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976发布日期:2019-12-31 14:17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衣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服装,尤指位在衣服上方并可调整领围宽度的衣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衣服,例如风衣、雨衣、…等,此类衣服的衣领宽度调节构造,常是于衣服的前领口处设有一母黏扣带与一公黏扣带方式,依据使用者所需的衣领宽度调整该母黏扣带与公黏扣带的结合位置,或利用多个母扣搭配一公扣方式,使用者相同依据所需的衣领宽度将该公扣与其中一母扣相互结合,借以达到调节衣领宽度的目的。

现有技术于实际使用后,将存在有以下问题:

一、衣领前领口处设黏扣带,该黏扣带的毛毡或边角常会刺到使用者的颈部,让使用者感觉不舒服。

二、衣领前领口及衣服前胸会因黏扣带的紧缩黏扣而扭曲变形,外观不好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及问题,借由在衣领本体上设有一母黏扣带以及位在该一母黏扣带二侧的左公黏扣带与一右公黏扣带,以达到可调节衣领本体的领围宽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可达到前述的创作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衣领结构,其具有一衣领本体,该衣领本体设有一母黏扣带及二公黏扣带;该母黏扣带为设置于该衣领本体的后领外表面上,且整个连接固定于后领外表面上;该二公黏扣带分别为一左公黏扣带与一右公黏扣带,该左公黏扣带的右端与母黏扣带的左端连接,该右公黏扣带的左端与母黏扣带的右端连接,该左公黏扣带与该右公黏扣带分别位于该母黏扣带的两端形成可自由掀动的活瓣,并可与母黏扣带相互扣合;该左公黏扣带与该右公黏扣带扣合于母黏扣带上的位置用以调节衣领本体的领围宽度。

可选的,所述的衣领结构,进一步包括有一帽体,该帽体上设有一公黏扣带,该公黏扣带为相对于衣领本体的母黏扣带位置而设置,该公黏扣带可与衣领本体的母黏扣带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的衣领结构,该母黏扣带具有一带体,该带体表面具有毛毡,该带体设于衣领本体的后领外表面上,其毛毡为向外;各该公黏扣带分别具有一带体,该带体表面具有表面刺毡,该刺毡与母黏扣带的带体表面的毛毡相互连接。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运用,将至少可达到以下的优点及功效:

一、本实用新型的一母黏扣带与分设于其左、右的二公黏扣带设计,可调节束缩衣领宽度,让雨水或寒风无法由领口进入衣内,增强其防雨或保暖的功效,有效解决先前技术长久以来的问题。

二、该活瓣设计的左、右公黏扣带不管黏贴于母黏扣带的任何位置上,都可保持同等的黏着力。

三、本实用新型的一母黏扣带与分设于其左、右的二公黏扣带设计,可左、右平均束缩衣领宽度,可分摊衣领折叠的幅度,衣领外观较不会变形扭曲,达到美观功效。

四、本实用新型于后衣领设置一母黏扣带与分设于其左、右的二公黏扣带设计,较先前技术的于前领口设置一母黏扣带与一公黏扣带方式更为美观,衣服的前领口与前胸不会扭曲变形。

五、本实用新型的该衣领本体可利用母黏扣带连接一帽体,只要该帽体的相对位置设有对应衣领本体的母黏扣带的公黏扣带即可与衣领本体连接固定,使该母黏扣带不仅具有调节衣领本体宽度的功效,其亦可连接帽体,达到一物两用的功效,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重要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衣服结合的第一种实施例后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帽体分离的第二种实施例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帽体结合的第二种实施例后视示意图。

组件符号说明

1.衣领本体;

2.母黏扣带;

3.左公黏扣带;

4.右公黏扣带;

5.衣服;

6.帽体;

7.公黏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其包括:一衣领本体1、一母黏扣带2及二公黏扣带;

该衣领本体1的下缘与一衣服5的上缘相互连接,而为一般所称的有领衣服;

该母黏扣带2,其具有一带体,该带体表面具有毛毡,该母黏扣带2以带体设于衣领本体1的后领外表面上,其整个贴固结合于后领的外表面上,且其毛毡为向外,其结合方式可为现有技术的车缝或黏固或其它可将两者相互固定的方式;

该二公黏扣带,各该公黏扣带分别具有一带体,该带体表面具有表面刺毡,该二公黏扣带分别为一左公黏扣带3与一右公黏扣带4,该左公黏扣带3以表面具有刺毡的一侧面为向外,其右端与母黏扣带2的左端连接,该右公黏扣带4以表面具有刺毡的一侧面为向外,其左端与母黏扣带2的右端连接,使左公黏扣带3与右公黏扣带4分别于母黏扣带2的两端形成可自由掀动的活瓣,如图2所示,该左公黏扣带3向右并在折叠部份衣领本体1后可与母黏扣带2相互扣合;又如图3所示,该右公黏扣带3向左并在折叠部份衣领本体1后可与母黏扣带2相互扣合;借此,使用者可依据需求选择利用左公黏扣带3与右公黏扣带4于母黏扣带2上的扣合位置来调节衣领本体1的领围宽度。

该公黏扣带与该母黏扣带连接时,以该母黏扣带带体表面所具有毛毡与该公黏扣带带体表面的刺毡相互接触连接,欲分离时,使用者施力将该母黏扣带与该公黏扣带相互分离,即可解除两者的间的连接关系。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延伸设计,其构造为:若该衣领本体1需要连接一帽体6时,只要该帽体6上设有一公黏扣带7,该公黏扣带7为相对于衣领本体1的母黏扣带2位置而设置,该公黏扣带7即可与衣领本体1的母黏扣带2连接固定,使该母黏扣带2不仅具有调节衣领宽度的功效,其亦可连接帽体6,达到一物两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公黏扣带与母黏扣带可依设计需要而相互交换;例如:述的母黏扣带2可改为公黏扣带,该左、右公黏扣带3、4可改为左、右母黏扣带。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公黏扣带与母黏扣带可利用公、母按扣或公、母固定扣或类似的功能对象替代。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公黏扣带与母黏扣带的长度可依设计需要而任意设计。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结构可运用于各式各样的衣领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结构可运用于各式各样具有衣领的衣服上(包括风、雨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