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4782发布日期:2021-04-30 09:1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裤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裤子。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日常所穿的裤子构造包括裤前裆开口、裤门襟、里襟、裤前裆开口处拉链。通过裤前裆处拉链的开、合,方便人们穿、脱裤子以及小便。但是,由于裤前裆开口位置较高,一般是前裆长度的三分之二处,男人在小便时,即使是站立姿势,在拉开拉链后也需要将裤子再向下拉拽,才能顺利的掏出阳具实施小便。如果裤前裆开口开的太深或太长,拉链向下拉的太长,裤前裆开口太大,将导致臀部无法卡住裤子,裤子便会向下滑落。虽然人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但现有裤子即便在男人站立小解时仍不十分便利,更无法让人穿着裤子坐着小便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裤子在人们小解时的不便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裤子,该裤子不仅能让男人站立小解时更便利,也能让人穿着裤子坐着小便。尤其为诸如像出租车司机一类的工作者,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上厕所难的问题,以及为女士站立小解提供了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裤子前裆开口开至裤裆底部裆底(十子拼接处)处,或沿前裆向上的0-30mm(十字拼接处为起点0)范围处,开口处的左右端分别缝制了裤门襟和里襟,裤门襟和里襟上缝制有一条双向拉链,拉链处于闭合时,拉链的一个拉头在前裆的腰部,另一个拉头在裆底沿前裆向上的0-30mm(十字拼接处为起点0)处。当将腰部拉头向下拉到前裆向下的三分之二处时,即可方便人们穿、脱裤子。当上拉头在闭合位,而只将裆底拉头向上拉开一定距离时,男人的阳具部位便可充分暴露出来,极大的方便了男人站姿下的小解行为。另外,该状态下即便是人们处于坐姿时,也能轻松的将小便排入合适的器具中。此时,裤子前裆上部的拉链仍处于闭合状态,裤腰未处于松懈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为:保留原缝制裤门襟时暴露在前裆表面的明线轮廓——包括连接裤门襟底端与前裆的一段“弧线”。此段“弧线”已无原“弧线”的连接作用,只是为了保持人们对裤子裆部的视觉习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为:裤门襟远离前裆开口的一侧,“弧线”的上端仍然与当前裤子一样与前裆缝合,而“弧线”的下端则不与前裆缝合;裤门襟的末端与里襟的末端一同缝制在裆底的十字拼接处。此缝制结果从外表看,裤前裆暴露的明线轮廓仍然与当前裤子一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为:在裤门襟上述“弧线”的位置上设有一个暗扣(公扣或母扣),只与裤门襟相连,在与裤门襟相对应的里襟位置上设一个暗扣结合体(母扣或公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为:在裤门襟上述“弧线”的位置与裆底的十字拼接处之间设有一个暗扣(公扣或母扣),只与裤门襟相连,在与裤门襟相对应的里襟位置上设一个暗扣结合体(母扣或公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为:在裤门襟上述的“弧线”与裆底十字拼接处之间,设有两对磁力片,每对磁力片分别放置在裤门襟和里襟的内面相对应的位置。以保证裤门襟与里襟位置处的密切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使男人在站立姿态时不用再向下拉扯裤子即能更方便小解;2、为诸如像出租车司机一类的工作者,提供了坐在车上就可以小便的解决方案,再也不会有上厕所难的问题了;3、为女士更有效的站立小便革命创造了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拉链上拉头向下拉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拉链全部闭合时的前裆外部效果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向拉链下拉头向上拉开到一定位置时的前裆外部效果图。

图中1.裤子本体、2.第一磁力片、3.第一暗扣、4.第二磁力片、5.第二暗扣、6.裤门襟、7.里襟、8.双向拉链、9.第二暗扣结合体、10.第三磁力片、11.第一暗扣结合体、12.第四磁力片、13.弧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前裆明线显示与目前裤子相同,弧线13的位置也与目前裤子弧线所在位置相同;长度l是裤子腰部到裆底十字拼接处的长度;l1是目前裤子外露明线的长度;l2是开口延长至裆底后增加的长度。

在图1中,裤子本体1的前裆开口从腰部开至裆底的十子拼接处,或沿前裆向上的0-30mm(十字拼接处为起点0)范围处,开口处的左右端分别缝制了裤门襟6和里襟7,裤门襟6远离前裆开口的一侧,弧线13的上端l1长度仍然与当前裤子一样与前裆缝合,而弧线13的下端l2长度上则不与前裆缝合,裤门襟6的末端与里襟7的末端一同缝制在裆底的十字拼接处。此缝制结果从外表看,裤前裆暴露的明线轮廓仍然与目前裤子一样。

裤门襟6和里襟7上缝制有一条双向拉链8。在图2所示弧线13的位置上,裤门襟6与里襟7上分别缝制有第二暗扣5和第二暗扣结合体9;为防止因前裆开口加长后裤门襟6可能在l2段的“张口”,在裤门襟6与里襟7的l2段上,分别缝制有第一暗扣3及第一暗扣结合体11,第一磁力片2及相对应的第四磁力片12,第二磁力片4及相对应的第三磁力片10。

在图3中,显示了双向拉链下拉头向上拉开到一定位置的效果,此情景下,无论是站立姿态还是坐在椅子上,都可使人小解更加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裤子,包括裤子本体(1)、前裆开口、裤门襟(6)、里襟(7)、拉链、前裆外露连接线——包括弧线(13),其特征在于:所述裤子本体(1)的前裆开口从腰部开至裆底的十子拼接处,沿前裆向上的0-30mm范围内,裤门襟(6)与里襟(7)上缝制有双向拉链(8),裤门襟(6)的末端与里襟(7)的末端一同缝制在裆底的十字拼接处,保留已无实际连接作用的弧线(13),在弧线(13)的位置上,裤门襟(6)与里襟(7)上分别缝制有第二暗扣(5)和第二暗扣结合体(9),在弧线(13)的位置到裆底十字拼接处之间的长度内,裤门襟(6)与里襟(7)上分别缝制有第一暗扣(3)及第一暗扣结合体(11),第一磁力片(2)及相对应的第四磁力片(12),第二磁力片(4)及相对应的第三磁力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子,其特征在于:双向拉链(8)在闭合状态时,拉链下拉头位于裆底的十子拼接处,沿前裆向上的0-30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子,其特征在于:开口处的左右端分别缝制了裤门襟(6)和里襟(7),裤门襟(6)远离前裆开口的一侧,弧线(13)至腰部的距离长度上仍然与当前裤子一样与前裆缝合,而弧线(13)至裆底十字拼接处的距离长度上则不与前裆缝合,只将裤门襟(6)的末端与里襟(7)的末端一同缝制在裆底的十字拼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裤子,其特征在于:在弧线(13)的位置到裆底十字拼接处之间的长度内,裤门襟(6)与里襟(7)上分别设置有磁力片及相对应的磁力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裤子。它包括裤子本体(1)、前裆开口、裤门襟(6)、里襟(7)、拉链,裤子本体(1)的前裆开口从腰部开至裆底的十子拼接处附近,裤门襟(6)与里襟(7)上缝制有双向拉链(8),当双向拉链(8)闭合时,其上下两个拉头分别置于腰部和裆底处,男人小解时,只需将位于裆底部的拉头向上拉动,便可将男人的阳具部位暴露在外,使男人在站立姿态时不用再向下拉扯裤子即能更方便小解,同时,也为诸如像出租车司机一类的工作者,提供了坐在车上就可以小便的解决方案,再也不会有上厕所难的问题了;另外,为女士更有效的站立小便革命创造了可能。

技术研发人员:程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克
技术研发日:2020.04.03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