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3954发布日期:2020-01-21 22:0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指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保温包是户外野餐或日常生活皆可使用的,用于装盛各种食物并保持食物温度和鲜度的包袋,属于户外箱包的一种。目前的保温包只能将需要的保温的物料放入保温包里面,如果保温的东西会随着时间慢慢升高,则无法长期保温,必须将需要降温需要将东西取出,然后放入冰箱,进而达到保温的效果,并不适用于紧急情况,而且不同的物品对温度的要求均不同,现有的保温包只能满足单一物品的温度要求,若需要保温不同的物品,则需要设置多个保温包,既造成浪费,还占据不小的控件。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系统,实现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将制冷东西随时取走和随时保温,适用于户外和室内,能兼容不同物品的温度要求,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包括保温结构以及背包,所述保温结构内置有第一保温腔以及第二保温腔,所述保温结构靠近所述背包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条以及第二插条,所述背包上设有第一插槽以及第二插槽,所述背包内设有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插条内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一保温腔连通,所述第二插条内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二保温腔连通,当所述背包与所述保温结构不分离时,所述第一插条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插条插设在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背包上连接有若干个密封块,当所述背包与所述保温结构分离时,若干个所述密封块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槽内以及所述第二插槽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密封块通过弹性件与所述背包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保温结构包括保温箱体以及制冷结构,所述保温箱体内设有所述第一保温腔以及所述第二保温腔,所述制冷结构包括制冷动力组件、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所述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一风扇分别置于所述第一保温腔内,所述第二蒸发器以及第二风扇分别置于所述第二保温腔内,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分别与所述制冷动力组件连接,所述制冷动力组件置于所述保温箱体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保温箱体包括上箱体以及下箱体,所述制冷动力组件位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上箱体内设有所述第一保温腔以及所述第二保温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制冷动力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毛细管,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毛细管连接,所述毛细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保温箱体上设有太阳能板,所述下箱体内设置控制组件、电源以及逆变器t1,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电源以及逆变器t1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所述压缩机、第一风扇以及第二风扇分别与所述逆变器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所述太阳能供电单元包括与太阳能板连接的反向二极管d9、mos管d5、电感l2以及分压电阻r13。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供电保护单元以及输出单元;其中,电池分别与供电保护单元以及所述输出单元连接,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逆变器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供电保护单元包括控制芯片b1、mos管q01、q02以及分压电阻ro3、ro2、r12,通过控制芯片b1控制mos管q01、q02的导通或截断,电池的电流经过分压电阻ro3、ro2、r12进行过放保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背包与保温结构的可分离结构,背包内设置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保温结构设置第一保温腔以及第二保温腔,当需要使用到背包内的物品时,只需要将背包的插槽与保温结构的插条分离,将背包上的密封条插设在第一插槽以及第二插槽内,便可单独取走背包;当需要对背包内的物品进行保温时,则只需要将第一插条插设在第一插槽内,将第二插条插设在第二插槽内,便可利用制冷结构对背包进行制冷,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独立,第一保温腔以及第二保温腔独立,实现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将制冷东西随时取走和随时保温,适用于户外和室内,能兼容不同物品的温度要求,节约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背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供电单元的具体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供电保护单元的具体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输出单元的具体电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单元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1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可以运用在室内或者户外,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需要使用时,可直接带走背包,方便快捷,能兼容不同物品的温度要求,节约成本。

请参阅图1,上述的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结构以及背包,保温结构内置有第一保温腔21以及第二保温腔22,保温结构靠近背包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条23以及第二插条24,背包上设有第一插槽14以及第二插槽,背包内设有第一空腔13以及第二空腔17,第一插槽14与第一空腔13连通,第二插槽与第二空腔17连通,第一插条23内设有第一通槽231,第一通槽231与第一保温腔21连通,第二插条24内设有第二通槽241,第二通槽241与第二保温腔22连通,当背包与保温结构不分离时,第一插条23插设在第一插槽14内,第一通槽231与第一空腔13连通,第二插条24插设在第二插槽内,第二通槽241与第二空腔17连通。

背包内放置物品,将保温结构与背包分离,在需要使用物品时,只需将保温结构和背包分离;不需要使用物品时,保温结构会持续向背包内输入冷气,以实现对物品的保温。

另外,将背包内分成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7,且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7并不相通,将保温结构分成第一保温腔21以及第二保温腔22,在对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7内的物品进行分别保温时,只需要调整第一保温腔21和第二保温腔22的温度,即可实现满足不同物品的温度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上述的背包上连接有若干个密封块16,当背包与保温结构分离时,若干个密封块16分别插设在第一插槽14内以及第二插槽内。当在使用背包时,需要将背包与保温结构分离,则背包的第一插槽14内以及第二插槽需要采用密封块16密封,确保背包内的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7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以使得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7内的温度不会快速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上述的密封块16通过弹性件15与背包连接。

具体地,该弹性件15是橡胶带,当需要使用到密封块16时能够快速地获得该密封块16。

具体地,插设在第一插槽14内的密封块16的形状与第一插槽14的形状一致,插设在第二插槽内的密封块16的形状与第二插槽的形状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块16的材质为橡胶或者硅胶等,插设在第一插槽14内的密封块16的尺寸略大于第一插槽14的尺寸,以确保密封块16能起到对第一插槽14的密封作用,插设在第二插槽内的密封块16的尺寸略大于第二插槽的尺寸,以确保密封块16能起到对第二插槽的密封作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包包括背包体10以及背带11,上述的第一空腔13以及第二空腔17设置在背包体10内,该第一插槽14以及第二插槽均位于背包体10上,密封块16也设置连接于背包体10上,背带11与背包体10连接,背带11可以便于用户背背包。

另外,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包体10的侧端以及上端分别设有把手12,用于用户提取该背包,具体是在远离保温结构的两个端面设置把手12,两种携带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携带需求和场景。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上述的保温结构包括保温箱体以及制冷结构,保温箱体内设有第一保温腔21以及第二保温腔22,制冷结构包括制冷动力组件、第一蒸发器60、第二蒸发器61、第一风扇50以及第二风扇51,第一蒸发器60以及第一风扇50分别置于第一保温腔21内,第二蒸发器61以及第二风扇51分别置于第二保温腔22内,第一蒸发器60、第二蒸发器61、第一风扇50以及第二风扇51分别与制冷动力组件连接,制冷动力组件置于保温箱体内。

利用制冷结构对第一保温腔21和第二保温腔22进行制冷,借助第一保温腔21与第一空腔13连通、第二保温腔22与第二空腔17连通的结构,将保温腔内的温度与空腔内的温度进行传递和中和,实现对背包的空腔内的物体的保温。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与图6,保温箱体包括上箱体20以及下箱体30,制冷动力组件位于下箱体30内,上箱体20内设有第一保温腔21以及第二保温腔22。

该下箱体30的侧端连接有支架40,该支架40上放置上述的背包,以实现背包与保温结构连接时的放置和限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下箱体30的一侧端设有若干散热槽条31,以实现对置于下箱体30内的制冷动力组件进行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上述的制冷动力组件包括压缩机80、冷凝器70以及毛细管,压缩机80与冷凝器70连接,冷凝器70与毛细管连接,毛细管与第一蒸发器60连接,第一蒸发器60与第二蒸发器61连接,第二蒸发器61与压缩机80连接。

气态制冷剂穿过冷凝器70遇到毛细管,但毛细管的管道比较细,使得大量制冷剂拥挤在冷凝器70内。压缩机80驱动冷凝器70将制冷剂推向毛细管,而毛细管堵着不让制冷剂通过,因此滞留在冷凝器70中的制冷剂越来越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了,压力增大后,气态制冷剂开始液化,液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吸热,于是滞留在冷凝器70前半段即靠近压缩机80方向的制冷剂就是高温高压的液态;这些制冷剂在冷凝器70中慢慢降温,直至降低到室温,开始慢慢排队通过毛细管;第一蒸发器60以及第二蒸发器61的管道较粗,通过了毛细管的制冷剂压力突然降低,于是液态制冷剂开始沸腾并气化,此过程中伴随吸热,直至制冷剂完全通过第一蒸发器60以及第二蒸发器61后,也完全成了常温常压的气态;气态制冷剂重新通过压缩机80,继续新一轮的循环。借助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实现对保温腔内的温度的调节,实用且环保。

压缩机80启动电源时,第一蒸发器60以及第二蒸发器61开时制冷降温,此时第一风扇50以及第二风扇51启动,将冷风吹入保温箱体,保温箱体的第一保温腔21内的空气会通过第一通槽231以及第一插槽14传入背包的第一空腔13内,进而达到对背包的第一空腔13内的物体的冷却,背包的东西可以不需取出就可以冷却;当然,保温箱体的第二保温腔22内的空气会通过第二通槽241以及第二插槽传入背包的第二空腔17内,进而达到对背包的第二空腔17内的物体的冷却,背包的东西可以不需取出就可以冷却。通过控制第一保温腔21内的第一蒸发器60工作的速率以及第二保温腔22内的第二蒸发器61工作的速率,达到满足不同物品对温度的需求。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保温腔21和/或内设置一个挡板,该挡板将第一保温腔21和/或第二保温腔22分别分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其中,将第一蒸发器60以及第一风扇50放置在第二腔体内,和/或将第二蒸发器61以及第二风扇51放置在第二腔体内,且该挡板上设有多个通风槽,第一腔体放置物品,从而实现该保温结构的两用型,既可以对背包进行冷却保温,还可以对单独的物品进行冷却保温,提高整个系统的实用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上述的保温箱体上设有太阳能板101,下箱体30内设置控制组件、电源以及逆变器t1,太阳能板101与控制组件连接,电源以及逆变器t1分别与控制组件连接,压缩机80、第一风扇50以及第二风扇51分别与所述逆变器连接。利用太阳能板101提供能源,在室外使用时更加节约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上述的控制组件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102;太阳能供电单元102包括与太阳能板101连接的反向二极管d9、mos管d5、电感l2以及分压电阻r13。太阳能板10130p+wpekom+24v经过反向二极管d9、mos管d5、电感l2、分压电阻r13,达到太阳能充电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上述的控制组件包括供电保护单元103以及输出单元105;其中,电池104分别与供电保护单元103以及输出单元105连接,输出单元105与逆变器连接。

利用太阳能板101获取能量,转换为电能对电池104充电,电池104对压缩机80、第一蒸发器60、第一风扇50、第二蒸发器61以及第二风扇51供电,便于该保温系统可以在无法直接提供电源的地方使用,实用性强。

供电保护单元103在太阳能供电的过程,起到温度和过流保护,另外,在太阳猛烈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太阳能供电,实用性强。

另外,供电保护单元103包括控制芯片b1、mos管q01、q02以及分压电阻ro3、ro2、r12,通过控制芯片b1控制mos管q01、q02的导通或截断,电池104的电流经过分压电阻ro3、ro2、r12进行过放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b1的型号为sb8254。

如图9所示,b+接上控制芯片b1,经过分压电阻ro3和q02,一路经过分压电阻r03,到达控制芯片b1的14脚vc2,当电压高超过22~27.2v的范围,控制芯片b1的3脚给出一个高电位从而达到过放的保护,p+流有输出;b1-接上控制芯片b1,经过分压电阻ro2和q02,一路经过分压电阻ro2,到达控制芯片b1的14脚vc2,当电压高超过22~27.2v的范围,控制芯片b1的3脚给出一个高电位从而达到过放的保护,p+流有输出;b2-接上控制芯片b1,经过分压电阻ro1和q02,一路经过分压电阻r02,到达控制芯片b1的14脚vc2,当电压高超过22~27.2v的范围,控制芯片b1的3脚给出一个高电位从而达到过放的保护,p+流有输出;b3-接上控制芯片b1,经过分压电阻r12和q02,一路经过分压电阻r12,到达控制芯片b1的14脚vc4,当电压高超过22~27.2v的范围,控制芯片b1的3脚给出一个高电位从而达到过放的保护,p+流有输出;当b+电压正常时,经过mos管q02再到q01,然后输出电池104实际电压,带动负载。

p+接上整机主控板+bat,当p+电压超过27.2+/-0.5v时,p+经过mos管q02以及q01到控制芯片b1,从而没有电压到b+,不会给电池104充电;当p+电压正常时,经过mos管q02以及q01到b+给电池104充电。

另外,对于上述的供电保护单元103还包括蜂鸣器、三极管q4以及限流电阻r23,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三极管q4导通,蜂鸣器工作。当环境温度高于55℃时,ntc电阻变小,电压经过三极管q4工作,从而导致控制芯片b1不工作,起保护,电压没有输出,从而起到保护电池104的作用,如果没有在范围内,控制芯片b112脚会产生一个高电平,通过限流电阻r38到三极管q4导通,muvcc通过bz1bel蜂鸣器,再接地导通,蜂鸣器报警。避免温度过高,对压缩机80造成损坏。

电池104p+经过mos管q01、q02,再经过电阻r018到控制芯片b1第3脚,通过控制芯片b1第16脚输出经过电阻r03到高压开关电到逆变器+端脚,经过电阻r11到地,回到电池104p-,接到电池104的负极,电池104的正极经过开关s1再到保险丝,在经过二极管d1和d2,经过三极管q1和q2,产生半弦波经过电容c3到c4,经过二极管d3到三极管q3到电阻r8,此时dc产生一个半正弦波,另一路经过电容c5到二极管d4,到三极管q4,到电阻r11,到三极管q5,此时dc产生另一个半正弦波,为了增大带负载能力经过单边5个在大功率管(5个mos管q7x)和另一边(5个mos管q8x)在到变压器t1,产生220v交流,交流接到两路,进而控制第一风扇50和第二风扇51。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下箱体30内设有两个温度控制单元106,其中一个温度控制单元106分别与压缩机80、第二风扇51连接,另一个温度控制单元106与所述第一风扇50连接,另外,两个温度控制单元106分别与逆变器t1连接。

具体地,上述下箱体30上设有显示屏32,用于显示保温箱体内当前的温度。

具体地,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上述的温度控制单元106包括与逆变器t1连接的变压器t11、热敏电阻r5以及运算放大器c3,其中,压缩机80与第二风扇51分别通过继电器k1与变压器t11连接;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r5变小,运算放大器c3工作,以使得继电器k1断开,压缩机80与对应的第二风扇51停止工作。

当整个系统接上电源时,电源电流分为两路l路和n路,l路是通过继电器k1,n路通过开关sw1到压缩机80和第二风扇51,此时压缩机80和第二风扇51开始工作制冷。

且l路经过变压器t11后,经过桥式整流电路b11,经过稳压器q2进行电源稳压,经过滤波电容c2滤波,到热敏电阻r5,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r5变小,从而运算放大器c3开始工作,再经过mos管q1到继电器k1,以使得继电器k1断开,进而断开压缩机80和第二风扇51的供电线路,从而关闭压缩机80和第二风扇51,进而到达控制温度的目的。

当整个系统接上电源时,电源电流分为两路l路和n路,l路是通过继电器k1,n路通过开关sw1到第一风扇50,此时第一风扇50开始工作制冷。

且l路经过变压器t11后,经过桥式整流电路b11,经过稳压器q2进行电源稳压,经过滤波电容c2滤波,到热敏电阻r5,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r5变小,从而运算放大器c3开始工作,再经过mos管q1到继电器k1,以使得继电器k1断开,进而断开第一风扇50的供电线路,从而关闭第一风扇50,进而到达控制温度的目的。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的总个数为至少两个,第一插条23的个数与第一插槽14的个数一致,第二插条24的个数与第二插槽的个数一致,多个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可以实现空气的进出。

当保温箱体的第一插条23插设在背包的第一插槽14内,保温箱体的第二插条24插设在背包的第二插槽内,将背包放置在支架40上,接上电源,此时压缩机80启动,第一蒸发器60以及第二蒸发器61开始制冷,同时第一风扇50以及第二风扇51将冷气吹入保温箱体对应的第一保温腔21以及第二保温腔22内,也进一步将冷气吹入背包对应的第一空腔13以及第二空腔17内,此时背包内的需要制冷的物品开始降温,当背包内部温度达到设定好的温度时,而背包内第一空腔13的温度与第一保温腔21内的温度又保持一致,背包内第二空腔17的温度与第二保温腔22内的温度又保持一致,利用温度控制单元106驱动压缩机80停止工作,也驱动第一风扇50和/或第二风扇51停止工作,此时便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出背包,将背包上的密封块16插设到背包的第一插槽14以及第二插槽内,以使得背包内的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7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便可进行该背包的使用;当背包需要一直保温时,就将背包一直放置在支架40上,密封块16不插设在第一插槽14以及第二插槽内,保温箱体的第一插条23插设在背包的第一插槽14内,保温箱体的第二插条24插设在背包的第二插槽内;当需要使用背包时,则重复上述的取背包流程,操作方便。

在制冷的过程中,当第一空腔13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好的温度,也就是第一保温腔21内部温度达到设定好的温度时,此时第一保温腔21内的第一风扇50停止工作,

当第二空腔17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好的温度,也就是第二保温腔22内部温度达到设定好的温度时,此时第二保温腔22内的第二风扇51停止工作。

另外,当第一空腔13以及第二空腔17的内部温度同时达到设定好的温度时,此时第一风扇50以及第二风扇51停止工作,取出背包,将密封块16筛入背包的第一插槽14以及第二插槽内。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压缩机80可以分为直流压缩机80和/或交流压缩机80,以使得整个系统可家用和车用。

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随时将制冷好的物品连通背包随时取走和随时保温;适用于医院有需要长期保鲜和保温的物品的情况,且空间小,省电,温度可以调节;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立即取走;在野外可以放在车里保温,也可以立即取走;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减轻劳动强度。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箱体20的侧壁设有密封条,当背包与保温结构分离时,密封条插设在第一通槽231以及第二通槽241内,实现对第一通槽231以及第二通槽241的密封,当然,该密封条的外端设有吸盘密封边,该密封条插设在第一通槽231以及第二通槽241内时,该吸盘密封边吸合在第一插条23以及第二插条24的外端面上,以提高对第一通槽231以及第二通槽241的密封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第一插条23以及第二插条24的外周分别设有硅胶层,第一插条23的尺寸与第一插槽14的尺寸一致,第二插条24的尺寸与第二插槽的尺寸一致,硅胶层可以起到密封第一插条23与第一插槽14之间的缝隙、第二插条24与第二插槽之间的缝隙。

上述的太阳能制冷型急救背包双温保温系统,通过设置背包与保温结构的可分离结构,背包内设置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7,保温结构设置第一保温腔21以及第二保温腔22,当需要使用到背包内的物品时,只需要将背包的插槽与保温结构的插条分离,将背包上的密封条插设在第一插槽14以及第二插槽内,便可单独取走背包;当需要对背包内的物品进行保温时,则只需要将第一插条23插设在第一插槽14内,将第二插条24插设在第二插槽内,便可利用制冷结构对背包进行制冷,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7独立,第一保温腔21以及第二保温腔22独立,实现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将制冷东西随时取走和随时保温,适用于户外和室内,能兼容不同物品的温度要求,节约成本。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