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5188发布日期:2020-10-23 12:3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袖笼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



背景技术:

为提升衬衫的袖笼缝位平整度,常见的技术是在袖笼缝位处缝入一层热熔胶条,缝合后通过高温高压模具将缝位处胶条和面料粘合,从而达到提升缝位平整度的作用,实际上由于衬衫袖笼的形状特殊性,同一款式的大小尺码、不同款式之间都会出现形状上的差异,且袖笼缝位比较窄,一般在1cm以内,若使用同一种模具容易在高温高压下将缝位边上的面料压出不可修复的褶印,影响质量,因此需要根据大小尺码、款式配备多种模具以适应生产。

上述方式,导致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模具,以适应不同尺码、款式的衬衫袖笼形状,该模具的实用性差,且模具的更换拆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模具上设置的受压部的轮廓形状能够调节,取代了传统更换拆装的方式,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包括:底座部、以及设置于底座部上端的受压部,所述受压部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底座部的上端,所述夹持装置为两段相同曲形的钢条,两个钢条分别与受压部的正面、背面紧密贴合,且受压部的正面、背面受到紧密贴合后形成与钢条同样的曲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曲形的俯视截面呈u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部和受压部的俯视截面均呈u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压部可形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压部的材质为软体耐高温耐压材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压部的形状为条形、方形、以及片形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条包括多个大节点、多个小节点、以及钢丝,多个所述小节点依次横向排列设置,并且每两个小节点之间设有一个大节点,所述钢丝依次横向贯穿小节点、大节点以形成钢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钢丝之间上下平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小节点的下端与底座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大节点的下端与底座部的上端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部的上端内设有与大节点下端相匹配的开槽,大节点的下端插入开槽内,且插入同一开槽内的两个大节点之间通过螺杆活动连接,通过螺杆向开槽内侧方向的旋进,使两个大节点向开槽内侧方向平移以向受压部施压,进而受压部受到施压后向内形变以聚拢,通过螺杆向开槽外侧方向的旋退,使两个大节点向开槽外侧方向平移以向受压部施压,进而受压部受到施压后向外形变以扩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设置的钢条紧贴受压部,以使受压部的位置固定,并且受压部为可形变的结构,受压部的正面、背面受到紧密贴合后形成与钢条同样的曲形,进而通过调整钢条的曲形,以使受压部呈现出同样的曲形,也就是说,受压部可在钢条的作用下,向内形变以聚拢使受压部的整体轮廓变小,从而能够适应尺码较小的袖笼形状,当受压部向外形变以扩大时,则受压部的整体轮廓变大,从而能够适应尺码较大的袖笼形状,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更换拆装工作,且能够适应不同尺码、不同款式的生产,实用性强。

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部和受压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部和受压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部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条、大节点、小节点以及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部1、受压部2、钢条3、大节点4、小节点5、钢丝6、开槽7、螺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包括:底座部1、以及设置于底座部1上端的受压部2,受压部2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底座部1的上端,夹持装置为两段相同曲形的钢条3,两个钢条3分别与受压部2的正面、背面紧密贴合,且受压部2的正面、背面受到紧密贴合后形成与钢条3同样的曲形。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曲形的俯视截面呈u形,底座部1、受压部2的俯视截面均呈u形。

为了使受压部2能够调整形状的大小,受压部2可形变,具体的,受压部2的材质为软体耐高温耐压材质,示意性的举例说明:受压部2的材质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硅胶、橡胶,本实施方式并不对受压部2的材质作唯一限定,另外,受压部2轴向(即其长度方向)的形状为条形、方形、以及片形中的至少一种。

钢条3包括多个大节点4、多个小节点5、以及钢丝6,多个小节点5依次横向排列设置,并且每两个小节点5之间设有一个大节点4,也就是说大节点4穿插在小节点5之间,钢丝6依次横向贯穿小节点5、大节点4以形成钢条3,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钢丝6连接的稳定性,每段钢条3中钢丝6的数量为两个,如图5所示,两个钢丝6之间上下平行。

小节点5的下端与底座部1的上端固定连接,大节点4的下端与底座部1的上端活动连接,具体的,底座部1的上端内设有与大节点4下端相匹配的开槽7,大节点4的下端插入开槽7内,且插入同一开槽7内的两个大节点4之间通过螺杆8活动连接,进一步的,参阅图5,螺杆8的一端可依次穿过两个大节点4的下端并与开槽7的内壁螺纹连接(未图示),另外请参阅图2,底座部1对应螺杆8插入的位置贯穿设有圆孔,方便操作螺杆8的旋进、旋退;

在具体的使用中,受压部2的调整过程如下:通过螺杆8向开槽7内侧方向的旋进(图1中给出了开槽7内、外侧方向的具体指向),使两个大节点4向开槽7内侧方向平移以向受压部2施压,进而受压部2受到施压后向内形变以聚拢,通过螺杆8向开槽7外侧方向的旋退,使两个大节点4向开槽7外侧方向平移以向受压部2施压,进而受压部2受到施压后向外形变以扩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槽7的数量为五个,也就是说受压部2可受到施压的部位为五个,另外大节点4平移时,由于钢丝6自身是具备韧性的,所以钢丝6自身会产生弯曲以允许大节点4的平移。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包括:底座部、以及设置于底座部上端的受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底座部的上端,所述夹持装置为两段相同曲形的钢条,两个钢条分别与受压部的正面、背面紧密贴合,且受压部的正面、背面受到紧密贴合后形成与钢条同样的曲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形的俯视截面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和受压部的俯视截面均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可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的材质为软体耐高温耐压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的形状为条形、方形、以及片形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包括多个大节点、多个小节点、以及钢丝,多个所述小节点依次横向排列设置,并且每两个小节点之间设有一个大节点,所述钢丝依次横向贯穿小节点、大节点以形成钢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钢丝之间上下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节点的下端与底座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大节点的下端与底座部的上端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的上端内设有与大节点下端相匹配的开槽,大节点的下端插入开槽内,且插入同一开槽内的两个大节点之间通过螺杆活动连接,通过螺杆向开槽内侧方向的旋进,使两个大节点向开槽内侧方向平移以向受压部施压,进而受压部受到施压后向内形变以聚拢,通过螺杆向开槽外侧方向的旋退,使两个大节点向开槽外侧方向平移以向受压部施压,进而受压部受到施压后向外形变以扩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形状的袖笼压机用模具,包括:底座部、以及设置于底座部上端的受压部,所述受压部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底座部的上端,所述夹持装置为两段相同曲形的钢条,两个钢条分别与受压部的正面、背面紧密贴合,且受压部的正面、背面受到紧密贴合后形成与钢条同样的曲形,设置的钢条紧贴受压部,以使受压部的位置固定,并且受压部为可形变的结构,受压部可在钢条的作用下,向内形变以聚拢使受压部的整体轮廓变小,从而能够适应尺码较小的袖笼形状,当受压部向外形变以扩大时,则受压部的整体轮廓变大,从而能够适应尺码较大的袖笼形状,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更换拆装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倪进蜀;李达;赵胜东;崔国良;李术权;夏中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乔治白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