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鞋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1182发布日期:2020-06-20 14:28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鞋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脚部穿戴物,尤指一种防水鞋套结构。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异常,而台湾部分则时常遇到要不就是久晴不雨,要不就是一下雨就是倾盆大雨,导致国内所居住城市无法快速排水,使路面经常会有积水的情况发生,这样会使行人纵使带有雨具或伞具,所穿的鞋子、袜子、乃至裤子均湿漉漉,相当地扰人。

为何大部分行人的背包会预备有雨具或伞具,但就是不会预备雨鞋,因为雨鞋体积庞大,不容易放入于背包,故就有业者开发出容易携带的鞋套,如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099205979号「弹性鞋套」,然而该鞋套设有拉链,故其防水效果不好;再者,其鞋底未设任何防滑纹路,行人行走于骑楼,很容易滑倒受伤,故前述鞋套结构,实有需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缘此,鉴于现有鞋套结构存在的问题点,故本实用新型创作人乃穷极心思创造出一种防水鞋套结构,故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好穿且容易携带的防水鞋套结构。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防水及止滑效果佳的防水鞋套结构。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水鞋套结构,系包含有:一鞋本体,系由具弹性及防水材质所一体成型制成的扁状鞋体,并具有一穿入口,且在该穿入口设有一束缚部;及二止滑纹路组,系一体成型于该鞋本体两侧的下方处,即对应鞋子的底部;藉由将该鞋本体穿套入于鞋子外,以达防水止滑效果者。

所述防水鞋套结构,其中该止滑纹路组设为数个波浪纹路间隔排列而成。

所述防水鞋套结构,其中紧邻该止滑纹路组上方处设有一弯折修饰线。

所述防水鞋套结构,其中该鞋本体二侧下方处后端,即对应鞋跟分别设有一同心圆止滑纹路组,即该同心圆止滑纹路组接设于该止滑纹路组的后端。

所述防水鞋套结构,其中该鞋本体整体厚度(t)设为6mm~30mm,又该鞋本体底部所设一第一鞋壁厚度(t1)设为1.6mm,而该鞋本体鞋身所设一第二鞋壁厚度(t2)设为0.8mm。

所述防水鞋套结构,其中该该止滑纹路组、同心圆止滑纹路的厚度(t3,t4)设为2mm,而该束缚部的厚度(t5)则设为3mm。

所述防水鞋套结构,其中该鞋本体后端设有一挂接孔,且该挂接孔一体成型于该鞋本体。

所述防水鞋套结构,其中该鞋本体、止滑纹路组、同心圆止滑纹路组及挂接孔系设为以硅胶材质一体成型制造。

本实用新型运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达成如下功效:

1.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结构其整体呈现扁平状,且鞋套使用弹性佳的材料(例如:硅胶)所制成,且将其放入裤子口袋或背包占据较小空间,很容易携带;若遇雨则,便可将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从裤子口袋或背包取出,而直接套入于鞋子外部,同时藉由鞋套自身的弹性,无须使用拉链及鞋带,便可以紧紧地、服贴地束缚于鞋子外部,相当地实用方便。

2.由于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无论是止滑纹路、挂接孔等均与鞋本体使用硅胶材料一体成型所制成,无使用带细缝的拉链及鞋带,据以提升其防水效能;再者于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的底部止滑纹路组及同心圆止滑纹路组,并配合加厚鞋套底的厚度,据以强化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的止滑效能。

附图说明

图1:系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结构一侧面之平面图。

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结构另一侧面之平面图。

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内部结构之侧面图。

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鞋横剖之内部结构图。

图5:系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鞋之实施状态图。

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防水鞋穿戴后之底部状态图。

图中,防水鞋套a;鞋本体1;底部11;鞋身12;凸条13;鞋本体厚度t;穿入口2;束缚21;止滑纹路组3;弯折修饰线4;同心圆止滑纹路组5;挂接孔6;鞋子7;第一鞋壁厚度t1;第二鞋壁厚度t2;止滑纹路组厚度t3;鞋跟厚度t4;束缚部厚度t5。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鞋套结构,最主要提供行人或机车骑士套接于其鞋子,以达到防止雨水渗透至所穿鞋子,造成不舒适感或损害鞋子,而该防水鞋套a系包含下述特征:一鞋本体1、一穿入口2、二止滑纹路组3、一弯折修饰线4、二同心圆止滑纹路组5及一挂接孔6。

所述该鞋本体1,如图1、图2及图5所示,系由具弹性及防水材质所一体成型制成的扁状鞋体,此材质较佳设为硅胶材料,并具有一穿入口2,且在该穿入口2设有一束缚部21,该束缚部21的厚度设为3mm,让其更具有绝佳的弹性,可以牢牢地束紧于小腿的脚踝处,同时具有防止雨滴渗入的效果;进一步,如图4所示,该鞋本体1整体厚度t设为6mm~30mm,又该鞋本体1底部11所设一第一鞋壁厚度t1设为1.6mm,而该鞋本体1鞋身12所设一第二鞋壁厚度t2设为0.8mm,而不同厚度的底部11、鞋身12可藉由所设一凸条13来区分,如图3所示;又其中鞋底11较厚配合该二止滑纹路组3、二同心圆止滑纹路组5可以强化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的止滑能力,鞋身12的壁较薄,提供容易穿戴于使用人所穿鞋子,且容易形成束缚力量。

所述该二止滑纹路组3,如图1及图2所示,系一体成型于该鞋本体1两侧的下方处,即对应使用人所穿鞋子的底部;其中该止滑纹路组3设为数个波浪纹路间隔排列而成,其厚度t3设为约2mm左右,如图4所示者,该波浪纹路三凸三凹。

所述该弯折修饰线4,如图1及图2所示,系紧邻该止滑纹路组3上方处,而该弯折修饰线4在该防水鞋套a被套入于使用人所穿鞋子时,形成凸起痕,让该防水鞋套a的外观较有设计感。

所述该二同心圆止滑纹路组5,如图1及图2所示,亦为间隔排列,且设于该鞋本体1二侧下方处后端,如图5所示,即对应使用人所穿鞋子7的鞋跟71处,其厚度t4设为约2mm左右,又该同心圆止滑纹路组5经由鞋子7鞋跟71的定点踩压,可以让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形成良好的止滑效果。

所述该挂接孔6,如图1及图2所示,系该鞋本体1后端的上部,且一体成型于该鞋本体1后端的上部,且该挂接孔6提供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可挂于墙壁上的挂钩,更利于收纳。

藉由上述各组件构成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最主要的是:该鞋本体1、止滑纹路组3、同心圆止滑纹路组5及挂接孔6系设为以硅胶材质一体成型制造,故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初始状态呈现约为6mm~30mm厚度t之扁形体,较佳设为15mm左右厚度t之扁形体,此材积放入于裤子口袋或背包较不占用很多空间,而很容易携带。

若遇雨水,便可将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从裤子口袋或背包取出,而直接套入于使用人所穿鞋子7的外部,如图5所示,藉由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自身的弹性,便可以紧紧地、服贴地束缚于鞋子7外部,就能防止雨水渗入所穿的鞋子7,相当地实用方便。

当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套入于所穿鞋子7的外部时,如图5及图6所示,该鞋子7会撑开该鞋本体1,该二止滑纹路3及二同心圆止滑纹路组5恰位于该鞋子7的底部,再配合加厚鞋套底的厚度t2及使用人的体重,据以构成强化本实用新型防水鞋套a的止滑效能。待使用完毕,且擦拭干净后可收纳于背包或吊挂于墙壁。

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之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之构想所作之改变,其所产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之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之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