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4088发布日期:2020-07-10 17:3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一般大致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它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设计的,用于阻止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不会给人体带来不好的影响。

而现有口罩大多较为简单,防范雾霾效果较差,防范雾霾稍好一点的口罩滤芯滤网较多,又造成佩戴者的呼吸不顺畅。且大部分口罩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无法重复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防霾效果好,且可重复利用的口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罩,通过在口罩本体内部设置碳纤维静电扩大负离子的面积,提高了抗菌和杀菌的能力,同时口罩通过消毒后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口罩,包括:

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第一罩层及第二罩层,所述第二罩层用于与佩戴者接触,所述第二罩层设置有碳纤维,所述第一罩层与所述第二罩层可拆卸连接;

过滤层,所述过滤层适配夹设在所述第一罩层与所述第二罩层之间,用于空气过滤;

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经导线贯穿所述第一罩层与所述碳纤维连接,用于产生负离子。

本技术方案中,负离子发生器通过导线与第二罩层中的碳纤维连接,负离子通过导线导入口罩内衬中,未损耗完的负离子活化碳纤维中的金属微粒,产生高度的静电,从而使碳纤维释放出更多的负离子散布在口罩内,扩大负离子的面积,提高了抗菌和杀菌的能力;过滤层可以设置为普通口罩,可拆卸的夹设在口罩本体,而达到医用口罩的要求,同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口罩可以用通过消毒后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罩层上设有插扣,所述导线靠近所述第一罩层的一端设有插头,所述插头适配插设在所述插扣中,使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碳纤维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插扣位于所述第一罩层的下端,使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插扣的上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罩层靠近所述插扣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罩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罩层相对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罩层经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或压扣。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一对耳带,所述耳带分别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相对的两端;

所述耳带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上,或所述耳带固定在所述过滤层上。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鼻梁支撑组件;

所述鼻梁支撑组件包括:鼻梁支撑片及鼻梁包覆片,所述鼻梁支撑片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远离所述插扣的一侧,用于佩戴在所述佩戴者的鼻梁上,所述鼻梁包覆片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上,位于所述鼻梁支撑片与所述佩戴者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鼻梁支撑片包括支撑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槽两侧的固定片,所述支撑槽与所述固定片一体成型,所述固定片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上,使所述支撑槽的槽口朝向所述佩戴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鼻梁支撑片及所述鼻梁包覆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罩层上,使所述鼻梁支撑片及所述鼻梁包覆片位于所述第一罩层与所述第二罩层之间,所述鼻梁支撑片及所述鼻梁包覆片与所述第二罩层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有挂线,所述挂线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用于挂设在所述佩戴者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口罩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负离子发生器通过导线与第二罩层中的碳纤维连接,负离子通过导线导入口罩内衬中,未损耗完的负离子活化碳纤维中的金属微粒,产生高度的静电,从而使碳纤维释放出更多的负离子散布在口罩内,扩大负离子的面积,提高了抗菌和杀菌的能力;过滤层可以设置为普通口罩,可拆卸的夹设在口罩本体,而达到医用口罩的要求,同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口罩可以用通过消毒后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口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实施例口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口罩的前视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口罩的侧视图;

图5是另一实施例碳纤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实施例负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另一实施例鼻梁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另一实施例佩戴者佩戴口罩的示意图;

图9是另一实施例口罩消毒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罩层,2.第二罩层,3.碳纤维,4.过滤层,5.负离子发生器,6.导线,7.插扣,8.插头,9.连接件,10.耳带,11.鼻梁支撑组件,12.鼻梁支撑片,13.鼻梁包覆片,14.支撑槽,15.固定片,16.挂线,17.佩戴者,18.消毒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过滤层4及负离子发生器5。其中,口罩本体包括:第一罩层1及第二罩层2,第二罩层2用于与佩戴者接触,第二罩层2上设置有碳纤维3,碳纤维3缝制在口罩本体内,位于佩戴者鼻孔的附近。第一罩层1与第二罩层2可由布缝制而成,第一罩层1与第二罩层2可拆卸连接,过滤层4适配夹设在第一罩层1与第二罩层2之间,用于空气过滤。负离子发生器5经导线6贯穿第一罩层1与碳纤维3连接,用于产生负离子。

本实施例中,负离子发生器5通过导线6与第二罩层2中的碳纤维3连接,负离子通过导线6导入口罩内衬中,未损耗完的负离子活化碳纤维3中的金属微粒,产生高度的静电,从而使碳纤维3释放出更多的负离子散布在口罩内,扩大负离子的面积,提高了抗菌和杀菌的能力。过滤层4可以设置为普通口罩,可拆卸的夹设在口罩本体内,而达到医用口罩的要求,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口罩可以用通过紫外线杀菌灯消毒后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

负离子发生器5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空气负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它如同阳光、空气一样是人类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科学研究表明:负离子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决定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空气中含有适量的负离子不仅能高效地除尘、灭菌、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够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而形成携氧负离子,负离子发生器活跃空气分子,改善人体肺部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等等。

具体地,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罩层1上设有插扣7,插扣7可为塑胶材料制成,缝制在第一罩层1上。导线6靠近第一罩层1的一端设有插头8,插头6适配插设在插扣7中,从而使负离子发生器5与碳纤维3连通。插扣7位于第一罩层1的下端,使过滤层4位于插扣7的上方。第一罩层1靠近插扣7的一侧与第二罩层2缝合在一起,第一罩层1相对的一侧与第二罩层2经连接件9可拆卸连接。连接件9可以为魔术贴或压扣。负离子发生器5设有挂线16,挂线16的两端分别与负离子发生器5的两侧固定,用于挂设在佩戴者的脖子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口罩还包括一对耳带10,用于将口罩固定在佩戴者的耳朵上。耳带10分别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左右两端,耳带10具有弹性,耳带10分别缝制在第一罩层1的两端,此结构的耳带10可与口罩本体经消毒长期重复使用,使用时只需更换过滤层4,当然,一些过滤层4也可经消毒后重复使用。或者耳带10固定在过滤层4上,当过滤层4为普通口罩时,只需将普通口罩夹设在口罩本体内,使普通口罩的耳带10露在外面,通过普通口罩的耳带10实现口罩与佩戴者的固定。此结构无需另设耳带1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值得说明的是,耳带10是指用于将口罩与佩戴者固定的构件,除了挂设在耳朵上,也可以绑设在头上或其他地方,在此处不光指佩戴在耳朵上的情况,固定在其他部位的结构也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口罩还包括鼻梁支撑组件11,用于将口罩与鼻梁密封,防止异物进入鼻腔,同时,可避免带眼镜人的口罩因为呼气使镜片产生水雾。鼻梁支撑组件11包括:鼻梁支撑片12及鼻梁包覆片13,鼻梁支撑片12设置在口罩本体的上侧,用于佩戴在佩戴者的鼻梁上,鼻梁包覆片13设置在口罩本体上,位于鼻梁支撑片12与佩戴者之间,鼻梁包覆片13用于防止鼻梁支撑片12刮伤佩戴者。

具体地,鼻梁支撑片12及鼻梁包覆片13设置在第二罩层2上,第一罩层1与第二罩层2贴合时,使鼻梁支撑片12及鼻梁包覆片13位于第一罩层1与第二罩层2之间,鼻梁支撑片12及鼻梁包覆片13与第二罩层2经魔术贴连接。

如图7所示,鼻梁支撑片12包括支撑槽14以及设置在支撑槽14两侧的固定片15,支撑槽14与固定片15一体成型,固定片15设置在口罩本体上,使支撑槽14的槽口朝向佩戴者。支撑槽14的槽口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大小,以便适配戴在不同年龄的佩戴者鼻梁上。例如:设置15个型号:型号1、型号2、型号3为儿童鼻梁支撑片;型号4、型号5、型号6为青少年鼻梁支撑片;型号7、型号8、型号9为青年鼻梁支撑片;型号10、型号11、型号12、型号13、型号14、型号15为成年鼻梁支撑片。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的使用方法:

从口罩本体的下侧掀开第一罩层1,将鼻梁支撑组件11贴附在第一罩层1的上侧中部,普通口罩放置在第二罩层2上后,将第一罩层1与第二罩层2贴合,使普通口罩的耳带10露在外面,将插头8与插扣7适配连接,使负离子发生器5与碳纤维3连接;再将耳带10戴在佩戴者17的耳朵上,将挂线16挂在佩戴者17的脖子上,以此完成口罩的佩戴。

当口罩佩戴一段时间后,需用消毒组件18对口罩消毒,消毒组件18可以是紫外线杀菌灯。佩戴完的口罩,只需将各部件拆卸后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预设时间即可。其中,第一罩层1、第二罩层2、过滤层4、鼻梁支撑组件11、负离子发生器5、导线6,以及佩戴者17的鞋子、上衣、裤子、帽子等都可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消毒。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