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4598发布日期:2020-09-29 09:1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



背景技术:

拖鞋是鞋子的一种,其后跟全空,只有前面有鞋头,多为平底,材质经常是相当轻软的皮料、塑料、布料等。拖鞋的种类依穿着的场合及性能用途有所区分。

拖鞋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多层鞋底、鞋垫等进行粘合,需要进行涂胶、压合等多步工序,现有的粘合工序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因此粘合速度较慢,生产效率较低,且人工手工操作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的粘合工序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因此粘合速度较慢,生产效率较低,且人工手工操作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包括一下机架,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水平设置于所述下机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沿其运动方向设置有模座,所述模座上放置有第一垫层;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水平设置于所述下机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内端贴近所述第一输送带内端的一侧;第二垫层,所述第二垫层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所述第二垫层的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垫层的放置方向相同;上机架,所述上机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的上方;第一电动导轨,所述第一电动导轨设置于所述上机架上,所述第一电动导轨与所述第二输送带沿同一方向设置,其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的下方,可由所述第一电动导轨驱动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长度方向运动;压板,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所述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夹紧所述第二垫层的机械爪。

优选的,所述上机架上方设置有一胶桶,所述上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一通过管道与所述胶桶连通的胶盘。

优选的,所述上机架上设置有一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电动导轨,所述第二电动导轨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电动导轨的下方竖向设置有一可沿所述第一输送带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一涂胶辊。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面层的下方水平设置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紧贴所述第一输送带上面层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表面上设置有多组可对所述模座进行定位的定位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分别输送第一垫层和第二垫层,第二伸缩杆带动涂胶辊对第一垫层上表面进行涂胶,第一伸缩杆带动压板和机械爪将第二垫层放置到第一垫层上表面上进行压合,实现粘合,自动化程度更高,减轻了人工劳动量,只需要人工上料、下料即可完成加工工序,粘合速度更快,工作效率更高,同时可以避免手工操作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上机架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伸缩杆与压板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下机架,2、第一输送带,3、第二输送带,4、模座,5、第一垫层,6、第二垫层,7、上机架,8、第一电动导轨,9、第一伸缩杆,10、压板,11、机械爪,12、第二电动导轨,13、第二伸缩杆,14、涂胶辊,15、胶桶,16、胶盘,17、热风机,18、出风盘,19、支撑板,20、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上机架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伸缩杆与压板的示意图。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包括一下机架1,第一输送带2,所述第一输送带2水平设置于所述下机架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输送带2上方沿其运动方向设置有模座4,所述模座4上放置有第一垫层5。

第一输送带2向内运动,带动模座4依次向内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垫层5向内运动。

第二输送带3,所述第二输送带3水平设置于所述下机架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输送带3与所述第一输送带2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输送带3的内端贴近所述第一输送带1内端的一侧;第二垫层6,所述第二垫层6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3上,所述第二垫层6的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垫层5的放置方向相同。

第二输送带3朝向第一输送带2的方向转动,带动放置在第二输送带3上方的第二垫层6向内运动。第一垫层5的长度方向沿第一输送带2的长度方向放置,第二垫层6同样沿第一输送带2的长度方向放置,第二垫层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输送带3的长度方向。

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均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启停。

上机架7,所述上机架7设置于所述下机架1的上方;第一电动导轨8,所述第一电动导轨8设置于所述上机架7上,所述第一电动导轨8与所述第二输送带3沿同一方向设置,其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输送带2的上方。

第一电动导轨8一部分设置在第二输送带3的正上方,内端延伸至第一输送带2的正上方。

第一伸缩杆9,所述第一伸缩杆9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导轨8的下方,可由所述第一电动导轨8驱动沿所述第二输送带3的长度方向运动;压板10,所述压板1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9的底端,所述压板10的两侧均设置有可夹紧所述第二垫层6的机械爪11。

工作时,第二输送带3关闭,第一伸缩杆9位于第二输送带3的上方,第一伸缩杆9伸长,使得压板10下降高度,运动至第二垫层6的上表面上,两侧的机械爪11将第二垫层6夹紧,第一伸缩杆9收缩,带动第二垫层6向上运动,第一电动导轨8带动第一伸缩杆9运动至第一输送带2的上方,第一输送带2关闭,将第二垫层6移动一个模座4的上方,使得第二垫层6与第一垫层5相对应,第一伸缩杆9伸长,将第二垫层6压合到第一垫层5的上表面上,完成粘合。

下机架1上位于第一输送带2的一端设置有倾斜板,压合完毕的第一垫层5和第二垫层6位于模座4上,模座4沿倾斜板滑下,对粘合完成的产品进行收纳。

所述上机架7上方设置有一胶桶15,所述上机架7上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的上方设置有一通过管道与所述胶桶15连通的胶盘16。

所述上机架1上设置有一沿所述第一输送带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电动导轨12,所述第二电动导轨12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的上方,所述第二电动导轨12的下方竖向设置有一可沿所述第一输送带2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二伸缩杆13,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底端设置有一涂胶辊14。

第二电动导轨12一端位于胶盘16的上方,另一端位于第一输送带2内端的上方。第二电动导轨12可以带动第二伸缩杆13运动到胶盘16的上方,第二伸缩杆13伸长,带动涂胶辊14进入胶盘16,将涂胶辊14表面附着上胶液,第二电动导轨12带动第二伸缩杆13向第一输送带2的上方运动,第二伸缩杆13伸长带动涂胶辊14运动到第一垫层5的上方,与其上表面接触,第一垫层5随第一输送带2前进,涂胶辊14在第一垫层5表面滚动,将胶液涂抹在第一垫层5的上表面上。

所述上机架7的上方设置有一热风机17,所述上机架7上设置有一可向所述第一输送带2上方吹风的出风盘18,所述出风盘18通过管道与所述热风机17的出风口连通。

可以对粘合后的产品进行吹风加热,进行烘干,加速胶液的凝固。

所述第一输送带2的上面层的下方水平设置有一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的上表面紧贴所述第一输送带2上面层的下表面。对第一输送带2上面层进行支撑,避免压板10向下压合的过程中,第一输送带2无法受力向下弯曲导致压合效果不好。

所述第一输送带2的表面上设置有多组可对所述模座4进行定位的定位块20。可以对模座4进行定位放置,保证模座4可以位于第二垫层6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第一输送带2向内运动,带动模座4依次向内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垫层5向内运动,第二输送带3朝向第一输送带2的方向转动,带动放置在第二输送带3上方的第二垫层6向内运动,第二电动导轨12带动第二伸缩杆13运动到胶盘16的上方,第二伸缩杆13伸长,带动涂胶辊14进入胶盘16,将涂胶辊14表面附着上胶液,第二电动导轨12带动第二伸缩杆13向第一输送带2的上方运动,第二伸缩杆13伸长带动涂胶辊14运动到第一垫层5的上方,与其上表面接触,第一垫层5随第一输送带2前进,涂胶辊14在第一垫层5表面滚动,将胶液涂抹在第一垫层5的上表面上,第二输送带3关闭,第一伸缩杆9位于第二输送带3的上方,第一伸缩杆9伸长,使得压板10下降高度,运动至第二垫层6的上表面上,两侧的机械爪11将第二垫层6夹紧,第一伸缩杆9收缩,带动第二垫层6向上运动,第一电动导轨8带动第一伸缩杆9运动至第一输送带2的上方,第一输送带2关闭,将第二垫层6移动一个模座4的上方,使得第二垫层6与第一垫层5相对应,第一伸缩杆9伸长,将第二垫层6压合到第一垫层5的上表面上,完成粘合。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鞋生产用粘合装置,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分别输送第一垫层5和第二垫层6,第二伸缩杆13带动涂胶辊14对第一垫层5上表面进行涂胶,第一伸缩杆9带动压板10和机械爪11将第二垫层6放置到第一垫层5上表面上进行压合,实现粘合,自动化程度更高,减轻了人工劳动量,只需要人工上料、下料即可完成加工工序,粘合速度更快,工作效率更高,同时可以避免手工操作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