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立体一次性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0408发布日期:2021-02-26 17:4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3D立体一次性口罩的制作方法
3d立体一次性口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霾抗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立体一次性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在当前如此严峻的空气污染、雾霾频发的情况下,做好个体呼吸健康防护必不可少,口罩是老百姓最直接、最常用的防护方式。现有的口罩在佩戴时口罩的边缘存在明显的进气现象,在呼出气体时尤其上方容易翘边漏气,对戴眼镜的人十分不友好。因此本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3d立体一次性口罩来提高口罩边缘与脸部的贴合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立体一次性口罩,通过在口罩本体的遮挡面内侧边缘部安装环形的阻气填充体,提高3d立体一次性口罩与脸贴合的密闭效果,解决了现有口罩边缘与脸部贴合不严密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3d立体一次性口罩,包括透气的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为配合脸部轮廓形状的3d立体结构;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一体结构的遮挡面和位于遮挡面两侧的挂耳件;所述遮挡面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无纺布层、聚丙烯熔喷布层、第二无纺布层;所述遮挡面内侧面环绕连接有阻气填充体;所述阻气填充体包括上下对称车缝连接的两组无纺布与柔性塑料膜片;所述柔性塑料膜片位于无纺布内侧。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安装后横截面呈u形结构。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料膜片安装后横截面呈v形结构。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阻气填充体与遮挡面内侧面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粘贴或车缝连接。
[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口罩本体的遮挡面内侧边缘部安装环形的阻气填充体,在贴合人脸的部位柔性塑料膜片将无纺布向外支撑紧紧的贴合到脸上,增加口罩与脸接触部位的密闭性,同时柔性塑料膜片预防边缘处漏气,提高了3d立体一次性口罩的密闭效果。
[0011]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立体一次性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5]
图3为阻气填充体横向截面示意图的;
[0016]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7]
1-口罩本体,2-阻气填充体,101-遮挡面,102-挂耳件,201-无纺布,202-柔性塑料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3d立体一次性口罩,包括透气的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为配合脸部轮廓形状的3d立体结构;口罩本体1包括一体结构的遮挡面101和位于遮挡面101两侧的挂耳件102;遮挡面10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无纺布层、聚丙烯熔喷布层、第二无纺布层;遮挡面101内侧面边缘处环绕连接有阻气填充体2;阻气填充体2包括上下对称车缝连接的两组无纺布201与柔性塑料膜片202;柔性塑料膜片202位于无纺布201内侧,在戴口罩时阻气填充体2与脸部贴合,外侧的无纺布201与脸部接触,柔性塑料膜片202进行支撑,且阻气。
[0020]
其中,无纺布201安装后横截面呈u形结构,柔性塑料膜片202安装后横截面呈v形结构,v形结构的柔性塑料膜片202在无纺布201内侧向外张开进行支撑,持续保持无纺布201与脸部的贴合,预防从连接处进气。
[0021]
其中,阻气填充体2与遮挡面101内侧面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粘贴或车缝连接,最佳的方式采用机械焊接。
[002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3]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