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6395发布日期:2020-06-20 17:3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护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熔喷布是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的过滤材料,其纤维直径可以达到1~5微米,这些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增加单位面积纤维的数量和表面积,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可用于空气、液体过滤材料、隔离材料、吸纳材料、口罩材料等领域。

现有的外科口罩利用中层熔喷布阻隔细菌或病毒,该现有外科口罩非常依赖滤芯(中层熔喷布)的质量,且该中层熔喷布不能进行清洗再利用,特别是在疫情导致的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可重复利用的高质量外科口罩对于国家而言是相当急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护口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外科口罩依赖滤芯质量且不能清洗再利用的技术问题,该防护口罩有防护效果好,且可高质量重复利用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口罩壳体中的第一防护装置、第二防护装置和第三防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和所述第二防护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口罩壳体中;所述口罩壳体设有进气部,所述第一防护装置连通所述进气部,以将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第二防护装置与所述进气部连通,以将吸入的所述空气进行再次过滤;所述第三防护装置与所述第二防护装置连通,以将再次过滤后的所述空气进行消毒;所述口罩壳体还设有出气部,所述出气部连通所述第三防护装置,以将消毒后的所述空气排出被人体吸入,所述进气部与所述出气部分别设在所述口罩壳体的不同两个壁面。

进一步,所述口罩壳体包括外壳部和内壳部,所述进气部设置在所述外壳部的壁面,所述出气部设置在所述内壳部的壁面,所述外壳部和所述内壳部连接形成内腔,所述第二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并连通所述进气部,所述内壳部设有所述出气部,所述第二防护装置通过所述出气部连通所述内壳部;其中,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进气部与所述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防护装置与所述出气部。

进一步,所述内壳部还设有呼气部,所述出气部与所述呼气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内壳部的两个不同的壁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护装置设置为过滤片。

进一步,所述第二防护装置设置为空气舱,所述空气舱开设有迂回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

进一步,所述第三防护装置设置为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

进一步,所述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设置为短波紫外线led灯。

进一步,所述进气部为在所述外壳部的壁面开设的进气口。

进一步,所述出气部设置为安装在所述内壳部的进气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呼气部设置为安装在所述内壳部的出气单向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防护口罩,包括口罩壳体和安装在口罩壳体中的第一防护装置、第二防护装置和第三防护装置,其中,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口罩壳体中;口罩壳体设有进气部,第一防护装置连通进气部,以将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第二防护装置与进气部连通,以将吸入的空气进行再次过滤;第三防护装置与第二防护装置连通,以将再次过滤后的空气进行消毒;口罩壳体还设有出气部,出气部连通第三防护装置,以将消毒后的空气排出被人体吸入,进气部与出气部分别设在口罩壳体的不同两个壁面。

使用该防护口罩的时候,环境空气通过口罩壳体的进气部被吸入,并依次被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过滤,此后再通过第三防护装置进行消毒,消毒净化后的洁净空气,让佩戴者吸入体内,该防护口罩使用时对佩戴者提供三度防护,防护效果好,此外,第一防护装置可拆卸安装便于第一防护装置的更换,且中间的第二防护装置可被拆卸进行清洗,利于高质量循环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防护口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外科口罩依赖滤芯质量且不能清洗再利用的技术问题,该防护口罩有防护效果好,且可高质量重复利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口罩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口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口罩的又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0—外壳、11—进气口、20—内壳、21—进气单向阀、22—出气单向阀、30—过滤片、40—空气舱、41—空气通道、50—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口罩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口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护口罩的又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口罩,属于防护用品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外科口罩依赖滤芯质量且不能清洗再利用的技术问题,该防护口罩有防护效果好,且可高质量重复利用的技术效果。

具体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中,该防护口罩包括外壳10、内壳20、过滤片30、空气舱40和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50。其中,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50优选地设置为短波紫外线led灯,且安装在外壳10上。如图1与图3所示,外壳10的壁面开设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包括多个设置在外壳10的外壁面的通孔,外壳10和内壳20连接形成内腔,空气舱40设置在上述内腔中并将该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另外,过滤片30设置在第一内腔并连通进气口11,通过过滤片30来将吸入的环境空气过滤。此外,内壳20在不同的壁面设有进气单向阀21与出气单向阀22,第一内腔连通进气口11与空气舱40,第二内腔连通空气舱40与进气单向阀21。其中,进气单向阀21只允许第二内腔中的空气单向吸入内壳20,出气单向阀22只允许内壳20中的空气单向从内壳20中呼出。

优选地,该空气舱40开设有多条迂回的空气通道41,并通过空气通道41连通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具体地,安装时,空气舱40与外壳10的内壁面夹住过滤片30,且上述每条空气通道41的入口对应连通每个进气口11,空气舱40的独特设计,增加已经过滤片30过滤后的空气留在空气舱40内的有效时间,进行消毒净化,同时阻隔带有细菌病毒的飞沫颗粒后期进入内壳20,避免被佩戴者吸入体内。

本实施例中,外壳10与内壳20连接形成内腔,空气舱40设置在上述内腔中并将该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具体是,空气舱40的两外侧面与上述内腔的内壁面抵接以固定空气舱40,内壳20可拆卸连接于外壳10,具体是内壳20通过活动扣与外壳10连结,具体形式也不作限制,将上述内壳20拆下之后,再可将空气舱40拆下,即可对空气舱40进行清洁,清洁后可重新安装进行使用,另外,空气舱40拆下后,过滤片30不再被空气舱40与外壳10的内壁面夹住,此时可将过滤片30拆下以更换,保证该防护口罩的高质量重复利用效果。

本实施例的防护口罩对佩戴者提供三度防护,其中,第一道防护是覆盖安装在外壳10的进气口11的过滤片30,由过滤片30过滤大部分飞沫颗粒,隔绝大部分细菌;第二道防护,由独特设计的空气舱40,阻碍细菌直接吸入佩戴者呼吸系统内,通过了过滤片30仍然进入空气舱40的飞沫细菌,会被多个迂回的空气通道41阻隔;第三道防护是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50,其产生的紫外线光光束可达上述空气舱40的位置,以将上述经空气舱40的空气通道41过滤后的空气中仍然残留的病毒杀灭;最后净化消毒完的洁净空气,通过进气单向阀21进入内壳20,再让佩戴者吸入,而佩戴者呼出的气体则从内壳20的出气单向阀22排出该防护口罩外,实现顺畅的呼吸循环。

该防护口罩利用紫外线对空气舱40中的空气消毒净化,利用出气单向阀22令佩戴者呼出气体不会经过滤芯(过滤片30、空气舱40、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50),可以增加滤芯的使用寿命。另外,该防护口罩可以让佩戴者吸入消毒净化后的空气,同时消除佩戴一般外科口罩的闷焗感觉,适合需要运动量的工作的人员使用,特别是适合长时间佩戴口罩工作的人员使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该防护口罩还包括两处耳带,该两处耳带分设在内壳20的两侧,在佩戴者使用时,将上述耳带勾住耳朵以将该防护口罩佩戴,此时内壳20的一面接触人脸,相对面面向空气舱40,相邻面设有出气单向阀22。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贴近人脸的内壳20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空气舱40和外壳10则采用pp材料制成,使得组装的防护口罩不易变形,更是便于后期的空气舱40被拆卸清洁,进一步保证该防护口罩的高质量重复利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使用该防护口罩的时候,环境空气通过外壳10的进气口11被吸入,并依次被过滤片30和空气舱40的迂回空气通道41过滤,此后再通过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50进行消毒,消毒净化后的洁净空气通过进气单向阀21进入内壳20中,再让佩戴者吸入体内,而佩戴者呼出的气体则通过出气单向阀22排出该防护口罩,该防护口罩使用时对佩戴者提供三度防护,防护效果好,且呼出气体不会经过滤芯(过滤片30、空气舱40、短波紫外线灭菌装置50),可以增加滤芯的使用寿命,更是可以消除佩戴一般外科口罩的闷焗感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方案,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