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1089发布日期:2021-05-11 14:3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或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材质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或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包括与很多种,在日常生活中无纺布口罩应用比较广泛,其作为一次性口罩使用。

口罩耳带正反面有不同焊接的要求,为满足全自动口罩机的连续性及一机多用,有很多现有技术能够将口罩翻面。

国家专利局于2015年8月14日公开了一篇专利申请号为20152061583.0,名称为全自动翻转口罩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此专利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上方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皮带传送机构由输送马达驱动,翻转装置由翻转电机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此专利所述的全自动翻转口罩机,通过围绕耳带内焊接要求依次设置有翻转装置与皮带传送机构分别完成口罩翻转、输送成品,以此即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提升产品美观部,有利于使产品品质更稳定。

此专利所述的翻转效率低,无法满足前方口罩的输送效率,导致口罩容易堆积在翻转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具有较高的翻转效率,避免了口罩的堆积,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翻转运输机构;

所述翻转运输机构包括翻转架和输送台,所述翻转架的输送末端设置有所述输送台,所述翻转架上垂直与输送方向固定有三根横梁,三根横梁等间距设置,所述横梁的中间设置为放置部,两侧设置为输送部,所述翻转架上沿着所述横梁的径向方向左右对称设置有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所述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的翻转方向相反;

所述翻转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输送部上的口罩推送至输送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翻转轴和翻转杆,所述翻转架上固定有安装座,所述翻转轴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翻转轴垂直与所述横梁设置,所述翻转轴上固定有所述翻转杆,所述翻转杆沿着所述横梁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翻转杆位于其中两根横梁之间,所述翻转轴连接有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所述翻转杆的一端固定有间歇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间歇齿轮间歇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壳体、推送杆、电磁铁和磁铁,所述壳体为空腔结构,所述推送杆可滑动的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空腔底部固定有所述电磁铁,所述推送杆靠近电磁铁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磁铁,另一端固定有推送板,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推送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杆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翻转杆与三根所述横梁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部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翻转架上并靠近所述输送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两个输送带,两个输送带分别位于两个推送装置的弹射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翻转架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当左翻转机构对口罩翻转后需要时间复位,在左翻转机构复位的时间内,右翻转机构对口罩进行翻转,如此反复,实现对口罩的不间断翻转,大大提高了翻转效率。

2.翻转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推送装置,将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翻转的口罩快速的推送至输送台上,有效的避免了口罩的堆积。

3.翻转杆通过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间歇齿轮间歇啮合,将口罩翻转至输送部时,翻转杆将静止一端时间,在静止的时间内,推送装置将输送部的口罩推送至输送台上,避免了口罩跟随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一起转动,同时避免了推送装置与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发生碰撞,从而导致机构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中推送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中齿轮与间歇齿轮的啮合示意图;

图中,1-机架,10-推送装置,11-壳体,12-推送杆,13-电磁铁,14-磁铁,15-推送板,16-弹簧,17-挡板,18-输送带,91-翻转架,92-输送台,93-左翻转机构,94-右翻转机构,95-横梁,96-翻转轴,97-翻转杆,98-安装座,99-齿轮,100-歇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效全自动翻转口罩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翻转运输机构9;

现有技术中的全自动翻转口罩机还包括沿其机架1的纵向依次设置的上布料机构、上鼻线机构、鼻线剪切机构、布料折边机构、纵向焊接机构、折叠分层机构、横向焊接机构和口罩剪切机构,当口罩剪切机构对口罩进行剪切后,需要翻转对口罩的反面进行焊接,然后进行成品的输送,而现有技术的翻转机构翻转效率慢,无法适应口罩剪切机构的剪切速率,容易造成口罩在翻转处堆积,从而严重影响口罩的生产,现有的解决方式则降低口罩的生产速率,使口罩的生产速率适应翻转机构的翻转速率,从而导致口罩的生产效率大大的降低。

如图1所示,翻转运输机构9包括翻转架91和输送台92,翻转架91的输送末端设置有输送台92,翻转架91上垂直与输送方向固定有三根横梁95,三根横梁95等间距设置,横梁95的中间设置为放置部,两侧设置为输送部,翻转架91上沿着横梁95的径向方向左右对称设置有左翻转机构93和右翻转机构94,左翻转机构93和右翻转机构94的翻转方向相反;

翻转架9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推送装置10,推送装置10用于将输送部上的口罩推送至输送台92上。

口罩通过口罩剪切机构剪断后输送到放置部上,通过,左翻转机构93和右翻转机构94将口罩翻转至两侧的输送部上,然后推送装置10将输送部上的口罩推送至输送台92上,进行反面的焊接和输送。由于左翻转机构93和右翻转机构94对口罩翻转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位,当左翻转机构93对口罩进行翻转时,右翻转机构处于复位运动,当右翻转机构复位对口罩进行翻转时,左翻转机构93处于复位运动,如此反复,实现对口罩的不间断翻转,大大提高了翻转效率。

进一步地,左翻转机构93和右翻转机构9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翻转轴96和翻转杆97,翻转架91上固定有安装座98,翻转轴96可转动的穿设在安装座98上,翻转轴96垂直与横梁95设置,翻转轴96上固定有翻转杆97,翻转杆97沿着横梁95的轴线方向延伸,翻转杆97位于其中两根横梁95之间,翻转轴96连接有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99,翻转杆97的一端固定有间歇齿轮100,齿轮99与间歇齿轮100间歇啮合。

驱动电机驱动翻转轴96转动,从而带动其上的翻转杆97转动,当间歇齿轮100的有齿段与齿轮99啮合时,翻转杆97从放置部的下方向上旋转,从而带动放置部上的口罩跟随翻转杆97一起转动,将口罩翻转至输送部上,此时间歇齿轮100的有齿段与齿轮99分离,此时翻转杆97停止转动,使翻转轴96静止一端时间,此时,推送装置10工作,将输送部上的口罩推送到输送台92上,当推送装置10复位后,间歇齿轮100的有齿段再次与齿轮99啮合,如此反复,实现口罩的翻转和推送。避免了口罩跟随左翻转机构93和右翻转机构94一起转动,同时避免了推送装置10与左翻转机构93和右翻转机构94发生碰撞,从而导致机构的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推送装置10包括壳体11、推送杆12、电磁铁13和磁铁14,壳体11为空腔结构,推送杆12可滑动的穿设在壳体11内,壳体11的空腔底部固定有电磁铁13,推送杆12靠近电磁铁13的一端固定有磁铁14,另一端固定有推送板15,壳体11的空腔内设置有弹簧16,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1的底部和推送杆12连接。

电磁铁13通电时,电磁铁13与磁铁14电磁吸合,此时弹簧16被压缩,推送杆12收缩在壳体11内,电磁铁13断电后,推送杆12在弹簧16的作用下弹射出,通过其上的推送板15将输送部上的口罩弹射到输送台92上,推送完成后,电磁铁13再次通电,推送杆12回到壳体11内,此时翻转杆97进入复位运动,重新对口罩进行翻转,如此反复,实现了对口罩的推送,同时避免了与翻转杆97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翻转杆97设为两个,两个翻转杆97与三根横梁95交错设置。两个翻转杆97能稳定的将口罩翻转至输送部上,同时翻转杆97与横梁95的交错设置,使翻转杆97能顺利的进行在机架1上旋转。

进一步地,输送部上设置有挡板17,挡板17固定在翻转架91上并靠近输送台92设置。口罩通过挡板17的限位使口罩能准确的停在放置台上。

进一步地,输送台92上设置有两个输送带18,两个输送带18分别位于两个推送装置10的弹射路径上。两侧的推送装置10分别将两个输送部上的口罩推送到两个输送带18上,将口罩的反面焊接和成品的输送设置为两组,大大提高了成品的焊接和成品包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