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6013发布日期:2020-12-08 14:0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拖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拖鞋。



背景技术:

拖鞋是鞋子的一种,后跟全空,只有前面有鞋头,多为平底,材质经常是相当轻软的皮料、塑料、布料等,拖鞋种类依穿着场合及性能用途有所区分。例如海滩拖鞋,就不会是布料制,而是塑料,这是为了要防水,好清洗的缘故,但冬天的室内拖鞋,则为了保暖,可能使用绒毛布,而不使用塑料,使人们在居室内有更好的享受。

然而,首先,穿着拖鞋行走的过程中,当行走时间过长,导致足底疲劳,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的感觉,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带有按摩功能的按摩拖鞋,缓解使用者足底的行走疲劳,其次,为防止在湿滑地面行走时打滑摔倒,通常在拖鞋鞋底上设置有防滑凸起,然而,当防滑凸起磨损失效时,会带来拖鞋防滑性能的失效,更换新的拖鞋又增加了家庭支出,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防滑性能使用寿命长的拖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按摩拖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摩拖鞋,包括胶接在鞋底上的鞋面,所述鞋底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鞋底内部的底端面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按摩凸起,所述鞋底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层软胶面,位于转轴一侧的多个所述按摩凸起与软胶面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板两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且二者的弹性不同,所述第一弹簧底部的延伸端与鞋底内部的底端面之间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顶部的延伸端与软胶面的底端面之间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鞋底的底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套接有连接柱,且凹槽和连接柱的竖直截面均呈矩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柱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卡块和多个防滑条,同一侧面的所述卡块位于多个所述防滑条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槽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卡接进卡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鞋面外侧胶接一层夜光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在穿戴拖鞋行走时,通过脚掌施加在连接板两端压力的大小不同,即在两端压差作用下,连接板在鞋底的内部空腔内绕着转轴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按摩凸起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并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按摩凸起通过软胶面对使用者的足底进行不停的力度较轻的捶打按摩,减缓使用者行走时的疲劳感。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滑条,增大拖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行走时拖鞋的防滑性能,通过调节连接柱其他侧面的卡块与卡槽卡接,从而使得新的防滑条与地面接触,保证拖鞋的防滑性能,提高拖鞋防滑性能的使用寿命,节省家庭支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鞋底;101、软胶面;102、凹槽;1021、卡槽;2、连接板;3、按摩凸起;4、转轴;5、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连接柱;701、防滑条;702、卡块;8、鞋面;9、夜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按摩拖鞋,包括胶接在鞋底1上的鞋面8,鞋底1内部开设有空腔,鞋底1内部的底端面上设置有转轴4,转轴4外侧套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按摩凸起3,鞋底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层软胶面101,软胶面101便于按摩凸起3的顶起,同时防止灰尘和水流进入鞋底1的内部,造成转轴4与连接板2转动处的污染,影响二者的相互转动,位于转轴4一侧的多个按摩凸起3与软胶面101接触,使用者在穿戴拖鞋行走过程中,连接板2两端受到压力,由于足底与软胶面101之间的基础处于一个间歇性的状态,从而使得足底施加连接板2的压力始终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根据杠杆原理,类似于儿童乐园的跷跷板,使得连接板2两端绕着转轴4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按摩凸起3对使用者的足底进行敲击,对足底进行捶打按摩,减轻使用者行走时的疲劳程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板2两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且二者的弹性不同,第一弹簧5底部的延伸端与鞋底1内部的底端面之间弹性连接,第二弹簧6顶部的延伸端与软胶面101的底端面之间弹性连接,通过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之间具有的弹性不同,保证转动中的连接板2两端受压差不大时,也始终处于一个上下转动的状态,同时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可以限制连接板2的转动角度,避免按摩凸起3对足底的敲击力度过大,保证足底受到的捶打力度处于一个合适的力度。

具体的,如图1所示,鞋底1的底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02,凹槽102内部套接有连接柱7,且凹槽102和连接柱7的竖直截面均呈矩形,矩形面可以防止穿戴拖鞋行走的过程中,连接柱7在凹槽102转动,保证连接柱7与鞋底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连接柱7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卡块702和多个防滑条701,通过防滑条701,增大拖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行走时拖鞋的防滑性能,同一侧面的卡块702位于多个防滑条701之间,凹槽102两侧开设有卡槽1021,卡块702卡接进卡槽1021内,通过卡块702与卡槽1021之间的卡接,使得连接柱7被固定在凹槽102内,当防滑条701磨损程度过大,无法起到防滑作用时,通过调节连接柱7其他侧面的卡块702与卡槽1021卡接,从而使得新的防滑条701与地面接触,保证拖鞋的防滑性能,提高拖鞋防滑性能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2所示,鞋面8外侧胶接一层夜光条9,无光照时,通过夜光条9发出的光芒,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快速准确的定位拖鞋的位置,便于拖鞋的夜间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在穿戴拖鞋行走的过程中,脚掌与软胶面101处于一个间歇接触的过程,从而使得脚掌施加软胶面101下方的连接板2两端的压力不同,在两端压差作用下,连接板2在鞋底1的内部空腔内绕着转轴4进行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按摩凸起3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并在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6的弹性作用下,按摩凸起3通过软胶面101对使用者的足底进行不停的力度较轻的捶打按摩,减缓使用者行走时的疲劳感,同时,鞋底1底部的防滑条701可以提高鞋底1底端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行走时拖鞋的防滑性能,当防滑条701磨损程度过大,无法起到防滑作用时,通过调节连接柱7其他侧面的卡块702与卡槽1021卡接,使得新的防滑条701与地面接触,保证拖鞋的防滑性能,提高拖鞋防滑性能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夜光条9发出的光芒,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快速准确的定位拖鞋的位置,便于夜间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