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2730发布日期:2020-12-25 08:0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



背景技术: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在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因该病毒具有接触传播的特性,则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时,有很大概率在防护服上沾染病毒,但是一体式的防护服在脱下时,需要手部与身体协调,确保防护服外面不接触身体,安全脱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包括衣衫、头帽、衣袖、衣腿、鞋套、头环、袖环和背环,头帽、衣袖、衣腿均与衣衫一体连接,鞋套一体连接在衣腿上,头环固连在头帽上,袖环固连在衣袖后侧面,背环架设在衣衫背面两侧,其中袖环位于手肘和袖口之间,背环位于肩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袖环两侧固连有支架,支架固连在衣袖上,支架将袖环支起以使袖环与衣袖之间形成槽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支架位于衣袖轴线上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背环上固连有背带,背带长度介于50~100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背环远离背带一侧固连有磁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头环轴线水平且位于头帽后侧顶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头帽和衣衫连接端上下两侧缝接有束紧粘带,两条束紧粘带均为魔术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束紧粘带两侧的头帽上缝接有束紧带,束紧带为魔术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头帽前端面开设有脸口,所述脸口外缝接有束带,束带为松紧带,束带内侧的头帽上设置有水胶体敷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头帽上设置头环,在衣袖上设置袖环,在背部设置背环,需要脱下时只需医务人员用手扣住上述环,直接向身体外拉拽即可将防护服脱掉,手部不直接接触防护服,同时避免医务人员的颈部被防护服污染,大大降低接触防护服上感染物的概率,极大地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极高的卫生效果。同时,头帽上设置有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为环形结构,穿戴时与医护人员面部贴合,以减少对医护人员面部的压迫感,起到防护面部皮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衣衫;11、拉链;2、头帽;21、束带;22、束紧粘带;23、束紧带;3、衣袖;4、衣腿;5、鞋套;6、头环;7、袖环;71、支架;72、槽口;8、背环;81、背带;82、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结合图1、图2,包括衣衫1、头帽2、衣袖3、衣腿4、鞋套5、头环6、袖环7和背环8,头帽2、衣袖3、衣腿4均与衣衫1一体连接,衣衫1前端中部设有拉链11,穿脱防护服时均需通过拉链11打开缺口使医务人物进入或脱离防护服;鞋套5一体连接在衣腿4上,头环6固连在头帽3上,袖环7固连在衣袖3后侧面,背环8架设在衣衫1背面两侧。

结合图2、图3,袖环7为pvc制成的圆环,袖环7位于手肘和袖口之间,袖环7两侧固连有pvc制成的方形片状支架71,支架71固连在衣袖3上,支架71位于衣袖3轴线上部,支架71将袖环7支起以使袖环7与衣袖3之间形成槽口72,由pvc制成的袖环7和支架71,质量较轻,穿戴时无感且不会影响医务人员的正常操作。

结合图2、图4,背环8位于肩部,背环8为pvc制成的圆环,背环8上固连有背带81,背带81为pvc或无纺布制成的长条状,背带81长度介于50~100mm,背带81长度适中,既能使医护人员用手可以抓住背环8,又能避免背带81上翻、左右摇晃等活动方式沾染到患者或者其他影响医务人员操作的问题;背环8远离背带81一侧固连有磁片82,磁片82厚度约为5mm,磁片82为永磁体,防护服背部也可缝接有薄磁片,以便使背环8吸附在防护服背部,进一步避免背带8摇晃。

结合图1、图2,头环6为pvc制成的圆环,头环6轴线水平且位于头帽6后侧顶部;当需要脱下防护服时,医务人员先将拉链11拉开,随后用手先扣接住对向的袖环7并进行拉拽,使衣袖3与医护人员手臂脱离,然后用手扣接住头环6,将头帽6拽下,再通过扣接背环8并进行拉拽即可脱离防护服,而腿部的防护服,只需脚踩鞋套即可,使脱下防护服的方式无需人手接触防护服,同时避免医务人员的颈部被防护服污染,大大降低被感染的概率,提高安全性和卫生度。

结合图1、图2,头帽2和衣衫1连接端上下两侧缝接有束紧粘带22,两条束紧粘带22均为魔术扣,可从上至下缩小头帽2大小;束紧粘带22两侧的头帽2上缝接有束紧带23,束紧带23为魔术扣,可从左至右缩小头帽2大小,以适配身高较低以及头围较小的医务人员;头帽2前端面开设有脸口,所述脸口外缝接有束带21,束带21为松紧带,使防护服紧贴脸部,避免病毒或病菌从间隙处进入到防护服内部,提高安全性;束带21内侧的头帽2上设置有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为环形结构,穿戴时与医护人员面部贴合,以减少对医护人员面部的压迫感,起到防护面部皮肤的作用。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衫(1)、头帽(2)、衣袖(3)、衣腿(4)、鞋套(5)、头环(6)、袖环(7)和背环(8),头帽(2)、衣袖(3)、衣腿(4)均与衣衫(1)一体连接,鞋套(5)一体连接在衣腿(4)上,头环(6)固连在头帽(2)上,袖环(7)固连在衣袖(3)后侧面,背环(8)架设在衣衫(1)背面两侧,其中袖环(7)位于手肘和袖口之间,背环(8)位于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袖环(7)两侧固连有支架(71),支架(71)固连在衣袖(3)上,支架(71)将袖环(7)支起以使袖环(7)与衣袖(3)之间形成槽口(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支架(71)位于衣袖(3)轴线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背环(8)上固连有背带(81),背带(81)长度介于50~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背环(8)远离背带(81)一侧固连有磁片(8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头环(6)轴线水平且位于头帽(2)后侧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头帽(2)和衣衫(1)连接端上下两侧缝接有束紧粘带(22),两条束紧粘带(22)均为魔术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束紧粘带(22)两侧的头帽(2)上缝接有束紧带(23),束紧带(23)为魔术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头帽(2)前端面开设有脸口,所述脸口外缝接有束带(21),束带(21)为松紧带,束带(21)内侧的头帽(2)上设置有水胶体敷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接触式脱卸的防护服,包括衣衫、头帽、衣袖、衣腿、鞋套、头环、袖环和背环,头帽、衣袖、衣腿均与衣衫一体连接,鞋套一体连接在衣腿上,头环固连在头帽上,袖环固连在衣袖后侧面,背环架设在衣衫背面两侧,其中袖环位于手肘和袖口之间,背环位于肩部,本实用新型具有避免医护人员手部接触防护服而造成二次感染风险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莹;赵凯;任怡;张依然;杨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莹;赵凯;任怡;张依然;杨艳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