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0682发布日期:2021-02-26 22:3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应对花粉症、应对病毒、预防感冒或者防雾霭,佩戴口罩的场合日益增加。目前普通口罩的设计是参考安全口罩的设计而得来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0003]
例如,针对口罩的柔软程度而言,如果口罩的面料过于柔软则难以形成立体结构,从而很容易贴在用户的面部,导致用户呼吸不畅,然而,如果口罩的面料过于硬挺,虽然能够形成立体的结构,但用户佩戴则会不舒适,且密封性会很差。尤其是用户的鼻梁较高会导致口罩的中心部分凸起,从而使得口罩与鼻梁两侧与面部不贴合,由此产生很大缝隙,影响口罩的使用效果。
[0004]
此外,口罩虽然能够在用户的口鼻处起到了良好的遮挡作用,但同时也遮挡了用户的面部,影响用户的面部识别,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和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罩,可以提高口罩的佩戴舒适度、保证口罩的隔离效果,实现遮挡口鼻而不遮挡用户的面部特征。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包括透明的柔性主体;所述柔性主体具有用以与用户面部吻合的立体延展面;所述柔性主体的中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以供空气流入和流出的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
[0007]
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之间夹持固定有过滤芯;所述第一过滤结构的周侧和所述第二过滤结构的周侧分别与所述柔性主体密封。
[0008]
优选地,所述柔性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立体延展面、用以贴合于用户鼻面的弹性隆起部。
[0009]
优选地,所述柔性主体具体为硅胶主体。
[0010]
优选地,所述柔性主体还包括一体成型于两侧的挂耳;所述硅胶挂耳的弹性大于所述柔性主体的弹性。
[0011]
优选地,所述柔性主体、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均为耐高温、防水材质。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结构的中部具有第一通气槽,所述第二过滤结构的中部具有用以在装配时连通所述第一通气槽的第二通气槽。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槽具有多条狭长的分支;所述第二通气槽为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不小于最外侧的全部所述分支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和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均以所述柔性主体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连接于所述柔性主体。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包括呈左右手对称设置的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
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包括呈左右手对称设置的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
[0016]
所述第一过滤板和所述第二过滤板在所述纵向中心线的一侧相互卡扣以实现装配;
[0017]
所述第二过滤板和所述第四过滤板在所述纵向中心线的另一侧相互卡扣以实现装配。
[0018]
优选地,所述柔性主体的外周内侧设有弹性密封条。
[0019]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口罩包括透明的柔性主体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柔性主体中部的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
[0020]
柔性主体具有用以与用户面部吻合的立体延展面。用户佩戴该口罩时,柔性主体的中部能够沿用户面部的立体形状贴合,并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面部特征产生适当的变形,避免口罩与面部不服帖或过于贴紧而影响呼吸,提高佩戴舒适度。
[0021]
柔性主体材质透明,能够起到隔离粉尘颗粒的作用,但不影响视觉效果,用户佩戴该口罩时彼此之间能够相互识别,也能够在某些需要提供面部特征的场合下无需摘除口罩,从而避免摘除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0022]
柔性主体与用户的面部贴合,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过滤结构、第二过滤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滤芯进入前述封闭空间。第一过滤结构的周侧和第二过滤结构的周侧分别与柔性主体密封,避免空气不经过过滤芯而直接进入柔性主体的内侧。过滤芯固定在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之间,通过拆卸和安装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构实现过滤芯的更换。
[0023]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口罩采用透明的柔性材料加工柔性主体,柔性主体与用户的面部形成封闭空间,有效遮挡进入口鼻腔的外界粉尘颗粒等异物,但不遮挡用户的面部特征。与此同时,柔性主体具有立体延展面,与用户的面部适度贴合,方便用户顺畅呼吸,提高佩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7]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0028]
图4为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0029]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果的装配示意图;
[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果在另一方向上的装配示意图;
[0032]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0033]
其中,1-柔性主体、11-弹性密封条、2-第一过滤结构、21-第一通气槽、3-第二过滤
结构、31-第二通气槽、4-滤芯、5-挂耳、51-第一挂绳、52-第二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
请参考图1至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1在a-a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果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过滤结构和第二过滤结果在另一方向上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图7的左视图。
[003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包括透明的柔性主体1和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之间夹持固定有过滤芯4,通过拆卸和安装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实现更换过滤芯4。
[0038]
柔性主体1材质透明,能够起到隔离粉尘颗粒的作用,但不遮挡用户的面部特征。用户佩戴该口罩时能够被外界的人或机器识别,因而在某些需要提供面部特征的场合下无需摘除口罩,从而避免摘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0039]
柔性主体1具有用以与用户的面部吻合的立体延展面。用户佩戴该口罩时,用户的面部的起伏趋势和立体延展面的起伏趋势吻合,并根据不同用户的具体面部特征产生适当的变形,避免因口罩过于柔软而紧贴于用户的面部,影响用户的呼吸,也避免了因口罩过于硬挺而无法贴合用户的面部,导致用户佩戴不舒适。
[0040]
立体延展面包括多个曲面,各个部位的起伏变化趋势分别与用户的鼻梁、面颊和唇部等区域起伏变化趋势相吻合。柔性主体1采用适应于同皮肤接触的无毒环保材质,包括且不限于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以及硅胶。除了使用单一的材质以外,还可以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材质,例如在鼻梁区域采用弹性材质,方便鼻梁区域的立体延展面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鼻梁特征产生较大的变形,而除鼻梁以外的其他区域可采用非弹性但硬度小于hrb50的柔软材质。
[0041]
柔性主体1的内侧与用户的面部之间形成封闭空间,而第一过滤结构2的周侧和第二过滤结构3的周侧分别与柔性主体1密封,避免空气不经过过滤芯4而直接进入柔性主体1的内侧,从而实现外界的空气仅通过第一过滤结构2、第二过滤结构3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滤芯4进入前述封闭空间。
[0042]
由于过滤芯4为可替换部件,且过滤芯4通过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的装配实现固定,因而过滤芯4的材质具备宽泛的适配度,适用于绝大部分过滤材质。
[0043]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口罩的柔性主体1具有立体延展面,与用户的面部适度贴合且能够产生一定量的变形,起到隔绝外界颗粒物质的作用,但不遮挡用户的面部特征,
与用户面部的匹配程度高,佩戴舒适度高,方便用户顺畅呼吸;第一过滤结构2、第二过滤结构3以及过滤芯4共同形成了一个净化隔离体系,通过周期性更换过滤芯4可保证净化隔离效果,密封性和过滤效果好。
[004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口罩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004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柔性主体1包括设置于立体延展面、用以贴合于用户鼻面的弹性隆起部。弹性隆起部的高度按照用户群体的标准值设置,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用户,结合柔性主体1的弹性密封条11可满足鼻梁处的密封要求。针对前述绝大多数用户以外的少数用户,尤其是鼻梁尺寸大于前述标准值的用户而言,弹性隆起部具有弹性,可通过变形满足其使用需求。
[0046]
柔性主体1可采用透明材质的硅胶进行加工。当然,透明硅胶主体的颜色并不限定为无色,还可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为不同颜色。
[004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柔性主体1还包括一体成型于两侧的挂耳5。由于柔性主体1为硅胶主体,因此挂耳5的材质亦为硅胶,同材质的柔性主体1和挂耳5一次性加工成型。
[0048]
其中,挂耳5的弹性大于柔性主体1的弹性。用户牵拉挂耳5拉伸变形,从而套设于用户的耳部,这一过程中,挂耳5的变形程度大于柔性主体1的变形程度,避免因不同用户的拉伸变形量不同而过度影响柔性主体1与用户面部的贴合效果。
[0049]
为了进一步提高佩戴舒适度,任一挂耳5可包括第一挂绳51和连接于第一挂绳51中间的第二挂绳52。第二挂绳52的横截面为扁平圆面,且第二挂绳5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挂绳51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在用户佩戴时减小第二挂绳52对耳廓的压强。
[0050]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口罩通过更换滤芯4实现,为了提高柔性主体1、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的利用率,柔性主体1、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均为耐高温、防水材质。换言之,柔性主体1为耐高温的防水柔性主体1,例如柔性主体1具体设置为硅胶主体;第一过滤结构2为耐高温的防水第一过滤结构2,第二过滤结构3为耐高温的防水第二过滤结构3,例如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均可采用耐高温的塑胶材质加工。
[0051]
柔性主体1、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适用于绝大部分的消毒手段,例如高温消毒、酒精等液体浸泡杀毒,同时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对造成人体危害。
[0052]
针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第一过滤结构2的中部具有第一通气槽21,第二过滤结构3的中部具有第二通气槽31。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装配时,第一通气槽21与第二通气槽31连通,外界空气和用户呼出的气体通过第一通气槽21、第二通气槽31以及夹持于二者之间的过滤芯4实现交换。
[0053]
第一通气槽21和第二通气槽31可设置为相同结构,也可设置为不同结构。以前者为例,第一过滤结构2安装于柔性主体1朝外的一侧,第二过滤结构3安装在柔性主体1朝内的一侧,靠近用户的面部。第一通气槽21具有多条狭长的分支,既保障了过滤芯4与外界的连通面积,也避免因过滤芯4过度暴露于而外界而造成污染、破损;而第二通气槽31设置为通孔,使得处于口鼻腔附近的绝大部分的滤芯4裸露出来,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减小第二过滤结构3给用户带来的不适体感。其中,为了保证空气交换效率,通孔的尺寸不小于最外侧的全部分支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0054]
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均以柔性主体1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连接于柔性主体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具有独立过滤结构的口罩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结
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在柔性主体1上占据的面积较大,尤其针对采用硅胶等弹性材质的柔性主体1而言,由于柔性主体1自身不透气,通过增大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的面积可保障该口罩的气体交换效率,避免用户呼出的气体在柔性主体1的内侧大量堆积。
[0055]
以下给出一种第一过滤结构2和第二过滤结构3的具体设置形式。
[0056]
第一过滤结构2包括呈左右手对称设置的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结构3包括呈左右手对称设置的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
[0057]
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均呈弧形翼板状,方便与用户的面部贴合。
[0058]
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设有具有多条狭长分支的第一通气槽21,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分别设有呈通孔结构的第二通气槽31。
[0059]
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在纵向中心线的一侧相互卡扣以实现装配,第二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在纵向中心线的另一侧相互卡扣以实现装配。
[006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柔性主体1的外周连接有用以密封贴合用户面部的弹性密封条11。使用该口罩时,弹性密封条11张紧且贴合于用户的面部,实现柔性主体1的外周与用户的面部过盈配合,确保柔性主体1的内侧和用户面部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0061]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弹性密封条11设置于柔性主体1的外周内侧,在保证柔性主体1与用户面部密封的前提下,避免在佩戴时裸露于外界而影响美观。
[0062]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口罩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