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2118发布日期:2020-04-24 21:0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生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学生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款风靡的穿戴式设备,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运动的实时数据。在如今家长对学生的健康情况愈加关心的情况下,智能手环已经逐步出现在学生穿戴设备中。但是,目前手环类产品大都是简单的卡扣机构进行连接,因为个人佩戴手环是单人操作,导致手环的环带与手环存在较大的缝隙,佩戴不是很方便,想要稳定佩戴,需要外人的帮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生智能手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学生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环主体,智能手环主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所述第一环带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口,所述第二环带的宽度与滑槽口的宽度相互对应,第二环带内侧表面均匀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均固定安装有硬塑框板,硬塑框板表面开设有插槽口,插槽口一内侧壁开设有内凹槽口,所述第一环带内部开设有钢丝通道,钢丝通道内设置有钢丝,所述滑槽口贯通于钢丝通道,所述钢丝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机构,所述第一环带通过卡扣机构与第二环带其中一组硬塑框板连接,所述智能手环主体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智能手环主体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智能手环主体一侧表面在微型电机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钢丝另一端贯穿通孔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智能手环主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微型电机的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卡扣机构为拉块,拉块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体机构的凸出块,凸出块尺寸与内凹槽口尺寸相互对应。

优选地,所述拉块下表面固定设有一体结构的顶块,所述第一环带外侧表面在拉块位置开设有限位槽口,所述顶块活动插设在限位槽口内。

优选地,所述智能手环主体一侧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头,充电接头与蓄电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手环能够自动锁紧环带,手环佩戴在手上,将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扣合,此时拉块通过凸出块与插插槽口的内凹槽口卡合,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收缴钢丝,此时钢丝能够拉动拉块,从而拉紧第二环带,从而能够将手环稳定的佩戴在使用者身上,无需外人帮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学生智能手环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学生智能手环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剖视图。

图中:1智能手环主体、2第一环带、3第二环带、4钢丝通道、5钢丝、6滑槽口、7拉块、8顶块、9凸出块、10硬塑框板、11插槽口、12内凹槽口、13限位槽口、14微型电机、15通孔、1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生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环主体1,智能手环主体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带2和第二环带3,所述第一环带2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口6,所述第二环带3的宽度与滑槽口6的宽度相互对应,第二环带3内侧表面均匀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均固定安装有硬塑框板10,硬塑框板10表面开设有插槽口11,插槽口11一内侧壁开设有内凹槽口12,所述第一环带2内部开设有钢丝通道4,钢丝通道4内设置有钢丝5,所述滑槽口6贯通于钢丝通道4,所述钢丝5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机构,所述第一环带2通过卡扣机构与第二环带3其中一组硬塑框板10连接,所述智能手环主体1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6,智能手环主体1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14,智能手环主体1一侧表面在微型电机14位置开设有通孔15,所述钢丝5另一端贯穿通孔15与微型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智能手环主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微型电机14的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机构为拉块7,拉块7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体机构的凸出块9,凸出块9尺寸与内凹槽口12尺寸相互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块7下表面固定设有一体结构的顶块8,所述第一环带2外侧表面在拉块7位置开设有限位槽口13,所述顶块8活动插设在限位槽口13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环主体1一侧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头,充电接头与蓄电池16连接,充电接头用于为蓄电池16充电。

工作原理:手环佩戴在手上,将第一环带2和第二环带3扣合,此时拉块7通过凸出块9与插插槽口11的内凹槽口12卡合,启动微型电机14,微型电机14收缴钢丝5,此时钢丝5能够拉动拉块7,从而拉紧第二环带3,从而能够将手环稳定的佩戴在使用者身上。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学生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环主体,智能手环主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带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口,所述第二环带的宽度与滑槽口的宽度相互对应,第二环带内侧表面均匀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均固定安装有硬塑框板,硬塑框板表面开设有插槽口,插槽口一内侧壁开设有内凹槽口,所述第一环带内部开设有钢丝通道,钢丝通道内设置有钢丝,所述滑槽口贯通于钢丝通道,所述钢丝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机构,所述第一环带通过卡扣机构与第二环带其中一组硬塑框板连接,所述智能手环主体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智能手环主体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智能手环主体一侧表面在微型电机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钢丝另一端贯穿通孔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智能手环主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微型电机的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为拉块,拉块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体机构的凸出块,凸出块尺寸与内凹槽口尺寸相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生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块下表面固定设有一体结构的顶块,所述第一环带外侧表面在拉块位置开设有限位槽口,所述顶块活动插设在限位槽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主体一侧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头,充电接头与蓄电池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学生智能手环,包括智能手环主体,智能手环主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所述第一环带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口,安装口内均固定安装有硬塑框板,硬塑框板表面开设有插槽口,插槽口一内侧壁开设有内凹槽口,所述第一环带内部开设有钢丝通道,钢丝通道内设置有钢丝,所述滑槽口贯通于钢丝通道,所述钢丝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机构。本实用新型手环能够自动锁紧环带,手环佩戴在手上,将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扣合,此时拉块通过凸出块与插插槽口的内凹槽口卡合,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收缴钢丝,此时钢丝能够拉动拉块,从而拉紧第二环带,从而能够将手环稳定的佩戴在使用者身上,无需外人帮忙。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韩晓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皖新研学教育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