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8289发布日期:2021-05-19 00:0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口罩。


背景技术: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都把焦点放在救治患者上,尤其疫情初期患者扎堆的时候,对医务人员的防护和保护的一些细节还考虑的不够充分。由于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有的还要戴上防护头罩,工作时间至少在4小时以上,加上对病毒的紧张情绪,为保证密闭性,很多医务人员口罩往往扎得很紧,为了减少感染机会同时方便打理,剪了短发甚至剃了光头,现有的口罩拉紧带在绷得过紧或长时间佩戴时常常造成耳部、枕部、颈部、鼻梁及面部皮肤出现勒伤。现有的口罩从临床实际运用来看,没有充分考虑到长时间使用时对医务人员耳部、枕部、颈部、鼻梁及面部皮肤的压伤,没有设计保护块件,现有的口罩拉紧带多为带一定弹性的橡皮筋绳,长度调节不灵活。
3.一些一线工作人员因为包裹严密的防护装备、劳动强度较大、进食摄水减少、新环境水土不服、睡眠休息不足,发生头晕、呕吐、晕厥、甚至猝死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事例不时有报道。当面临一线工作人员发生紧急情况,身体不适、甚至突发急重症需要抢救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下面的一些实际发生的问题。如果工作人员在晕厥同时发生呕吐,人处于昏迷状态,呕吐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物堵塞鼻腔,相当危险,尤其是隔离病房等特殊环境,随时有暴露风险,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还需要先转移出隔离病房再实施清理口鼻呕吐物保护气道及进一步抢救,在已经发生呼吸道堵塞的情况下是可能错过黄金抢救时间的。现有的口罩从临床实际运用来看,还没有考虑到一线工作人员尤其在隔离病房工作人员身体突发意外而出现应激性呕吐的特殊情况,这时候就面临保护气道通畅的问题,一般人发生这些紧急情况,呕吐后牙关多紧闭,呕吐物反入口腔少,但有进入鼻道的风险。现场其他工作人员由于口罩遮挡是无法清晰判断是否有口鼻异物需要进行清理的,而且在隔离环境下脱下口罩进行检查面临极大暴露风险,一般不会首先考虑的,此时多会考虑先转移出可能暴露的环境再进一步进行救治,现有的口罩无保护鼻道的功能,发生意外者很可能因为鼻道异物阻塞而影响呼吸道通畅,加重病情或者错过黄金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口罩。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口罩,包括:口罩面体、口罩拉紧带、内鼻罩;
6.所述口罩面体用于遮住口鼻部位;所述内鼻罩设置于所述口罩面体朝向面部的一面,用于遮住鼻孔;所述口罩拉紧带的两端均与所述口罩面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
8.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直接粘附于所述口罩面体上。
9.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上设置有四条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所述内鼻罩连
接,另一端与所述口罩拉紧带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上设置有两条内鼻罩拉紧带,所述内鼻罩通过所述内鼻罩拉紧带固定拉紧。
11.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拉紧带压紧耳廓顶部的部位设置有耳部软垫。
12.进一步地,所述口罩面体与鼻梁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鼻梁和面部保护软垫。
13.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拉紧带上设置有松紧调节阀和垫片,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松紧调节阀和所述口罩面体之间。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口罩,口罩面体上缘在不影响鼻梁部成型及密封性的情况下增加软垫,保护了鼻梁及面部皮肤,既增加了舒适性又减慢了鼻道和口腔热气流上升,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在口罩拉紧带压紧耳廓顶部的部位加装软垫,以保护耳廓及周围皮肤,增加舒适性。在口罩拉紧带尾部上增加两个口罩松紧调节阀,增加舒适性和密闭性,在松紧调节阀贴近皮肤处增加了软垫设计,以保护头部及颈部皮肤,增加舒适度。在不影响透气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内鼻罩,以免于呕吐物误入鼻道。增加一个内鼻罩,同时还能减慢鼻道热气流上升,对口腔热气流的上升也起到一定阻隔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本口罩防耳廓及枕后、颈部压伤、可调松紧、防雾、防晕厥时呕吐物经鼻道误吸及堵塞,从细微处更加体现对疫情一线工作人员尤其医务人员的关爱。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新型口罩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加装耳部软垫的新型口罩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加装鼻梁和面部保护软垫的新型口罩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新型口罩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新型口罩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一种新型口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4.实施例1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口罩,参见图1,包括:口罩面体1、口罩拉紧带2、内鼻罩3;
26.所述口罩面体1用于遮住口鼻部位;所述内鼻罩3设置于所述口罩面体1朝向面部的一面,用于遮住鼻孔;所述口罩拉紧带2的两端均与所述口罩面体1连接。
27.具体地,所述口罩面体1用于遮住口鼻部位,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所述口罩拉紧
带2用于固定拉紧口罩面体,使口罩面体1能更好的贴合面部;在不影响透气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内鼻罩3,以免于呕吐物误入鼻道,如果在晕厥同时发生呕吐,人处于昏迷状态,呕吐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物堵塞鼻腔,相当危险,尤其是隔离病房等特殊环境,随时有暴露风险,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还需要先转移出隔离病房再实施清理口鼻呕吐物保护气道及进一步抢救,在已经发生呼吸道堵塞的情况下是可能错过黄金抢救时间的。内鼻罩3的增加,能防止呕吐物误吸及堵塞鼻道,更好的保护口罩佩戴者。同时,增加一个内鼻罩3,还能减慢鼻道热气流上升,对口腔热气流的上升也起到一定阻隔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
28.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3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
29.具体地,所述内鼻罩3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或新开发的其他防水透气材料。
30.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3直接粘附于所述口罩面体1上。
31.具体地,所述内鼻罩3可直接粘附于所述口罩面体1上,并且适合鼻部的嵌入,为基础款内鼻罩。
32.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述口罩拉紧带2压紧耳廓顶部的部位设置有耳部软垫6。
33.具体地,口罩拉紧带2压紧耳廓顶部的部位设置耳部软垫6,在双耳廓上缘压迫皮肤部分由软垫包绕拉紧带。耳部软垫6可以根据不同脸型的差异而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位置,或者软垫部分设置足够长不用调节也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软垫可以选择橡胶软垫、塑料软垫、泡沫软垫,或根据生产实际中更合适的材料来持续改进提升。
34.进一步地,参见图3,所述口罩面体1与鼻梁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鼻梁和面部保护软垫7。
35.具体地,口罩面体1上缘在不影响鼻梁部成型及密闭性的情况下增加防压伤软垫,保护鼻梁及面部皮肤,既增加了舒适性又减慢了鼻道和口腔热气流上升,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鼻梁和面部保护软垫7设置于口罩面体的内面上缘,即贴合面部皮肤的那面上缘。本实施例中,采用耳戴式口罩。在其他实施例中,也适用于头戴式口罩。
36.实施例2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口罩,参见图4,包括:口罩面体1、口罩拉紧带2、内鼻罩3;
38.所述口罩面体1用于遮住口鼻部位;所述内鼻罩3设置于所述口罩面体1朝向面部的一面,用于遮住鼻孔;所述口罩拉紧带2的两端均与所述口罩面体1连接。
39.具体地,所述口罩面体1用于遮住口鼻部位,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所述口罩拉紧带2用于固定拉紧口罩面体,使口罩面体1能更好的贴合面部;在不影响透气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内鼻罩3,以免于呕吐物误入鼻道,如果在晕厥同时发生呕吐,人处于昏迷状态,呕吐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物堵塞鼻腔,相当危险,尤其是隔离病房等特殊环境,随时有暴露风险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还需要先转移出隔离病房再实施清理口鼻呕吐物保护气道及进一步抢救,在已经发生呼吸道堵塞的情况下是可能错过黄金抢救时间的。内鼻罩3的增加,能防止呕吐物误吸及堵塞鼻道,更好的保护口罩佩戴者。同时,增加一个内鼻罩3,还能减慢鼻道热气流上升,对口腔热气流的上升也起到一定阻隔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
40.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3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
41.具体地,所述内鼻罩3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或新开发的其他防水透气材料。
42.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3上设置有四条固定绳4,所述固定绳4的一端与所述内鼻罩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口罩拉紧带2连接。
43.具体地,所述内鼻罩3上设置有四条固定绳4,固定绳4在穿出口罩面体1后与口罩拉紧带合二为一。每条固定绳4分别与最相近的口罩拉紧带2连接,依附于口罩拉紧带2,进一步保障密闭性。本实施例中,采用耳戴式口罩。在其他实施例中,也适用于头戴式口罩。
44.实施例3
4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口罩,参见图5,包括:口罩面体1、口罩拉紧带2、内鼻罩3;
46.所述口罩面体1用于遮住口鼻部位;所述内鼻罩3设置于所述口罩面体1朝向面部的一面,用于遮住鼻孔;所述口罩拉紧带2的两端均与所述口罩面体1连接。
47.具体地,所述口罩面体1用于遮住口鼻部位,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所述口罩拉紧带2用于固定拉紧口罩面体,使口罩面体1能更好的贴合面部;在不影响透气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内鼻罩3,以免于呕吐物误入鼻道,如果在晕厥同时发生呕吐,人处于昏迷状态,呕吐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物堵塞鼻腔,相当危险,尤其是隔离病房等特殊环境,随时有暴露风险,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还需要先转移出隔离病房再实施清理口鼻呕吐物保护气道及进一步抢救,在已经发生呼吸道堵塞的情况下是可能错过黄金抢救时间的。内鼻罩3的增加,能防止呕吐物误吸及堵塞鼻道,更好的保护口罩佩戴者。同时,增加一个内鼻罩3,还能减慢鼻道热气流上升,对口腔热气流的上升也起到一定阻隔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本实施例中,采用耳戴式口罩。在其他实施例中,也适用于头戴式口罩。
48.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3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
49.具体地,所述内鼻罩3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或新开发的其他防水透气材料。
50.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3上设置有两条内鼻罩拉紧带5,所述内鼻罩3通过所述内鼻罩拉紧带5固定拉紧。
51.具体地,内鼻罩拉紧带5可独立穿出口罩面体1边缘,独立挂于耳部。内鼻罩拉紧带5的设置,进一步保障了内鼻罩3的密闭性。本实施例中,采用耳戴式口罩。在其他实施例中,也适用于头戴式口罩。
52.实施例4
5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口罩,参见图6,包括:口罩面体1、口罩拉紧带2、内鼻罩3;
54.所述口罩面体1用于遮住口鼻部位;所述内鼻罩3设置于所述口罩面体1朝向面部的一面,用于遮住鼻孔;所述口罩拉紧带2的两端均与所述口罩面体1连接。
55.具体地,所述口罩面体1用于遮住口鼻部位,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所述口罩拉紧带2用于固定拉紧口罩面体,使口罩面体1能更好的贴合面部;在不影响透气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内鼻罩3,以免于呕吐物误入鼻道,如果在晕厥同时发生呕吐,人处于昏迷状态,呕吐物或者胃内容物反流物堵塞鼻腔,相当危险,尤其是隔离病房等特殊环境,随时有暴露风险,一旦发生上述情况,还需要先转移出隔离病房再实施清理口鼻呕吐物保护气道及进一步抢救,在已经发生呼吸道堵塞的情况下是可能错过黄金抢救时间的。内鼻罩3的增加,能防止呕吐物误吸及堵塞鼻道,更好的保护口罩佩戴者。同时,增加一个内鼻罩3,还能减慢鼻道热气流上升,对口腔热气流的上升也起到一定阻隔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
56.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3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
57.具体地,所述内鼻罩3采用一或两层无纺布材料或新开发的其他防水透气材料。
58.进一步地,所述内鼻罩3直接粘附于所述口罩面体1上。
59.具体地,所述内鼻罩3可直接粘附于所述口罩面体1上,并且适合鼻部的嵌入,为基础款内鼻罩。在其他实施例中,内鼻罩也可采用图4、图5中内鼻罩的固定方式。
60.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拉紧带2压紧耳廓顶部的部位设置有耳部软垫6。
61.具体地,口罩拉紧带2压紧耳廓顶部的部位设置耳部软垫6,在双耳廓上缘压迫皮肤部分由软垫包绕拉紧带。耳部软垫6可以根据不同脸型的差异而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位置,或者软垫部分设置足够长不用调节也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软垫可以选择橡胶软垫、塑料软垫、泡沫软垫,或根据生产实际中更合适的材料来持续改进提升。
62.进一步地,所述口罩面体1与鼻梁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鼻梁和面部保护软垫7。
63.具体地,口罩面体1上缘在不影响鼻梁部成型及密闭性的情况下增加防压伤软垫,保护鼻梁及面部皮肤,既增加了舒适性又减慢了鼻道和口腔热气流上升,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鼻梁和面部保护软垫7设置于口罩面体的内面上缘,即贴合面部皮肤的那面上缘。
64.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拉紧带2上设置有松紧调节阀8和垫片9,所述垫片9设置于所述松紧调节阀8和所述口罩面体1之间。
65.具体地,所述口罩拉紧带2与枕部及颈部皮肤勒紧部位加装防护垫片,并于拉紧带尾部加装松紧调节阀8。口罩拉紧带2在压迫枕部、颈部部分左右各自穿过垫片9,并与松紧调节阀8连接。口罩拉紧带2穿过垫片中心,从垫片9未贴紧皮肤的外侧开口,形成一个茎环形状,在上面加装带弹簧松紧调节阀,松紧调节阀8长度大于垫片9开口的直径,避免组件松脱。垫片9可以选择橡胶软垫、塑料软垫、泡沫软垫,或根据生产实际中更合适的材料来持续改进提升。本实施例中,采用头戴式口罩。
6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6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口罩,口罩面体上缘在不影响鼻梁部成型及密封性的情况下增加软垫,保护了鼻梁及面部皮肤,既增加了舒适性又减慢了鼻道和口腔热气流上升,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在口罩拉紧带压紧耳廓顶部的部位加装软垫,以保护耳廓及周围皮肤,增加舒适性。在口罩拉紧带尾部上增加两个口罩松紧调节阀,增加舒适性和密闭性,在松紧调节阀贴近皮肤处增加了软垫设计,以保护头部及颈部皮肤,增加舒适度。在不影响透气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内鼻罩,以免于呕吐物误入鼻道。增加一个内鼻罩,同时还能减慢鼻道热气流上升,对口腔热气流的上升也起到一定阻隔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雾作用。本口罩防耳廓及枕后、颈部压伤、可调松紧、防雾、防晕厥时呕吐物经鼻道误吸及堵塞,从细微处更加体现对疫情一线工作人员尤其医务人员的关爱。
6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