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4549发布日期:2020-07-29 01:50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珠宝饰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戒指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一体结构的戒指,即戒指上的宝石,宝石托和指环为一体的。一般而言,除了专业人员的维护操作以外,用户一体结构的戒指是不能将宝石拆卸和更换的;

另一种是可拆卸宝石的组合式戒指,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cn201042241y中公开的一种组合戒指结构,通过该结构是可以在原理上完成宝石拆卸和组装这一操作的。但是,以上描述的现有戒指结构形式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一体结构的戒指,造型和形式固定,不能满足消费者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对佩戴样式的需求;同时,对于时常需要改变佩戴风格与搭配的行业,如演艺行业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2、现有技术中的组合戒指的结构,将组合结构全部集中在宝石托区域,结构臃肿,整体造型太浮肿;宝石组合的开合结构受力在宝石托处细微细小的锁紧装置处,非常容易损坏结构或是造成组合宝石的遗失。

3、而且公开号cn201042241y中的宝石环绕设计仅仅针对一类戒指,通用性差,对于更换宝石和指环搭配这样一个概念来说,尚且无法完全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包括宝石托,所述宝石托下方设有插针,所述插针下方通过螺纹连接有球形的定位珠,所述宝石托下方设有一对指环,所述指环由左臂指环和右臂指环组成,所述左臂指环和右臂指环上部末端均设有指环铰链,所述两个指环铰链分别连接固定框的一侧,所述固定框中心设有过孔,所述左臂指环和右臂指环上部内侧均设有咬合臂环,所述咬合臂环末端设有球形腔室的咬合口,所述左臂指环下方末端设有搭扣卡接口,所述右臂指环下方末端设有搭扣铰链配合孔,所述搭扣铰链配合孔铰接有搭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两侧设有指环铰链配合孔与左臂指环和右臂指环上部末端的指环铰链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上设有搭扣铰链,所述搭扣铰链与搭扣铰链配合孔相配合,所述搭扣上还设有搭扣卡接头,所述搭扣卡接头与搭扣卡接口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口合拢后的球腔可正好咬合定位珠,所述定位珠上方的插针从过孔中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指环铰链和固定框位置可替换为伸出框。

进一步的:所述伸出框上设有伸出铰链,所述伸出铰链之间开有定位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后的伸出铰链和定位豁口形成的空间宽度等于插针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臂环可省略,所述指环铰链和固定框位置可替换为插针配合孔和套筒过孔,所述插针配合孔和套筒过孔垂直设置,所述套筒过孔下方设有球形的定位珠咬合腔,所述定位珠咬合腔下方设有下沉铰链。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过孔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两侧为比套筒过孔粗的环状造型,所述套筒中心设有与插针直径相等的插针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左臂指环下方末端设有的搭扣卡接口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可以完成戒指上宝石的更换,而且通用性好,不限宝石的结构和尺寸,甚至可以和项链等首饰上的宝石对接,可以满足大众的多样的需求;

2、结构稳定,紧固装置放在指环下方,上部结构清晰简单不臃肿,不会妨碍宝石的突出位置,且下部结构牢固,上部紧凑,不会造成宝石的脱落;

3、下部打开装置设计的非常方便,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轻松打开,并实现内外开合,更换宝石,避免麻烦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宝石托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臂指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右臂指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左臂指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右臂指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方式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左臂指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右臂指环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搭扣位置的一种优化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

图中:1、宝石托;11、定位珠;12、插针;2、左臂指环;21、指环铰链;22、咬合臂环;221、咬合口;23、伸出框;231、伸出铰链;232、定位豁口;24、套筒过孔;241、插针配合孔;242、定位珠咬合腔;243、下沉铰链;3、右臂指环;4、固定框;41、过孔;42、指环铰链配合孔;5、搭扣;51、搭扣铰链;511、搭扣铰链配合孔;52、搭扣卡接头;521、搭扣卡接口;6、套筒;61、插针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和图14,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包括宝石托1,宝石托1下方设有插针12,插针12下方通过螺纹连接有球形的定位珠11,宝石托1下方设有一对指环,指环由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组成,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上部末端均设有指环铰链21,两个指环铰链21分别连接固定框4的一侧,固定框4中心设有过孔41,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上部内侧均设有咬合臂环22,咬合臂环22末端设有球形腔室的咬合口221,左臂指环2下方末端设有搭扣卡接口521,右臂指环3下方末端设有搭扣铰链配合孔511,搭扣铰链配合孔511铰接有搭扣5。

固定框4两侧设有指环铰链配合孔42与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上部末端的指环铰链相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通过固定框4连为整体,不可拆分。

搭扣5上设有搭扣铰链51,搭扣铰链51与搭扣铰链配合孔511相配合,搭扣5上还设有搭扣卡接头52,搭扣卡接头52与搭扣卡接口521相配合。

咬合口221合拢后的球腔可正好咬合定位珠11,定位珠上方的插针12从过孔41中穿出。

具体的,打开搭扣5然后开合左臂指环2右臂指环3,首先通过定位珠11和插针12之间的螺纹可先卸下定位珠11,然后让插针12穿过固定框4上的过孔41,然后装上定位珠11,将定位珠11的球体和咬合口221对应,再闭合咬合臂环22,接着扣上搭扣2即可。

左臂指环2下方末端设有的搭扣卡接口521为两个,由于戒指受到冷热影响,和手指的连接需要调整指环大小。现有的戒指为了达成这一功效通过下方设为开放式的,但即使如此,下方的距离的改变,指环依旧会受到一定的金属疲劳,但由于本设计的指环是半圆组合式的,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下方设有多余的一个搭扣卡接口521,对应另一种直径的指环,可以便于使用者的佩戴。

实施例2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简化固定框4部分的结构,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7-9和图14:

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包括宝石托1,宝石托1下方设有插针12,插针12下方通过螺纹连接有球形的定位珠11,宝石托1下方设有一对指环,指环由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组成,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上部末端均设有伸出框23,伸出框23上设有伸出铰链231,伸出铰链231之间开有定位豁口2,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上部内侧均设有咬合臂环22,咬合臂环22末端设有球形腔室的咬合口221,左臂指环2下方末端设有搭扣卡接口521,右臂指环3下方末端设有搭扣铰链配合孔511,搭扣铰链配合孔511铰接有搭扣5。

左臂指环2下方末端设有的搭扣卡接口521为两个。

咬合后的伸出铰链231和定位豁口232形成的空间宽度等于插针12的直径。

进一步的,插针从咬合后的伸出铰链231和定位豁口232形成的空间中穿过,定位珠12同样是与下方的咬合口221相配合。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操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均是通过打开搭扣5,开合指环咬合定位珠11和固定插针12,即可完成宝石托1的更换和固定。

本实施例较实施例1更为简洁,但是伸出铰链231部分形成的空间会随着指环开合而变形,不适合较大的珠宝插针12的使用。

实施例3

以上两个实施例均需独立的咬合臂环22参与咬合球形的定位珠11,基于此,我们还提出一种咬合臂环22与指环一体化的设计,请参阅图10-14,本实施例通过改进设计进一步提升本实用的普适性:

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包括宝石托1,宝石托1下方设有插针12,插针12下方通过螺纹连接有球形的定位珠11,宝石托1下方设有一对指环,指环由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组成,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上部末端均设有插针配合孔241和套筒过孔24,插针配合孔241和套筒过孔24垂直设置,套筒过孔24下方设有球形的定位珠咬合腔242,定位珠咬合腔242下方设有下沉铰链243,左臂指环2下方末端设有的搭扣卡接口521为两个。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整体通过下沉铰链243开合上部的定位珠咬合腔242,达到的效果是套筒6横向设置在套筒过孔24内,而宝石托1下方的插针依次穿过插针配合孔241,套筒过孔24并连接定位珠11,定位珠11则被锁紧在定位珠咬合腔242中。

套筒过孔24内设有套筒6,套筒6两侧为比套筒过孔24粗的环状造型,套筒6中心设有与插针12直径相等的插针过孔61。

左臂指环2下方末端设有搭扣卡接口521,右臂指环3下方末端设有搭扣铰链配合孔511,搭扣铰链配合孔511铰接有搭扣5。

具体的,插针12先拆卸下定位珠11,然后插进横向放置的套筒6上的插针过孔61内,通过下端的下沉铰链243,打开定位珠咬合腔242,然后将套筒6放置进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上的套筒过孔24内,然后装上定位珠11,并将定位珠11装进定位珠咬合腔242,闭合指环臂即可。

本实施例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咬合臂环22与指环一体化,上部结构更加简洁,另一方面,上部套筒6和插针12的针对性较强,适合定制类的珠宝组合。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5,除了上述三种较为精密的组合戒指结构以外,这里给出第四种简洁的实施方式。

一种精简的组合戒指结构,包括宝石托1,宝石托1下方设有插针12,插针12下方通过螺纹连接有指环,本实施例下,指环由左臂指环2和右臂指环3组成为一体,指环底部设有两个搭扣卡接口521,另一端底部设有搭扣铰链配合孔511,搭扣铰链配合孔511铰接有搭扣5。

具体的,本实施例比较接近现有的指环开合方式,但在本实施例下,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插针12的螺纹拆装宝石托1,下方设有多余的一个搭扣卡接口521,对应另一种直径的指环,可以便于使用者的佩戴的调整,如冬夏季节,可以通过打开搭扣5,然后通过金属的张力,将搭扣5搭在另一个搭扣卡接口521内,可以达到调整指环的大小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