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内罩的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9910发布日期:2021-02-26 17:4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带内罩的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品,特别是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口罩主要包括面罩、挂耳带,其中面罩的样式很多,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皱褶类,另一类为光面类,其中光面类的品种也很多,如两片式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n95、kn95等折叠口罩;三片式的有微叠口罩,鱼型口罩(柳叶形口罩)等,这类口罩大部分在与人鼻梁对应的上部均设有铝质鼻梁夹,其不仅给口罩生产加工带来多一道与其他纺织品加工不一样工序的麻烦,而且使用前不能弯折也给使用者携带带来不便。更主要的是,尽管铝条可以随人的鼻梁形状弯折,但毕竟是金属片不能与鼻子表面紧密贴合,仍留有空隙,病菌、病毒、雾霾和灰尘完全可以从这些空隙中进入口罩内,使口罩失去应有的作用。同时带金属鼻梁夹的口罩对儿童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携带方便、使用安全、制作简单的带内罩的防护口罩。
[0004]
本发明主要是在光面类口罩的面罩上设取代铝质鼻梁夹的内罩。本发明口罩包括面罩、挂耳带及内罩。内罩为一对,其基本形状类似呈三角形,两个位于下面的边为自由边,其中一个自由边与鼻梁侧面相邻,内罩的另一个边为固定边,其可直接固定在面罩上边沿下面与鼻翼上面对应的位置上,该固定边的形状为与面罩内表面形状对应的直线边或曲线边;固定边也可间接固定在面罩上,即该固定边与固定在面罩上另设的同材质辅助连接部分连为一体。两片内罩的两个固定边最好连在一起以方便加工制作。最好内罩的材质与面罩材质一样,或是由外防水层、内亲肤层及中间熔喷层三层无纺布组成,或是将外防水层、内亲肤层及中间熔喷层三层无纺布组合在一起的复合无纺布(简称sms)。使用时,将两内罩非固定部分翻开,然后戴上口罩,内罩会在鼻子、脸和面罩之间自然卷曲,与鼻翼上面的凹陷处对应并自然贴合,填补了鼻子、脸与面罩之间的间隙,可阻止细菌、病毒、粉尘及雾霾的进入,不仅起到了铝质鼻梁夹的作用,而且密封效果远比鼻梁夹的效果好得多。
[0005]
上述内罩可以是上、下两对,其下面一对内罩(简称下内罩)结构形状与上面内罩(简称上内罩)相同或相类似,只是下内罩的固定边和自由边与上内罩固定边和自由边的上、下方向相反,具体为:下内罩基本形状类似呈三角形,使用时两个位于上面的边为自由边,其中一个自由边与下嘴唇相邻,下内罩的另一个边为固定边,其可直接固定在面罩下边沿上面与下嘴唇下面对应的位置上,该固定边的形状为与面罩内表面形状对应的直线边或曲线边;固定边也可间接固定在面罩上,即该固定边与固定在面罩上另设的同材质辅助连接部分连为一体。
[0006]
使用时,可将上、下两对四个内罩片的三角顶翻开,如图5所示,于是便形成一个四边形口,其与面罩组成的空间将人的鼻子和嘴罩于其内,上部的两个内罩片自然卷曲,与鼻
翼上面的凹陷处对应并自然贴合;下部的两个内罩片也会在下嘴唇和下巴之间自然卷曲并贴合,填补嘴、脸与面罩之间的间隙,当说话时两个内罩片可进行动态密封。
[000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8]
1、减少了铝质鼻梁夹,也减少了与其对应的非纺织品加工程序,减少了制作成本,提高生产利润。而代替鼻梁夹的内罩,不仅防护严实、美观舒适、还降低了金属鼻梁夹对人特别对儿童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代替金属鼻梁夹的内罩更有利于环保。
[0009]
2、代替鼻梁夹的内罩,由于采用人体面部工程设计,即可翻开的一对三角状片,正好与两个鼻翼上面的凹陷处相对应并自然贴合,不仅防护严实,同时也减弱了口鼻热气的呼出,从而大大降低或减轻了冬季戴眼镜人的苦恼。
[0010]
3、去除金属鼻梁夹使口罩可折叠、携带方便,安全环保,适合当今快节奏社会。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例1后视示意简图。
[0012]
图2是本发明例2后视立体示意简图。
[0013]
图3是本发明例2半折叠状态后视示意简图。
[0014]
图4是本发明例2全折叠状态立体示意简图。
[0015]
图5本发明例2使用前后视立体示意简图。
[0016]
图中:1、面罩,2、挂耳带,3、内罩,4、中间罩,5、上围罩,6、下围罩,7、上内罩,8、下内罩,9、辅助连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在图1所示的带内罩的防护口罩的立体示意简图中,本发明口罩包括面罩1、挂耳带2及内罩3。内罩的材质与面罩材质一样,是将外防水层、内亲肤层及中间熔喷层三层无纺布组合在一起的复合无纺布(简称sms)。内罩为一对,其基本形状类似呈三角形,两个位于下面的边为自由边,其中一个自由边与鼻梁侧面相邻,内罩的另一个边为固定边,其直接固定在面罩上边沿下面与鼻翼上面对应的位置上,该固定边的形状为与面罩内表面形状对应的曲线边。两片内罩的两个固定边连在一起。在图2所示的本发明后视立体示意简图中,本发明的面罩分为3片,即中间罩4、上围罩5和下围罩6,其中间罩为两钝角上下相对设置并去除锐角的截菱形,钝角的角度为150-160
°
,两钝角对角线长度与鼻尖到下巴距离对应。在中间罩上边沿设有与其相连的上围罩,该上围罩为基本与中间罩水平中心线上部对应的半截菱形,其与中间罩相连的两段固定直边夹角为与面罩钝角角度相同的钝角,其非与中间罩相连的两段自由边为与鼻梁和脸颊对应的中部凸起且凸起两侧凹进的弧形边;在中间罩下边沿设有与其相连的下围罩,该下围罩为基本与中间罩水平中心线下部对应的半截菱形,其与中间罩相连的两段固定直边夹角为与中间罩钝角角度相同的钝角,其非与中间罩相连的两段自由边为与下巴对应的中部凹进的弧形边,其还与上围罩自由边中部凸起对应,使上下围罩两自由边凸凹部分完全吻合呈平行的曲线,上围罩和下围罩两单片自由边拼在一起与一个中间罩单片形状相同,如图3所示。自带弹性的丙纶挂耳带两端分别与同一侧的上、下围罩两端相连组成完整的口罩。其中,面罩材质是将外防水层、内亲肤层及中间熔喷层三层无纺布组合在一起的复合无纺布(简称sms)。在上述三片式口罩中间罩中部设有小
内罩,小内罩是上、下两对,上内罩7为一对,其基本形状类似呈直角三角形,两个位于下面的边为自由边,其中一个自由边与鼻梁侧面相邻,上内罩的另一个边为固定边,该固定边与固定在面罩上另设的同材质辅助连接部分9连为一体。面罩下面一对内罩(简称下内罩)结构形状与上面内罩(简称上内罩)相同,只是下内罩的固定边和自由边与上内罩固定边和自由边的上、下方向相反,具体为:下内罩基本形状类似呈直角三角形,两个位于上面的边为自由边,其中一个自由边与下嘴唇相邻,下内罩的另一个边为固定边,该固定边与固定在面罩上另设的同材质辅助连接部分连为一体。本发明非使用时可以折叠,如图4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