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具结构、扣具组件及抱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32314发布日期:2021-12-07 22:3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扣具结构、扣具组件及抱婴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婴幼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具结构、扣具组件及抱婴带。


背景技术:

2.抱婴带可以解放双手以挟带婴幼儿外出自由活动,并且不影响和婴幼儿的亲密接触。抱婴带的设计不仅要符合人体工学,以减轻使用者的负担,同时还要能够支撑婴儿的臀部、腰部、颈部及头部等,避免弯曲及不必要的压力,保证婴幼儿的舒适感及安全性,从而保护婴幼儿柔弱的肌肉和骨骼。
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现有的前向式的抱婴带900,其包括背带91、护具92、织带93及扣具94,扣具94包括呈面对面可拆卸扣合的母扣941和公扣942。母扣941与公扣942之间借助卡合和/或磁吸的方式进行可分离的连接。公扣942安装在背带91上,护具92连接于织带93,母扣941上开设有连接口9411,在连接口9411中安装有一连接杆9412,织带93从母扣941的底部穿入连接口9411并绕过连接杆9412后再从母扣941的底部穿出,从而使得织带93连接于母扣941并相对母扣941呈长度可调的布置。
4.使用时,母扣941与公扣942的对插卡合实现了护具92与背带91的连接,但由于母扣941的锁定对接处9413(槽孔结构)与护具92靠的较近,并且织带93是从母扣941底部穿入穿出的,织带93会突出或鼓起于母扣941临近公扣942的一侧,由于突起或鼓起的织带93刚好位于母扣941与公扣942的配合面之间,因此织带93的突起或鼓起将阻挡母扣941与公扣942完整扣合,使得母扣941和公扣942之间仍具有一较大的间隙而处于“假扣合”的状态。
5.当母扣941与公扣942之间借助磁吸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在母扣941与公扣942对准靠近的过程中,由于磁吸力的影响使母扣941与公扣942更快地吸合在一起,从而难以在扣合过程中对母扣941与公扣942进行调整。使用者因感觉到母扣941与公扣942相互吸合即误以为母扣941与公扣942已完全扣合,导致直接忽视“假扣合”的存在。
6.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极易使得母扣941与公扣942的“假扣合”发生脱离(即,母扣941与公扣942分离),从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影响使用安全。要确保母扣941与公扣942真实的扣合,必须先花时间整理好织带93,使得织带93不会突起或鼓起,然后再进行扣合,母扣941与公扣942扣合后仍需观察扣合状态,以排除“假扣合”的产生,操作复杂且费时。
7.因此,亟需要一种扣合效果好且操作快捷方便的扣具结构、扣具组件及抱婴带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织带连接且织带不会阻挡扣合的扣具结构
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能快速扣合且扣合效果好的扣具组件。
10.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一种抱婴带,该抱婴带具有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能快速扣合且扣合效果好的扣具组件,借由该扣具组件使得抱婴带的使用更安全可靠,且操作快捷
方便。
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扣具结构,该扣具结构适用于连接织带,该扣具结构具有连接口,连接口内具有连接织带的连接件,于连接口的一侧延伸一延长部,延长部开设有一供织带穿过的开口,织带借助开口外侧穿过开口而进入连接口内与连接件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扣具结构具有连接口,连接口内具有连接织带的连接件。扣具结构上于连接口的一侧延伸一延长部,延长部开设有一供织带穿过的开口。织带借助开口外侧穿过开口而进入连接口内与连接件连接。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扣具结构在与织带进行连接时,织带不是直接穿入连接口内进行连接的,而是先从延长部上的开口外侧穿入再穿入连接口内与连接件进行连接件。使得织带在延长部及其开口的作用下呈现弯折状后再与连接件进行连接;有效地使得织带被约束限制并紧贴扣具结构;使得织带不会出现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上进而阻挡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连接的不良现象出现。同时,借由延长部在扣具结构上的延伸,进一步地使得织带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上;由上可知,本发明由于相较现有的扣具结构而增加的延长部及其开口,因织带不会出现突起或鼓起的现象,使得织带不会阻挡扣具结构的扣合,使得织带连接更为方便快捷。而且因为织带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上,扣具结构每次扣合均能贴紧于配扣结构上,即使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受磁吸作用而快速吸合也不会影响扣合效果,即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每次扣合均为正常扣合,有效避免使用者因感觉到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相互吸合即误以为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已完全扣合的“假扣合”的发生。
13.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延长部。
14.较佳地,本发明的织带进入连接口内与连接件连接后再经由开口穿出。
15.较佳地,本发明的织带滑设于连接件并与连接件呈长度可调的连接。
16.较佳地,本发明的织带卷绕在连接件上。
17.较佳地,本发明的连接件呈枢转地安装在扣具结构上。
18.较佳地,本发明的开口正对连接件。
19.较佳地,本发明的开口朝连接件方向的口径不断扩大。
20.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结构还具有一将连接口与开口相隔开的隔条,隔条沿扣具结构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连接口与开口沿扣具结构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21.较佳地,本发明的延长部沿扣具结构的高度方向位于隔条的下方,延长部与隔条形成一阶梯结构。
22.较佳地,本发明的延长部呈一环状结构,环状结构围出开口,延长部的顶面具有朝连接口的下端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
23.较佳地,本发明的斜面结构的延长线距离连接件的最下端一定距离。
24.较佳地,本发明的斜面结构的延长线距离连接件的最下端的距离至少大于织带的厚度。
25.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结构的底面呈平齐结构。
26.本发明的扣具组件,包括面对面相互可叠置插拔的配扣结构与上述扣具结构。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扣具组件包括上述扣具结构以及与扣具结构面对面相互可叠置插拔的配扣结构,由于扣具结构设有延长部及开口,织带先从延长部上的开口外
侧穿入再穿入连接口内与连接件进行连接,使得织带在延长部及其开口的作用下呈现弯折状后再与连接件进行连接;织带被约束限制并紧贴扣具结构,织带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上。而且借由延长部在扣具结构上的延伸,进一步使织带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上;由于织带不会在扣具结构上出现突起或鼓起的现象,因此织带不会阻挡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扣合,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能够实现快速扣合。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之间由于缺少织带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扣合不会出现“假扣合”的现象,一旦扣合即为真实的扣合,不会出现因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之间发生脱离而导致危险的产生。并且由于没有织带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在扣合时直接面对面的叠置插拔即可,不用花时间去整理二者之间的织带,操作方便快捷。因为织带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上,扣具结构每次扣合均能贴紧于配扣结构上,即使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受磁吸作用而快速吸合也不会影响扣合效果,即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每次扣合均为正常扣合,有效避免使用者因感觉到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相互吸合即误以为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已完全扣合的“假扣合”的发生,因此扣具组件的扣合操作更简易和便捷。
28.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结构具有一锁定部,配扣结构具有用于与锁定部锁合的配锁部,扣具结构和配扣结构沿靠近彼此的面对面叠置对插而使锁定部与配锁部锁合。
29.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结构具有面向配扣结构的第一贴合面,配扣结构具有面向扣具结构的第二贴合面,第一贴合面在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对插后贴至第二贴合面上。
30.较佳地,本发明的锁定部设于第一贴合面上,配锁部设于第二贴合面上,开口与连接口设于扣具结构的与第一贴合面相背的侧面上。
31.较佳地,本发明的锁定部与配锁部中的一者为槽孔结构,锁定部与配锁部中的另一者为凸起结构。
32.较佳地,本发明的锁定部与配锁部之间呈卡合式和/或磁吸式的可分离连接。
33.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组件还包括一活动安装于扣具结构或配扣结构上的释锁操作件,按压下的释锁操作件释锁锁定部与配锁部的锁合。
34.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结构为母扣,配扣结构为公扣。
35.较佳地,本发明的扣具结构为公扣,配扣结构为母扣。
36.本发明的抱婴带包括背带、用于围挡婴儿的护具、织带及上述的扣具组件,背带与配扣结构连接,织带的一端与护具连接,织带的另一端与扣具结构的连接件连接。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抱婴带由于织带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上,织带不会阻挡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扣合,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能够实现快速扣合,而且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之间由于缺少织带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扣合不会出现“假扣合”的现象,扣合效果好且快捷方便。一旦扣合即为真实的扣合,不会出现因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之间发生脱离而导致危险的产生。另,借由延长部在扣具结构上长度的延伸,使得护具远离扣具结构的锁定部,防止护具阻挡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扣合。因为织带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上,扣具结构每次扣合均能贴紧于配扣结构上,即使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受磁吸作用而快速吸合也不会影响扣合效果,即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每次扣合均为正常扣合,有效避免使用者因感觉到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相互吸合即误以为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已完全扣合的“假扣合”的发生,使得护具在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快速扣合下能够快速便捷地与背带进行稳定牢固的连接。由于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能真实地进
行扣合,不会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之间发生脱离,因此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相扣合后护具能安全稳定地与背带进行连接,使得抱婴带的使用更安全可靠。而且由于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缺少织带和护具的阻挡,扣具结构与配扣结构的快速扣合能使护具方便快速地与背带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38.图1是现有的抱婴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9.图2是现有的抱婴带中扣具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40.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1.图4是本发明抱婴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2.图5是图4中抱婴带另一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3.图6是图4中抱婴带的结构示意图。
44.图7是本发明扣具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45.图8是沿图7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47.如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抱婴带100包括背带10、用于围挡婴儿的护具20、织带30及扣具组件40。背带10与配扣结构42(详见后述)连接,织带30的一端与护具20连接,织带30的另一端与扣具结构41的连接件44(详见后述)连接。抱婴带100用于承载和保护婴儿。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的扣合使护具20连接于背带10,便于护具20的使用。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的分离开使护具20脱离背带10,便于收纳携带和清洁。举例而言,护具20为一布料件,如口水巾布,但不限于此。口水巾布通过多层卷绕的方式连接到织带30上,口水巾布除了能够围挡婴儿之外,还能接住婴儿流出的口水。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护具20也可为一承载婴儿的兜体,如网兜等,以便于全面地支撑和承载婴儿。本发明背带10的结构采用现有公知的结构即可,如承载在人体肩部的肩带结构,上述的护具20设于两肩带之间,但不限于此。于本实施例中,配扣结构42通过缝合的方式安装到背带10上,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配扣结构42可通过熔融、粘贴、拉链等方式安装到背带10上,但不限于此。以下结合图4-图8对上述提及的扣具结构41及具有扣具结构41的扣具组件40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8.如图4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扣具组件40包括面对面相互可叠置插拔的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以便于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面对面叠置时可快速的扣合。由于扣合后的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是呈叠置布置的,故扣合后的扣具组件40的结构更加紧凑。具体地,扣具结构41具有一锁定部411,配扣结构42具有用于与锁定部411锁合的配锁部421,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沿靠近彼此的面对面叠置对插而使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锁合,借由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的锁合能使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之间的扣合更稳定可靠。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的锁定部411为一槽孔结构,此时扣具结构41为一母扣结构。对应地,配锁部421为一凸起结构,此时配扣结构42为一公扣结构。故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的结构简单,易于布置实施。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锁定部411也可设为凸起结构,此时扣具结构41为
一公扣结构。对应地,配锁部421设为槽孔结构,此时配扣结构42为一母扣结构。一样能实现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之间的锁合,故不限于此。
49.优选的是,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之间呈卡合式的可分离连接。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之间也可呈磁吸式的可分离连接。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之间也可呈卡合磁吸式的可分离连接,即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之间同时具有卡合连接及磁性连接的功能。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扣具结构41内正对锁定部411的部位上安装有一磁性件418。对应地,配扣结构42的配锁部421内至少具有磁性材料形成的部分,根据实际需要,配锁部421也可设有磁性件(图中未示),故不限于此。更具体地,扣具组件40还包括一活动安装于扣具结构41上的释锁操作件43,按压下的释锁操作件43释锁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的锁合,以方便释锁扣具组件40。根据实际需要,释锁操作件43也可设于配扣结构42上。为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定,扣具结构41具有面向配扣结构42的第一贴合面412,配扣结构42具有面向扣具结构41的第二贴合面422,第一贴合面412在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对插后贴至第二贴合面422上。
50.如图4至图8所示,扣具结构41具有连接口413,连接口413内具有连接织带30的连接件44。扣具结构41上于连接口413的一侧延伸一延长部414,延长部414开设有一供织带30穿过的开口415。织带30借助开口415外侧穿过开口415而进入连接口413内与连接件44连接。由于织带30是借助开口415外侧穿过开口415而进入连接口413内与连接件44连接的。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扣具结构41在与织带30进行连接时,织带30不是直接穿入连接口413内进行连接的,而是先从延长部414上的开口415外侧穿入再穿入连接口413内与连接件44进行连接。使得织带30在延长部414及其开口415的作用下呈现弯折状后再与连接件44进行连接;有效地使得织带30被约束限制并紧贴扣具结构41;使得织带30不会出现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上进而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连接的不良现象出现。同时,借由延长部414在扣具结构41上的延伸,进一步地使得织带3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由于织带30不会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能够实现快速扣合。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由于缺少织带30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不会出现“假扣合”的现象。一旦扣合即为真实的扣合,不会出现因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发生脱离而导致危险的产生。并且由于没有织带30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在扣合时直接面对面的叠置插拔即可,不用花时间去整理二者之间的织带30,操作快捷方便。因为织带3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上,扣具结构41每次扣合均能贴紧于配扣结构42上,即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受磁吸作用而快速吸合也不会影响扣合效果,即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每次扣合均为正常扣合,有效避免使用者因感觉到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相互吸合即误认为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已完全扣合的“假扣合”发生,因此扣具组件的扣合操作更简易便捷。另外借由延长部414在扣具结构41上长度的延伸,使得护具20远离扣具结构41的锁定部411,防止了护具20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由于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能真实地进行扣合,不会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发生脱离,因此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相扣合后护具20能安全稳定地与背带10进行连接,使得抱婴带100的使用更安全可靠。而且由于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缺少织带30和护具20的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快速扣合能使护具20方便快速地与背带10进行连接。举例而言,扣具结构41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延长部414,
以保证护具20有效偏离于扣具结构41上的锁定部411,但不限于此。
51.如图4至图8所示,织带30进入连接口413内与连接件44连接后再经由开口415穿出,织带30从开口415穿出进一步保证织带30不会影响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的扣合。具体地,织带30滑设于连接件44并与连接件44呈长度可调的连接,通过拉动织带30能便于调节织带30的作用长度,方便地调节到织带30的松紧,从而能适应不同体型的婴幼儿去使用护具20。于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织带30可固定安装于连接件44上,如尾部通过卷绕缝合的方式固定于连接件44上。这时织带30不能相对连接件44进行调节,但护具20一样被限制在延长部414外,织带30也不会影响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的正常扣合。优选的是,织带30卷绕在连接件44上,以便于快速调节织带30,但不限于此。更具体地,连接件44呈枢转地安装在扣具结构41上,故织带30与连接件44之间呈滚动式的连接,利于织带30相对连接件44的调节。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连接件44也可固定安装于扣具结构41上,织带30一样能与连接件44呈长度可调的连接。举例而言,连接件44为一杆状件,但不限于此。而连接件44的结构已为本领域技术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为避免织带30和护具20影响到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的对插,锁定部411设于第一贴合面412上,配锁部421设于第二贴合面422上,开口415与连接口413设于扣具结构41的与第一贴合面412相背的侧面上。
52.如图7和图8所示,开口415正对连接件44,保证进入到开口415后与连接件44连接的织带30不会过度下垂导致织带30越出扣具结构41的底部,从而避免影响到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具体地,开口415朝连接件44方向的口径不断扩大,故织带30在刚穿入开口415时呈卷曲状,织带30在穿过开口415后则呈能完全平铺张开,因此开口415这样的设置有利于织带30快速顺畅地插入开口415。更具体地,扣具结构41的底面呈平齐结构,以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更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53.如图7和图8所示,扣具结构41还具有一将连接口413与开口415相隔开的隔条416,隔条416沿扣具结构41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连接口413与开口415沿扣具结构4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这样的布置有利于穿过开口415的织带30更方便快速地与连接件44进行连接,并且使织带30保持绷紧。具体地,延长部414沿扣具结构41的高度方向位于隔条416的下方,延长部414与隔条416形成一阶梯结构,形成的阶梯结构能够阻挡住护具20并提供一位置给护具20定位。受定位的护具20由于处于延长部414的外侧,因此保证护具2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上,护具20不会阻挡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的扣合。更具体地,延长部414呈一环状结构,环状结构围出开口415,延长部414的顶面具有朝连接口413的下端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417,织带30通过斜面结构417能快速平滑地穿入开口415。为了在扣具结构41内提供一容纳织带30的空间并防止织带30越出扣具结构41的底面,斜面结构417的延长线距离连接件44的最下端一定距离。优选的是,斜面结构417的延长线距离连接件44的最下端的距离至少大于织带30的厚度。
54.结合附图4至8,对本发明的抱婴带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抱婴带100在使用时,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面对面叠置插合,锁定部411与配锁部421相锁合,实现护具20(如口水巾布或兜布)与背带10的连接,护具20与背带10之前形成供婴幼儿乘坐的空间。通过在扣具结构41上拉动织带30去调节织带30的松紧,进而调节供婴幼儿乘坐空间的大小,使得抱婴带100能适应不同成长阶段的婴幼儿的使用需求。当使用完抱婴带100后,因应实际情况需要可将护具20脱下,此时通过按压下释锁操作件43便能释锁锁定部411与配
锁部421之间的锁合,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可相分离,之后便能将背带10从护具20上取下。工作原理如上所述。
55.结合图4-图8所示,本发明的扣具结构41由于设有延长部414及开口415,织带30先从延长部414上的开口415外侧穿入再穿入连接口413内与连接件44进行连接,使得织带30在延长部414及其开口415的作用下呈现弯折状后再与连接件44进行连接;织带30被约束限制并紧贴扣具结构41,织带3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上。而且借由延长部414在扣具结构41上的延伸,进一步使织带3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上;由于织带30不会在扣具结构41上出现突起或鼓起的现象,因此织带30不会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能够实现快速扣合,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由于缺少织带30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不会出现“假扣合”的现象。一旦扣合即为真实的扣合,不会出现因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发生脱离而导致危险的产生。并且由于没有织带30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在扣合时直接面对面的叠置插拔即可,不用花时间去整理二者之间的织带30,操作快捷方便。因织带3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扣具结构41每次扣合均能贴紧于配扣结构42,即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受磁吸作用而快速吸合也不会影响扣合效果,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每次的扣合均为正常扣合,有效避免使用者因感觉到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相互吸合即误以为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已完全扣合的“假扣合”的发生。
56.可理解的是,由于本发明的扣具组件40包括上述扣具结构41与面对相互可叠置插拔的配扣结构42,由于织带30被约束限制并紧贴扣具结构41,织带3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上;因此织带30不会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能够实现快速扣合。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由于缺少织带30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不会出现“假扣合”的现象,扣合效果好且快捷方便。一旦扣合即为真实的扣合,不会出现因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发生脱离而导致危险的产生。因织带3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扣具结构41每次扣合均能贴紧于配扣结构42,即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受磁吸作用而快速吸合也不会影响扣合效果,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每次的扣合均为正常扣合,有效避免使用者因感觉到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相互吸合即误以为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已完全扣合的“假扣合”的发生,使得扣具组件40的扣合操作更简易和便捷。
57.又由于本发明的抱婴带100包括背带10、用于围挡婴儿的护具20、织带30及上述的扣具组件40。织带30不会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能够实现快速扣合,而且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由于缺少织带30的阻挡,使得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不会出现“假扣合”的现象,扣合效果好且快捷方便。一旦扣合即为真实的扣合,不会出现因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发生脱离而导致危险的产生,保证护具20能够安全可靠地与背带10连接。因织带30不会突起或鼓起于扣具结构41,扣具结构41每次扣合均能贴紧于配扣结构42,即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受磁吸作用而快速吸合也不会影响扣合效果,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每次的扣合均为正常扣合,有效避免使用者因感觉到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相互吸合即误以为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已完全扣合的“假扣合”的发生,使得护具20在扣具结构41和配扣结构42的快速扣合下能够快速便捷地与背带10进行稳定牢固的连接。另外借由延长部414在扣具结构41上
长度的延伸,使得护具20远离扣具结构41的锁定部411,防止护具20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扣合。由于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能真实地进行扣合,不会受外力而使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之间发生脱离,因此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相扣合后护具20能安全稳定地与背带10进行连接,使得抱婴带100的使用更安全可靠。而且由于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缺少织带30和护具20的阻挡,扣具结构41与配扣结构42的快速扣合能使护具20方便快速地与背带10进行连接。
5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