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包式手指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1017发布日期:2022-01-11 22:0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包式手指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自包式手指套。


背景技术:

2.在细菌、病毒等疫情发作时,除飞沫传播外,手接触传播也是细菌、病毒等疫情传播的重要渠道。为此,人们除了通过配戴防护口罩以阻断飞沫传播之外,也通过佩戴防护手套或使用间接物(纸巾、牙签)来阻断手直接接触传播。
3.虽然通过上述措施能有效防止疫情传播,但其中的阻断手接触传播的措施却存在如下缺点:
4.1)防护手套:由于防护手套的密封性好,往往佩戴一段时间后,手套内容易出现水珠,因此,使用一次后便要丢弃,造成浪费;而且,使用过的防护手套表面可能存在细菌或病毒,不便于收纳及携带。
5.2)纸巾、牙签等间接物:因为间接物本身并没有自带消毒机制,使得其废弃后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严重阻碍了疫情的有效防控,不利于保障市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收纳方便、能循环再用、耐用性高、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自包式手指套。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自包式手指套,所述自包式手指套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收合套、拇指套以及四指套;
9.其中,所述收合套套口一侧边与四指套套口一侧边连接,而四指套套口另一侧边则通过u型连接带与拇指套套口的一侧边连接;
10.所述收合套套口与四指套套口适配;
11.自包式手指套处于收合状态时,收合套套口与四指套套口相对,收合套内部与四指套内部连为一体,构成置物空间,所述拇指套以及u型连接带置于该置物空间中,由收合套与四指套配合包裹;
12.自包式手指套处于展开状态时,四指套的内外侧反转,其套口与收合套套口错开,并成型于收合套的背面;拇指套从置物空间内位移至四指套的一侧,并在u型连接带的连接作用下,与四指套构成适合人体手型的手指套。其中,拇指套用于放置手指,四指套用于放置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
13.进一步地,所述收合套、四指套、u型连接带以及拇指套按序一体连接成型。
14.进一步地,所述收合套的外形和四指套的外形均由设于各自前后两表面框架处的造型骨架设而成;在自包式手指套前后同一朝向的表面上,收合套上的造型骨与四指套上的造型骨配合,将处于收合状态时自包式手指套的整体形态塑造为矩形。
15.进一步地,所述处于收合状态时的自包式手指套的矩形整体形态,为圆角矩形整体形态;处于收合状态时的自包式手指套的四个角均为圆角。
16.进一步地,所述收合套与四指套连接处的两端为圆弧结构。
17.进一步地,所述收合套与四指套之间设有在自包式手指套处于收合状态时将收合套和四指套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结构。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结构为卡扣连接结构。
19.进一步地,所述四指套内部的空间为一体空间,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共存在同一空间中。
20.进一步地,自包式手指套处于展开状态,所述拇指套与四指套构成适合人体手型的手指套时,所述四指套相对的一侧的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防滑凸部。
2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材料为硅胶或橡胶。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理及优点如下:
23.1.自包式手指套采用硅胶或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既能循环再用,又能实现自包式手指套形态的切换。
24.2.当自包式手指套不需要使用时(此时的自包式手指套处于收合状态),拇指套均置于置物空间内,由收合套与四指套配合包裹(即自包式),构成一个矩形的盒子,方便携带;当自包式手指套使用后,自包式手指套也为收合状态,能将可能接触到细菌或病毒的拇指套以及四指套的内侧包裹在矩形盒子内,从而避免二次污染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25.当需要自包式手指套用于开门、按按钮或拿扶手时,一只手将收合套打开并抓稳收合套,另外一只手的拇指插入拇指套内,且该手的四指抵着四指套外侧底部;当各指到达所述位置后,抓稳收合套的手带动收合套往下拉,而由于收合套套口一侧边与四指套套口一侧边连接,使得四指套在收合套的带动以及抵于其外侧底部的四指的配合下,进行内外侧反转(原内侧转换为外侧,原外侧转换为内侧);此时,四指套套口与收合套套口错开,并成型于收合套的背面;拇指套从置物空间内位移至四指套的一侧,并在u型连接带的连接作用下,与四指套构成适合人体手型的手指套,用户戴上该变形后的手指套,可进行开门、按按钮或拿扶手的操作。此时,与门、按钮或扶手接触的部位主要为拇指套的外侧面以及四指套内外侧切换后的外侧面(原内侧面),从而避免了用户直接与细菌或病毒接触。
26.3.由于自包式手指套使用时需要进行形态切换,以及弹性材料属性的原因,在形态切换过程中,收合套往下拉时,收合套与四指套连接处的两端容易因拉扯动作而出现爆裂情况,为此,本发明将收合套与四指套连接处的两端改造为圆弧结构,使得最大限度地卸掉拉扯的力,从而大大降低该部位出现爆裂的风险,进而提高自包式手指套的耐用性。
27.4.收合套的外形和四指套的外形均由设于各自前后两表面框架处的造型骨架设而成;在自包式手指套前后同一朝向的表面上,收合套上的造型骨与四指套上的造型骨配合,将处于收合状态时自包式手指套的整体形态塑造为圆角矩形,使得自包式手指套进行形态切换后也能保持整体形态,耐用性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8.5.收合套、四指套、u型连接带以及拇指套按序一体连接成型,使得自包式手指套的整体性得到体现,形态间的切换显得更加合理。
29.6.收合套与四指套之间设有在自包式手指套处于收合状态时将收合套和四指套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结构,使得自包式手指套使用后,将可能接触到细菌或病毒的拇指套
以及四指套的内侧锁在矩形盒子内,避免出现矩形盒子容易打开的情况。
30.7.相对于四指分别独占一个指套空间,本发明中四指套内部的空间为一体空间,使得降低四指套内外反转难度的同时,自包式手指套不用再细分左自包式手指套或右自包式手指套,而且拇指套的位置相对于四指套是位于四指套的中间,而不是偏左或偏右,故本发明所述的自包式手指套左右手均可适合使用。
31.8.自包式手指套处于展开状态,拇指套与四指套构成适合人体手型的手指套时,四指套相对的一侧的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防滑凸部,从而增加四指套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包式手指套收合状态时的立体图;
3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包式手指套收合状态时的透视图;
3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包式手指套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之一;
3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包式手指套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之二;
3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包式手指套从收合到展开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自包式手指套从展开到收合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自包式手指套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40.实施例一:
41.如图1-2所示,一种自包式手指套,由硅胶材料制成,包括收合套1、拇指套2、四指套3以及u型连接带4;
42.其中,收合套1套口一侧边与四指套3套口一侧边连接,而四指套3套口另一侧边则通过u型连接带4与拇指套2套口的一侧边连接,收合套1、四指套3、u型连接带4与拇指套2按序一体连接成型。
43.具体地,如图3所示,收合套1的外形和四指套3的外形均由设于各自前后两表面框架处的造型骨5架设而成;造型骨5在本实施例中是凸起的胶边,一体成型于收合套1和四指套3。在自包式手指套前后同一朝向的表面上,收合套1上的造型骨5与四指套3上的造型骨5配合,将处于收合状态时自包式手指套的整体形态塑造为圆角矩形,自包式手指套的四个角均为圆角。
44.另外,如图4所示,收合套1与四指套3连接处的两端为圆弧结构6,且两者的套口适配。
45.四指套3内部的空间为一体空间,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共存在同一空间中。
46.当自包式手指套不需要使用时,此时的自包式手指套处于收合状态,收合套1套口与四指套3套口相对,收合套1内部与四指套3内部连为一体,构成置物空间;拇指套2以及u型连接带4置于该置物空间中,由收合套1与四指套3配合包裹。
47.从二维角度看,此时自包式手指套的整体形态为圆角矩形。从三维角度看,此时自包式手指套的整体形态为一个矩形的盒子,方便携带。
48.如图5所示,当需要自包式手指套用于开门、按按钮或拿扶手时,一只手将收合套1打开并抓稳收合套1,另外一只手的拇指插入拇指套2内,且该手的四指抵着四指套3外侧底部;当各指到达所述位置后,抓稳收合套1的手带动收合套1往下拉,而由于收合套1套口一侧边与四指套3套口一侧边连接,使得四指套3在收合套1的带动以及抵于其外侧底部的四指的配合下,进行内外侧反转(原内侧转换为外侧,原外侧转换为内侧);此时,四指套3套口与收合套1套口错开,并成型于收合套1的背面;拇指套2从置物空间内位移至四指套3的一侧,并在u型连接带4的连接作用下,与四指套3构成适合人体手型的手指套(自包式手指套处于展开状态),用户戴上该变形后的手指套,可安全地进行开门、按按钮或拿扶手的操作。此时,与门、按钮或扶手接触的部位主要为拇指套2的外侧面以及四指套3内外侧切换后的外侧面,从而避免了用户直接与细菌或病毒接触。
49.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自包式手指套处于展开状态,拇指套2与四指套3构成适合人体手型的手指套时,四指套3相对的一侧的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防滑凸部,从而增加四指套3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
50.如图6所示,当自包式手指套使用后并需要收纳时,抓稳收合套1的手带动收合套1往上拉,而四指套3在拇指套2的挤压下再次进行内外侧反转(外侧转换回原内侧,内侧转换回原外侧),状态切换后的收合套1套口与四指套3套口再次相对,拇指套2以及u型连接带4再次回归于置物空间中,由收合套1与四指套3配合包裹,即自包式手指套切换回收合状态。收合状态时的自包式手指套能将可能接触到细菌或病毒的拇指套2以及四指套3的内侧包裹在矩形盒子内。
51.除此之外,本实施例将收合套1与四指套3连接处的两端改造为圆弧结构,使得最大限度地卸掉拉扯的力,从而大大降低了由于自包式手指套使用时需要进行形态切换而带来的收合套1与四指套3连接处的两端容易出现爆裂的风险,进而提高自包式手指套的耐用性。
52.还有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收合套1的外形和四指套3的外形均由设于各自前后两表面框架处的造型骨5架设而成;在自包式手指套前后同一朝向的表面上,收合套1上的造型骨5与四指套3上的造型骨5配合,将处于收合状态时自包式手指套的整体形态塑造为圆角矩形,使得自包式手指套进行形态切换后也能保持整体形态,耐用性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3.另外,相对于四指分别独占一个指套空间,本实施例中四指套3内部的空间为一体空间,不但可降低四指套3内外反转的难度,而且自包式手指套亦不用再细分左自包式手指套或右自包式手指套,而且拇指套2的位置相对于四指套3是位于四指套3的中间,而不是偏左或偏右,故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包式手指套左右手均可适合使用。
54.最后,收合套1、四指套3、u型连接带4以及拇指套2按序一体连接成型,使得自包式手指套的整体性得到体现,形态间的切换显得更加合理。
55.实施例二:
56.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种自包式手指套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在于,收合套1与四指套3之间设有在自包式手指套处于收合状态时将收合套1和四指套3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结构,使得自包式手指套使用后,将可能接触到细菌或病毒的拇指套2以及四指套3的内侧锁在矩形盒子内,避免出现矩形盒子容易打开的情况。具体地,该固定连
接结构为卡扣连接结构,包括卡头71和卡座72;其中,卡头71设于u型连接带4在自包式手指套处于展开状态时朝向收合套1的一侧,卡座72对应地设于收合套1在自包式手指套处于收合状态时朝向卡头71的内侧。卡头71与卡座72与自包式手指套一体注塑成型。
5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