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石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9253发布日期:2020-05-20 00:57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石托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戒支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钻石托盘结构。



背景技术:

重量大或体积大的钻石价格较高,相应做成的钻石戒指也更加好看夺目,但是重量大或体积大的钻石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往往其价格无法接受,因此研发一款托盘结构能够让小钻看起来更加显眼,能够符合多数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显钻小钻,其托盘结构及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钻石托盘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石托盘结构,包括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的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托盘主体的边缘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所述托盘主体的上表面跟下表面均设有斜度,所述托盘主体的上表面由多个镶面主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而成,所述托盘主体的底部为平台结构;

其中,所述通孔用于放置钻石,所述定位槽用于定位固定钻石的固定爪,所述镶面主体用于将钻石固定于通孔处显钻。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镶面主体包括第一镶口以及第二镶口,所述第二镶口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镶口的两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镶口包括第一单体以及第二单体,所述第一单体与第二单体相对设置且第二单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单体的下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单体包括第一镶面、第二镶面以及位于第一镶面和第二镶面之间的第一分界线构成,所述第一分界线位于第一单体的顶部,第一分界线由第一单体的外侧向第一单体的内侧倾斜;所述第二单体包括第三镶面、第四镶面以及位于第三镶面和第四镶面之间的第二分界线构成,所述第二单体还包括第五镶面、第六镶面以及位于第五镶面和第六镶面之间的第三分界线构成,所述第二分界线和第三分界线均位于所述第二单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分界线由第三镶面的内侧向第三镶面的外侧倾斜,所述第三分界线由第五镶面的外侧向第五镶面的内侧倾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镶口包括第三单体以及第四单体,所述第三单体与第四单体相对设置且第四单体设置于所述第三单体的下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单体包括第七镶面、第八镶面以及位于第七镶面和第八镶面之间的第四分界线构成,所述第三单体还包括第九镶面、第十镶面以及位于第九镶面和第十镶面之间的第五分界线构成,所述第四分界线和第五分界线均位于所述第三单体的顶部,所述第四分界线由第七镶面的内侧向第七镶面的外侧倾斜,所述第五分界线由第九镶面的外侧向第九镶面的内侧倾斜;所述第四单体包括第十一镶面、第十二镶面以及位于第十一镶面和第十二镶面之间的第六分界线构成,第六分界线位于第四单体的顶部,第六分界线由第四单体的内侧向第四单体的外侧倾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托盘主体的上表面斜度为145度到160度之间,所述托盘主体的下表面斜度为25度到35度之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3mm且与钻石托盘结构的占比为26%。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槽为四个,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为0.8-0.9mm,顶部宽度为0.8-0.9mm,底部宽度为0.35-0.5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槽的厚度为0.3-1.1mm且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到所述通孔中心的距离为0.6mm。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钻石托盘结构通过托盘主体的中心设有的通孔用于放置钻石,托盘主体的边缘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用于定位固定钻石的固定爪,托盘主体的上表面由多个镶面主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而成,镶面主体用于将钻石固定于通孔处显钻,镶面主体将钻石固定于通孔的中心,镶面主体产生向通孔中心的位移,将位于通孔中心的钻石卡紧,同时每个镶面主体反射的光线与钻石反射的光线一致,使得钻石与每个镶面主体看起来是一个整体,整个钻石看起来体积更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钻石托盘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钻石托盘结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钻石托盘结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钻石托盘结构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托盘主体20通孔

30定位槽40平台结构

50第一镶口60第二镶口

51第一镶面52第二镶面

53第一分界线54第三镶面

55第四镶面56第二分界线

57第五镶面58第六镶面

59第三分界线61第七镶面

62第八镶面63第四分界线

64第九镶面65第十镶面

66第五分界线67第十一镶面

68第十二镶面69第六分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代表含义为“或”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钻石托盘结构,包括托盘主体10,托盘主体10的中心设有一通孔20,托盘主体10的边缘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30,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跟下表面均设有斜度,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由多个镶面主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而成,托盘主体10的底部为平台结构40;

其中,通孔20用于放置钻石,定位槽30用于定位固定钻石的固定爪,镶面主体用于将钻石固定于通孔20处显钻。整个钻石与钻石托盘结构凸显出完整性,使钻石更加显钻,且整个托盘主体10位于钻石的外部将钻石包裹,每个镶面主体反射的光线与钻石反射的光线一致,使得钻石与每个镶面主体看起来是一个整体,整个钻石看起来体积更大。托盘主体10的底部采用平台结构40方便放置。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镶面主体包括第一镶口50以及第二镶口60,第二镶口60对称设置于第一镶口50的两侧。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由多个镶面主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而成,这样设计镶面更多,反射效果更佳。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镶口50包括第一单体以及第二单体,第一单体与第二单体相对设置且第二单体设置于第一单体的下方。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单体包括第一镶面51、第二镶面52以及位于第一镶面51和第二镶面52之间的第一分界线53构成,第一分界线53位于第一单体的顶部,第一分界线53由第一单体的外侧向第一单体的内侧倾斜;第二单体包括第三镶面54、第四镶面55以及位于第三镶面54和第四镶面55之间的第二分界线56构成,第二单体还包括第五镶面57、第六镶面58以及位于第五镶面57和第六镶面58之间的第三分界线59构成,第二分界线56和第三分界线59均位于第二单体的顶部,第二分界线56由第三镶面54的内侧向第三镶面54的外侧倾斜,第三分界线59由第五镶面57的外侧向第五镶面57的内侧倾斜。第一镶面51和第二镶面52由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向第一分界线53延伸,第三镶面54和第四镶面55由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向第二分界线56延伸,第五镶面57和第六镶面58由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向第三分界线59延伸。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镶口60包括第三单体以及第四单体,第三单体与第四单体相对设置且第四单体设置于第三单体的下方。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三单体包括第七镶面61、第八镶面62以及位于第七镶面61和第八镶面62之间的第四分界线63构成,第三单体还包括第九镶面64、第十镶面65以及位于第九镶面64和第十镶面65之间的第五分界线66构成,第四分界线63和第五分界线66均位于第三单体的顶部,第四分界线63由第七镶面61的内侧向第七镶面61的外侧倾斜,第五分界线66由第九镶面64的外侧向第九镶面64的内侧倾斜;第四单体包括第十一镶面67、第十二镶面68以及位于第十一镶面67和第十二镶面68之间的第六分界线69构成,第六分界线69位于第四单体的顶部,第六分界线69由第四单体的内侧向第四单体的外侧倾斜。第七镶面61和第八镶面62由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向第四分界线63延伸,第九镶面64和第十镶面65由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向第五分界线66延伸,第十一镶面67和第十二镶面68由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向第六分界线69延伸。每个镶面反射的光线与钻石反射的光线一致,使得钻石与每个镶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整个钻石看起来体积更大。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托盘主体10的上表面斜度为145度到160度之间,托盘主体10的下表面斜度为25度到35度之间。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通孔20的直径为1.3mm且与钻石托盘结构的占比为26%。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定位槽30为四个,定位槽30的深度为0.8-0.9mm,顶部宽度为0.8-0.9mm,底部宽度为0.35-0.5mm。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定位槽30的厚度为0.3-1.1mm且定位槽30的底部到通孔20中心的距离为0.6mm。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镶面51至第十二镶面68均由车削形成,第一镶口50和第二镶口60将钻石固定于通孔20的中心,第一镶口50和第二镶口60产生向通孔20中心的位移,将位于通孔20中心的钻石卡紧,同时每个镶面反射的光线与钻石反射的光线一致,使得钻石与每个镶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整个钻石看起来体积更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钻石托盘结构通过托盘主体的中心设有的通孔用于放置钻石,托盘主体的边缘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槽用于定位固定钻石的固定爪,托盘主体的上表面由多个镶面主体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而成,镶面主体用于将钻石固定于通孔处显钻,镶面主体将钻石固定于通孔的中心,镶面主体产生向通孔中心的位移,将位于通孔中心的钻石卡紧,同时每个镶面主体反射的光线与钻石反射的光线一致,使得钻石与每个镶面主体看起来是一个整体,整个钻石看起来体积更大。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