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9167发布日期:2020-03-10 08:2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统防水鞋若其鞋统的高度超过12cm,通常会在其鞋统处设置一侧开拉链,以便于使用者穿、脱鞋,然而,设置该侧开拉链虽可改善穿、脱鞋的方便性,但是,却会影响此种高统防水鞋的防水性,容易在该侧开拉链处产生漏水的情形,此外,设置该侧开拉链也会对穿着此种高统防水鞋的舒适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

于是,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包含高统内袜体、透湿防水套、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高统外袜体,及鞋底。

所述高统内袜体界定出顶端呈开放状的穿着空间,所述高统内袜体包括第一足部,及从所述第一足部朝上延伸出的第一袜统段。

所述透湿防水套呈高统袜状,并套设于所述高统内袜体的外表面,所述透湿防水套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足部的第二足部,及对应于所述第一袜统段并从所述第二足部朝上延伸出的第二袜统段。

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套设于所述第二足部的外表面,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包括至少一裁片,所述裁片包括与所述第二足部连接的里布层、表布层、编织于所述里布层与所述表布层之间的直立绒层,及固设于所述表布层的外表面的透湿防水层,所述直立绒层具有数条互相间隔的绒纱。

所述高统外袜体套设于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袜统段的外表面,所述高统外袜体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二足部的第三足部,及对应于所述第二袜统段并从所述第三足部朝上延伸出的第三袜统段。

所述鞋底与所述第三足部固接。

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还包含第一接着层、第二接着层,及第三接着层,所述第一接着层固接于所述高统内袜体的外表面与所述透湿防水套的内表面之间,所述第二接着层固接于所述透湿防水套的第二足部的外表面与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内表面之间,所述第三接着层固接于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外表面与所述高统外袜体的第三足部的内表面之间,以及所述透湿防水套的第二袜统段的外表面与所述高统外袜体的第三袜统段的内表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所述高统内袜体的第一袜统段具有第一反折顶端部,所述透湿防水套的第二袜统段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反折顶端部的第二反折顶端部,所述高统外袜体的第三袜统段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二反折顶端部的第三反折顶端部,所述第一、二、三反折顶端部互相叠接,并朝内反折至所述高统内袜体的穿着空间内,所述第一、二、三反折顶端部车缝固定于所述第一袜统段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还包括防水单元,所述裁片具有主面部,及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面部的两侧并与所述主面部一体连接的侧翼部,所述主面部具有前弧形凸缘,及后开口凹缘,每一侧翼部具有侧对接缘、连接于所述侧对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的其中一端之间的前弧形衔接缘,及连接于所述侧对接缘与所述后开口凹缘的其中一端之间的后对接缘,所述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对接并连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互相对接并连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的后对接缘互相对接并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水单元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主面部的前弧形凸缘、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与所述侧翼部的后对接缘。

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所述防水单元具有第一防水条,及两个第二防水条,其中一第二防水条沿着其中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主面部的前弧形凸缘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其中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主面部的前弧形凸缘,另一第二防水条沿着另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主面部的前弧形凸缘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另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主面部的前弧形凸缘,所述第一防水条沿着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与所述侧翼部的后对接缘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与所述侧翼部的后对接缘,并与所述第二防水条相交错。

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还包含束紧单元,所述束紧单元包括两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高统外袜体的第三足部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鞋底连接的束紧饰片,及至少一连接于所述束紧饰片之间的束紧带,每一束紧饰片具有与所述鞋底连接的底端部,及与所述束紧带连接的顶端部。

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所述束紧带是一种鞋带,每一束紧饰片的顶端部形成有数个间隔设置的鞋带穿孔,所述束紧带能拆卸地穿设于所述束紧饰片的鞋带穿孔。

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所述高统外袜体从所述第三袜统段顶端到所述第三足部底端具有不小于15cm的外袜高度。

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还包含黏合层,所述黏合层固接于所述鞋底的顶部与所述高统外袜体的第三足部的底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所述高统内袜体的第一袜统段与所述高统外袜体的第三袜统段的伸缩性,可便于使用者穿、脱鞋,并提升穿着时的舒适性,而且,利用所述透湿防水套配合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设计,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直立绒层的间隙可产生吸湿的作用,以让湿气透过所述高统内袜体与所述透湿防水套后,快速地向外排出至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内部,然后,再透过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透湿防水层向外排除,产生良好的透湿效果,同时,利用所述透湿防水套配合所述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透湿防水层的设计,可产生两道防水作用,防水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一不完整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5是图3的另一不完整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6是该实施例的一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一裁片的立体图;

图7是该裁片弯折成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雏型的一立体示意图;

图8是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裁片利用车缝而形成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

图9是一类似于图8的视图,说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的一防水单元覆盖于该裁片的车缝之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2、3,为本实用新型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100的一实施例,该透湿防水鞋100包含一高统内袜体10、一透湿防水套20、一第一接着层30(见图4)、一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一第二接着层50(见图4)、一高统外袜体60、一第三接着层70(见图4)、一束紧单元80、一鞋底90、一黏合层91(见图4)。

如图2、3、4所示,该高统内袜体10包括一第一足部11,及一从该第一足部11朝上延伸出的第一袜统段12,该高统内袜体10界定出一顶端呈开放状的穿着空间13,该第一袜统段12具有一第一反折顶端部121,在本实施例中,该高统内袜体10是一种编织袜,但是不以此为限。

该透湿防水套20呈高统袜状,并套设于该高统内袜体10的外表面,该透湿防水套20包括一对应于该第一足部11的第二足部21,及一对应于该第一袜统段12并从该第二足部21朝上延伸出的第二袜统段22,该第二袜统段22具有一对应于该第一反折顶端部121的第二反折顶端部221,在本实施例中,该透湿防水套20的材质是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pu),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但是不以此为限。

该第一接着层30固接于该高统内袜体10的外表面与该透湿防水套20的内表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接着层30的材质是热熔胶,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且,该第一接着层30是利用喷涂的方式全面涂布于该高统内袜体10的外表面与该透湿防水套20的内表面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该第一接着层30也可利用喷涂的方式局部涂布于该高统内袜体10的外表面与该透湿防水套20的内表面之间,或是,以点胶的方式涂布于该高统内袜体10的外表面与该透湿防水套20的内表面之间。

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套设于该第二足部21的外表面,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包括一裁片41,及一防水单元42。

该裁片41包括一与该第二足部21连接的里布层411、一表布层412、一编织于该里布层411与该表布层412之间的直立绒层413,及一固设于该表布层412的外表面的透湿防水层414,该直立绒层413具有数条互相间隔的绒纱415。

在本实施例中,该透湿防水层414的材质是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pu),但是不以此为限。该透湿防水层414的材质也可为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tpu)、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thylene,ptf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热可塑聚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esterelastomer,tpee),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而且,该透湿防水层414在日规jisl1092b的防水度标准测试方法下,所测得的防水度是不小于3000mmh2o的静水压,该透湿防水层414在日规jisl1099b1的透湿度标准测试方法下,所测得的透湿度是不小于3000g/m2/24hr,该透湿防水层414具有防水与透湿的作用。

如图6、7所示,该裁片41具有一主面部43,及两个对称地设置于该主面部43的两侧并与该主面部43一体连接的侧翼部44。

该主面部43具有一前弧形凸缘431,及一后开口凹缘432。

每一侧翼部44具有一侧对接缘441、一连接于该侧对接缘441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的其中一端之间的前弧形衔接缘442,及一连接于该侧对接缘441与该主面部43的后开口凹缘432的其中一端之间的后对接缘443。

如图7、8、9所示,所述侧翼部44的前弧形衔接缘442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对接并车缝连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44的侧对接缘441互相对接并车缝连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44的后对接缘443互相对接并车缝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侧翼部44的前弧形衔接缘442的长度实质上等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所述侧翼部44的前弧形衔接缘442也可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44的侧对接缘441也可以互相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44的后对接缘443也可以互相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

该防水单元42固接于该裁片41的透湿防水层414(见图4)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侧翼部44的前弧形衔接缘442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所述侧翼部44的侧对接缘441与所述侧翼部44的后对接缘443。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水单元42具有一第一防水条421,及两个第二防水条422。

其中一第二防水条422沿着其中一侧翼部44的前弧形衔接缘442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固接于该裁片41的透湿防水层414(见图4)的外表面,以覆盖该其中一侧翼部44的前弧形衔接缘442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另一第二防水条422沿着另一侧翼部44的前弧形衔接缘442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固接于该裁片41的透湿防水层414(见图4)的外表面,以覆盖该另一侧翼部44的前弧形衔接缘442与该主面部43的前弧形凸缘431。

该第一防水条421沿着所述侧翼部44的侧对接缘441与所述侧翼部44的后对接缘443固接于该裁片41的透湿防水层414(见图4)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侧翼部44的侧对接缘441与所述侧翼部44的后对接缘443,并与所述第二防水条422相交错。

如图2、3、4所示,该第二接着层50固接于该透湿防水套20的第二足部21的外表面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内表面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接着层50的材质是热熔胶,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且,该第二接着层50是利用喷涂的方式全面涂布于该第二足部21的外表面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内表面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该第二接着层50也可利用喷涂的方式局部涂布于该第二足部21的外表面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内表面之间,或是,以点胶的方式涂布于该第二足部21的外表面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内表面之间。

该高统外袜体60套设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外表面与该透湿防水套20的第二袜统段22的外表面,该高统外袜体60包括一对应于该第二足部21的第三足部61,及一对应于该第二袜统段22并从该第三足部61朝上延伸出的第三袜统段62,该第三袜统段62具有一对应于该第二反折顶端部221的第三反折顶端部621。

在本实施例中,该高统外袜体60从该第三袜统段62顶端到该第三足部61底端具有一不小于15cm的外袜高度h,该高统外袜体60是一种编织袜,但是不以此为限。

如图3、5所示,该高统内袜体10的第一袜统段12的第一反折顶端部121、该透湿防水套20的第二袜统段22的第二反折顶端部221与该高统外袜体60的第三袜统段62的第三反折顶端部621互相叠接,并朝内反折至该高统内袜体10的穿着空间13内,该第一、二、三反折顶端部121、221、621并车缝固定于该第一袜统段12的内表面。

如图2、3、4所示,该第三接着层70固接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外表面与该高统外袜体60的第三足部61的内表面之间,以及该透湿防水套20的第二袜统段22的外表面与该高统外袜体60的第三袜统段62的内表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接着层70的材质是热熔胶,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且,该第三接着层70是利用喷涂的方式全面涂布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外表面与该第三足部61的内表面之间,以及该第二袜统段22的外表面与该第三袜统段62的内表面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该第三接着层70也可利用喷涂的方式局部涂布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外表面与该第三足部61的内表面之间,以及该第二袜统段22的外表面与该第三袜统段62的内表面之间,或是,以点胶的方式涂布于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外表面与该第三足部61的内表面之间,以及该第二袜统段22的外表面与该第三袜统段62的内表面之间。

如图1、2所示,该束紧单元80包括两块对称地设置于该高统外袜体60的第三足部61的左、右两侧并与该鞋底90连接的束紧饰片81,及一连接于所述束紧饰片81之间的束紧带82。每一束紧饰片81具有一与该鞋底90连接的底端部811,及一与该束紧带82连接的顶端部812,在本实施例中,该顶端部812形成有数个间隔设置的鞋带穿孔813,该束紧带82是一种鞋带,该束紧带82能拆卸地穿设于所述束紧饰片81的鞋带穿孔813。

如图3、4所示,该鞋底90与该高统外袜体60的第三足部61的底部固接,在本实施例中,该黏合层91固接于该鞋底90的顶部与该第三足部61的底部之间,该黏合层91的材质是接着剂,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

如图6、7、8、9所示,将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制法简述如下,但是,不以此为限:

一、利用接着剂将一透湿防水膜(图未示)贴合于一个三层结构的布料(图未示)的外表面上。

二、将该布料裁切,以取得该裁片41。

三、利用针车将该裁片41车缝成立体的形状,或者,利用超音波熔接的方式使该裁片41变成立体的形状。

四、在车缝线处分别贴上该第一防水条421与所述第二防水条422。

如此,即可完成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制造。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高统内袜体10的第一袜统段12与高统外袜体60的第三袜统段62具有伸缩性,可便于使用者穿、脱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需设置现有的侧开拉链,可有效提升穿着时的舒适性。

二、当使用者穿着本实用新型时,本实用新型利用该透湿防水套20配合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设计,使用者的足部可先通过该透湿防水套20向外排出湿气,在此过程中,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直立绒层413的间隙可产生吸湿的作用,以辅助湿气透过该高统内袜体10与该透湿防水套20后,快速地向外排出至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里布层411与表布层412之间,然后,再透过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透湿防水层414向外排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透湿效果良好。

三、本实用新型利用该透湿防水套20配合该低统鞋状透湿防水内套40的透湿防水层414的设计,可产生两道防水作用,以有效地防止外界的水分渗入鞋子内部,而对使用者的整个足部产生良好的防水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免拉链高统透湿防水鞋,不但可便于使用者穿着,而且,透湿效果佳并可产生两道防水作用,可让使用者在穿着时相当舒适,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