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5681发布日期:2020-05-12 17:4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现有设计的鞋底的抓地力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容易发生滑倒的情况,具有危险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其具有高抓地力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包括固定鞋底层,所述固定鞋底层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跟,所述固定跟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固定跟的贯穿槽,所述固定跟设置有与贯穿槽连通且与贯穿槽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横槽,所述贯穿槽内设置有可沿着贯穿槽上下移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有与升降板垂直的横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升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根橡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横板处于横槽内时,横板与横槽契合,横板无法进行上下移动,此时处于固定鞋底层下方的多根橡胶杆能够增强固定鞋底层的抓地力,若要进一步增强固定鞋底层的抓地力,让横板沿着横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横板的移动能够带动升降板移动,直至横板移动至横槽外部,此时驱动横板上下移动即可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的移动能够带动固定板的移动进而带动橡胶杆的移动,橡胶杆超出固定鞋底层的部分越多,橡胶杆越能够增强固定鞋底层的抓地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跟设置有处于横槽上方且与横槽连通的l型槽,所述l型槽内设置有凹形板,所述横板设置有梯状槽,所述凹形板的端面与梯状槽的开口契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横板处于横槽内后,拉动凹形板沿着l型槽移动,当凹形板移动至l型槽的一端后,凹形板将能够进行上下移动,随后凹形板下移直至凹形板插入梯状槽内与横板实现卡接,进而限制横板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鞋底层远离固定跟的一端一体连接有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螺纹连接有旋转盘,所述圆柱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与圆柱体抵接,另一端与旋转盘抵接的第一弹簧,所述圆柱体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处于第一弹簧内部的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盘转动后,旋转盘将朝远离或靠近圆柱体的方向移动,旋转盘的移动能够增强固定鞋底层前段的高度,第一弹簧对旋转盘和圆柱体产生挤压,因此能够增大旋转盘和圆柱体之间转动的难度,导向杆的设置对第一弹簧的伸缩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柱体的周向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杆,所述第二l形杆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有可沿着容纳槽深度方向反复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中部一体连接有贯穿第二l形杆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套接有与第二l形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旋转盘卡接的配合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合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会挤压旋转盘,从而增加旋转盘与圆柱体之间的转动难度,保持固定鞋底层前段高度的稳定性,另外移动板只能沿着容纳槽的深度反复移动,因此移动板能够限制连接杆和第二l形杆的移动轨迹,避免配合板随意晃动和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横板处于横槽内时,横板与横槽契合,横板无法进行上下移动,此时处于固定鞋底层下方的多根橡胶杆能够增强固定鞋底层的抓地力,若要进一步增强固定鞋底层的抓地力,让横板沿着横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横板的移动能够带动升降板移动,直至横板移动至横槽外部,此时驱动横板上下移动即可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升降板的移动能够带动固定板的移动进而带动橡胶杆的移动,橡胶杆超出固定鞋底层的部分越多,橡胶杆越能够增强固定鞋底层的抓地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跟的透视图;

图3为圆柱体、旋转盘、第二l形杆、配合板、连接杆和第二弹簧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鞋底层;2、固定跟;3、贯穿槽;4、横槽;5、升降板;6、横板;7、固定板;8、橡胶杆;9、l型槽;10、凹形板;11、梯状槽;12、圆柱体;13、旋转盘;14、第一弹簧;15、导向杆;16、第二l形杆;17、容纳槽;18、移动板;19、第二弹簧;20、连接杆;21、荧光条;22、配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如图1-图3所示,包括固定鞋底层1,所述固定鞋底层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跟2,所述固定跟2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固定跟2的贯穿槽3,所述固定跟2设置有与贯穿槽3连通且与贯穿槽3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横槽4,横槽4设置有多个,所述贯穿槽3内设置有可沿着贯穿槽3上下移动的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固定连接有与升降板5垂直的横板6,所述升降板5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远离升降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根橡胶杆8。

所述固定跟2设置有处于横槽4上方且与横槽4连通的l型槽9,所述l型槽9内设置有凹形板10,所述横板6设置有梯状槽11,所述凹形板10的端面与梯状槽11的开口契合。

所述固定鞋底层1远离固定跟2的一端一体连接有中空的圆柱体12,所述圆柱体12螺纹连接有旋转盘13,所述圆柱体12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与圆柱体12抵接,另一端与旋转盘13抵接的第一弹簧14,所述圆柱体1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处于第一弹簧14内部的导向杆15。

所述圆柱体12的周向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杆16,所述第二l形杆16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容纳槽17,所述容纳槽17内放置有可沿着容纳槽17深度方向反复移动的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中部一体连接有贯穿第二l形杆16的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套接有与第二l形杆16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9,所述连接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旋转盘13卡接的配合板22。

所述鞋底的侧面设置有荧光条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包括固定鞋底层(1),所述固定鞋底层(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跟(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跟(2)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固定跟(2)的贯穿槽(3),所述固定跟(2)设置有与贯穿槽(3)连通且与贯穿槽(3)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横槽(4),所述贯穿槽(3)内设置有可沿着贯穿槽(3)上下移动的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固定连接有与升降板(5)垂直的横板(6),所述升降板(5)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远离升降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根橡胶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跟(2)设置有处于横槽(4)上方且与横槽(4)连通的l型槽(9),所述l型槽(9)内设置有凹形板(10),所述横板(6)设置有梯状槽(11),所述凹形板(10)的端面与梯状槽(11)的开口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鞋底层(1)远离固定跟(2)的一端一体连接有中空的圆柱体(12),所述圆柱体(12)螺纹连接有旋转盘(13),所述圆柱体(12)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与圆柱体(12)抵接,另一端与旋转盘(13)抵接的第一弹簧(14),所述圆柱体(1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处于第一弹簧(14)内部的导向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2)的周向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杆(16),所述第二l形杆(16)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容纳槽(17),所述容纳槽(17)内放置有可沿着容纳槽(17)深度方向反复移动的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中部一体连接有贯穿第二l形杆(16)的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套接有与第二l形杆(16)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9),所述连接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旋转盘(13)卡接的配合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侧面设置有荧光条(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抓地力的鞋底,包括固定鞋底层,所述固定鞋底层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跟,所述固定跟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固定跟的贯穿槽,所述固定跟设置有与贯穿槽连通且与贯穿槽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的横槽,所述贯穿槽内设置有可沿着贯穿槽上下移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有与升降板垂直的横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升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根橡胶杆。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抓地力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和;张乐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添荣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