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处理的环保纽扣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13509发布日期:2020-08-05 00:59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处理的环保纽扣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纽扣为服装上常用部件,纽扣的种类繁多,金属、树脂、塑料等,各有特色,但多数纽扣的制备需要繁多的工序,以及需加热、融化等工序,耗能较多,且多数纽扣,如树脂、塑料等存在不能回收再次利用的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处理的环保纽扣,按质量计,包括以下组分:秸秆15-18份、稻壳20-25份、脲醛树脂25-28份、环氧树脂12-14份、纳米二氧化硅7-9份、偶联剂1-2份、改性脂肪胺4-5份。

改进纽扣成分及配方,固化成型,制备简单,且该纽扣可回收再利用。

进一步,偶联剂为kh550,改性脂肪胺型号为jh-0212。

进一步,包括以下组分:秸秆17份、稻壳22份、脲醛树脂26份、环氧树脂13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偶联剂2份、改性脂肪胺5份。

进一步,包括以下组分:秸秆18份、稻壳24份、脲醛树脂25份、环氧树脂13份、纳米二氧化硅9份、偶联剂1.5份、改性脂肪胺4.5份。

进一步,包括以下组分:秸秆16份、稻壳25份、脲醛树脂28份、环氧树脂12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偶联剂2份、改性脂肪胺5份。

本申请文件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纽扣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秸秆、稻壳磨制成粉,之后与部分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

2)、将部分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1)、步骤2)中终产物相混合,注入模具,固化;

4)、将剩余的纳米二氧化硅、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均匀,涂覆在自模具倒出的纽扣表面上,固化。

工序简单,混合固化即可,且以秸秆、稻壳、部分纳米二氧化硅、部分脲醛树脂、部分环氧树脂、部分偶联剂及部分改性脂肪胺混合固化成型主体,之后在主体上涂覆剩余部分的纳米二氧化硅、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形成光滑的表面层,且具备较好的韧性。

进一步,步骤1)中将占总量纳米二氧化硅总量4/5的纳米二氧化硅与秸秆、稻壳磨成的粉混合,以纳米二氧化硅填充间隙,细化粒径梯度。

进一步,步骤2)将占总量4/5的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

进一步,步骤3)中注入模具后常温固化,低温倒模,并对倒模出的纽扣表面进行打磨,打磨使表面光滑,便于涂覆。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新配方的纽扣,具备可回收处理的特点,符合环保理念。

2、本发明改进纽扣的结构,以秸秆、稻壳为主体,有效利用资源。

3、本发明制备的纽扣,表面光滑,韧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原料来源:纳米二氧化硅来自北京德科岛金。

改性脂肪胺jh0212来自常熟佳发化学。

偶联剂kh550来自广州耿达贸易。

秸秆、稻壳直接从农村收购。

脲醛树脂为邢台九五木业发展中心制备,采用新型环保甲醛生产的脲醛树脂。

实施例1

纽扣配方如下:秸秆15份、稻壳20份、脲醛树脂25份、环氧树脂12份、纳米二氧化硅7份、偶联剂1份、改性脂肪胺4份。

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将秸秆、稻壳晒干,按比例称重并切碎,之后磨制成粉,之后与占纳米二氧化硅总量4/5的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

2)、将占总量4/5的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1)、步骤2)中终产物直接倒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混合搅拌,之后注入模具纽扣型腔中,常温固化,之后低温倒模,并将倒模出来的纽扣表面进行打磨。

4)、将剩余的纳米二氧化硅、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均匀,涂覆在自模具倒出的纽扣表面上,常温固化。

实施例2

纽扣配方如下:秸秆18份、稻壳25份、脲醛树脂28份、环氧树脂14份、纳米二氧化硅9份、偶联剂2份、改性脂肪胺5份。

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将秸秆、稻壳晒干,按比例称重并切碎,之后磨制成粉,之后与占纳米二氧化硅总量4/5的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

2)、将占总量4/5的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1)、步骤2)中终产物直接倒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混合搅拌,之后注入模具纽扣型腔中,常温固化,之后低温倒模,并将倒模出来的纽扣表面进行打磨。

4)、将剩余的纳米二氧化硅、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均匀,涂覆在自模具倒出的纽扣表面上,常温固化。

实施例3

纽扣配方如下:秸秆17份、稻壳22份、脲醛树脂26份、环氧树脂13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偶联剂2份、改性脂肪胺5份。

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将秸秆、稻壳晒干,按比例称重并切碎,之后磨制成粉,之后与占纳米二氧化硅总量4/5的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

2)、将占总量4/5的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1)、步骤2)中终产物直接倒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混合搅拌,之后注入模具纽扣型腔中,常温固化,之后低温倒模,并将倒模出来的纽扣表面进行打磨。

4)、将剩余的纳米二氧化硅、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均匀,涂覆在自模具倒出的纽扣表面上,常温固化。

实施例4

纽扣配方如下:秸秆18份、稻壳24份、脲醛树脂25份、环氧树脂13份、纳米二氧化硅9份、偶联剂1.5份、改性脂肪胺4.5份。

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将秸秆、稻壳晒干,按比例称重并切碎,之后磨制成粉,之后与占纳米二氧化硅总量4/5的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

2)、将占总量4/5的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1)、步骤2)中终产物直接倒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混合搅拌,之后注入模具纽扣型腔中,常温固化,之后低温倒模,并将倒模出来的纽扣表面进行打磨。

4)、将剩余的纳米二氧化硅、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均匀,涂覆在自模具倒出的纽扣表面上,常温固化。

实施例5

纽扣配方如下:秸秆16份、稻壳25份、脲醛树脂28份、环氧树脂12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偶联剂2份、改性脂肪胺5份。

制备方法

步骤如下:

1)、将秸秆、稻壳晒干,按比例称重并切碎,之后磨制成粉,之后与占纳米二氧化硅总量4/5的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均匀。

2)、将占总量4/5的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1)、步骤2)中终产物直接倒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混合搅拌,之后注入模具纽扣型腔中,常温固化,之后低温倒模,并将倒模出来的纽扣表面进行打磨。

4)、将剩余的纳米二氧化硅、脲醛树脂、环氧树脂、偶联剂及改性脂肪胺混合均匀,涂覆在自模具倒出的纽扣表面上,常温固化。

检测

将上述实施例制备的纽扣进行检测,该纽扣具备可再次回收利用的特点,且表面光滑,且表面拉伸剪切强度达12mpa。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