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及其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0144发布日期:2020-01-17 18:29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首饰及其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首饰及其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钻石镶嵌时,中间的主钻通常是要靠镶爪卡紧固定,若在主钻周圈再镶上围钻,会导致主钻和围钻之间不能在视觉上形成一体,看起来则钻石不够大,钻石的光彩夺目效果没那么明显,也降低了用户对首饰的评价,不够吸引客户去购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首饰及其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包括镶嵌座、主钻、若干围钻、以及若干围石爪;

所述镶嵌座上设有主孔、以及在所述主孔的外圈交替分布的若干围孔和定位孔;

所述主钻包括钻体和钻座,所述钻座与所述主孔配合,所述钻体的外形大于所述主孔,且与所述主孔的外边缘相抵;

每一所述围孔内放置有一所述围钻,所述围钻压合在所述主钻的上侧边缘;

每一所述定位孔内安装有一所述围石爪,所述围钻、围石爪在所述主钻的周向外圈交替排列;

所述围石爪包括分别对两侧相邻的围钻定位支撑的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呈夹角,形成与所述主钻的周圈侧面相对的楔形定位角,且每一所述围钻两侧的两个所述围石爪对围钻夹持的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呈夹角,以向对应夹持的围钻提供向所述主钻抵靠的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围石爪的断面呈等腰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所在的边的长度相同,所述围石爪的定位角之外的另外两角靠近所述镶嵌座的外边缘。

优选地,每一所述围钻位于两相邻的围石爪的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形成的夹角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上分别设有供围钻卡入的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分别向相邻的围钻倾斜,以将两相邻围石爪之间的围钻夹持。

优选地,所述镶嵌座呈圆形平板状,所述主钻、围钻、围石爪位于所述镶嵌座的同一侧,所述镶嵌座安装所述主钻、围钻、围石爪的一侧为平面或拱起的曲面,所述围钻远离所述镶嵌座的顶面远离所述主钻的一边向靠近所述镶嵌座一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围钻、围石爪的数量均为九个,相对所述主钻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围石爪远离所述镶嵌座的顶面设有倾斜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呈夹角,在所述围石爪的顶面形成向上凸起的夹角,且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的交线与所述定位角相交。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为光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的交线靠近所述主钻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镶嵌座的方向倾斜。

一种首饰,包括所述的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首饰及其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围钻依靠两侧的围石爪定位,围钻再对中间的主钻压合定位,让围钻起到了对主钻定位的作用,从而让主钻取消了被镶爪固定的方式;进一步地,围石爪的楔形定位角,让围钻与主钻相邻一侧在视觉上充分的连通,从而让围钻、主钻融为一体,形成花型的钻石,视觉上更像一粒完整的大钻石,美观大方,更加绚丽多彩,光彩夺目,能吸引客户的眼球产生购买欲。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首饰的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首饰可以为戒指、吊坠、耳坠等,首饰包括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花型极光钻钻石镶钻结构包括镶嵌座1、主钻2、若干围钻3、以及若干围石爪4。

在一些实施例中,镶嵌座1上设有主孔、以及在主孔的外圈交替分布的若干围孔和定位孔。

主钻2包括钻体和钻座,钻座与主孔配合,钻体的外形大于主孔,且与主孔的外边缘相抵。主钻2在安装时可以让钻座与主孔紧配,也可仅依靠围钻3来将主钻2定位。

进一步地,每一围孔内放置有一围钻3,围钻3压合在主钻2的上侧边缘。每一定位孔内安装有一围石爪4,围钻3、围石爪4在主钻2的周向外圈交替排列。

围石爪4包括分别对两侧相邻的围钻3定位支撑的第一定位面41、第二定位面42,第一定位面41、第二定位面42呈夹角,形成与主钻2的周圈侧面相对的楔形定位角,且每一围钻3两侧的两个围石爪4对围钻3夹持的第一定位面41、第二定位面42呈夹角,以向对应夹持的围钻3提供向主钻2抵靠的支撑力。

围钻3依靠两侧的围石爪4定位,围钻3再对中间的主钻2压合定位,让围钻3起到了对主钻2定位的作用,从而让主钻2取消了被镶爪固定的方式;进一步地,围石爪4的楔形定位角,让围钻3与主钻2相邻一侧在视觉上充分的连通,没有其他的障碍,从而让围钻3、主钻2融为一体,形成花型的钻石,视觉上更像一粒完整的大钻石,美观大方,更加绚丽多彩,光彩夺目,能吸引客户的眼球产生购买欲。

在本实施例中,镶嵌座1呈圆形平板状,主钻2、围钻3、围石爪4位于镶嵌座1的同一侧,进一步地,围钻3远离镶嵌座1的顶面远离主钻2的一边向靠近镶嵌座1一侧倾斜,让主钻2和围钻3之间的外形曲线过渡的更加自然,整体上看起来更接近圆形钻的台面弧度,视觉上更像一粒完整的钻石。

通常,围钻3、围石爪4的数量均为九个,相对主钻2中心对称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镶嵌座1的外形也可呈方形平板状、多边形平板状或其他形状的板状结构,另外,镶嵌座1安装主钻2、围钻3、围石爪4的一侧可为平面,也可为拱起的曲面,更有立体感。

优选地,围石爪4远离镶嵌座1的顶面设有倾斜的第一斜面43、第二斜面44,第一斜面43、第二斜面44呈夹角,在围石爪4的顶面形成向上凸起的夹角,且第一斜面43、第二斜面44的交线与定位角相交。

第一斜面43、第二斜面44在围石爪4的顶面呈现出箭头凸面,在视觉上显得周向两相邻围钻3之间间隔变小,更加紧密。

优选地,第一斜面43、第二斜面44为光面,第一斜面43、第二斜面44的交线靠近主钻2的一端向远离镶嵌座1的方向倾斜,加上配合抛光工艺的提升,使得围石爪4更隐形;让围钻3和主钻2整体视觉更具一体性,放大效果呈现出比主钻2大很多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围石爪4的断面呈等腰三角形,且第一定位面41、第二定位面42所在的边的长度相同,围石爪4的定位角之外的另外两角靠近镶嵌座1的外边缘。这样围石爪4靠近主钻2的部分为尖角,远离主钻2的部分为大头,这样,就会显得围钻3和主钻2连接部分更大,也会显得围钻3、主钻2占的面积变大,在视觉上就会觉得是一个大的花型钻石。

每一围钻3位于两相邻的围石爪4的第一定位面41、第二定位面42形成的夹角内,让围钻3被两围石爪4夹持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面41、第二定位面42上分别设有供围钻3卡入的定位槽,进一步提升对围石爪4定位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定位面41、第二定位面42分别向相邻的围钻3倾斜,以让第一定位面41、第二定位面42和镶嵌座1形成一个三角区,将两相邻围石爪4之间的围钻3夹持,提升对围石爪4定位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