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4753发布日期:2021-04-30 09:1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T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t恤。



背景技术:

t恤又称t恤衫、t字衫,是春夏季人们最喜欢的服装之一,特别是烈日炎炎、酷暑难耐的盛夏,在社交场合,t恤衫以其自然、舒适、潇洒又不失庄重之感的优点而逐步替代背心或汗衫,成为人们乐于穿着的时令服装。

通常,t恤的里门襟和外门襟连接后,t恤前片靠近前领窝处往往由于具有浮余量而不平整或前中下摆起吊,严重影响t恤穿着的美观性和整齐性。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t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恤,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t恤前片不平整或前中下摆起吊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恤,包括前片,靠近所述前片的前中线处,所述前片开设有v形领口,且沿所述t恤的衣长方向,所述v形领口自所述前片的前领窝向下延伸;

所述前片靠近所述v形领口的两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v形领口的开口角度的范围为7°-8°。

进一步地,所述v形领口的开口角度为7.2°。

进一步地,所述t恤的前片包括前肩缝,沿所述前肩缝的延伸方向,所述前肩缝的两侧分别为前肩点及前颈肩点,且所述前肩点靠近所述前片的前袖窿设置,所述前颈肩点靠近所述前片的前领窝设置,所述前肩点至所述前中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由第三距离代替,且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v形领口沿所述前中线对称设置;

在所述前颈肩点所在水平面上,所述v形领口的一侧延长线与所述前中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五距离;

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距离的差值等于所述第五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前颈肩点至所述前中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

所述第二距离由第四距离代替,且所述第四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值均等于所述第五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前片靠近所述v形领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里门襟和外门襟,所述里门襟与所述外门襟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里门襟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外门襟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一个为纽扣,另一个为扣眼;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一个为魔术贴的子贴,另一个为魔术贴的母贴;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一个为按扣的子贴,另一个为按扣的母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t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前片开设有v形领口,也即,前片靠近前中线处的布料被裁剪形成v形领口。这样的设置,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将前片靠近v形领口的两侧连接后,v形领口闭合,因此沿t恤的衣长方向自下向上,前片的围度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t恤前片靠近前领窝处的浮余量减小或者消除,使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t恤前片靠近前领窝处更平整,而不会起吊,从而使t恤的穿着更合体、舒适及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t恤的穿着效果图之一;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t恤的穿着效果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恤的设计过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恤的穿着效果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恤的穿着效果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恤的生产过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恤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恤与现有技术中的t恤的结构对比图。

附图标记:

1’-前片;

1-前片;11-前中线;12-浮余量;

2-v形领口;

3-前领窝;

4-前肩缝;41-前肩点;42-前颈肩点;

5-前袖窿;

a-第一距离;b-第三距离;c-第二距离;d-第四距离;e-第五距离;

6-外门襟;7-第一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见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t恤,该t恤包括前片1,靠近前片1的前中线11处,前片1开设有v形领口2,且沿t恤的衣长方向,v形领口2自前片1的前领窝3向下延伸;前片1靠近v形领口2的两侧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前片1开设有v形领口2,也即,前片1靠近前中线11处的布料被裁剪形成v形领口2。这样的设置,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将前片1靠近v形领口2的两侧连接后,v形领口2闭合,因此沿t恤的衣长方向自下向上,前片1的围度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t恤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的浮余量12减小或者消除,使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t恤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更平整,而不会起吊,从而使t恤的穿着更合体、舒适及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1及图2,目前市场上,t恤产品版型结构处理方法都是采用浮余量下放的方式,也即,使前领窝处平整,但伴随的效果是前片1’胸围线以下到下摆处起吊不平服,且前片1’斜扭明显,影响到着装美观度。

针对上述问题,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该t恤首先保证前片1胸围线以下到下摆处平服、不启吊,因此前片1的浮余量12上移,该t恤通过v形领口2的设置,当前片1靠近v形领口2的两侧连接后,t恤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的浮余量12减小或者消除,从而减小或者消除前片1上移的浮余量12,请参见图4及图5,该t恤穿着后,实现了在保证前片1胸围线以下到下摆处平服、不启吊的基础上,t恤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也平服、不启吊,使t恤的衣身达到平衡,且t恤的放松量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穿着的合体性及舒适性,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穿着需求。

其中,可选地,请参见图6,在前片1上沿前中线11自前领窝3向下裁剪,并沿裁剪线为中线开v形领口2即可形成该t恤。

可选地,v形领口2的开口角度的范围为7°-8°。

可选地,v形领口2的开口角度为7°、7.2°、7.4°、7.6°、7.8°或者8°等。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v形领口2的开口角度为7.2°。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见图8,图8中虚线为现有技术中的t恤的结构示意图,实线为本实施例的t恤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7及图8,t恤的前片1包括前肩缝4,沿前肩缝4的延伸方向,前肩缝4的两侧分别为前肩点41及前颈肩点42,且前肩点41靠近前片1的前袖窿5设置,前颈肩点42靠近前片1的前领窝3设置。

现有技术中,前肩点至前中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a。

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a由第三距离b代替,且第三距离b大于第一距离a。

其中,由于将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后,前片1两侧的两个前肩点41均向靠近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也即,缩小了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的围度,降低了穿着人员的舒适度。

基于上述问题,请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该t恤第一距离a由第三距离b代替,且第三距离b大于第一距离a,也即,前肩点41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以增加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的围度,以便于使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的围度更适应于穿着人员,提高了穿着人员的舒适度。

优选地,请继续参见图7,v形领口2沿前中线11对称设置;在前颈肩点42所在水平面上,v形领口2的一侧延长线与前中线11之间的距离为第五距离e;第三距离b与第一距离a的差值等于第五距离e。

可选地,第五距离e为0.8cm、0.9cm、1.0cm或者1.1cm等。

这样的设置,由于v形领口2沿前中线11对称设置,因此第五距离e为在前颈肩点42所在水平面上前片1的里门襟或外门襟6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其中,第三距离b与第一距离a的差值等于第五距离e,也即,相比于现有的t恤,本实施例中,前肩点41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外移第五距离e,以弥补第一连接结构7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时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的围度的减小,从而使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的围度完全适应于穿着人员,提高了穿着人员的舒适度。

另外,请参见图8,现有技术中,前颈肩点至前中线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c。

本实施例中,第二距离c由第四距离d代替,且第四距离d大于第二距离c。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将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后,前片1两侧的两个前颈肩点42均向靠近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也即,缩小了前领窝3的前领窝3线的围度,前领窝3易勒紧穿着人员的颈部,降低了穿着人员的舒适度。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该t恤第二距离c由第四距离d代替,且第四距离d大于第二距离c,也即,前颈肩点42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以增加前领窝3线的围度,以便于使前领窝3线的围度更适应于穿着人员,提高了穿着人员的舒适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四距离d与第二距离c的差值均等于第五距离e。

这样的设置,由于v形领口2沿前中线11对称设置,因此第五距离e为在前颈肩点42所在水平面上前片1的里门襟或外门襟6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其中,第四距离d与第二距离c的差值均等于第五距离e,也即,相比于现有的t恤,本实施例中,前颈肩点42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外移第五距离e,以弥补第一连接结构7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时前领窝3线的围度的减小,从而使前领窝3线的围度完全适应于穿着人员,提高了穿着人员的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伴随着前肩点41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且前颈肩点42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前肩点41也会向下移动,同时,前袖窿5的曲率随之变化。

例如,当前肩点41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为1cm,前颈肩点42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为1cm时,前肩点41向下移动的距离为0.7cm。

另外,第三距离b与第一距离a的差值等于第五距离e,且第四距离d与第二距离c的差值均等于第五距离e,因此第三距离b与第一距离a的差值等于第四距离d与第二距离c的差值,也即,前肩点41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与前颈肩点42向远离前中线11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因此,前肩缝位置移动总长不变,且前袖窿5的弧线曲率改变,但是总长不变。

优选地,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前片1靠近v形领口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里门襟和外门襟6,里门襟与外门襟6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请继续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里门襟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7,外门襟6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这样的设置,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将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后,里门襟与外门襟6重叠,因此v形领口2闭合,沿t恤的衣长方向自下向上,前片1的围度逐渐减小,也就是说,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t恤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的浮余量12减小或者消除,使穿着人员穿着t恤后t恤前片1靠近前领窝3处更平整,从而使t恤的穿着更合体、舒适及美观。

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7与第二连接结构中一个为纽扣,另一个为扣眼;或者,第一连接结构7与第二连接结构中一个为魔术贴的子贴,另一个为魔术贴的母贴;或者,第一连接结构7与第二连接结构中一个为按扣的子贴,另一个为按扣的母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