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薄的组合式假发基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4327发布日期:2020-04-17 17:22阅读:1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薄的组合式假发基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薄的组合式假发基片。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脱发、掉发及化疗人群的数量增多,假发需求者也不断增多。但是现有的假发的假发基片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假发基片的布局使得勾发时过渡不够自然,也导致各部分在衔接时会漏网底,佩戴后效果不够逼真;假发基片的材质多采用棉纤维或者尼龙,导致透气性、柔软性较差,佩戴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薄的组合式假发基片,各部分通过pu胶条连接,并对pu胶条作哑光处理,相比于用鱼线丝连接,pu胶条连接自然、不反光,且更加结实耐用;将前额部与侧后部之间、前额部与头顶部之间的pu胶条朝向前额部的一侧设计为波浪形,使得勾发过渡自然,各部分衔接自然不漏网底,更仿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轻薄的组合式假发基片,包括与头部前额适配的前额部、与头部两侧和后脑勺适配的侧后部,以及与头顶适配的头顶部;所述前额部通过pu胶条与侧后部粘贴在一起,或者前额部与侧后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头顶部通过pu胶条分别与前额部和侧后部粘贴在一起;所述前额部与侧后部之间、前额部与头顶部之间的pu胶条朝向前额部的一侧为波浪形。

进一步地,所述前额部采用单层0.11网,侧后部采用双层0.11网,头顶部采用单层41号网。

进一步地,所述前额部与侧后部为一体结构,采用0.5cm厚度的透明薄皮子,头顶部为双层结构,底层为67号网,表层为中国绢。透明薄皮子采用头皮胶1070、头皮胶1090溶于dmf的液体料涂刷得到,其中头皮胶1070和头皮胶109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头皮胶,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薄皮子的两面涂有消光粉,使得假发基片不反光,更仿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前额部采用单层64号网,侧后部采用单层0.11网,且在侧后部上车两条鱼线丝,防止单层0.11网脱丝,使其更牢固,头顶部采用单层中国绢。

进一步地,所述前额部采用单层64号网,侧后部为双层结构,表层为41号网,底层为f网,且f网向内折边0.5cm,通过鱼线丝将折边部分固定在f网上,一方面可以让假发基片周边更光滑服帖,另一方面f网折边勾发后,可以让假发基片的周边更加不会漏网底,头顶部采用单层41号网。。

进一步地,所述假发基片的相邻连接部分通过上下两层pu胶条粘贴在一起,且两层pu胶条上涂有消光粉。pu胶条作哑光处理,结合自然,不反光,效果更自然。

进一步地,经过大量实验验证,波浪形的pu胶条最宽处为0.5cm时,配合pu胶条的波浪形,可以使前额部与侧后部之间、前额部与头顶部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连接处的不自然;侧后部与头顶部之间的pu胶条宽度为0.4cm,也是为了侧后部与头顶部之间连接地更加牢固,勾发时衔接地更加自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0.11网、41号网、67号网、64号网及f网均为本领域常用的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悉,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假发基片各部分通过pu胶条连接,并对pu胶条作哑光处理,相比于用鱼线丝连接,pu胶条连接自然、不反光,且更加结实耐用。将前额部与侧后部之间、前额部与头顶部之间的pu胶条朝向前额部的一侧设计为波浪形,使得勾发过渡自然,各部分衔接自然不漏网底,更仿生长。

2.本实用新型的假发基片针对人体头部不同部位的贴合、透气等需求,对假发基片进行分区,并对各个区采用不同的材质,最终使得假发基片轻薄、透气,与人体头部贴合时柔软、亲肤,提高了佩戴者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3的侧视图。

图6是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4的侧视图。

图8是实施例4的俯视图。

图中,1-前额部、2-侧后部、3-头顶部、4-pu胶条、5-鱼线丝、6-假发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薄的组合式假发基片,包括与头部前额适配的前额部1、与头部两侧和后脑勺适配的侧后部2,以及与头顶适配的头顶部3;前额部1通过pu胶条4与侧后部2粘贴在一起,头顶部3通过pu胶条4分别与前额部1和侧后部2粘贴在一起,前额部1与侧后部2之间、前额部1与头顶部3之间的pu胶条4朝向前额部1的一侧为波浪形;前额部1最宽处为2cm,波浪形的pu胶条4最宽处为0.5cm,侧后部2与头顶部3之间的pu胶条4宽度为0.4cm。

其中,前额部1采用单层0.11网,侧后部2采用双层0.11网,双层结构使得假发基片形状维持持久,能够增加其使用时间,头顶部3采用单层41号网,网丝细软、自然、透气、亲肤。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假发基片的相邻连接部分通过上下两层pu胶条4粘贴在一起,且两层pu胶条4上涂有消光粉,对pu胶条4作哑光处理,使得各部分连接自然、不反光,效果更逼真。

将假发基片组装好后,在假发基片上进行勾发,加工上假发丝6。根据前发际线、头部两侧和后脑勺、头顶头发的生长特点,进行假发丝6部局,最大程度地达到仿真效果。前额部1和头顶部3采用反半扣法勾发,侧后部以两行单扣、一行单扣、一行反半扣为一个循环单元进行勾发。前额部1和头顶部3,每针一条发,其它部分1.1.2.条发,不能勾粗。勾发方向采用自由式,用发长度20-25cm,完成后长度10-15cm。其中前额部1前端0.5cm处的发际线采用不规则勾发,这样不会将发际线勾成1条直线和波浪形,更加自然逼真。

其中,其它部分1.1.2.条发是指,比如假发基片上有三个用来勾发的空,第一个空勾上一根头发,第二个空也是一根头发,第三个空则是两根头发,即是通过不规则的勾发,来打造出错落的层次感,像自然生长的一样。

实施例2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前额部1与侧后部2为一体结构,采用0.5cm厚度的透明薄皮子,透明薄皮子的两面涂有消光粉,使得假发基片不反光,更仿生长;头顶部3为双层结构,底层为67号网,表层为中国绢。

其中,将透明薄皮子的厚度控制在0.5厘米,可使假发基片舒适自然亲肤。而头顶部3采用中国绢加67号网的组合,仿递针效果,勾发后像自然生长的一样,但是相比于递针采用三层材料,本实施例头顶部只采用了中国绢加67号网两层材料,材料减少一层,从而轻薄,透气,并且与皮肤贴合的一面采用67号网,覆盖舒服、柔软,能够与人体头部完美贴合。对于大面积脱发的佩戴者,可用假发胶片粘在头顶上,佩戴方便舒适。

实施例3

如图5和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前额部1采用单层64号网,侧后部2采用单层0.11网,边后围车两条鱼线丝5,头顶部3采用单层中国绢。

前额部1采用64号网,使得前发际线自然无形,侧后部2采用0.11网,耐用有形,头顶部3采用中国绢,轻薄透气,编织上假发丝6后更加逼真。

实施例4

如图7和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前额部1采用单层64号网,侧后部2为双层结构,表层为41号网,底层为f网,且f网向内折边0.5cm,通过鱼线丝5将折边部分固定在f网上,头顶部3采用单层41号网。

前额部1采用64号网,使得前发际线自然无形,侧后部2采用41号网和f网的双层结构,使周边更加透气,编织上假发丝6后显得更加自然,f网折边后在勾发,就能够将侧后部的周边包上,从而不漏周边。头顶部3采用41号网,不仅亲肤,而且逼真度高。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