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盒体铝箔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613发布日期:2020-06-30 19:49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多盒体铝箔餐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多盒体铝箔餐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一些便携式食物容器,例如铝箔餐盒,能够存储食物,便于携带,能够一次性使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食物进行加热。但现有技术中的铝箔餐盒存在缺陷,例如存储空间的数量较少,无法在同一个餐盒中放置多种菜品。虽然虽然现有技术中有些餐盒内部具有多个存储空间,但这些具有多个存储空间的餐盒为塑料、不锈钢等硬质盒体,其封盒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传热效率低,难以作为盒体烹饪食物使用。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在加热过程中,锅内会产生大量油烟和高温空气,使扣合在一起的食物容器器锅胀开甚至爆炸,且油烟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盒体铝箔餐盒。

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盒体铝箔餐盒,包括下盒体、上盒体和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叠放在所述下盒体内,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盒体的敞口方向均朝上,所述下盒体和所述内盒体之间的空间形成下层存储空间;

所述上盒体倒扣在所述内盒体上,所述上盒体和所述内盒体之间的空间形成上层存储空间,所述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所述内盒体三者的敞口边缘分别连接有翻边,所述下盒体的翻边用于向内弯折变形以包裹所述上盒体的翻边和所述内盒体的翻边;

所述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所述内盒体中至少两个的侧壁设置有排油烟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的翻边包括第一横向翻边和第一竖向翻边,所述第一横向翻边相对于所述下盒体的敞口边缘呈横向外翻,所述第一竖向翻边连接所述第一横向翻边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横向翻边呈竖向朝上弯折;

所述内盒体的翻边包括第二横向翻边,所述第二横向翻边连接所述内盒体的敞口边缘并相对于所述内盒体的敞口边缘呈横向外翻,所述第一横向翻边从下方支撑所述第二横向翻边;

所述上盒体的翻边包括第三横向翻边,所述第三横向翻边连接所述上盒体的敞口边缘并相对于所述上盒体的敞口边缘呈横向外翻,所述第三横向翻边贴合所述第二横向翻边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竖向翻边用于在受力压合时向内变形以包裹所述第三横向翻边的上表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的侧壁、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和所述内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的侧壁和所述内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所述下盒体侧壁的排油烟孔连通所述内盒体侧壁的排油烟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盒体的侧壁和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和所述内盒体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所述内盒体侧壁的排油烟孔连通所述下层存储空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盒体包括多个隔断的子盒体,各所述子盒体的敞口边缘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盒体的盒底和/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

和/或,所述下盒体的盒底和/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盒体铝箔餐盒,包括下盒体、上盒体和内盒体,内盒体叠放在下盒体内,下盒体和内盒体的敞口方向均朝上,下盒体和内盒体之间的空间形成下层存储空间;上盒体倒扣在内盒体上,上盒体和内盒体之间的空间形成上层存储空间。由此,在同一个铝箔餐盒形成2层存储空间,用户在使用时最终可以取出装有菜品的内盒体和下盒体,使得同一个铝箔餐盒内一次可以加热熟化多种食物,且各食物之间相对独立,避免串菜。上盒体则可以用来装用户吃饭时产生的一些骨头或者签子之类的生活垃圾,更加环保,且丰富了铝箔餐盒功能和提升了用户体验。

而且,下盒体、上盒体和内盒体三者的敞口边缘分别连接有翻边,下盒体的翻边用于向内弯折变形以包裹上盒体的翻边和内盒体的翻边。使得下盒体、上盒体和内盒体之间实现封盒,且封盒结构密封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更易于操作。

与此同时,下盒体、上盒体和内盒体中至少两个的侧壁设置有排油烟孔。使得上层存储空间和下层存储空间能够通过排油烟孔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上层存储空间和下层存储空间的油烟均能及时排出。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多盒体铝箔餐盒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多盒体铝箔餐盒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多盒体铝箔餐盒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下盒体;2-上盒体;4-内盒体;5-第一横向翻边;6-第一竖向翻边;7-第二横向翻边;8-第三横向翻边;9-排油烟孔;10-上层存储空间;11-下层存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倒扣是指,盒体的敞口端位于下方,盒底位于上方。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盒体而言,其背部是指盒底和侧壁一侧方向,其正面或前侧是指敞口端一侧方向,在扣合时两个盒体的敞口端朝向相同。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图2,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多盒体铝箔餐盒,包括下盒体1、上盒体2和内盒体4,其中,下盒体1和上盒体2包括方形或圆形等形状的盒体,图1示出了近似方形的实施方式。优选地,下盒体1、上盒体2和内盒体4均从敞口向盒底逐步收缩。由于下盒体1、上盒体2和内盒体4均从敞口向盒底逐步收缩,当往盒体内装食物时,盒体侧壁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利于取出食物。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内盒体4叠放在下盒体1内,下盒体1和内盒体4的敞口方向均朝上,下盒体1和内盒体4之间的空间形成下层存储空间11。上盒体2倒扣在内盒体4上,上盒体2和内盒体4之间的空间形成上层存储空间10。由此,在同一个铝箔餐盒形成2层存储空间,用户在使用时最终可以取出装有菜品的内盒体4和下盒体1,使得同一个铝箔餐盒内一次可以加热熟化多种食物,且各食物之间相对独立,避免串菜。上盒体2则可以用来装用户吃饭时产生的一些骨头或者签子之类的生活垃圾,更加环保,且丰富了铝箔餐盒功能和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下盒体1、上盒体2和内盒体4三者的敞口边缘分别连接有翻边,下盒体1的翻边用于向内弯折变形以包裹上盒体2的翻边和内盒体4的翻边。由此,使得下盒体1、上盒体2和内盒体4之间实现封盒,且封盒结构密封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更易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下盒体1、上盒体2和内盒体4中至少两个的侧壁设置有排油烟孔9。使得上层存储空间10和下层存储空间11能够通过排油烟孔9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上层存储空间10和下层存储空间11的油烟均能及时排出。

图3示出了一种优选的翻边结构,下盒体1的翻边包括第一横向翻边5和第一竖向翻边6,第一横向翻边5相对于下盒体1的敞口边缘呈横向外翻,第一竖向翻边6连接第一横向翻边5并相对于第一横向翻边5呈竖向朝上弯折。内盒体4的翻边包括第二横向翻边7,第二横向翻边7连接内盒体4的敞口边缘并相对于内盒体4的敞口边缘呈横向外翻,第一横向翻边5从下方支撑第二横向翻边7。上盒体2的翻边包括第三横向翻边8,第三横向翻边8连接上盒体2的敞口边缘并相对于上盒体2的敞口边缘呈横向外翻,第三横向翻边8贴合第二横向翻边7的上表面,第一竖向翻边6用于在受力压合时向内变形以包裹第三横向翻边8的上表面。

图3示出了一种优选的排油孔设置方式,下盒体1的侧壁、上盒体2的侧壁和内盒体4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9。

优选地,内盒体4包括多个隔断的子盒体,各子盒体的敞口边缘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各子盒体的隔段方向包括横向或纵向,或横向隔断、纵向隔段同时存在。

优选地,上盒体2的盒底和/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和/或,下盒体1的盒底和/或侧壁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各盒体上的排油烟孔9数量为多个,且呈线性间隔设置。

实施例2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多盒体铝箔餐盒,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下盒体1的侧壁和上盒体2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9。相应地,内盒体4的侧壁未设置排油烟孔9。

根据该实施例,上层存储空间10内的油烟通过上盒体2侧壁的排油烟孔9排出,下层存储空间11内的油烟通过下盒体1侧壁的排油烟孔9排出。

本实施例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多盒体铝箔餐盒,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下盒体1的侧壁和内盒体4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9,下盒体1侧壁的排油烟孔9连通内盒体4侧壁的排油烟孔9。相应地,上盒体2的侧壁未设置排油烟孔9。

根据该实施例,上层存储空间10内的油烟先通过内盒体4侧壁的排油烟孔9进入下层存储空间11,下层存储空间11内的油烟通过下盒体1侧壁的排油烟孔9排出。

本实施例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提供了一种多盒体铝箔餐盒,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上盒体2的侧壁和内盒体4的侧壁分别设置有排油烟孔9,内盒体4侧壁的排油烟孔9连通下层存储空间11。相应地,下盒体1的侧壁未设置排油烟孔9。

根据该实施例,下层存储空间11内的油烟先通过内盒体4侧壁的排油烟孔9进入上层存储空间10,上层存储空间10内的油烟通过上盒体2侧壁的排油烟孔9排出。

本实施例的其它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