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卫用装备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4628发布日期:2020-12-22 11:0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卫用装备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保卫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防卫用装备包。



背景技术:

现目前,国内航空公司有30余个,每一个航空公司的航空安全员都配备有一个装备器械包,用于存管各类所需器械。但是现有的装备器械包仅仅是应用于对各种所需器械的分类存管,方便各种器械在使用时的拿取,装备器械包仅仅是作为一个载体,这就使得其功能较为单一,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空间的浪费。

然而在航空中,客舱发生紧急情况时,航空安全员会需要具备防卫型器械,如防护盾牌等防护器械,但是在现有的装备器械包中并没有配备防护盾牌;这就导致了现有的装备器械包功能还较为单一,功能还不够完善。现目前航空中是额外的给航空安全员配置防护盾牌,这就导致了原有的装备器械包无法对防护盾牌进行管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曾申请过cn201820354449.1专利的一种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其结构包括整体呈矩形体结构的包体和设置在包体上的提手,所述包体包括前半体和后半体,前半体和后半体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并使其连接后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收纳客舱防卫器械的装配结构,其特点在于,所述装配结构还包括防弹板夹层,且在防弹板夹层内设置有防弹板。

上述现有的实用新型专利具有结构更加紧凑,方便使用,使用安全的特点;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装备包通常是保卫部成员使用,保卫部因工作需要,平时上班出勤等组织要求比较严格,装备包上需要能够体现或显示一些因为出勤考核以及组织要求的个人信息、中队信息甚至出勤情况等标识,但现有的装备包无法满足该工作要求。2.装备包内部设置了若干容纳袋以装备手铐、匕首、强光手电等各种配件,操作装配使用不便,使用灵活性差的缺陷。3.仅仅在装备包前侧体中设置了防弹板,防护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体现组织信息以满足安保组织核查要求,装配安保用配件更加方便灵活,安全防护效果更好的安全防卫用装备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防卫用装备包,包括整体呈矩形体结构的包体和设置在包体上的提手,所述包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体和后侧体,前侧体和后侧体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并使其连接后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安全防卫配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外部前侧面设置有一个标识区域,标识区域固定设置有标示用魔术贴a面。

这样,本安全防卫用装备包在安保部门使用时,可以方便将个人信息、中队信息以及出勤考核情况等各种信息标识制作成为标识铭牌,标识铭牌背面设置魔术贴b面。使用时就可以根据使用者具体情况粘贴相应的标识铭牌在标识区域,方便满足其组织、考勤等方面的使用要求。使其更加适宜于安全保卫部门使用。

进一步地,标识区域位于包体外部前侧面下半部区域。

这样更加方便标识铭牌的设置和显示。

进一步地,前侧体和后侧体内均设置有防弹板夹层,防弹板夹层内用于安装设置防弹板。

这样,装备包具备防护盾牌的功能,在需要进行防御时,可以直接把上述结构的装备包作为防护盾牌使用;从而使得航空安全员不需要额外的配备防护盾牌。同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弹板可以更好的实现防护功能。

进一步地,防弹板夹层位于靠近前侧体或后侧体边缘位置设置有防弹板夹层拉链。

这样,可以方便根据出勤任务性质和难度的需要,通过拉链取出替换不同的防弹板。当任务危险性高时替换为安全性更高的陶瓷防弹板,普通出勤可采用成本更低的普通防弹板。

进一步地,前侧体上的防弹板夹层的防弹板夹层拉链位于前侧体的外侧表面,后侧体上的防弹板夹层的防弹板夹层拉链位于后侧体的内侧表面。

这样更加方便后侧体外表面设置供手臂穿过固定的开口,而前侧体内防弹板可更加快捷方便地根据出勤需要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在后侧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与后侧体之间贯穿设置有能够供手臂穿过的开口,且开口贯穿方向沿包体高度方向设置且与提手衔接。

这样,上述的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在使用时,将手臂沿耐磨层与后侧体之间的开口伸入,手掌握住提手,包体的后侧体外表面与手臂相贴,使得防弹板能够对外来冲击进行防御,以达到防护盾牌的防御效果,且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并且手臂是从开口穿过再握住提手,这就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是受到外来冲击,也不易脱手;具有使用更加安全,防御效果更好的优点。

作为优化,前侧体的底边和后侧体的底边通过柔性材料连接在一起;前侧体的上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与后侧体的上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对应的通过装备包拉链连接在一起。

这样,更加方便装备包通过拉链打开和拉拢关闭。

作为优化,所述提手包括沿包体厚度方向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所述第一提手连接于前侧体外表面,所述第二提手连接于后侧体外表面。

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对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进行手提,并且在手提由两个提手承受重力,具有更加稳定的优点。

作为优化,在前侧体内侧面的上下两端中部位置各自沿前侧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带状结构的臂盾握把。

这样,在使用时,前侧体和后侧体处于打开状态,将手臂穿过其中一个臂盾握把,手掌抓住另一个臂盾握把,防弹板能够很好的护住胸口位置,并且整个防护范围更大,使用时更加的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安全防卫配件装配结构,包括沿包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前侧体和后侧体内侧面上的纵向织带,纵向织带为多条且沿包体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纵向织带上间隔地设置有若干和包体相固定的连接处,使得相邻连接处之间的纵向织带和包体之间形成挂接孔位。

这样,手铐、匕首、强光手电等各种安全防卫配件,均可以采用挂接的方式挂接到各个挂接孔位中,使其安装和取放使用均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连接处采用针织结构相连。这样连接固定可靠且方便生产加工。

进一步地,安全防卫配件装配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前侧体和后侧体内侧面上的装配构件用魔术贴a面,所述纵向织带设置在装配构件用魔术贴a面表面上。

这样,各种安全防卫配件可以在挂接装配时,利用其上设置的魔术贴b面进行粘连,提高装配连接的稳固程度和快捷程度。

进一步地,安全防卫配件装配结构还包括若干横向织带,横向织带长度和纵向织带所在区域的宽度匹配,横向织带宽度和纵向织带上的挂接孔位宽度匹配使其能够插接进挂接孔位内。

这样,横向织带从横向连接到装配结构中,能够形成横向的挂接孔位,且横向的挂接孔位大小可以通过选择横向织带从纵向织带上穿过的挂接孔位位置进行调节,可大可小。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挂接孔位相互配合,更加方便装配不同的安保用配件。

进一步地,横向织带的两端端部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b面。

这样,横向织带两端插入对应纵向织带的挂接孔位后,能够进一步靠魔术贴粘结牢固,提高横向织带固定效果,进而提高横向织带挂接配件时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前侧体或后侧体内侧面至少在一个角落处还设置有一个固定袋。

这样可以依靠固定袋对一些柔性配件或者不方便通过挂接孔位进行挂接装备的配件进行固定,例如软手铐。

进一步地,固定袋外侧为透明材料制得。这样方便直接看清楚其内装配的配件。

进一步地,固定袋开口一侧设置有固定袋拉链。关上拉链可保证装入的配件不会掉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可拆卸式纵向织带,可拆卸式纵向织带一侧为设置有纵向织带用魔术贴b面的固定侧,另一侧为设置有外鼓的挂接孔位的装配侧。

这样,可拆卸式纵向织带可以依靠魔术贴直接粘接到包体内侧的纵向织带之间的间隔区域上,使用时可直接撕下整个可拆卸式纵向织带后,更加方便地取放其上安装的配件。其装配侧的挂接孔位外鼓设置,可以更好地装入弹力带等配件,形成弹力带装配专用连接件。

进一步地,可拆卸式纵向织带的宽度和包体上相邻纵向织带之间的间隔宽度一致。

这样,可拆卸式纵向织带能够恰好卡入粘结固定到包体上相邻纵向织带之间位置,固定更加牢靠。

进一步地,可拆卸式纵向织带上还设置有沿自身宽度方向往两侧延伸突出的固定插接体,固定插接体宽度和包体上的纵向织带形成的挂接孔位大小匹配。

这样,可拆卸式纵向织带依靠魔术贴粘结固定后,可以同时依靠固定插接体插入到包体上的纵向织带形成的挂接孔位中,辅助提高可拆卸式纵向织带自身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固定插接体为硬性织带并依靠针织固定到可拆卸式纵向织带上得到。这样更加方便设置。其中所述硬性织带是指其硬度大于普通织带,以提高固定插接体的插接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固定插接体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可拆卸式纵向织带两端靠近端部位置。这样更加方便提高固定可靠度。

进一步地,固定插接体往两侧向外延伸出可拆卸式纵向织带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包体上的纵向织带的宽度。

这样固定插接体固定时不会超出两侧包体上的纵向织带的宽度范围,不会影响到相邻包体上的纵向织带另一侧位置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固定插接体底面设置魔术贴b面,使其能够依靠魔术贴更好地实现固定。

综上所述,本安全防卫用装备包具有能够方便体现组织信息以满足安保组织核查要求,装配安保用配件更加方便灵活,安全防护效果更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卫用装备包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卫用装备包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卫用装备包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单独横向织带(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单独可拆卸式纵向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安全防卫用装备包,包括整体呈矩形体结构的包体和设置在包体上的提手1,所述包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体2和后侧体3,前侧体2和后侧体3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并使其连接后在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安全防卫配件装配结构,其中,所述包体外部前侧面设置有一个标识区域4,标识区域4固定设置有标示用魔术贴a面。

这样,本安全防卫用装备包在安保部门使用时,可以方便将个人信息、中队信息以及出勤考核情况等各种信息标识制作成为标识铭牌5,标识铭牌背面设置魔术贴b面。使用时就可以根据使用者具体情况粘贴相应的标识铭牌在标识区域,方便满足其组织、考勤等方面的使用要求。使其更加适宜于安全保卫部门使用。

其中,标识区域4位于包体外部前侧面下半部区域。

这样更加方便标识铭牌的设置和显示。

其中,前侧体2和后侧体3内均设置有防弹板夹层,防弹板夹层内用于安装设置防弹板。

这样,装备包具备防护盾牌的功能,在需要进行防御时,可以直接把上述结构的装备包作为防护盾牌使用;从而使得航空安全员不需要额外的配备防护盾牌。同时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弹板可以更好的实现防护功能。

其中,防弹板夹层位于靠近前侧体或后侧体边缘位置设置有防弹板夹层拉链6。

这样,可以方便根据出勤任务性质和难度的需要,通过拉链取出替换不同的防弹板。当任务危险性高时替换为安全性更高的陶瓷防弹板,普通出勤可采用成本更低的普通防弹板。

其中,前侧体上的防弹板夹层的防弹板夹层拉链6位于前侧体的外侧表面,后侧体上的防弹板夹层的防弹板夹层拉链位于后侧体的内侧表面。

这样更加方便后侧体外表面设置供手臂穿过固定的开口,而前侧体内防弹板可更加快捷方便地根据出勤需要进行更换。

其中,在后侧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与后侧体之间贯穿设置有能够供手臂穿过的开口7,且开口7贯穿方向沿包体高度方向设置且与提手衔接。

这样,上述的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在使用时,将手臂沿耐磨层与后侧体之间的开口伸入,手掌握住提手,包体的后侧体外表面与手臂相贴,使得防弹板能够对外来冲击进行防御,以达到防护盾牌的防御效果,且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并且手臂是从开口穿过再握住提手,这就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是受到外来冲击,也不易脱手;具有使用更加安全,防御效果更好的优点。

其中,前侧体2的底边和后侧体3的底边通过柔性材料8连接在一起;前侧体的上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与后侧体的上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对应的通过装备包拉链连接在一起。

这样,更加方便装备包通过拉链打开和拉拢关闭。

其中,所述提手1包括沿包体厚度方向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所述第一提手连接于前侧体外表面,所述第二提手连接于后侧体外表面。

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对客舱防卫型战术装备包进行手提,并且在手提由两个提手承受重力,具有更加稳定的优点。

其中,在前侧体内侧面的上下两端中部位置各自沿前侧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带状结构的臂盾握把9。

这样,在使用时,前侧体和后侧体处于打开状态,将手臂穿过其中一个臂盾握把,手掌抓住另一个臂盾握把,防弹板能够很好的护住胸口位置,并且整个防护范围更大,使用时更加的安全。

其中,所述安全防卫配件装配结构,包括沿包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前侧体和后侧体内侧面上的纵向织带10,纵向织带10为多条且沿包体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纵向织带10上间隔地设置有若干和包体相固定的连接处11,使得相邻连接处11之间的纵向织带和包体之间形成挂接孔位。

这样,手铐、匕首、强光手电等各种安全防卫配件,均可以采用挂接的方式挂接到各个挂接孔位中,使其安装和取放使用均更加方便快捷。

其中,连接处11采用针织结构相连。这样连接固定可靠且方便生产加工。

其中,安全防卫配件装配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前侧体和后侧体内侧面上的装配构件用魔术贴a面12,所述纵向织带10设置在装配构件用魔术贴a面12表面上。

这样,各种安全防卫配件可以在挂接装配时,利用其上设置的魔术贴b面进行粘连,提高装配连接的稳固程度和快捷程度。

其中,安全防卫配件装配结构还包括若干横向织带13,横向织带13长度和纵向织带所在区域的宽度匹配,横向织带13宽度和纵向织带上的挂接孔位宽度匹配使其能够插接进挂接孔位内。

这样,横向织带从横向连接到装配结构中,能够形成横向的挂接孔位,且横向的挂接孔位大小可以通过选择横向织带从纵向织带上穿过的挂接孔位位置进行调节,可大可小。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挂接孔位相互配合,更加方便装配不同的安保用配件。

其中,横向织带13的两端端部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b面14。

这样,横向织带两端插入对应纵向织带的挂接孔位后,能够进一步靠魔术贴粘结牢固,提高横向织带固定效果,进而提高横向织带挂接配件时的固定效果。

其中,前侧体2或后侧体3内侧面至少在一个角落处还设置有一个固定袋15。

这样可以依靠固定袋对一些柔性配件或者不方便通过挂接孔位进行挂接装备的配件进行固定,例如软手铐。

其中,固定袋15外侧为透明材料制得。这样方便直接看清楚其内装配的配件。

其中,固定袋15开口一侧设置有固定袋拉链。关上拉链可保证装入的配件不会掉出。

其中,还包括有可拆卸式纵向织带16,可拆卸式纵向织带16一侧为设置有纵向织带用魔术贴b面的固定侧,另一侧为设置有外鼓的挂接孔位17的装配侧。

这样,可拆卸式纵向织带可以依靠魔术贴直接粘接到包体内侧的纵向织带之间的间隔区域上,使用时可直接撕下整个可拆卸式纵向织带后,更加方便地取放其上安装的配件。其装配侧的挂接孔位外鼓设置,可以更好地装入弹力带等配件,形成弹力带装配专用连接件。

其中,可拆卸式纵向织带16的宽度和包体上相邻纵向织带10之间的间隔宽度一致。

这样,可拆卸式纵向织带能够恰好卡入粘结固定到包体上相邻纵向织带之间位置,固定更加牢靠。

其中,可拆卸式纵向织带16上还设置有沿自身宽度方向往两侧延伸突出的固定插接体18,固定插接体18宽度和包体上的纵向织带形成的挂接孔位大小匹配。

这样,可拆卸式纵向织带依靠魔术贴粘结固定后,可以同时依靠固定插接体插入到包体上的纵向织带形成的挂接孔位中,辅助提高可拆卸式纵向织带自身固定效果。

其中,固定插接体18为硬性织带并依靠针织固定到可拆卸式纵向织带上得到。这样更加方便设置。其中所述硬性织带是指其硬度大于普通织带,以提高固定插接体的插接固定效果。

其中,固定插接体18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可拆卸式纵向织带两端靠近端部位置。这样更加方便提高固定可靠度。

其中,固定插接体18往两侧向外延伸出可拆卸式纵向织带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包体上的纵向织带的宽度。

这样固定插接体固定时不会超出两侧包体上的纵向织带的宽度范围,不会影响到相邻包体上的纵向织带另一侧位置的正常使用。

其中,还可以在固定插接体18底面设置魔术贴b面,使其能够依靠魔术贴更好地实现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