述第一亭部菱刻角与第二亭部菱刻角相对设置;所述四边形亭部菱刻面与四边形花瓣面、四边形中心面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三亭部菱刻角;所述第三亭部菱刻角大于第一亭部菱刻角、第二亭部菱刻角。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四边形花瓣面与相邻的二个三角下腰小面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一花瓣面角;所述四边形花瓣面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二花瓣面角;所述第一花瓣面角与第二花瓣面角相对设置;所述四边形花瓣面与三角下腰小面、四边形亭部菱刻面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三花瓣面角;所述第三花瓣面角大于第一花瓣面角、第二花瓣面角。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四边形中心面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相连的两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一中心面角;所述四边形中心面与相邻的四边形中心面相连的两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二中心面角;所述第一中心面角与第二中心面角相对设置;所述四边形中心面与相邻四边形中心面、四边形亭部菱刻面相连的二条边夹角为第三中心面角;所述第三中心面角大于第一中心面角或第二中心面角。

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一:经过前期处理,以使钻坯为符号加工要求;将钻坯台面和亭部两头固定夹好,对高速旋转钻坯的外部轮廓进行磨圆,形成钻石的腰部,钻石成圆锥形;

步骤二:用夹咀夹住钻石的腰部,并以亭部为基准中心,用夹咀角度为49.39±1°对钻石的亭部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三角下腰小面;

步骤三:用夹咀夹住钻石的腰部,并以亭部为基准中心,在位于三角下腰小面上,夹咀角度为42.85±1°在亭部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四边形花瓣面;

步骤四:用夹咀夹住钻石的腰部,并以亭部为基准中心,在位于四边形花瓣面上,夹咀角度38.19±1°,在亭部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四边形亭部菱刻面;

步骤五:用夹咀夹住钻石的腰部,并以亭部为基准中心,在位于四边形亭部菱刻面上,夹咀角度35.66±1°,在亭部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四边形中心面;

步骤六:用夹咀夹住台面,并以腰部为基准中心,直径之间的比例为59%,夹咀角度为46.8±1°,在冠部周向打磨,磨二十二个均等三角上腰小面;

步骤七:用夹咀夹住台面,并以腰部为基准中心,夹咀角度为41.3±1°,于冠部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三角形顶腰面;

步骤八:用夹咀夹住台面,并以腰部为基准中心,夹咀角度为36.84±1°,于冠部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三角形主小面;

步骤九:用夹咀夹住台面,并以腰部为基准中心,夹咀角度为30.24±1°,于冠部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三角形星小面;

步骤十:对加工好的面的钻石进行后期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冠部呈现宝莲花效果的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通过改变现有圆琢型钻石的切工参数,制得的钻石能从冠部看到宝莲花的效果。本发明钻石的冠部和亭部完美对称,且通过特定的角度组合,减少了钻石的漏光点,形成大量的亮光反射和完美对称的宝莲花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的冠部方向的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图纸1至5为本发明的图纸。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请参阅图2,包括冠部1、亭部2和腰部3,该钻石具有十一次旋转对称的对称轴。腰部3为圆形,位于冠部1和亭部2之间,用于连接冠部1和亭部2。腰部3可以为光滑的腰棱刻面,腰棱刻面有时为了保重也可不磨成光滑刻面而保持为粗糙面。

冠部1切刻面的数目为56个,亭部2切刻面的数目为44个,共100个主刻面。

请参阅图2和图3,冠部1包括设置在顶部的一台面11、位于侧面的11个三角形主小面12、11个三角形星小面13、22个三角上腰小面14以及11个三角形顶腰面15。台面11设于顶部,平面结构,为正十一边形结构。

三角形星小面13的一条边与台面11相连,其余两个条边与三角形主小面12相连。

三角形主小面12的其中两条边与相邻的二个三角形星小面13相连,另外一边与三角形顶腰面15相连,且三角形主小面12其中一顶点与台面11相连。

三角形顶腰面15的其中一边与三角形主小面12相连,另外二边与相邻的二个三角上腰小面14相连,且所述三角形顶腰面15的其中一顶点与腰部3相连。

三角上腰小面14的其中二边分别与三角形顶腰面15、相邻的三角上腰小面14相连,另外一边与腰部3相连。

请参阅图2和图4,亭部2包括十一个四边形中心面21,十一个三角下腰小面22,十一个四边形花瓣面23及十一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

三角下腰小面22的一边位于腰部3,另外二边与四边形花瓣面23相连。

四边形花瓣面23的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三角下腰小面22相连,另外二边分别与相邻的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相连,且所述四边形花瓣面23的一顶点位于腰部3。

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的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花瓣面23相连,另外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中心面21相连。

四边形中心面21的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相连,另外二边分别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中心面21相连,且十一个四边形中心面21的顶点汇集于亭部2的下端。

台面11和三角形主小面12之间的夹角为主小面冠角,主小面冠角的范围为36.84±1°。台面11和三角形顶腰面15之间的夹角为顶腰面冠角,顶腰面冠角的范围为41.3±1°。台面11与冠部三角形星小面13之间的夹角为星刻面角,星刻面角的范围为30.24±1°。三角上腰小面14与腰部3相邻的夹角为上腰小面角,上腰小面角的范围为46.8±1°。上腰小面角即是三角上腰小面14与腰部3形成的夹角。

亭部2的四边形花瓣面23与腰部3相邻的夹角为花瓣刻面角,花瓣刻面角的范围为42.85±1°。亭部2的三角下腰小面22与腰部3相邻的夹角为下腰小面角,下腰小面角的范围为49.39±1°。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与台面11形成的夹角为菱刻面角,菱刻面角的范围为38.19±1°。四边形中心面21与台面11形成的夹角为中心面角,中心面角的范围为35.66±1°。

其中,台面是基准时,和台面平行的夹角为0°,垂直于台面为90°。腰部3为基准时,和腰部3平行的夹角为0°,垂直于腰部3为90°。

本实施例的钻石规格为:钻石圆度为99%-100%,全深比为64.5±1%,台宽比为59±1%,冠高比为17±1%,腰厚比为1.5%-4.0%,亭深比为44.5±1%,星长比为40%-70%,菱刻面长度比为40%-60%,中心面长度比为30%-50%,底尖比为0-0.8%,台面偏心比为0-0.6%,底尖偏心比为0-0.6%,台面底尖错位比为0-0.6%。

更优选的,所述钻石圆度为100%,全深比为64.5%,台宽比为59%,冠高比为17%,腰厚比为3%,亭深比为44.5%,星长比为60%,菱刻面长度比为50%,中心面长度比为40%,底尖比为0%,台面偏心比为0%,底尖偏心比为0%,台面底尖错位比为0%;相应的:主小面冠角为36.84°;顶腰面冠角为41.3°;星刻面角为30.24°;上腰小面角的范围为46.8°;花瓣刻面角为42.85°;下腰小面角为49.39°;菱刻面角为38.19°;中心面角为35.66°。

请参阅图2和图5,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花瓣面23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一亭部菱刻角a241。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中心面21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二亭部菱刻角a242。第一亭部菱刻角a241与第二亭部菱刻角a242相对设置。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与四边形花瓣面23、四边形中心面21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三亭部菱刻角a243。第三亭部菱刻角a243大于第一亭部菱刻角a241、第二亭部菱刻角a242。

请参阅图2和图5,四边形花瓣面23与相邻的二个三角下腰小面22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一花瓣面角a231。四边形花瓣面23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二花瓣面角a232。第一花瓣面角a231与第二花瓣面角a232相对设置。四边形花瓣面23与三角下腰小面22、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相连的二条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三花瓣面角a233。第三花瓣面角a233大于第一花瓣面角a231、第二花瓣面角a232。

请参阅图2和图5,四边形中心面21与相邻的二个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相连的两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一中心面角a211。四边形中心面21与相邻的四边形中心面21相连的两边形成的夹角为第二中心面角a212。第一中心面角a211与第二中心面角a212相对设置。四边形中心面21与相邻四边形中心面21、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相连的二条边夹角为第三中心面角a213。第三中心面角a213大于第一中心面角a211或第二中心面角a212。

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的加工方法,具体的加工步骤如下:

钻石的前期处理包括步骤1.1及步骤1.2。

步骤1:经过前期处理,以使钻坯为符号加工要求;将钻坯台面11和亭部2两头固定夹好,对高速旋转的钻坯的外部轮廓进行磨圆,形成钻石的腰部3,钻石成圆锥形。

钻石的前期处理包括步骤1.1及步骤1.2。

步骤1.1:筛选钻坯,选取近似的立体正方形钻坯进行设计。

步骤1.2:将钻坯固定好用铜片加上钻石粉从中部切割成两部分,形成了1个台面11和亭部2,二颗钻坯任选一颗钻坯,进行加工,另一颗钻坯的加工步骤相同

步骤2:用夹咀夹住钻石的腰部3,并以亭部2(圆锥形)为基准中心,用夹咀角度为49.39±1°对钻石的亭部2打磨,磨出11个均等的三角下腰小面22。

步骤3:夹咀夹住钻石的腰部3,并以亭部2为基准中心,在位于三角下腰小面22上,夹咀角度为42.85±1°在亭部2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四边形花瓣面23。

步骤4:用夹咀夹住钻石的腰部3,并以亭部2为基准中心,在位于四边形花瓣面23上,夹咀角度38.19±1°,在亭部2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

步骤5:用夹咀夹住钻石的腰部3,并以亭部2为基准中心,在位于四边形亭部菱刻面24上,夹咀角度35.66±1°,在亭部2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四边形中心面21。

步骤6:用夹咀夹住台面11,并以腰部3为基准中心,直径之间的比例为59%,夹咀角度为46.8±1°,在冠部1周向打磨,磨二十二个均等三角上腰小面14。

步骤7:用夹咀夹住台面11,并以腰部3为基准中心,夹咀角度为41.3±1°,于冠部1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三角形顶腰面15。

步骤8:用夹咀夹住台面11,并以腰部3为基准中心,夹咀角度为36.84±1°,于冠部1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三角形主小面12。

步骤9:用夹咀夹住台面11,并以腰部3为基准中心,夹咀角度为30.24±1°,于冠部1周向打磨,磨出十一个均等的三角形星小面13。

步骤10:对加工好的面的钻石进行后期处理,包括抛光、性清洗等工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切工参数中,亭角为最关键的因素,亭角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内部光效图案的美观,同时,冠角的精准配合也非常关键。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钻石,观察者在冠部1能够观察到宝莲花的光学效果,花形饱满明显,绽放效果突出,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宝莲花由有四圈花瓣组成,每圈11片,呈现出完美、明亮、对称、盛放的光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冠部呈现宝莲花效果的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通过改变现有圆琢型钻石的切工参数,制得的钻石能从冠部看到宝莲花的效果。本发明钻石的冠部和亭部完美对称,且通过特定的角度组合,减少了钻石的漏光点,形成大量的亮光反射和完美对称的宝莲花效果。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