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5548发布日期:2021-03-12 10:4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防走失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尤其涉及一种防走失背包。



背景技术:

目前,防走失背包多是为儿童所设计的。为了避免儿童走失,一般在防走失背包上还连接一个防走失带,防走失带的另一端由家长握在手里,这样在儿童背着防走失背包时,家长可借握在手里的防走失带牵拉儿童。

但是,由于防走背包的背带并没有锁止机构,当背带较松时,儿童在剧烈活动过程中易使得背包从肩膀上滑落,家长也失去了对儿童的牵拉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走失背包,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在背带上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相互锁止配合而防止背包与儿童分离,同时利用锁扣、与其配合的磁性锁止机构实现锁止,且依靠家长手持的防走失带上的电源实现锁扣与磁性锁止机构的快速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走失背包,包括背包、连接于背包上的两条背带和连接于背包上的防走失带,防走失带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背包上,防走失带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两背带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置于使用者胸前或腹部;第一连接带连接有锁扣,第二连接带连接有磁性锁止机构,磁性锁止机构包括第一壳体、锁舌、伸缩单元、电磁铁和第一永磁铁,伸缩单元、电磁铁和第一永磁铁位于第一壳体内,锁舌与伸缩单元连接,伸缩单元用于控制锁舌相对锁扣伸缩运动,伸缩单元连接第一永磁铁,第一永磁铁正对电磁铁设置,所述锁舌端部设有第二永磁铁,所述锁扣内正对所述锁舌端部的位置第三永磁铁,所述第二永磁铁和第三永磁铁的异名磁极相对设置,所述电磁铁在通电时与第一永磁铁的吸引力大于所述第二永磁铁和第三永磁铁之间的吸引力,电磁铁在通电时吸引第一永磁铁,以带动伸缩单元和锁舌朝向远离锁扣的方向移动,并使锁舌脱离出锁扣;防走失带的自由端上设有电源,电源用于为电磁铁通电。

进一步地,伸缩单元包括伸缩杆和连接杆,锁舌安装在伸缩杆的一端,伸缩杆靠近锁舌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设有第一永磁铁。

进一步地,磁性锁止机构还包括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弹簧、套筒与限位块,伸缩杆另一端设在套筒内,伸缩杆位于套筒内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一侧设有弹簧,弹簧设在套筒内。

进一步地,电源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第二壳体的外部设有与电源连接的第二电极,第一壳体的外部设有与电磁铁连接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接触时,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永磁铁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表面设有硅胶层。

进一步地,防走失带的中间部分为弹性带。

进一步地,弹性带呈螺旋形。

进一步地,防走失带的一端设有挂钩,背包上设有连接环,挂钩可拆卸连接于连接环上。

进一步地,防走失带的自由端设有环形把手,环形把手上设置电源。

进一步地,电源为电池。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背带上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并依靠锁扣和磁性锁止机构实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相互连接和分离,从而防止儿童在剧烈活动过程中轻易与背包分离,保证家长保持对儿童的牵拉。同时依靠家长手持的防走失带上的电源实现锁扣与磁性锁止机构的快速解锁,使用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走失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锁扣与磁性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背包;2-背带;10-挂钩;20-第一连接带;21-第二连接带;30-连接环;31-环形把手;32-第二壳体;33-弹性带;320-第二电极;201-锁扣;202-第三永磁铁;210-第一电极;211-第一壳体;212-锁舌;213-连接杆;214-第一永磁铁;215-电磁铁;216-伸缩杆;217-限位块;218-套筒;219-弹簧;220-第二永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防走失背包,包括背包1、连接于背包1上的两条背带2和连接于背包1上的防走失带,防走失带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背包1上,防走失带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两背带2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20和第二连接带21,第一连接带20固定连接有锁扣201,第二连接带21固定连接有磁性锁止机构。第一连接带20和第二连接带21的表面设有硅胶层,在使用时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使用舒适性。

磁性锁止机构包括第一壳体211、锁舌212、伸缩单元、限位单元、电磁铁215和第一永磁铁214,伸缩单元包括伸缩杆216和连接杆213,限位单元包括弹簧219、套筒218与限位块217。第一壳体211设有供锁舌212穿入和穿出第一壳体211的条形孔,锁舌212位于第一壳体211的一侧,锁扣201正对锁舌212设置,锁扣201与锁舌212的形状相适配,当锁扣201与磁性锁止机构相锁止时,锁舌212插入于锁扣201内。

锁舌212安装在伸缩杆216的一端,伸缩杆216靠近锁舌21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213,连接杆21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214。第一壳体211内一侧设有电磁铁215,电磁铁215正对第一永磁铁214设置,且电磁铁215与第一永磁铁214之间留有间隙。电磁铁在通电时吸引第一永磁铁214。在锁舌212端部设有第二永磁铁220,锁扣201内正对锁舌212端部的位置第三永磁铁202,第二永磁铁220和第三永磁铁202的异名磁极相对设置,电磁铁215在通电时与第一永磁铁214的吸引力大于第二永磁铁220和第三永磁铁202之间的吸引力。

伸缩杆216另一端设在套筒218内,伸缩杆216位于套筒218内的一端设有限位块217,限位块217一侧设有弹簧219,弹簧219设在套筒218内,弹簧219可在电磁铁215不通电时使锁舌212恢复原状。

防走失带的一端设有挂钩10,背包1上设有连接环30,挂钩10可拆卸连接于连接环30上。防走失带的中间部分为弹性带33,弹性带33呈螺旋形。防走失带的自由端上设有设有环形把手31,环形把手31上设置第二壳体32,电源设置在第二壳体32内。电源用于为电磁铁215通电。优选地,第二壳体32的外部设有与电源连接的第二电极320,第一壳体211的外部设有与电磁铁215连接的第一电极210。当锁舌212插入于锁扣201内时,第一电极210裸露于锁扣201外部。第二电极320与第一电极210接触时,电磁铁215处于通电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如下:

家长手持环形把手31,儿童背上背包1,并将第一连接带20和第二连接带21置于胸前,此时保持第二电极320与第一电极210不接触,此时电磁铁215处于断电状态,此时将锁舌212插入到锁扣2017内,由于锁舌212一旦插入锁扣201内便被锁扣201套住,锁舌212端部的第二永磁铁220和锁扣内的第三永磁铁202依靠磁力吸引,因此锁舌212难以从锁扣201内再脱离出来,从而实现锁扣201与磁性锁止机构的锁止。

当锁扣201与磁性锁止机构的锁止时,家长便可依靠防走失带牵引背着背包1的儿童,由于两条背带2依靠胸前的第一连接带20和第二连接带21进行锁止,背带2便不能从肩膀上脱离后与儿童分离。

当家长将环形把手31上的第二电极320与第一壳体211外部的第一电极210接触时,电磁铁215通电,电磁铁215通电后,电磁铁215将第一永磁铁214吸住,由于电磁铁215在通电时与第一永磁铁214的吸引力大于第二永磁铁220和第三永磁铁202之间的吸引力,因此通电时,电磁铁215可依靠磁性带动伸缩杆216使锁舌212移动,使第二永磁铁220和第三永磁铁202分离并进一步使使锁舌212从锁扣2017中脱离,使锁扣201与磁性锁止机构解锁。解锁后,儿童便可将背带2从身体上脱离。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