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身体乳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0340发布日期:2020-05-20 01:0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身体乳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身体乳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的对于液体物质的包装上,常常会应用到包装盒,然而现有的包装盒由于构造的原因导致在取出盒内的液体物质时不太稳定,导致在取出盒内液体物质时需要操作多次才能实现,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身体乳包装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盒取出其内的物质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开口上设置有封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上设置有挤出装置,所述挤出装置用于取出所述盒体内的液体,

所述挤出装置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导流管,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封口盖的内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接,所述第一腔体内滑动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腔体接触,且其一端连接有第一直管,所述第一直管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封口盖与挤压头连接,且其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腔体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导流管一端的内腔为锥形,且其内设置有第一球体,所述第一球体向靠近所述导流管的一侧移动后,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之间封闭,所述第一球体向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侧移动后,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之间连通,所述第三腔体靠近所述导流管一端的空腔为锥形,且其内设置有第二球体,所述第二球体向靠近所述导流管的一侧移动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之间封闭,所述第二球体向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侧移动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之间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腔体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一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球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球体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腔体内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球体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的自由端靠近所述盒体的底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管靠近所述盒体底部一端的内壁为锥形,且其内设置有第三球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头包括圆块,所述圆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直管的自由端设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圆块的一侧连接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与所述凹槽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口管自由端呈锥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在通过抬起或者按压挤压头时,第一直管就会带动第三腔体在第一腔体的内腔中上下滑动,因为第三腔体的外壁与第一腔体的内壁之间是密封的,所以在第三腔体在向下滑动时,第一腔体内位于第三空腔与第二腔体之间的压强增大,所以第二球体就会向上运动,从而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球体堵住第二腔体与导流管的连通处,这样的话,第一腔体内的物质就会依次通过第三腔体、第一直管和挤压头排出,当第三腔体在向上滑动时,第一腔体内位于第三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压强就会降低,这时,由于外部的压强较大,所以就会挤压第二球体与第三腔体的内壁紧密贴合,堵住其与第一腔体的连通处,导流管内的压强大于第二腔体内的压强,所以就会挤压第一球体脱离第二腔体的内表面,所以第二腔体与导流管连通,因此导流管内的液体物质就会通过第二腔体进入第一腔体,由此第三腔体往复滑动,从而使得盒体内的液体物质排出盒体外,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内都采用锥面与球体表面来密封和连通,因为相对更加贴合,所以在密封和连通状态时,都能及时的达到相应的要求,所以在排出盒体内的液体物质时也更加稳定可靠,提升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弹簧对第三腔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所以在向下滑动第三腔体后,不用人力就可以起到将第三腔体恢复原位的作用,所以只需要向下按压挤压头即可,不用再提供恢复挤压头位置的力,操作更加容易,支撑板起到支撑第二弹簧的作用,然后第二弹簧对第一球体有一个弹力的作用,防止出现第一球体不能与第二腔体的内壁接触的情况,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第三弹簧对第二球体起到一定的弹力作用,保证了第二球体与第三腔体的内壁接触,防止在第二球体脱离第三腔体的内壁后不能再接触的缺陷,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导流管的自由端靠近盒体的底部,可以在盒体内物质的液面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可以起到吸出的作用,可以尽可能的吸出更多的液体物质,降低残留。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球体大于导流管端部锥形内壁的最小直径,小于导流管的最大直径,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第三球体会堵住导流管的开口,当导流管内压强降低,盒体内的液体物质就会挤压第三球体脱离锥形内壁的表面从而液体物质流入导流管中,导流管内与盒体内的压力平衡之后,第三球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下降与导流管端部的锥形内壁接触从而堵住开口,因此只可以从盒体向导流管内输送液体物质,而液体物质不可以从导流管中流入盒体中,起到了防止倒流的作用,并且可以尽可能的吸取盒体内的液体物质,降低残留,圆块可以方便按压,出口管方便取出液体物质,出口管自由端呈锥形,即出口管自由端的开口小直径于其他部分,可以降低液体物料在出口管自由端的残留,支撑板上的通孔方便液体物料从第二腔体内进入第一腔体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a1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c-c1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封口盖,3-挤出装置,31-第一腔体,32-第二腔体,33-导流管,34-第三腔体,35-第一直管,36-挤压头,361-圆块,362-凹槽,363-出口管,37-第一球体,38-第二球体,41-第一弹簧,42-支撑板,43-第二弹簧,44-第三弹簧,45-第三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身体乳包装盒,包括:

盒体1,盒体1的开口上设置有封口盖2,其特征在于,封口盖2上设置有挤出装置3,挤出装置3用于取出盒体1内的液体,

挤出装置3包括由上及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31、第二腔体32和导流管33,第一腔体31的一端设置在封口盖2的内侧,另一端与第二腔体32连接,第一腔体31内滑动设置有第三腔体34,第三腔体34的侧壁与第一腔体31接触,且其一端连接有第一直管35,第一直管35的自由端穿过封口盖2与挤压头36连接,且其与第三腔体34的内部连通,第三腔体34靠近第二腔体32的一端与第一腔体31的内部连通,第二腔体32靠近导流管33一端的内腔为锥形,且其内设置有第一球体37,第一球体37向靠近导流管33的一侧移动后,导流管33与第二腔体32的内部之间封闭,第一球体37向远离导流管33的一侧移动后,导流管33与第二腔体32的内部之间连通,第三腔体34靠近导流管33一端的空腔为锥形,且其内设置有第二球体38,第二球体38向靠近导流管33的一侧移动后,第三腔体34的内部与第一腔体31的内部之间封闭,第二球体38向远离导流管33的一侧移动后,第三腔体34的内部与第一腔体31的内部之间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通过抬起或者按压挤压头36时,第一直管35就会带动第三腔体34在第一腔体31的内腔中上下滑动,因为第三腔体34的外壁与第一腔体31的内壁之间是密封的,所以在第三腔体34在向下滑动时,第一腔体31内位于第三空腔34与第二腔体32之间的压强增大,所以第二球体38就会向上运动,从而连通第一腔体31和第三腔体34,第一球体37堵住第二腔体32与导流管33的连通处,这样的话,第一腔体31内的物质就会依次通过第三腔体34、第一直管35和挤压头36排出,当第三腔体34在向上滑动时,第一腔体31内位于第三腔体34与第二腔体32之间的压强就会降低,这时,由于外部的压强较大,所以就会挤压第二球体38与第三腔体34的内壁紧密贴合,堵住其与第一腔体31的连通处,导流管33内的压强大于第二腔体32内的压强,所以就会挤压第一球体37脱离第二腔体32的内表面,所以第二腔体32与导流管33连通,因此导流管33内的液体物质就会通过第二腔体32进入第一腔体31,由此第三腔体34往复滑动,从而使得盒体1内的液体物质排出盒体1外,第二腔体32和第三腔体34内都采用锥面与球体表面来密封和连通,因为相对更加贴合,所以在密封和连通状态时,都能及时的达到相应的要求,所以在排出盒体1内的液体物质时也更加稳定可靠,提升使用体验。

进一步,第一腔体3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41,第一弹簧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腔体34的自由端和第一腔体31内的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41对第三腔体34起到支撑的作用,所以在向下滑动第三腔体34后,不用人力就可以起到将第三腔体34恢复原位的作用,所以只需要向下按压挤压头36即可,不用再提供恢复挤压头36位置的力,操作更加容易。

进一步,第二腔体32内设置有支撑板42,支撑板42与第一球体37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43,第二弹簧43的一端与支撑板4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球体37接触。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2起到支撑第二弹簧43的作用,然后第二弹簧43对第一球体37有一个弹力的作用,防止出现第一球体37不能与第二腔体32的内壁接触的情况,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三腔体34内设置有第三弹簧44,第三弹簧44的一端与第三腔体34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球体38接触。

本实施例中,第三弹簧44对第二球体38起到一定的弹力作用,保证了第二球体38与第三腔体34的内壁接触,防止在第二球体38脱离第三腔体34的内壁后不能再接触的缺陷,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导流管33的自由端靠近盒体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导流管33的自由端靠近盒体1的底部,可以在盒体1内物质的液面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可以起到吸出的作用,可以尽可能的吸出更多的液体物质,降低残留。

进一步,导流管33靠近盒体1底部一端的内壁为锥形,且其内设置有第三球体45。

本实施例中,第三球体45大于导流管33端部锥形内壁的最小直径,小于导流管33的最大直径,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第三球体45会堵住导流管33的开口,当导流管33内压强降低,盒体1内的液体物质就会挤压第三球体45脱离锥形内壁的表面从而液体物质流入导流管33中,导流管33内与盒体1内的压力平衡之后,第三球体45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下降与导流管33端部的锥形内壁接触从而堵住开口,因此只可以从盒体1向导流管33内输送液体物质,而液体物质不可以从导流管33中流入盒体1中,起到了防止倒流的作用,并且可以尽可能的吸取盒体1内的液体物质,降低残留。

进一步,挤压头36包括圆块361,圆块361上设置有凹槽362,第一直管35的自由端设置在凹槽362中,圆块361的一侧连接有出口管363,出口管363与凹槽362连通。

本实施例中,圆块361可以方便按压,出口管363方便取出液体物质。

进一步,出口管363自由端呈锥形。

本实施例中,出口管363自由端呈锥形,即出口管363自由端的开口小直径于其他部分,可以降低液体物料在出口管363自由端的残留。

进一步,支撑板42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2上的通孔方便液体物料从第二腔体32内进入第一腔体31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