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4207发布日期:2020-10-20 12:0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手环。



背景技术:

手提袋是一种简易的袋子,例如普通的塑料袋、礼品袋、环保袋都是手提袋的其中一种。人们通常通过手提袋实现盛放、携带、运输物品的目的。手提袋能够使物品的携带变得方便起来,但是很少有人会随时携带手提袋。因此,人们在进行购物的时候,需要向厂商求购手提袋以用于物品的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手环,能够对物品进行携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手环,包括环体和袋体,所述环体上设置有供袋体收纳的槽体,所述袋体通过槽体可收纳连接在环体上。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槽体包括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连接在槽体的第一开口处,所述槽体用于供袋体收纳;当所述第一拉链闭合时,所述第一拉链用于使袋体在槽体内保持收缩状态,当所述第一拉链未闭合时,所述袋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伸展状态。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槽体还包括有第二开口,所述槽体位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有第二拉链,所述袋体的开口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口处。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环体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环扣,所述环体的第二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环扣配合的第二环扣,所述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配合时,所述环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成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扣包括第一环体和开设在所述第一环体上的扣眼,所述第二环扣包括第二环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二环体上的扣体,所述扣体和扣眼用于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的配合,当所述扣体和扣眼配合时,所述环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成环。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均由扁平织带制成。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扁平织带为扁平棉织带。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环体表面连接有图案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手环在环体上设置有可收纳连接的袋体,通过袋体可收纳在槽体中的特点,在袋体收纳在槽体中的时候,手环具有日常穿戴的作用,在需要收纳其他物品的时候,手环可以通过将袋体从槽体中展开,从而使袋体用于容置物品,方便其他物品的收纳和携带,便携式手环携带方便,在进行购物时,通过使用便携式手环内置的袋体无需求购手提袋,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手环扣环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手环扣环分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手环袋体伸展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环体;11、第一布片;12、第二布片;2、袋体;3、槽体;31、第一拉链;32、第二拉链;41、第一环扣;411、第一环体;412、扣眼;42、第二环扣;421、第二环体;422、扣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手环扣环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手环扣环分离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手环,包括环体1和袋体2,环体1上设置有供袋体2收纳的槽体3,袋体2通过槽体3可收纳连接在环体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手环在环体1上设置有可收纳连接的袋体2,通过袋体2可收纳的特点,在袋体2收纳的时候,手环具有日常穿戴的作用,在袋体2为收纳的时候,手环可以通过袋体2容置物品,方便其他物品的收纳和携带,便携式手环携带方便,在进行购物时,通过使用便携式手环内置的袋体无需求购手提袋,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环包括环体1和袋体2。其中,环体1用于绕设在手腕上,实现手环穿戴的目的。当袋体2从槽体3中伸展时,袋体2能够用于容置需要携带的物品,当袋体2容置在槽体3内,袋体2不会影响手环的穿戴效果。进一步的,环体1可以采用棉布料、编织塑料、皮布料等其他任意布料类型制成,当环体1采用皮布料时,由于相较于其他布料,皮布料具有较好的定性效果,能够进一步减少袋体2对手环整体美观性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当环体1采用棉布料时,相较于其他布料,棉布料具有较好的亲肤性,能够提高手环穿戴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体1选为由皮布料制成。袋体可以为塑料袋。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手环袋体2伸展的示意图。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槽体3包括第一拉链31,第一拉链31连接在槽体3的第一开口处,槽体3用于供袋体2收纳;当第一拉链31闭合时,第一拉链31用于使袋体2在槽体3内保持收缩状态,当第一拉链31未闭合时,袋体2通过第一开口形成伸展状态。

环体1由第一布片11和第二布片12制成,第一布片11和第二布片12的两端对应并分别装设拉链。通过第一布片11、第二布片12和拉链围合形成槽体3。袋体2包括袋体2的开口和本体。其中,第一拉链31装设在槽体3的第一开口处,通过第一拉链31的开合,本体的状态能够实现改变,具体的,当本体完全收纳在槽体3中时,可以通过使第一拉链31闭合避免本体从槽体3中脱离,使本体始终在槽体3中保持收缩状态,此时袋体2处于收纳状态;当第一拉链31未闭合时,可以通过外力将本体从槽体3中抽出,通过铺开本体能够使袋体2形成伸展状态,此时袋体2可以用于容纳其他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槽体3还包括有第二开口,槽体3位于第二开口连接有第二拉链32,袋体2的开口连接在第二开口处。

由于第一布片11和第二布片12均具有两个端部,槽体3还包括有第二开口,进一步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在一种情况下,第一布片11和第二布片12在平整状态下对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手环的侧边,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一布片11和第二布片12分别对折后再进行对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手环的正面和背面。袋体2的开口连接在第二开口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缝纫线连接。当第二拉链32闭合时,袋体2的开口被第二拉链32封闭,当第二拉链32未闭合时,可以通过第二开口向袋体2内放置物品。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使用袋体2时,环体1还可以作为手拎环进行使用,以方便袋体2的携带,还可以理解的是,基于上述的实施方法,环体1还可以穿戴在手腕上以携带袋体2,无需手拎,进一步方便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体1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环扣41,环体1的第二端连接有与第一环扣41配合的第二环扣42,第一环扣41和第二环扣42配合时,环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成环。通过第一环扣41和第二环扣42的设置,环体1可以实现可拆卸穿戴,当第一环扣41和第二环扣42配合时,环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成环,此时环体1可以穿戴在手腕上,当第一环扣41和第二环扣42未配合时,环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未连接,此时可以将环体1从手腕上卸下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环扣41包括第一环体411和开设在第一环体411上的扣眼412,第二环扣42包括第二环体421和连接在第二环体421上的扣体422,扣体422和扣眼412用于第一环扣41和第二环扣42的配合,当扣体422和扣眼412配合时,环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成环。通过第一环扣41和第二环扣42的设计,可以通过手提第一环扣41和第二环扣42实现物品的携带,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环有多种携带方式,且可以增加手环的设计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环扣41和第二环扣42均由扁平织带制成,扁平织带为扁平棉织带。扁平织带相较于圆柱线,对手部压力更小,减轻携带压力,方便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体1表面连接有图案层。图案层可以通过油墨图案复合在环体1表面,从而使环体1更加具有设计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